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龚自珍20岁写的一首词,表现了一个少年的壮志

龚自珍20岁写的一首词,表现了一个少年的壮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8 更新时间:2024/1/4 15:47:50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龚自珍出生于乾隆五十七年,等他长大时,“康乾盛世”已经结束,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因而他大胆地批判清朝腐朽的统治,大声地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

我们熟悉龚自珍,自然是因为他的《己亥杂诗》中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实际上,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龚自珍早在20岁时,就写过一首词,并在该词里表达了他的少年雄心、自信、抱负,这首词就是《湘月》,下面先请阅读全诗:

《湘月·天风吹我》 龚自珍

序: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嘉庆十七年(1812年),龚自珍当时刚刚二十岁。这一年四月,龚自珍陪同母亲到苏州看望外祖父段玉裁,并在舅家与表妹段美贞结为伉俪。同年夏天,龚自珍携新婚夫人回到阔别十年的故乡杭州,泛舟西湖时,作了这首《湘月》以抒怀。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起始三句,气势宏大,姿态超迈。龚自珍不说自己出生于杭州,却说自己是被天风吹落于此,但西湖清丽的风景令他满意。这三句,将龚自珍的自命不凡、高视阔步、超凡绝俗写出,一种豪迈飞扬的气概,跃然纸上。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天际”这两句,龚自珍说自己曾是京城中一个客居的弱冠少年,在回首往事时有无限的苍凉迷茫,对应起始三句,用来说他是天上的谪仙,胸襟广、目光远,所思者大。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三句,充分显示了龚自珍凌驾一切的壮志豪情,他不会像汉初的樊哙本以屠狗为事,后又为了功名而从军,也不会像稷下学者邹奭那样追求对文章的精雕细琢,自己对功名和文名是不屑一顾的。

不过,龚自珍这番心比天高的志向抱负,常人是不会懂得,因而他又说出“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是啊,我那位被埋在西湖边的老乡南朝齐国名伶苏小小在地下有知,也会嘲笑我这不是好的人生规划。阅尽人世的苏小小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必多说了。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下片开始写西湖之景,接下来的“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分别化用曹植的《洛神赋》“罗袜生尘”之典,苏轼的《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之句。

“何处觅”、“予怀孤寄”,龚自珍未能看到理想的归宿所在,满腔情怀也不知道该向何处倾诉。

龚自珍这首词写到此处,已由豪迈转入孤独,又由孤独而入忧愁与惆怅。经此几番情感转折,终于唤出了全篇的名句:“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一箫一剑,包蕴了多少失望和希望、痛苦和兴奋;抚起箫、挥起剑,这两样的滋味,令龚自珍为之销魂,相比之下,功名、文名的“两般春梦”算不得什么,就让它们随着橹声而飘荡在云水之间吧!

这首《湘月》词,全盘道出了少年龚自珍的雄心、抱负和自信、自负,是龚自珍词作里的代表之作。其中核心的吹箫、说剑二句,尤为后人所称道。

龚自珍一生的行事,也可以用“吹箫”、“说剑”来形容。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因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因而他毅然辞官南归,后执教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缙到底有多聪明?面对朱元璋出的难题都一一化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大臣。解缙自幼聪明绝人,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就名列榜首(解元)。次年,才19岁的他又进士及第,同年,就当上了翰林学士。解缙才华横溢,他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我们从一些小

  • 曹魏重臣卫瓘,灭蜀最大赢家,最后却死在女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重臣卫瓘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卫瓘,字伯玉,三国曹魏后期重臣,西晋开国重臣。三国后期三位重量级的大将邓艾、钟会、姜维的死都和他有关。在邓艾偷渡阴平,后主刘禅投降后,又发生了邓艾擅自分封刘禅等人、钟会和姜维作乱,伺机叛乱。此时,监军卫瓘只有1000余直系部队,却经过巧妙布置

  • 褚英既是功臣又是努尔哈赤的接班人 努尔哈赤为何将他囚禁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努尔哈赤和褚英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到努尔哈赤,我们想到的就是那个靠13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以6万打败明军11万人,战无不胜的后金首位大汗。他果敢、睿智、有决断,决定好的事情就立马去做,从不拖泥带水。这样的性格铸就了他统一女真、割据关外,建立后金的伟大功业,但

  • 被封九江王的英布,为何会背叛项羽投靠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为什么英布却在关键时刻背叛项羽转投刘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英布,因早年犯罪,遭受黥刑,故也称黥布,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曾为骊山刑徒的英布,早年也是反秦义军一员,后投靠楚地反秦先锋项梁,成为楚军阵营的一员战将,项梁战死定

  • 南北朝的“山中宰相”:揭秘陶弘景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人,他们不喜欢出世做官,而是喜欢隐居于山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隐士,但这些隐士又因为名气太大,反而往往和当世的朝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人甚至能对时局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其中,又以南朝梁时的“山中宰相”陶弘景为代表。陶弘景(公元456年—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

  • 绰罗斯·也先:“土木堡之变”中一战成名,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出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攻克元大都后,元朝灭亡。那些留在中原的蒙古人大部分退回大漠,之后北元分裂成东、西蒙古(明朝称东蒙古为鞑靼[dá dá],西蒙古为瓦剌[wǎ là])。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还对北元残部发

  • “建安七子”之首:揭秘王粲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操除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家、军事家外,还是一位文学家,曹操与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有名的文学家,合称“三曹”。在曹操身边,除了有战将千员外,还有一帮文人,他们的文章写的也很好,由于当时的汉献帝年号是建安,因此,这帮人里最优秀的七个人合起来称为“建安七子”,分别是:王粲、孔融、陈琳、

  • 反对宋江招安的三人中,为什么只有鲁智深敢说散伙?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鲁智深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关于水浒传中的宋江,一直是一个不好评价的人物,我们很难一一说清他为人是好是坏,不过我们却知道,有一件事情是他非常害怕的,那就是散伙。要知道他的梦想就是在朝为官,自己费尽心思,好不容易的做到了梁山的头把交椅位置之上,若是散伙,不是等于梦想破灭

  • 常遇春到底有多厉害?鄱阳湖大决战中立下大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也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队伍,并在作战中有勇有谋而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后来,郭子兴去世,朱元璋成为这支义军的实际统领,从而成为元末欲问鼎天下的一方诸侯。在朱元璋逐鹿中原的过程中,他麾下人才济济,可谓是猛将如云,比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等人。在这些

  • 嘉庆即位后,并无多大权力,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做了皇帝,却并无多大权力,为何?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796年,嘉庆皇帝即位,以当年为嘉庆元年,同时也是乾隆六十一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嘉庆做了皇帝,却并无多大权力,为何?连年号都与乾隆共用。这虽然让人难受,但也不是不能接受,老皇帝毕竟没死,刚刚交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