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打仗粮食是一件大事 秦始皇是怎么做到不缺粮的

秦始皇打仗粮食是一件大事 秦始皇是怎么做到不缺粮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69 更新时间:2023/12/31 15:36:31

还不知道:秦始皇打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打仗那么多年的时间,面对连年打仗,秦始皇为什么不缺粮食?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一共进行了2年时间,就需要大约30万吨的粮食。而且,秦始皇一统全国,一共持续了9年。姑且不谈如何运到前线,就说秦始皇如何做到不缺粮?

如果以今天的农业生产来看,固然不足为奇,但在战国时期每亩产量1.5石,大约180斤左右,3亩地才能够一个士兵的消耗,如果加上各种运输的损耗,所以秦始皇需要的粮食就更为惊人了。然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却没有缺乏军粮的记载。当然,可能是司马迁没有记载,但从灭六国的战事顺利这一点来看,应该是秦始皇不缺军粮,否则战事就会变得紧张。

秦始皇时代,秦国连年负担如此沉重的军粮生产,可以推测,如果秦国没有一个空前发达的农业,根本就无法保障这种规模的战争。但史书上却没有秦国农业生产方面的过多记载,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史学家,直到1975年湖北挖出一座古墓,出土文物或解开真相!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主要记载了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等方面的内容,让人读之动容,其中部分内容还颠覆了历史。这就是“云梦睡虎地秦简”,部分内容就解答了秦始皇为何不缺军粮。

众所周知,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是“有法可依、执法甚严,秦法于吏于民都有绝对权威”,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秦法究竟如何细致,大家却说不出子丑寅卯。通过这一批秦简,足以能看到秦法的“恐怖”之处。

在《秦律十八种·仓律》中,对农业生产中的种子,就极为重视,所谓“县遗麦以为种用者,殽禾以臧(藏)之”,把不受欢迎的麦种与禾种立法同等重视。在古代社会,由于没有磨具,无法脱壳,所以麦子往往不受欢迎。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其有本者,称议种之。

有了种子之后,如何种植呢?秦朝官府还有专门的种植指导,告诉你每亩种植多少水稻、麦子、小豆等。显然,从这一点可以看到,秦朝官方应该做过种植实验,找到了一条相对最佳的科学播种总结。

这一点就很恐怖了,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上,因为承秦制的汉朝可能做到了,但后世的隋唐宋元明清都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

领了种子之后,就面临种植问题,秦朝还有一项优惠政策,足以让后世农民羡慕嫉妒恨,《秦律十八种·厩苑律》记载:

(假)铁器,销敝不胜而毁者,为用书,受勿责。

这句话的意思是,农民向官府借用了铁制农具,如果是使用过程中损坏的,那么只要书面说明一下,不用赔偿更不会受到责难。显然,这是秦国官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只要农民认真干活,即便损坏了国家农具,也不用一分钱赔偿,后世有王朝能做到这一点?

另外,从“秦公一号大墓”陪葬品中可以看到,有大批铁制农具,说明了铁制品还是有一定的价值,但秦国却敢于借给农民使用,也说明了对农业的重视。(当时铁制品缺少硬度和强度,所以不适合制作兵器)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

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诱(秀)粟及豤(垦)田?毋(无)稼者顷数。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多,所利顷数。早〈旱〉及暴风雨、水潦、?(螽)?、?它物伤稼者,亦辄言其顷数。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尽八月之。

这段话比较难懂,说白了就是:下及时雨和谷物抽穗,要书面报告上级;庄稼生长期发生雨水,要报告降雨量和受益田亩数量等。至于遭到旱灾、水灾、虫灾之类,就更要及时报告了。总之,秦朝官方都在积极参与农业管理,及时了解农业生产的详细动态,而非简单的了解。

另外,在耕牛重视和粮食的储存使用上,秦朝和历朝历代差不多,这就不多说了。有趣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农业生产管理的一方面,《秦律十八种·田律》中有很多不准随意砍伐树木,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取幼兽等“环保”规定,如果秦国人知道大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所以要保护大环境的话,那么秦国农业思想的先进就更让人惊讶了。

