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为什么会进到曹营 究竟是另有隐情还是被骗的

徐庶为什么会进到曹营 究竟是另有隐情还是被骗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049 更新时间:2023/12/19 22:44:05

很多人都不了解徐庶在曹营,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闲话休说,本期要讲的是三国著名谋士徐元直。

徐庶本名徐福,字元直,寒门子弟。在《三国演义》中,他被诓骗入曹营一事,令得不少仁人志士不禁扼腕叹息。

但是,当笔者在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时,感觉竟有一丝丝不对劲,心中也产生了一个疑问。

徐庶入曹营,究竟是曹操设计诓骗,还是另有隐情?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早年徐庶与诸葛亮为好友。

两人虽都是辅佐刘备的谋臣,但不同的是,徐庶在得知刘备消息之后是主动投奔,而诸葛亮却是刘备三顾茅庐之下才请来的。

笔者由此直观的得出,徐庶的目标之明确,投奔信念的坚定。

因此,笔者猜测徐庶入曹营,而终生不归汉。极有可能不仅仅是孝道,就能阻拦徐庶一生不回蜀汉阵营,其后当有更多的隐秘等待后人的发掘。

笔者大胆猜测,历史上的徐庶进曹营,可能是多方因素促成,并非出自曹魏计策导致的。

其一,大汉王朝是以“孝”治理国家的,徐庶受其影响,做出这个决定很有可能。

昔日昌邑王刘贺侥幸入主未央宫,但仅仅27天就被大司马霍光联合张安世废除。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孝。

如果徐母被掳,而作为儿子的徐庶置之不理,那他不仅仅会为千夫所指,更会在汉末的时代背景中,良心遭受深深的谴责。

舆论压力和道德标准的双重束缚下,笔者认为这可能就是徐庶做出这个决定的主因。

其二,《魏略》中记载,徐庶在中平末年,曾为人报仇被抓,后为同伴营救。遂幡然醒悟,开始求学,终有所成。

这一段记载,看似无关紧要,其实细品之下,便会有所发现。

从被抓到获救这一段,没什么问题。

可突然从一个讲义气的游侠,转变到求学的士子,中间经历了什么,无从知晓,倒颇有点春秋笔法的味道。

笔者推测,就当时徐庶接触的人群来看,徐母即有可能是促成徐庶转变的最大诱因。

仅从目前的史料来看,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徐母对徐庶的影响,贯穿其一生。

换位思考,你最重要,并对你影响最深的人,需要你去救,你会不会去?

笔者总结下,这一点可以看做徐母自身的人格魅力,导致徐庶愿意入曹营。

其三,徐庶的成长环境。

虽然《魏略》中没有明确提及,但结合《三国志》,笔者推测徐庶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从小就是单亲家庭。

这导致徐庶对母亲有一种浓浓的依赖之情,换言之,母子的亲情很浓。

从徐庶的经历来讲,他又是一个很重情重义的人,因此前去曹营也是能够理解的。

其四,抛开敌我之见,笔者认为曹操除了疑心重,好人妻,其实格局是很大的。

官渡之战中,敌方阵营的许攸来投,曹操是倒履相迎;而对于不愿归顺的关羽,则是予取予求。

这样一个人,突然之间,为了让被自己打败的刘备的军师来投,去信骗徐庶入曹营,这就很难让人理解了。

换个角度想,如果确实是曹操设计骗来徐庶,这样的人敢用么?

其五,根据曹操曾颁布的“求贤令”,笔者可以断定曹操是属于大将军霍光一类的权臣。

正是由于,曹操不过分注重门第高低,唯才是举,令徐庶内心无抵触,认为这边也能大展拳脚,遂少了很多顾虑。(ps:徐庶入曹营两年后,曹操才颁布的“求贤令”)

要知道,徐庶可是地地道道的寒门子弟,为什么投奔一无所有的刘备?

因为他知道,只有什么都缺的刘备,才能给自己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毕竟他只是一个寒门子弟啊!

