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三桂向洪承畴请教的自保之策是什么?

吴三桂向洪承畴请教的自保之策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22 更新时间:2024/1/25 8:44:15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吴三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先有范文程,再有洪承畴,后有吴三桂,这三个人都可以算作大清功臣。如何评价他们,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尤其是不想剃头发的扬州、嘉定人,对这三位都会有一种“特殊感情”。

我们细看这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跟《水浒传》里的智多星吴用有相似之处:只要能得到高官厚禄,投降辽国是可以的,投降金国是可以的,投降后金(清)当然也是可以的。

这些人为了保全高官厚禄,可谓蝇营狗苟忍辱负重:范文程的妻子被多尔衮的弟弟多铎抢去受用了一段时间,但范文程对清廷“痴心不改忠诚如故”,洪承畴吴三桂更是“猩猩(不是笔者误把惺惺写成猩猩,而是他们跟猩猩更相似,都没有尾巴,有时候也能直立行走)相惜”,吴三桂向洪承畴请教自保之策,洪承畴说了九个字,吴三桂马上趴在地上磕头感谢——有人说就是这九个字被吴三桂坑了。

范文程这个人,读者诸君都熟悉,但是《清史稿》中关于多铎与范文程的列传,都对此只字不提,因为即使清朝人(我们可以认为《清史稿》是清朝遗民编修的)也觉得这不是什么光彩事儿。

但是“正史”不写,并不代表这件事儿没发生过,比较真实的流水账《清实录》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

多尔衮当时并不是要真正处罚弟弟多铎,他的目标是大侄子豪格,多铎没把一千两银子放在眼里,被夺去的十五个牛录(八旗建制,夺牛录等于削去部分兵权)没过几天就还回去了。

在八旗贵胄眼里,多铎受用范文程的妻子就跟邻居家死了一只猫一样,根本就不叫事儿:范文程原本是属于正红旗贝子硕讬(礼亲王代善次子)家的包衣奴才,硕讬被杀,范文程全家作为一种特殊财产归了多铎,多铎看得起范文程夫人,范文程应该感到荣幸。这一点礼亲王代善的六世孙(承袭礼亲王)昭梿在《啸亭杂录》里有明确记载:“范文程历相三朝,世祖为捐金一万,赎之本旗牛录,始脱籍。”

清世祖当然就是福临,这就是说,直到顺治朝,皇帝才拿出一万两银子,为范文程“赎身”,从此他睡觉的时候才不用担心老婆被八旗贵胄抢走了。

之所以在说洪承畴和吴三桂之前插进范文程的糗事,是要告诉读者诸君一点:即使“功勋卓著”如范文程,在八旗贵胄眼里也是一钱不值,而洪承畴吴三桂这样的降将,每天的日子都过得提心吊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地步——任何一个朝代,对叛徒都不可能完全信任。

兔死狗烹古今皆然,作为清廷鹰犬,吴三桂每天都担心顺治康熙哪天嘴馋把他当土狗炖了——他叫吴三桂,本身就带着调料呢。

为了自保可以不管父亲吴襄的死活而投靠多尔衮,为了自保,吴三桂当然也不可能对多尔衮及其继任者十分放心,于是在刘键(有版本写做刘清)所著《庭闻录》里留下了洪承畴吴三桂那极端自私的一段对话。

在《庭闻录·卷三》中,流水账一样叙述了“顺治十五年春,三桂请南征,克遵义,获粮三万余石,招降郭李爱等,得兵五千有奇、象一,败总兵梁亦英于开州倒流水,得象二、马五百有奇”之后,笔锋一转牵出了洪承畴:“经略(还真是清朝的经略,因为那时候洪承畴的职务是‘太保兼太子太师、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敕谕抚镇以下咸听节制,攻守便宜行事’)洪承畴东还,三桂请自古之策。承畴曰:‘不可使滇一日无事也!’三桂顿首受教。”

“不可使滇一日无事也!”为什么这短短九个字就能让吴三桂像狗一样趴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莫非平西王吴三桂磕头磕上瘾了?

吴三桂也是一代枭雄,他之所以对洪承畴五体投地,是因为洪承畴这九个字说到他心缝儿里去了。

在《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一》中,吴三桂与耿精忠尚之信孙延龄合为一传,并且是以吴三桂居首,看这篇传记,我们发现吴三桂完全是按照洪承畴的教导去做了:“三桂诈称边寇,檄赴剿;比至,又称寇退,檄使还。藩属将吏士卒糜俸饷钜万,各省输税不足,征诸江南,岁二千余万,绌则连章入告,赢不复请稽核。”

多要的军费花不完,就装进了吴三桂的口袋,朝廷给少了吴三桂就雪片一样发鸡毛信,弄得康熙皇帝一个头两个大,这才下定决心要削藩——实在是养不起了!

