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和刘备都是农民起义军吗 不仅不是还是起义军的敌人

曹操和刘备都是农民起义军吗 不仅不是还是起义军的敌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199 更新时间:2024/1/20 20:17:5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和刘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东汉末年,如果非要找一个算得上农民起义的势力的话,那估计只有黄巾军了。而曹操、刘备乃至其他各路诸侯,实际上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残暴”地主阶级。

我们都知道,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标志着东汉的正式灭亡。而实际上,在这之前,往前追溯到董卓进京、袁绍在山东扯起反董大旗时,汉朝廷已经名存实亡。促成这一局面的,正是爆发于公元184年、汉灵帝在位期间的黄巾起义,这个才是标准的农民起义。

恒灵二帝在位期间,东汉朝政极度混乱,对内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对外,与西羌爆发了持续数十年的战争,耗费巨大,徭役兵役繁重,老百姓更加苦不堪言。

同时,由于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不满,双方之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争权事件,最终在皇帝本人的支持下,宦官一党笑到了最后,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以“党人”的罪名被禁锢终身,这就是“党锢之祸”。这一事件,让士大夫地主阶级与皇室之间已逐渐貌合神离,汉朝的根本已被严重动摇,刘氏王朝这栋高楼已经摇摇欲坠;而出手将这栋楼推倒的,正是张角以宗教形式组织起来的黄巾起义。

在当时的腐败政治下,汉王朝可谓民不聊生,老百姓吃饱肚子都成了奢望,如果不幸生了病,那就几乎只能等死了。而张角,则成了这些百姓的“救星”。

钜鹿人张角信奉黄帝老子,号称精通法术和咒语,以此广收门徒,而他的组织,则名为“太平道”。他有一项治病救人的绝活:首先,让病人跪在自己面前,交代自己犯下的罪过;然后,他拿出一碗水,装摸做样对其念咒语,其后让病人把这碗水喝下去。说来也巧,很多人竟然真的痊愈了。

这样一来,张角几乎成了穷苦老百姓心目中的神,十余年间,他的信徒如滚雪球般发展,最终多达数十万,遍布青、徐等八个州,很多人甚至变卖全部身家、只身投奔张角。

当然了,张角并不是什么活菩萨,与后世很多类似神棍一样,他的目标是权力。他把信徒分为36方 ,每个方人数从六七千人到万人不等,并且各由心腹统帅。公元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军”(实际上,官修史书普遍将他们蔑称为“黄巾贼”)。短短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战火四起,黄巾军势如破竹,统治者深受震动。

面对这一局面,原本对付西羌、鲜卑已经焦头烂额的东汉朝廷,更加分身乏术。根据皇甫嵩的建议,汉灵帝大赦党人,要求各级官员、士大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筹集物资、战马、武器、粮草,镇压共同的敌人。

在地主阶级的共同努力下,黄巾起义被残酷镇压。但此事并没有给汉灵帝带来触动,危机过后,他继续骄奢淫逸、沉迷享乐;而全国各地继续发生规模不等的叛乱,产生许多分散的势力,人多得的有两三万人,小的也有六七千人。由张燕率领的“黑山贼”,甚至号称雄兵百万。

公元188年,黄巾余部再度发动起义。早已伤筋动骨的东汉朝廷,这也无力组织起有效的应对。面对现实,灵帝采取太常刘焉(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的建议,将一些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财等全部大权,以便灵活机动的组织起镇压起义军的力量。

面对相差悬殊的实力对比,农民起义军很快被镇压,但汉王朝却不得不面临一个更加可怕的敌人:地方军阀。黄巾起义对老百姓、对朝廷而言都是灾难,但对地主阶级、士大夫而言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原本他们与皇室之间早已离心离德、貌合神离,此时汉灵帝既然下放权力,地方豪强们自然笑纳这一“大礼”,以镇压“黄巾贼”为由,堂而皇之的发展自身武装、大大咧咧的划地自守,逐渐诞生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大小军阀,也就是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诸侯”。

而曹操、刘备、江东孙氏,正是借着这股东风发家的。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获得大胜,斩首数万级,随之升为济南相,开始了自己成为乱世之枭雄的道路;他旗下大名鼎鼎的青州兵,前身正是黄巾起义军。

而如果没有黄巾起义,织席贩履的刘备也许会终生碌碌无为。同样在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二十四岁的刘备依靠金主张世平、苏双的赞助,纠集起一批人马,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平乱大业中,并因战功一跃进入公务员序列,开了自己咸鱼翻身的奇迹创业之旅;

江东孙氏则更加根正苗红。当初汉灵帝镇压黄巾起义得力干将,除了卢植、皇甫嵩,还有朱儁;而正是在朱儁的举荐下,下邳孙坚被引为佐军司马,在故乡组织起一批精兵,开始了家族的辉煌事业。