曹操也注重才华,不会有门户之见,那去不去曹营其实对于徐庶都是能够接受的。

其六,《三国志》中记载,徐庶与石韬皆往北投向曹操,而刘备与诸葛亮相随离去。

试问,如果不抱着投效的心思给曹魏打工,为何两人一同相约而去。

至于史册记载,两人在曹魏后来都升官了,这也能反映,这并非用计,而是依据形势,做出投效曹魏的决断罢了。

以上六点,便是笔者依据史册,推测导致徐庶入曹营的主要原因,而并非《三国演义》中所说的设计骗入曹营。

以上仅为野史菌一家之言,如若觉得不错,还请长按下方点赞。点击关注,下一期讲西汉的赚钱机器——桑弘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如果失败,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视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为什么能成功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开国初最为惨烈一次宫廷政变。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率领部将伏杀太子李建成、李元吉,让李唐王朝仅仅剩下了李世民一个继承人,他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也无法抹去的污点,无论是缔造了一个强盛的李唐帝国,还是

  • 李弘身为武则天的长子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李弘是谁的孩子,李弘是武则天杀的么,武则天为什么杀李弘和李贤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和李弘,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武则天的一生,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尽管有“虎毒不食子”的古语,但武则天为了权势,终究还是做出了连老虎都不忍做的事情。在四个儿子之中,武则天竟然先后杀掉了两个,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武则天所杀死的第一

  • 武则天在位时得罪了很多人 武则天退位后为什么还能功成身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武则天怎么退位的,武则天退位后没人动她,武则天为什么退位了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武则天下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历史上有一个很出名的人物,她就是武则天,她虽然只是一个女子,但是却以女子的身份走上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舞台,所以她后来也留下了很多的事迹,让后人来评说。不过,让很多人都觉得很纳闷的是,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得罪了很多人,

  • 吕惠卿为什么能得到王安石的器重?他是个奸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君王投降为什么口含玉,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四大兵器,王安石最著名的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惠卿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曾这样评价吕惠卿:“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这其中所说的惠卿便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也是王安石变法当中的第二位核心人物,吕惠卿是也。和天下众多的儒家子弟相

  • 夏侯渊战死定军山,张飞的夫人为何请求厚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被张飞吓破胆的将军是哪一个,张飞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夏侯渊白地将军

    夏侯渊是曹操的心腹大将,他的妻子是曹操的表妹,因而在曹操于陈留起兵逐鹿天下时,夏侯渊就忠心耿耿地跟随着曹操四处征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官渡之战中,夏侯渊为曹操督运粮草,保障了前线的军心。随后,夏侯渊又五出平叛,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人的叛乱。之后

  • 李靖为什么会成为“托塔天王”的原型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靖有多厉害,李靖的后代,李靖败过吗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人,隋末唐初将领,在《旧唐书·李靖传》中,唐太宗夸赞李靖说:“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靖文武兼备,善于用兵,善用谋略,最初是隋朝大将,后来为李唐效力,南平萧铣,辅公袥

  • 北魏重臣崔浩对北魏有何贡献,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崔浩被灭九族,大魏能臣萧逸结局,崔浩北魏

    北魏重臣崔浩对北魏有何贡献?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崔浩,北魏早期走向汉化过程中,最著名的一个人物,历经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更是南北朝第一军事谋略家,对北魏的发展壮大,甚至是说一统北方,都可以算是居功至伟。就是这般在朝堂上屡建奇功的重臣,最后同样死的屈

  • 如果吕布跟随刘备再加上五虎上将的话 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为什么要收留吕布,如果司马懿投靠刘备,刘备有可能统一天下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吕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吕布向关羽,张飞一样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为其效命一生。),历史真有可能会被改写。因为这个时期,曹操虽然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但是他的地盘真的不大,老家只有陈留,新收兖州和豫州。无论兵马和将领的数量在诸侯中都是

  • 清末重臣叶名琛,六不总督指的是哪六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永为三清不二臣,湖广总督是几品,清末十大总督

    每当一提起清末重臣叶名琛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鸦片战争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绕不开的一个坎,而叶名琛是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绕不开的一个坎。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人签订《南京条约》,赔偿英国银元2100万,随后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美国和法国见英国侵略中国获利颇丰,

  • 曹操和刘备都是农民起义军吗 不仅不是还是起义军的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70万大军伐吴,董卓的四位大将军有谁,刘备投谁谁就被灭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和刘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如果非要找一个算得上农民起义的势力的话,那估计只有黄巾军了。而曹操、刘备乃至其他各路诸侯,实际上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残暴”地主阶级。我们都知道,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标志着东汉的正式灭亡。而实际上,在这之前,往前追溯到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