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是如何处置于谦的?为何被杀?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是如何处置于谦的?为何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38 更新时间:2023/12/27 0:59:28

景泰八年(1457)明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拥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统一中原,驱除元虏,内惩贪官,外攘强敌,在位31年,创造“洪武之治”,朱元璋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帝王。然后,帝王也要面临生死。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明朝帝王传承的接力棒,正式交给了建文帝。就在朱元璋驾崩的同一年,在离南京东南500里的杭州府,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谁都想不到,这个婴儿在51年后,会拯救大明朝于危难,成为“再造大明”的大功臣,这个婴儿,名叫于谦

公元1449年,于谦51岁,任兵部侍郎,这一年明朝遇到了自开国以来最大的危机。明英宗为了征讨瓦剌(属蒙古族的一个部落),听信太监王振之言,御驾亲征,结果发生“土木堡之变”,几乎全军覆没,而且明英宗被俘,成为大明朝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当过俘虏的皇帝。

不仅如此,瓦剌一方面裹挟明英宗,另一方面持续攻打明朝城池,眼看就要兵临北京城下。当时兵部尚书邝埜随驾战死,于谦作为兵部侍郎,挑起了兵部的大梁。

土木堡之变,不仅造成了明朝开国功勋集团的覆灭,还造成了明朝50万精锐全军覆没,而留守的士兵,仅有10万,还大多是老弱病残。瓦剌锐不可当,要想以10万残兵来抵御强敌,几无可能。一时间,朝廷人心惶惶,很多大臣开始转移财产,准备逃走。以徐珵为首的官员,建议迁都南京,以免发生“靖康之耻”。于谦等人坚决反对,力主抗敌。最后孙太后和郕王(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唯一的弟弟)的支持。

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全权统领抗敌事宜。于谦一方面令人严守城门,一方面调集南方的备操军和抗倭军,待援军一到,以攻代守。于谦带领大军出城迎战瓦剌的时候,命后军把城门关上,除非自己取胜,否则绝不开城门。在于谦的带领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拯救了大明王朝。

在此期间,由于明英宗被俘,明朝不可一日无主,在于谦的建议下,拥立郕王朱祁钰为新帝(明代宗,景泰帝),得到了孙太后的认可。当瓦剌兵败,被俘的明英宗要被接回国。于谦认为,大位已定,朱祁钰皇帝不能变,朱祁镇回来只能是太上皇。

朱祁镇和朱祁钰,本来兄弟情深,但因为皇位,最终反目,朱祁镇被弟弟关在南宫中,一关就是7年。7年后,朱祁钰病重,膝下无子,明朝皇位不能空悬。徐有贞、石亨等一帮投机的大臣,趁夜发动“夺门之变”,把朱祁镇接了出来,朱祁镇被俘1年,被幽禁7年,时隔8年后重新登上皇位,贬弟弟朱祁钰为郕王。接下来,面临一个大问题,于谦怎么处置?

《明史》记载:

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

不错,对于明英宗来说,于谦首先是个清官,其次是保卫大明朝的功臣,最后他是支持弟弟朱祁钰的人。如果没有最后这一条,于谦仍会受到重用,但对于支持弟弟的人,明英宗最后没有留他,虽然犹豫,但还是决定处死于谦。

于谦临死前,有人建议于谦去辩解,于谦笑道:“亨等意耳,辩何益?”这可能就是英雄的气魄,别人要杀你,你辩解有什么意义呢?于谦从容就义。当明英宗派人抄于谦的家产时,发现于谦虽然当了7年朝廷大员,权倾朝野,但家中却空无财产,只有朱祁钰当年赐的蟒袍和宝剑。孙太后听闻于谦被处死,泪流不止,连连捶胸顿足,绝食三日,口中重复“必悔之”三个字。

不到两年,石亨、曹吉祥等一帮奸臣陆续被查出罪行,贪腐无数,大臣吴瑾说道:“若于谦在,岂会如此?”明英宗无言以对。

自古功臣被杀,大多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功高震主;第二是知法犯法。而于谦,属于第三种原因:无罪而被杀,只因政治。

