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为何没有被杀?真相是什么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为何没有被杀?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47 更新时间:2024/1/16 4:26:34

公元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酿成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一、也先也需要时间

史料记载:

“辛酉,次土木,被围。壬戌,师溃,死者数十万。英国公张辅,奉宁侯陈瀛,驸马都尉并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野,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皆死,帝北狩。”

正统十四年八月,也先击溃明军,英国公张辅、尚书王佐等大批高级官员被杀,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对于大明,这是一次接近于灭国的灾难,对于瓦剌,这是一次难得的大胜,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数十万大军被击溃,丢失的物资装备无以计数,这笔巨大的财富成了瓦剌的囊中之物,要消化这些物资装备,需要一些时间。另外,瓦剌此次进攻的目的和往常类似,主要是为了“打草谷”,也就是抢钱、抢东西。

其次,由于朱祁镇的镇定自若,让瓦剌人不敢小瞧,最后惊动了高层,朱祁镇才被俘获。如果朱祁镇慌忙跑路,很容易死于乱军之中,那就谈不到什么俘虏问题了。明廷的那些高层官员就是死在乱军之中,几乎没有生还,可见朱祁镇的运气还是很不错。

胜利之后,也先作为首领,也需要时间筹划一下,下一步的计划该怎么走,本想搂草打兔子,却捞着个大象。不仅大胜,还把明朝的皇帝抓住了,对于朱祁镇的处置问题,他们也需要时间商议。

史料记载:

“十月一日,也先挟持英宗到大同。五日,下诏要诸王勤王。八日,于谦提督各营兵,石亨及诸将分守九门。九日,也先攻陷紫荆关,孙祥战死。京师戒严。”

到了十月,也许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八月到十月近两个月,给了明廷宝贵的时间,而在如此大规模战争中,两个月的时间也不算长。对于瓦剌来说,他们并没有延误太长时间,假若当时明廷已经黔驴技穷,两个月的时间也无法反败为胜。

二、留着朱祁镇利大于弊

也先抓住朱祁镇之后,对其处理意见也分为两种,有的人说直接杀掉朱祁镇,有些人则要求留着,就算一个普通人来考虑,也清楚留着比杀了要好。

瓦剌可以利用朱祁镇要挟明朝给钱给东西,可以用朱祁镇做挡箭牌,逼明朝守将打开城门。所谓擒贼先擒王就是如此,无论如何,只要朱祁镇还活着,能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史料记载:

“是日,皇太后遣使赍重宝文绮,载以八骑,皇后钱氏尽括宫中物佐之,诣也先营请还车驾。不报。”

暂且不说当时明廷的反应,钱皇后得知皇帝被俘,可是心急如焚,为了救回朱祁镇,钱皇后几乎把能找到的所有财物都送给了也先。不说多寡,单此一项,瓦剌就只赚不赔,好在当时明廷及时让朱祁钰坐上了皇位,才保证了政权的稳固。

如果由于皇帝被俘,明廷出现内讧,那结果可不堪设想。在进攻大同的时候,也先曾用朱祁镇威胁守将开门,明朝的守将当然不敢随意开城门。

换个角度看,如果也先杀掉了朱祁镇,那么大明和瓦剌将结下不死不休的仇恨,俗话说“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万一瓦剌大军在北京城下无法击败对手,想再次求和就比较困难了,想来也先也明白这个道理

三、明朝实力尚存

朱祁镇被俘后,满朝震惊,面对危机明廷并没有束手待毙,核心指挥系统高速运转,马上进行相应部署。朱祁镇被俘后,太后马上要求郕王朱祁钰监国。八月十九日,运通州的粮食到京城,两畿、山东、河南备倭军,带粮入京守卫。八月二十一日,于谦任职兵部尚书。八月二十二日,朱见深立为太子。八月二十三日,抄没王振家。

八月二十五日,都督石亨被任命总领京师部队。八月二十八日,告诫边境守将,瓦剌拿皇帝来威胁,不得随意出兵。九月六日,朱祁钰即皇帝位,朱祁镇成为了太上皇。这一些措施及时且高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朱祁钰就接替了皇位,稳定了大局。

强盛王朝之所以强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令畅通,当时的明廷就是以这种高效率在运转,可以证明,大明帝国仍然强悍异常。

史料记载:

“前后征调,皆谦独运。当军马倥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

国家危难之际,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朱祁钰即刻授予于谦统领全国兵马的大权。当时几乎所有的命令都出自于谦一人,命令发出,下属立刻执行,所有人都被于谦的果决、魄力所折服。

一方于谦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有能力,还对国家忠贞不二。另一方面,说明明帝国的实力尚存,仁宣之治堪比汉朝的文景之治,大明国力不会仅因为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

