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世忠与岳飞相比 韩世忠的后代是谁?

韩世忠与岳飞相比 韩世忠的后代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58 更新时间:2024/2/3 12:08:42

韩世忠,南宋抗金名将,字良臣,延安人,幼时便沉迷于文学,学习刻苦勤奋,少时已是身材魁伟,勇猛过人,随后得家人指点入伍参军。初入行伍,便因作战勇猛,升任小队长,后因为屡次立功,受各大将领赏识,上书为其请封,如此一步一步,最中走到了一方大将的地步。

韩世忠为人正直公道,为官不依附奸臣,反而敢于发出自己的质疑。他一生戎马,屡立战功,在抗击西夏和金军的站队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更是在后来平定各地叛乱中有重要贡献。韩世忠死后,追赠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宋孝宗上位之后,又追封蕲王,谥号忠武,配飨宋高宗庙廷。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人。岳飞幼时沉迷于军事谋略,兼爱武学,喜好读书,所读之书多为《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他天生神力,曾经三次投身抗戎,前两次都应各种原因,最后辞军回家,第三次之后,岳飞便一直待在军队中,与金兵抗争。

岳飞在公元1128年到公元1141年的十余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公元1140年,面对金军毁弃盟约再次入侵,岳飞毅然决然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虽然岳飞在北伐中获得很大的胜利,但是南宋朝廷主和派声音占据主流,最后还在前线的岳飞,因为宋高宗调回其他路大军,又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岳飞被迫班师回朝。

回到京城的岳飞等来的不是拜将封侯,而是小人阴谋。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因为金军提出要除掉岳飞的请求,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岳飞谋反,最后在公元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极为之后,为岳飞平冤昭雪,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韩世忠与岳飞同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都是抗击金军的中坚力量,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岳飞在后世的名气却比韩世忠大的多。很多时候人们甚至只知岳飞,而不知道在南宋时还有韩世忠这么一员大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韩世忠比之岳飞在军事上的成就要低的多吗?

韩世忠较岳飞差太多,那倒不至于。韩世忠实际上比岳飞出头的早,一直以来韩世忠都算是岳飞的上级。生前两人同朝为官,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若说战争功绩,韩世忠也不见得比岳飞差。

韩世忠少年参军,从抗击西夏一直到抗金,为宋代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期间参加的战斗不计其数,胜多败少,其中不乏以少胜多的案例存在。岳飞有岳家军,韩世忠也有韩家军,两人手上的军事力量在当时都是保家卫国的重要力量。

韩世忠与岳飞最大的差别,大概就在于岳飞最后被秦桧等人陷害致死,留下个千古奇冤,而韩世忠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宋高宗赵构的心腹,就算最后宋金议和达成,他也能全身而退,辞官归故。

外国崇尚英雄主义,中国也不乏对这些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的讴歌。岳飞之所以能在后世达到耳熟能详的地步,除了其功劳颇大,大概就在于他悲剧收场,给后世留下无数感慨吧。

韩世忠长大成人的儿子,一共有三个,分别是韩彦直、韩彦质、韩彦古。

韩彦直,字子温,韩世忠之子,进龙图阁学士,转光禄大夫致仕,卒赠开府仪同三司,爵至蕲春郡公。

韩彦质,韩世忠第三子,元柘二年,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傅,谥献肃。

韩彦古, 字子师,韩世忠第四子,官至户部尚书,绍熙三年卒。

除了儿子,韩世忠还有一个孙子,名韩覆六,字天寿,韩世忠嫡孙,著书立论,学者尊其号曰‘文昌先生’。所著有《四书小说》、《五经会议》、《涧谷文集》行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帝为给自己刷洗 抖落出最隐秘宫廷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自从某专吃清史饭的大作家将作品改编成电视剧以来,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三个皇帝世宗胤,即雍正皇帝的知名度陡然上升。北京胡同里的老太太并她们手里牵着的小孙子,都知道咱大清国有一个雍正皇帝。鄙人生性疏散,向来耐不住电视剧的冗长加唠叨,所以尽管《雍正王朝》几番热播,我却始终没有看过。不过,虽然眼睛没看电视,却依

  • 金兀术与岳飞谁更厉害?金兀术与岳飞的传说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金兀术,金朝名将,开国功臣,为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母元妃乌古伦氏,初入时在金太宗一朝参与对辽及对宋的战争,功绩显著。金太祖去世之后,金熙宗继位,金兀术由此开始一步步迈向权臣之路,出将入相,迫宋称臣,更是在皇统二年,独掌军政大权,留名青史。岳飞,中国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民族英雄,一生都在参与对金的作战。正

  • 如何评价金朝开国大将金兀术?金兀术死后被埋葬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金兀术,原名完颜宗弼,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文韬武略样样拿的出手,在女真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是金朝的开国功臣和著名将领。也许是因为金兀术此人是外族人,加之当初金朝对宋朝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因而金兀术此人在随后的历史中,受到很大的忽视。明明是一个王朝创建的重要功臣,在后世却名声不响,不为人所知。本文不

  • 三国英雄孙策:太刚易折的创业领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制定了一个战略规划,那就是接管荆州,占领益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先三分后一统。而在七年前,鲁肃也为孙权制定了一个战略规划,那就是先取荆州,再取益州,由三分而两立,和曹操划江而治,然后再求一统。江东,显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我们也必须弄清楚盘踞在那里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利益集

  • 挽狂澜于既倒的谋士—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不要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力挽狂澜前一句

    荀彧(公元162—212年),字文若,东汉颍川郡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于本郡望族。祖父荀淑,父亲荀绲、叔父荀爽均担任过地方官,在当时颇有名望。荀彧后来投奔曹操,为他用兵筹划,建功立业,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审时度势 投靠明主荀彧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荀淑曾任朗陵县令,父亲荀绲曾做过济南相。

  • 孙坚、孙策的相继兴起与被人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祖先世代在本郡为吏。坚年十六,随父乘船去钱塘,遇海贼掠夺了商人财物,正在岸上分赃。船人畏惧,不敢前进。孙坚操刀上岸,用手东西指挥,佯做部分兵士以包剿贼的模样,海贼望见,以为是官兵来捕,赶紧舍弃财物,往海岸奔逃。孙坚追上前去,砍杀一人,提其首而归。孙坚这种果

  • 听听史上各路人马如何编排陈友谅(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谈迁:“国史于陈友谅、张士诚辈辄书寇,夫寇非所言也。彼未我臣,何寇焉。俱田间布衣,仗尺剑起事,虽仁暴悬殊,亦自有幸不幸焉。”丁耀亢:“按友谅功业,已成犄角,几鼎峙矣。至其谋弑寿辉,是篡贼也。贼安能成大业乎?盖天生此辈,为我太祖作蕴。鄱阳贯颅,摧枯拉朽,殆天授非人力也。”张廷玉:“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

  • 听听史上各路人马如何编排陈友谅(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基:“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朱元璋:“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杨璟:“向者如陈、张之属,窃据吴、楚,造舟塞江河,积粮过

  • 历史真相:陈友谅大战朱元璋,身死鄱阳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且尽占江西、湖广之地, 火烧陈友谅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应天。朱元璋担心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于是设计命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速赶来。陈友谅果然率水师东下,到达江东桥,呼叫康茂才,无人答应,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双方战于龙湾,陈

  • 影视剧中的陈友谅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起兵反元: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陈友谅蜡像他少时读书,略通文义。有一卜者在察看过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他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复破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