因此,曹操、刘备不仅不是起义军,反而是农民起义军的敌人。黄巾起义的经过与结果,也代表了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的必然命运:不堪压迫的农民揭竿而起,摧毁了腐朽王朝的统治基础;但最终,胜利果果往往被地主阶级攫取,封建秩序再度进入了新的循环。唯一的例外,也许只有元末朱元璋起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斯被腰斩时,为何没有朝中大臣替他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斯为什么能够成功说服秦王,李斯最后是什么下场,李斯是被腰斩的吗

    说到秦朝宰相李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始皇崩于沙丘后,赵高与李斯合谋,将赢政的尸体置于咸鱼之中,掩盖了始皇驾崩的消息,随后又篡改诏书,杀害扶苏,至此秦国走向了灭亡的道路。“高斯之诈也贪权,躬宠之罔也欲贵,皆近取乎骨肉之间,以成其凶逆。”说起秦始皇,很多人都想到统一六国的伟大事迹,然而这样一个丰功伟绩,

  • 定下后宫制度的秦始皇,为何没有立皇后?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阿房宫修成了吗,为什么扶苏没有继位,阿房宫最后建成了吗

    秦始皇定下皇后的制度,为何称帝之后却没有立皇后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代帝王中,秦始皇是一个开创者,他统一六国,自己则称之为皇帝。当秦始皇称帝之后,同时也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可是秦始皇自己建立这种制度,却没有选择立皇后?这是为何?众所周

  • 司马懿为何会说若诸葛亮兵出武功则危,若兵出五丈原则无忧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司马懿厉害,诸葛亮退兵之计是什么,周瑜临死之前仰天长叹说了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晋书 帝纪一》:“(司马懿)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将北渡渭,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以上是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伐魏时,曹魏司马懿的应对策略。他带领

  • 历史上姬昊是什么人?秦始皇感激一辈子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为什么信任赵高,秦始皇人质,秦始皇怎样评价宣太后

    历史上姬昊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近日,由张鲁一、段奕宏等人饰演的大型历史剧《大秦赋》上线,引来一片好评。剧中,不仅有野心勃勃的秦昭襄王,年幼的嬴政,貌美的赵姬,更有一个让人十分感动的角色,他就是嬴政的老师——申越。嬴政被父亲和吕不韦抛弃在赵国,正是申越的默默照顾嬴政6

  • 揭秘:贾诩在历史上为何评价那么高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贾诩什么水平,三国贾诩简介,三国演义贾诩人物评价

    我国历史上的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是一个文臣、武将大放异彩的年代,在这一段几十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智谋超人的谋士,这其中,除了我们熟悉的诸葛亮、郭嘉、周瑜等人外,还有一位谋士,一生也是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他就是曹魏重臣——贾诩。在后世中,有许多人评价三国的第一谋士,不是诸葛亮,也不是郭嘉,而应该是贾

  • 秦桧死后 秦桧的家人和后人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桧与岳飞两家后代关系还好吗,秦大士是秦桧的后代吗,秦桧最终的结局如何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桧和家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桧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之一。他生前权倾朝野,坏事干尽,甚至连宋高宗赵构都对他无可奈何。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遗臭万年的秦桧却在生前没有遭到应有的报应,反而享受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那么秦桧死后,他的家族和后人结局如何呢?

  • 金兀术为何在岳飞死后,不敢进攻南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金兀术被谁杀了,岳飞死了金兀术为什么哭,岳飞在哪里打败金兀术

    你真的了解岳飞被陷害之后,为什么金兀术反而不敢进攻南宋了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到“岳飞之死”呢,就得说到整个南宋朝廷对“抗金”一事在态度上出现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发生的时间就在绍兴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141年,由于与岳飞和韩世忠率领的南宋军队作战日久,当时金国的军力和国力已经

  • 岳飞人生中有三个老婆 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几个儿子名什么,岳飞两任老婆结局,岳飞的妻子有几个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岳飞的老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南宋有一位抗金名将,就是背刺“精忠报国”的岳飞,他一生都在为南宋征战边关,但是却因为朝廷要讲和,而对方的要求就是杀了岳飞,最后让岳飞冤死在大理寺,而背负千古骂名的秦桧也只是体赵构背了锅。岳飞一生虽然飞出专情,但其实他也有三个女人,第一个

  •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为何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开国善终的大臣,明朝善终的开国功臣,明朝哪个开国功臣善终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往今来,和谐相处的君主与臣子寥寥无几,假设臣子功高盖主,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和皇权,那么极有可能会被主上铲除,身首异处。尤其是跟随极其多疑的君王,大臣们必须更加谨言慎行,才能保住一命。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

  • 明十三陵有一座太监墓,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十三陵为什么会有太监墓,明十三陵不包括谁的陵墓,十三陵太监墓叫什么名

    明十三陵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相继共有13位皇帝陵墓均埋葬于此,故称为明十三陵,它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境内的天寿山南麓,是迄今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善的皇帝陵墓群建筑。明十三陵的陵墓依次是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