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边塞诗人高适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什么时候投笔从戎的?

边塞诗人高适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什么时候投笔从戎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55 更新时间:2024/1/15 22:47:16

高适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安史之乱的发生,让整个大唐王朝生灵涂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很多名人异士也难以独善其身,纷纷卷入其中,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便是其中一个。

高适的祖籍在渤海蓨县(今景县),出生于官二代家庭,他的先祖高洪曾在东汉时期任渤海太守而举家迁居蓨县,此后六百年间,其家族一直人丁兴旺,出了大量王侯将相。而高洪的16世孙高洋还建立了北齐王朝,使蓨县高氏家族一跃成为北方的皇族。

高适的曾祖高佑,隋朝时任散骑常侍,入唐后任宕州别驾;他的祖父高侃,勇猛善战,在战斗中曾生擒突厥车鼻可汗,以军功官至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安东都护;他的父亲高从文也非布衣之士,可惜英年早逝,在高适幼年死在广东韶州(今曲江)长史任上。

原本是世代簪缨之家,但因为父亲的早逝使家道突然中落,高适因此从小就体验到了世态炎凉和生活的艰辛。为了出人投地,他刻苦攻读,习文练武,期待有朝一日重振家风。

然而,高适虽然才高八斗,能力出众,但却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之人。他少年时一直怀才不遇。

开元11年(公元723)的夏天,年仅20岁的高适只身来到长安寻找“出路”,拿着自己的诗篇拜谒在京城做官的父辈的故交,希望得到他们引荐,然而却处处碰壁。

初出茅庐便受挫,高适于是离开长安一路东行,路过洛阳和汴京(今开封),来到宋州(今河南商丘)。

高适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索性留在了以“文化”著称的宋州,过起了半耕半读的隐居生活。

这一隐忧就是十年,十年间高适一贫如洗。为了改变现状,高适做出惊人举,他决定赴边关立军功,以期出人投地。当时,北方的突厥人被大唐王朝的劲旅赶走了,但东北的契丹和西南的吐蕃每年都和唐王朝发生战争,这为许多读书人投笔从戎创造了机会。

这时,信安王李祎奉命率军在东北营州一带抗击契丹,高适的许多朋友参加了李祎的幕府。他决定到那里去投军,试图通过朋友们的引荐,参加信安王的幕府,等待立功的机会。

然而,当高适风尘仆仆、满身疲惫地赶到前线时,正巧信安王刚刚率军打了一个胜仗,陶醉在胜利喜悦中的信安王对这位千里迢迢赶来投奔他的年轻人选择了“无视”。第二年的春天,高适选择了打道回府——回到了宋州。

尽管这一次的塞外之行以失败告终了,但高适把自己对边关生活体验和感悟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了,一口气创作了十几首流传千载的边塞诗。其中《燕歌行》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诗。

此后,高适一直怀才不遇,年近50岁时,高适好不容易才混到了封丘县的芝麻小吏——县尉。然而,他不会料到,此后他时来运转,仕途上飞云直上,竟然创造了十年十迁的新记录。

哥舒翰是安西副都护哥舒道元的儿子,因战功升至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知节度使事。他性格豪爽,仗义疏才,喜欢交往,爱读《汉书》、《左传》等史书,许多有才学的人投到他的帐下,使他的幕府人才济济。高适主动投奔哥舒翰。哥舒翰对高适的诗文、人品和才能很欣赏,上表奏请高适为左骁卫军曹,充幕府掌书记,并把高适视为心腹,常随左右。高适感激哥舒翰的知遇之恩,从此一心一意地在哥舒翰鞍前马后效力。

高适在哥舒翰幕府3年间是他边塞诗创作的丰收时期。雄奇瑰丽的西北边塞风光,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两军开战、战马嘶鸣剑戈碰撞的壮烈场面都进入他大气磅礴的诗中。

安史之乱爆发后,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灾难使承平日久的大唐王朝骤然由盛转衰,但同时也给高适和许多读书人带来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抱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高适自此迎来了人生的鼎盛时期。

然而,后来高适因“负气敢言”,且深得肃宗信任,为宦官李辅国所妒,被贬官为太子府少詹事。几个月后,因蜀中多事,高适又被起用,被任命为四川彭州(今四川彭县)刺史,转蜀州刺史,之后又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四川为期六年的仕宦生活中,他平定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平定了剑南兵马使徐知道的叛乱。在他的建议下,唐王朝还把剑南西川、东川两个节度使合二为一,整合了军事力量。