总而言之,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是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农民使用最先进的方法、使用最先进的工具种植,而且国家对耕作的管理,竟然能够具体到如此程度,足以让人惊叹。正因如此,或许才有秦始皇不缺军粮供应。

显然,从农业生产来看,在战国七雄之中,如果秦国不能一统全国的话,那么其他国家就更做不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四大叛将分别是哪些人?关羽糜芳是叛将还是降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投降是常有的事,降将混得风生水起的也大有人在。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纵观五千年战争史,后汉三国年间名将最多:《十七史百将传》中有十三位三国名将,清雍正八年钦定的武庙从祀七十二将中,也有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

  • 道光帝在位期间最大的政绩是什么?他的真实面目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可圈可点之处,也有令人诟病的地方,但不得不说清朝皇帝的确比明朝皇帝敬业。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没有能力暂且不论,就冲着这份敬业精神在历朝历代也能名列前茅。清朝到了乾隆晚年就开始走下坡路,而真正决定清朝日后走向衰落的确是大名鼎鼎的

  • 保持自己的男儿身,花木兰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的好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亦可为有所作为者,不一定比男子差。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由迪士尼出品,刘亦菲、甄子丹领衔主演的电影《花木兰》,于去年9月1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不知道大家都去观看了没有。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她替父从军,男扮女装为国效力十二年,功成归来,太武帝

  • 曹操和刘备都能称为英雄 孙权为何没有存在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和刘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都能称作英雄,孙权为什么会被排除在外?孙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各个军阀势力不听命于天子互相攻伐。董卓无道,篡逆天下,各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经过长时间的割据混战后,只留

  • 苻坚是如何登上皇位的?他为什么执意发动淝水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苻坚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在位时期使国家强盛,晚年时期发动淝水之战,最后却没能获胜,使国家陷入混乱,自己也被人杀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都跟一个历史人物有关,在他的手上基本统一了北方。然而就因为晚年做出的一系列不可挽回的错误,注定之前的功业

  • 袁绍,刘备和曹操都经历过大败 曹操为何和两人完全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曹操大败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备和袁绍大败之后都一病不起,曹操在赤壁之后,曹操为什么还能生龙活虎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袁绍之死是因为不能接受自己败给阉宦之后的曹操,而刘备之死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败无名小卒陆逊。袁绍、刘备、曹操三人是东汉末年称雄一方的诸侯,这三人既有人

  • 揭露吴三桂传奇的一生 吴三桂为何放清兵入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揭露吴三桂传奇的一生吴三桂,乃明朝大将,武行出身,其父吴襄在大凌河之战大败获罪前任辽东总兵,吴三桂得势以前跟随明朝名将袁崇焕镇守辽东一带,带领明朝精锐部队关宁铁骑叱咤关内外。明朝吴三桂原本吴三桂势头正猛,足以成为明朝末期的又一救国大将,但后来袁崇焕受皇太极设计陷害,另崇祯帝错将明朝顶梁柱袁崇焕打入监

  • 安倍晴明最后是怎么死的?安倍晴明和源博雅之间的暧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熟悉日本,或者对日本感兴趣的朋友想必对安倍晴明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安倍晴明是一位在平安时代中期非常活跃的阴阳师,及其受当时的天皇与权贵的信任。而因为安倍晴明是阴阳师,所以又为其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在日本,有许多带有神话色彩的动漫或者电视剧都有着安倍晴明这一角色。而在日本历史上如此一位有名的阴阳师安倍

  • 伍子胥和孙武谁的知名度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伍子胥和孙武谁的知名度高提到孙武,很多人都会想到《孙子兵法》和武圣,比起孙武来说,伍子胥就要低调了好多,其实他也写了一部很著名的兵书叫做《伍子胥》,只不过现在已经绝迹。伍子胥和孙武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齐国人,后来到吴国,向阖闾进献自己所著的《兵法十三经》,受到吴王重用,最

  • 解读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岳飞都有哪些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解读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岳飞的故事家喻户晓,早期的评书以及现在影视剧作品无不歌颂,岳飞的名字也是名留史册,受后人景仰,而同岳飞一起的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秦桧,不同的是,秦桧二字却是遗臭万年,原因自然是他害死了一代忠臣良将岳飞,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不得不对岳飞痛下杀手呢?秦桧夫妇跪像宋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