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芈启是什么样的?他是什么来历

历史上真实的芈启是什么样的?他是什么来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08 更新时间:2024/1/18 22:12:15

说到昌平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大秦赋》热播,许多配角的表演十分精彩,例如郭开、郑货等人,把对应角色饰演得惟妙惟肖。在历史上,郭开确有其人,但却没有关于郑货的记载。除了这两位外,还有一个人演技也不错,此人就是《大秦赋》中的昌平君——芈启。只是,芈启在历史上非常尴尬,因为关于历史上的确有芈启的存在,但关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以至于成为了一个谜团。

在《大秦赋》中,芈启是华阳夫人的侄子,当初,华阳夫人发动宫变之前,密令芈启和芈颠两人投奔吕不韦,为芈姓一族留下“备份”。后来,在华阳夫人的筹划下,芈启的女儿被嬴政看中,因此,芈启又成为了秦始皇的岳父。

这样的剧情,其实大多是“创造”出来的,因为在历史上,华阳夫人没有发动宫变,而且,嬴政后宫女子也没有记载,因此,芈启在剧中的身份,都不符合事实。

在《史记》中,关于芈启的记载只有两处,第一处是在嫪毐叛乱时期:

长信侯嫪毐作乱而觉……王知之,令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嬴政亲政之前,嫪毐仗着赵太后(赵姬)的宠信,在秦国胡作非为,甚至称自己是嬴政的“假父”,和赵姬生下两个孩子,嫪毐怕事情败露,于是和门客一起盗取赵姬和嬴政的印玺造反。在平定嫪毐之乱时,有三个人立下大功,他们分别是秦国相邦吕不韦、昌平君芈启,还有一人是昌文君(关于昌文君是谁,目前有争议)。

嫪毐之乱被平定后,吕不韦受连累而死,昌平君芈启成为秦国新一任相邦。

也就是说,《史记》中并没有说昌平君芈启是什么身份和来历,但从他能带兵平定嫪毐之乱和接任吕不韦可以看出,芈启当时手中应该有很大的权力,特别是在军事方面。这就引起了后人的兴趣,昌平君既然是芈姓,又手握权柄,大家很容易把他和另一位芈姓人物关联在一起,此人就是华阳夫人。

众所周知,当年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宣太后扶持嬴稷(秦昭襄王)继位,因为宣太后出自楚国芈姓,因此秦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楚系势力”,宣太后去世后,华阳夫人是另一位芈姓代表,而且,华阳夫人对嬴政的父亲嬴异人(秦庄襄王)有提携之恩,若无华阳夫人,嬴政父子都无缘成为秦王。正是因为华阳夫人在秦国地位特殊,因此,人们猜测,芈启可能是华阳夫人的侄子。于是,《史记索隐》给大家一个解释说:

“昌平君,楚之公子,(秦始皇)立以为(秦)相。”

需要说明的是,《史记索隐》是唐朝的作品,按照它的说法,昌平君芈启乃楚国公子,嫪毐之乱后,芈启被晋升为秦相邦。

注意,《史记》中,没有写芈启的真实身份,而《史记索隐》中说他是楚国公子。在战国时期,“公子”二字和隋唐之后不同,当时的意思是“诸侯之子”,也就是说,按《史记索隐》的说法,芈启乃是某一位楚王的儿子,至于是哪位楚王,却没有明确。

从芈启所在的时代来看,他最后可能是楚考烈王的儿子,而且,楚考烈王是华阳夫人的哥哥,若芈启真是楚考烈王的儿子,那他正好是华阳夫人的侄子,这样解释似乎合理。但是,我们忽略了另一个问题:楚考烈王没有儿子。

根据《史记》记载,楚考烈王后宫嫔妃众多,却没有一男半女,后来,春申君通过“移花接木”,把怀孕的女子送给了楚考烈王,楚考烈王才有了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楚幽王。按照今天的观点来说,楚考烈王应该有“不育”之症,所以,芈启不太可能是楚考烈王的儿子。因此,关于芈启的身世,只能是历史谜团了。

更有后人杜撰,说当年楚考烈王还是皇子时,到秦国为质子,娶了秦昭襄王的女儿,生下了芈启。其实,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楚考烈王确实曾在秦国为质,但没有史书记载他曾娶了秦昭襄王的女儿,更没有记载他在秦国有一位儿子。试想,若楚考烈王在秦国留下一子,他当年归国继承楚王之位后,为何不带走儿子?楚考烈王一直为无子而纠结,为何不想办法接儿子回楚?若芈启真是楚王侄子,那他为何一直待在秦国,还能被嬴政重用,成为秦国的相邦?

显然,芈启的“公子”身份,有许多疑惑,至今解释不清。

《史记》中,关于芈启还有另外一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云: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因为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后来改名为嬴子楚,为了避父亲讳,秦国叫楚国为“荆国”,楚王也就称了荆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王政二十三年,当时韩国、赵国、魏国已经被秦国所灭,嬴政派大将王翦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楚国将领项燕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继续反秦。

也就是说,昌平君不仅做了秦国的相邦,此后,他还成了末代楚王。问题来了,项燕为何要拥立昌平君做楚王呢?原因很简单,昌平君是楚国公子。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我把芈启的经历再捋一下:

(一)按《史记》记载,芈启在秦国权柄很大,有能力平定嫪毐之乱,还接任了相邦之位。

(二)按《史记索隐》记载,芈启是楚国公子,极有可能是楚考烈王之子;