如果当时的大明没有相应的实力,于谦不可能在短短两个月内,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勤王,并且物资装备一应俱全,这明显不是瓦剌可以应付的。

虽说在土木堡明军输得惨不忍睹,而在短时间内,明军仍能集结强大的战力。从北京保卫战的结果就可以看出,几乎是一边倒的局面,从接战斗到最后结束,瓦剌也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单单从军队战斗力看,明军仍占据优势。

所以太师也先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如果留下朱祁镇,万一哪天需要讲和,还能留个余地,只要把朱祁镇送回去,还能增加个印象分。在强大的明朝面前,瓦剌也不敢太过嚣张,留下朱祁镇才是最佳选择。

事实上,也先的决定是正确的,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明军接连打败瓦剌,无奈之下,也先决定把朱祁镇还给大明,以求和:

“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

朱祁镇当然愿意回来,但朱祁钰不愿意啊,本打算派人去探查虚实,结果杨善这个人也是倒霉催的,竟然把朱祁镇迎了回来。

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长坂坡时,许褚不打张飞赵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蜀汉、孙吴这三方势力,鼎足而立,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文如诸葛司马郭嘉贾诩,猛似吕布关羽赵云典韦。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评选三国悍将,许褚许仲康绝对有资格进入前五名,或许他的不如拔矢啖睛的夏侯惇狠辣,也不如刮骨疗毒的关云长神武,但

  • 三国中最嚣张的武将:邢道荣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邢道荣,在三国中最嚣张的武将,单挑张飞和赵云,还敢还诸葛亮斗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开始在平定荆州的地盘,在打零陵的时候,这位太守刘度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和自己的儿子商议该怎么看,当时他是儿子刘贤并不把刘备放在眼中,因为他有一张地盘,说到虽然有张飞和赵

  •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的下场时是何造成的?为何没有逆转局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魏无忌(?—前243年),即信陵君,魏国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第五任国君魏昭王之子,第六任国君魏安釐王之弟,魏安釐王二年(前276),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因此魏无忌也被称为信陵君。当时,战国四公

  • 朱元璋登基后,给猪重新命名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白手起家皇帝,那么他登基后,怎么给猪猪重新命名,朱元璋是怎么办的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朱元璋自小就是穷人家的孩子,他的父母和大哥的性命被瘟疫所夺走,无奈之下只得四处流浪。走五路之下,朱元璋进了皇觉寺,成了庙里辈分最小的和尚。但是庙里也没多少存粮

  • 唐朝名将秦琼的武艺有多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渊成功建立了唐朝,为唐朝建立做出贡献的人有很多,其中最厉害的24个人的画像被挂在凌烟阁内供人瞻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相信看过《隋唐演义》的人都会对秦叔宝记忆犹新,他在书中是一个既有智谋又有勇气的人,但在现实的功臣榜中却排在最后一位。其实这是因为在现实中他没有书中那么厉

  • 胤袐受到三代皇帝的厚爱,他的一生有多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给大家说说爱新觉罗·玄烨的故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康熙微服私访这一事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甚至有些耳熟能详吧。康熙对外对天下虽然做的十分的出色,令大家所称颂,但是要是讲到康熙他家中的家内事,就可以说是一团糟了。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康熙晚年的九个儿子夺嫡的事,大家听的实

  • 杀死杨修后,曹操是如何对待杨彪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为当世英雄、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陈寿《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

  • 李治软弱无能,为什么会被立为太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这是什么原因?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一年之后就想着换太子了,虽然在后世看来,李治在位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武媚娘执政,后期更是被武媚娘拿走了大量政治资源,为后来的武氏夺权定下了基础。那么李治这么懦弱无能,那么为何英明神武的唐太宗还是决定立他为

  • 檀道济是南朝宋的一道万里长城,有哪些关于他的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檀道济是东晋末年名将,也是南朝宋的开国元勋,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最后没能逃脱兔死狗烹的命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檀道济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胡马来,饮淮浦。春燕归,巢江村。石头城,立不住。狼居胥,在何处?耕问奴,织问婢,谁遣书生论兵事?万里长城元自弃,生不逢檀道济。——《燕巢林》(明

  • 历史上哪个太子的继位过程最艰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的太子,能顺顺溜溜地从储君到国君不多,大部分的太子,都曾面临着废立危机。有的能凭借自我的奋斗与历史的进程,有惊无险地渡过难关。有的在洪流之中倒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终西汉一朝二百余年,居然有5位太子曾经遭遇到废立危机,其中2位被废,3位幸免,得以即位。汉朝第一位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