高适在蜀期间,俭政宽民,为官清廉,受到人们的称赞。

广德二年,唐玄宗任命62岁的高适为刑部侍郎,不久又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

不久,高适选择了激流勇退,归隐于终南山紫峰阁。一年后,63岁的高适离开了人世。他轻轻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了二百多首气势恢宏的锦绣诗篇,成为后世人们经典传唱之绝世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黄巢身上有哪些特点?关于他的下场有哪些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怎么评价黄巢,黄巢是个什么样的人,黄巢起义的原因和结果

    黄巢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黄巢是唐末的大牛人,他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他有三大特点。一是出身特殊。他出身于一个时代贩卖私盐的家庭,家里相当殷实,可以说是典型的暴发户。正如《新唐书》给黄巢的6字评价:世鬻盐,富于赀。二是本领超群。因为

  • 曾经有勇有谋的赵武灵王,为什么最后会以悲剧结尾?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国武最后的结局,结尾的特点,以悲剧结尾的电影

    赵武灵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四分五裂。经过春秋三百六十多年的战争兼并,最终决出战国七雄。而在秦统一天下前,赵国也称得上是兵强马壮,实力强悍了。其中赵国打下的坚实基础大多归功于一位敢于创新和变革且有勇有谋的君王——赵武灵王。公元前326年,赵肃侯

  • 王翦为秦国的统一作出了哪些贡献?一人灭了五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七雄秦国为什么会胜出,秦始皇派王翦守南中国,秦朝被灭的时候王翦呢

    王翦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其余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因此被史上称作最公认的千古一帝。秦国在当时的实力最强,嬴政的野心,是打算将其余六国全部彻底消灭,扩充自己国家的版图。王翦为秦国统一作出很大的贡献。王翦所处

  • 张绣反叛,杀死曹操长子,为什么后来曹操还要收留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绣被谁杀了,如果曹丕不死司马懿敢反吗,曹丕不死司马懿能成功吗

    张绣是凉州军阀张济的侄子,张济当时又是董卓手下的大将。张绣年轻的时候便以胆略义气闻名,成为了家乡豪杰的首领。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张绣便跟随张济、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一起反攻长安,成功地控制汉献帝。随后张绣被封为建忠将军,封宣威侯。后来张济被安排在战略要道弘农郡驻守,献帝东迁时,张济

  • 说说三国开国皇帝的婚事 曹丕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后面的皇位继承者,曹丕之后谁继承了皇位,曹睿之后谁继承皇位

    对三国开国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的开国之君,在对待婚事上,似乎都很奇葩。曹操,有史记载的妻妾有十六个,其中不少是抢别人的老婆。看别人老婆漂亮,抢了也就抢吧,这个男人都能理解,令人不解的是,曹操连别人的儿子也抢,自己能生,为何还要抢别人的呢?这不,曹操娶了

  • 李白的身上有哪些特点?如何形容李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白,喜欢李白的人的特点,李白是什么

    李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提起李白,世人无不赫赫称赞,他被称为“中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称。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晚唐诗人杜荀鹤称李白为“千古一诗人”。当然,对于这样一位大诗人,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李白就是:诗文路上辉煌,官场仕途失

  • 陈友谅拥兵65万占据优势 陈友谅为何不在陆地上和朱元璋开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怎么打败陈友谅的,朱元璋为什么能打败陈友谅,陈友谅为什么和朱元璋打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友谅和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昆阳

  • 清朝的哪位皇帝在位期间,不到13年就批阅了192000件奏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上批完的奏折送回去吗,清朝皇帝不能撕折子,明朝皇帝在位时间表

    为什么说雍正是清朝最宅的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话说在古代做皇帝那可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也有一些昏君因为荒淫而有了从此君王不早朝这一说法。但是也有一些皇帝怕留下一些骂名被冠上昏君的名头那也是每天兢兢业业的。清朝就

  • 在唐朝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大多数的男性都不想娶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男性服饰,为什么唐朝女性地位高,唐朝的公主为何都那么厉害

    说起公主,我们知道是封建社会皇帝的女儿。公主从小生长在宫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且地位非常高。由于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身份特殊,所以很多男性想要娶公主。只要娶了公主,自己也就可以一步登天。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男性都有这种想法。在唐朝的时候,大多数男性就没有这种想法,很多男人都不想娶公主。因为唐朝的公主

  • 对于清朝的发展来说,康熙皇帝为何要比乾隆优秀得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与乾隆谁更有作为,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清朝康熙是谁的儿子

    对康熙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而乾隆自称“十全老人”,这祖孙俩十分有意思。康熙皇帝八岁的时候就登上皇位了,但十四岁的时候才开始亲政,一共在位六十一年,可以说统治时间是比较长的了。可是,乾隆皇帝比康熙更能活,他做皇帝做了六十年后,主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