(三)从《史记》中可知,楚考烈王无子。

(四)按《史记》记载,芈启后来被项燕拥立,成为楚国末代君王。

这四点结论,(一)、(三)、(四)都出自史记,无法解释芈启为何能成为末代楚王,《史记索隐》增加了(二),则可以解释的通,但又和第三条相矛盾。

因此,只有两种可能能解释得通:第一,芈启是楚国公子,但不是楚考烈王之子,而是楚顷襄王(楚考烈王之父)之子,或者是楚王旁支。

第二,项燕所拥立的“昌平君”,和秦国平定嫪毐之乱的“昌平君”不是同一人。

然而,后来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却给了我们另一个思路,即,秦国伐楚后,嬴政为了安抚楚人,派秦国昌平君前去楚国旧都城郢都,安抚当地的楚国百姓。后来,昌平君住在了韩王安住过的房子里。

当时,秦国灭韩时,韩王安被秦始皇安排到楚国的郢都(已经被秦国占领)居住过一段时间,而昌平君恰好住在了韩王安曾经的寓所。

这就解释得通了,笔者可以大胆假设:秦国和楚国的昌平君本就是同一人,只是,昌平君身为楚国公子,长期为秦国服务,后来,当楚国被灭之前,昌平君回到楚国,住到了亡国之君(韩王)的寓所内,看到楚国百姓受难,又被韩王安的经历所触动,因此产生了反秦的想法,所以才和楚将项燕联合,以末代楚王的身份抗秦。如此解释,似乎合情合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步练师:她是孙权的爱妃,宠冠后宫结局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孙权想必大家都知道,但要提起他的后宫妃子您知道几位呢?孙权一生妻妾众多,他最宠爱的女人又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快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起孙权的宠妃,那必然要说一说这位步练师步氏的故事。步练师是孙权的宠妃,可她出身平民,养在深闺人不识,她与孙权又是如何相识的呢?步练师与孙权的遇见完全是偶然

  • 岳飞冤死在狱中后,他的妻女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岳飞冤死在狱中后,大奸臣秦桧是如何对待岳飞的妻子和子女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宋朝名将,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岳飞岳元师。可惜,他空有一腔驱逐胡虏、收复失地的志向,却不为统治者所容,壮志未酬身先死,成为千古憾事。“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古代

  • 为什么说晁盖攻打曾头市是怄气出战?他为何不带吴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晁盖攻打曾头市为什么不带吴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晁盖不带吴用我觉得是轻敌所致,晁盖自从宋江上到梁山以来一直以土皇帝的身份固守山寨,留守大后方,凡是冲锋陷阵带兵打仗的事儿全部由宋江一手包办。可以说晁盖久疏战阵,猛不丁得带兵打仗对战场的形势判断出现失误,再加上他本次领兵出征是怄

  • 先提出招安的武松,为什么到最后却坚决不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水浒传武松。武松在鸳鸯楼上杀了张都监、张团练、蒋忠、张夫人、张家丫头仆人后,当夜越过城墙,从城濠边涉水走到对岸,再走小路,到了一座古庙,因打杀,再加一路狂奔,武松累得半死,便倒在庙里,就美美睡一觉。武松眼还没闭,就被四人绑了。或许是绑得太紧了,武松力气再大,也挣

  • 雍正杀了谋士戴铎?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不光是戴铎,但凡辅佐雍正登基的那几个重要的帮手,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戴铎也就是《雍正王朝》里邬思道的部分原型。可以说是戴铎一手策划了雍正夺嫡的戏码,因为他是雍正最器重的谋士,雍正做了皇帝以后,戴铎连根毛线都没有捞到,不久还被雍正给处死了。从戴铎的结局,我们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给邬思道安排那样的结局了

  • 孙刘联盟时,诸葛亮为何没有留下来辅佐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刘联盟时,诸葛亮为何没有留下来辅佐孙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样样精通,乃是小说中的“智绝”,只不过在诸葛亮为了孙刘联盟的事情来到东吴之后,由于东吴的部分大臣不愿意东吴与曹操交手,因此不惜一切来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刘备为什么不让出南郡让曹操和孙权争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让南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想入川的人说的,同时对于想出川的人也是一样的艰难,如果只想偏安一隅,占据了四川确实可以,但刘备志在一统三国,必然不可能放弃任何一块地方的,更不可能将战略重地南郡拱手相让。赤壁之战后,曹魏集团占

  • 鸿门宴时,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项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历史上的《鸿门宴》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也标志着楚汉争霸的开始,实际上对于刘邦来说,是一个鬼门关。对于项羽来说,如果成功了,消灭了他一统天下的一个很大的障碍。那么有人不明白了,范增设计了这么好一个计划,为什么项羽不珍惜,为什么他不杀了刘

  • 杨修和司马懿相比 曹操为什么临死前只杀杨修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和杨修,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原是东汉末年崛起的一位校尉,因为他反对董卓而被追捕,后来利用这种情况崛起。曹操以其强大的政治天赋和军事才能,成为北方最大一个诸侯,并且胁迫皇帝成为朝廷的宰相,被封为魏王,他表面上虽然只是汉朝的大功臣,但实际上他掌握着所有的权力,但他心里

  • 晋国大卿里克是什么人?欲以罪为罪,何患无词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晋国大卿里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里发生过许多事,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少经典故事,其中成语就是一个历史的体现。《左传.僖公十年》载:十年春,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