其实就是吴三桂一两银子都不要,康熙也不会放过他。熟读汉家经史的玄烨知道,连父亲的死活都不顾,连父母之邦都能背叛的人,变脸如翻书,再次倒戈只是迟早的事情:“三桂蓄异志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而误了卿卿性命。吴三桂在历史上的名声还不如范文程和洪承畴,这肯定让吴三桂十分郁闷:我最后还是反了清朝,怎么连一句好话都没听到呢?

其实吴三桂也用不着郁闷,因为洪承畴那九个字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好使,吴三桂为了一己私利而把老百姓再次拖入战火,这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最后只能成为蝙蝠——喜欢明朝的人不说他好,喜欢清朝的人也不说他好,吴三桂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这时候我们甚至有点怀疑洪承畴“耳提面命面授机宜”的真实用心了:那九个字可以保吴三桂一时平安,但是把戏总有被拆穿的一天,失去了皇帝和百姓的信任,吴三桂还能蹦跶几天?洪承畴出的这个馊主意,是要帮吴三桂,还是想坑吴三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 刘邦此举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邦杀樊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击败淮南王英布,返回长安途中,旧伤发作,一病不起。回到长安后,得知燕王卢绾反叛,于是派出樊哙以相国身份,前往平定卢绾叛乱。樊哙刚走没多久,就有人在刘邦跟前说,樊哙与吕后串通,要在刘邦死后图谋不轨。听到这

  • 曹操最“窝囊”的子孙曹奂,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魏末代皇帝曹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成为新的魏王。不到半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效仿上古时期的尧舜禹,将皇位禅让给他。曹丕以魏代汉,成为新的皇帝,建立魏国,称为曹魏。曹魏从公元220年建国,到公元265年被司马炎篡夺,一共45年

  • 刘邦对戚夫人如此宠爱 刘邦临死前为何不杀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邦和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因为在平定英布叛乱时中了剑伤,最终在长乐宫去世,作为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走的时候并不放心。刘邦的继任者为汉惠帝刘盈,他的母亲就是著名的吕后,在刘邦死后,吕后也以心狠手辣出名。刘邦一死,吕后很快地将刘邦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其中功劳最大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事先声称从斜谷道攻取郿城,派赵云和邓芝率领一支偏师为疑兵,占据箕谷,而诸葛亮本人则亲率蜀汉大军主力,攻打祁山。此战,诸葛亮大军声势浩大,军纪严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迫于压力,投降了诸葛亮。因为曹魏没有做防备,因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胜算最大,可惜,最终毁于

  • 张飞最漂亮的三次出手,还差点杀了许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张飞和关羽是三国猛将中仅有的两位万人敌,而且,是公认的,张飞和关羽武艺高强,威猛雄壮,特别是小说演义的渲染,让张飞的形象更加生动。在正史记载中,张飞亚于关羽,而在演义中,张飞的表现,可不比关羽差多少,有几次都是非常出彩的。张飞是三国中,唯一一个敢酣战吕布的人,吕布天下无敌,张飞是唯一能和吕布酣战一百

  • 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最厉害的应该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手下最得力的五位将领,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在演义中,他们武艺高强,号称“五虎上将”。在正史记载中,这五人也并为一传,他们代表了刘备手下武将的最高水平,在整个汉末三国时代,也都是名列前茅的,绝对碾压曹操和孙权手下的所有将领。俗话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单论武力,关羽等五人无人可敌,如果论起

  • 刘邦当初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吕雉为什么还愿意嫁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吕雉和刘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吕雉嫁给刘邦,是这辈子做得最好的一次投资!吕雉嫁给刘邦之后,她从一个中不溜的家族的女子,变成了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皇后。吕氏家族也权倾朝野,成为汉初最显赫的家族。然而,吕雉决定嫁给刘邦时 ,却让许多人看不懂。在史书和诸多历史剧中,刘邦可是

  • 嘉靖有三位皇后 她们为何都没有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嘉靖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很多人戏称,单纯的女人在宫廷剧中活不过一集,后宫女人难当,既要提防嫔妃使坏,又要揣摩帝王心思,得帝王宠爱。作为明世宗的皇后更是如此,曾经的陈氏,张氏和方氏看她们哪一个真正的获得了成功?众所周知,嘉靖的后宫妃子十分多,俗话说英雄难过

  • 韩信如果脱离刘邦,他真的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如果韩信采纳蒯彻计策脱离刘邦称王,真能与刘邦、项羽鼎足而立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楚汉争霸时期,当韩信攻占齐地之后,谋士蒯通曾劝说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项羽也曾派人劝说韩信自立,但韩信最终却没有采纳,而是只向刘邦求取了“齐王”之位。六年后,韩信被诱杀于长乐宫,被杀之前,韩信叹道

  • 嘉靖时期出现许多顶级人才 明朝为什么偏偏走下坡路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嘉靖和明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嘉靖皇帝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11位帝王,在这之前,明朝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使得各方领域都发展的趋于稳定,特别是在明朝嘉靖年间,一下子冒出了许多顶级人才,这些才子多数是经过寒窗苦读十余载,才考得功名。所以嘉靖时期的状元、进士、榜眼、探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