于谦虽然后来被明宪宗(明英宗之子)平反昭雪,但明英宗却一直不敢承认于谦的清白。“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就是于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樊哙做了哪三件事帮助刘邦化险为夷?他的家眷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影视剧《楚汉传奇》中,屠夫樊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历史上的樊哙是怎样的呢?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纵观樊哙的一生曾经多次帮助刘邦化险为夷。就是这么一位大功臣,立国之后被封为侯爵,晚年刘邦却想除之而后快。想法虽然没有得逞,等到吕雉这一脉倒台后,樊哙家族

  • 如果凤雏庞统没有死的话 刘备最后能统一三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庞统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如果庞统没有死的话,诸葛亮又继续镇守荆州的话,刘备最后能一统三国吗?三国被称之为凤雏的庞统如果没死,刘备最后可以一统三国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步步去还原刘备那艰难的征途。庞统庞士元,荆州襄阳人,江湖人称凤雏,“高翔于九天、清鸣于

  • 勇冠三军的甘宁,为何没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聊聊东吴名将甘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权十分看重甘宁,曾说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张辽是曹魏名将,十分受曹操信任和其中,孙权把甘宁和张辽相比,足见甘宁在他心中的分量。那么,甘宁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孙权如何看重他呢?东汉末年,天下纷乱,为

  • 何晏帮助司马懿,最后为何还被他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何晏是谁?他出身名门,是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何进曾经在朝中权倾一时,可惜朝廷争斗如虎狼相残,不仅何进被宦官张让等人杀了,就连何晏的父亲也在那场政治风暴中丧了命。那时候,何晏还只是襁褓中的小婴儿。不过,上天真的很眷顾何晏。这时候,曹操向他们母子俩伸出了援手。原来

  • 夷陵之战刘备带上诸葛亮的话 刘备最后还会不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夷陵之战刘备如果带上诸葛亮的话,刘备能不能战胜陆逊?刘备还会不会输?夷陵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根据地,因为它是峡口的交通枢纽,附近的山脊峡谷纵横交错,以备防御工事。夷陵周围的县城被集合成为两个,曹操和刘备两人成立了独立的军政机构。孙权紧随其

  • 揭秘:中国古代最佳上镜刺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太白先生这首《侠客行》,每次都让我看得热血沸腾。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是无数个千古侠客的影子。中国是个讲究行侠仗义的国度,侠义文化在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里隐约可见,历代文人都曾为侠客挥笔泼墨,最著名的当归太史公的《刺客列传》。我在敬仰先烈英雄事迹的时候

  • 秦二世胡亥的残忍:为权杀害12位公子10位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秦二世胡亥(图片来自游戏:新问鼎》当初,秦始皇把自己命名为始皇帝,初衷是想让自己的儿孙们继承自己的伟业和财富,二世、三世,

  • 【中国神话简史】第三节:黄帝统一中原息战火 日月为始神洲起灾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透过水神共工叛乱一事,玉皇大帝发现神人混居令到地上的人类部落都拥有着强大的力量,虽然自己不在,但只是一个小小的水神共工就能把颛顼逼死,作为天地人三界最至高无上的他,绝对不能容许天界的权威受到威胁。于是他派自己的大儿子轩辕带着神通法力,转生到人世。轩辕在人间的名字叫做黄帝,黄帝长大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为

  • 三国第一美女:历史上貂蝉是否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这是《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的一段诗。诗中的“红裙”指的是一个有名的奇女子貂蝉。大文豪金圣叹评曰:“十八路诸侯不能杀董卓,而一貂蝉足以杀之。”对貂蝉评价极高。大多数中国人往往都从金圣叹的评论中或

  • 辛弃疾真的有军事才能吗?辛弃疾不为人所知的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认识辛弃疾词人,大多数在于其词作。雄阔苍茫的词作风格,豪放派代表人物深深的印刻在人们身上。以至于后世人提起辛弃疾都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但却忽视了他实际上还是一位在沙场战斗的将军。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文官的升迁与品级往往高于武将,就算两者之间的品级相同,文官都天生高武将一等。所以这也就造就了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