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名将韦皋:平吐蕃的中唐军事天才

大唐名将韦皋:平吐蕃的中唐军事天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24 更新时间:2024/1/2 14:17:40

韦皋(gāo)(746年—805年),字城武,唐朝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韦元礼七世孙,韦贲之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延赏的女婿。因祖先在北周朝和隋朝有过功勋,被任命为建陵挽郎,并被派往华州当参军,辅佐州刺史处理州务,又被升为使府的监察御史。后因助德宗皇帝还都有功,韦皋被升为左金吾卫将军,迁大将军,又在贞元初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成为封疆大吏。韦皋在蜀地二十一年,共击破吐蕃军队四十八万,不但将蜀地治理得很好,而且辅佐太子登上皇位,最后得封南康郡王。

网络配图

韦皋是中唐德宗时期的人物,他出生的时候就非常神奇,传说他出生满一个月的时候,家里摆了宴席,请了很多高僧,来为小宝宝祈福祝寿,但是有一个容貌丑陋的胡僧,并没有受到邀请,也上门吃白食,结果受到了冷遇。但是在韦皋的母亲叫乳母抱出婴儿,让群僧祝寿的时候,胡僧却对小宝宝说了一句:“别来无恙么?”韦皋似乎听懂了胡僧的话一般,对着这个胡僧笑,大家都非常奇怪,于是在韦皋母亲的一再追问之下,这个胡僧才说韦皋是诸葛武侯的转世,以后要庇护蜀地的。以后韦皋的发展果然如这个胡僧所言,可以说韦皋从出生就被套上了一个神异的光环。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已经是风雨飘摇了,德宗时期,宰相张镒被皇帝调做凤翊陇右节度使,叫韦皋当了营田判官,得殿中侍御史,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没过多久,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的5千军队哗变,占领长安,朱泚被乱军拥立,德宗不得已仓皇逃到奉天,谁知道祸不单行,朱泚的旧部凤翔兵马使李楚琳又把张镒给干掉了,带着乱兵投奔了朱泚。这个时候我们的主角正在陇上这个城市,这个城市里面有个叫牛云光的,是朱泚的部将,看韦皋非常有才干,就想发动兵变劫持韦皋投奔朱泚,可惜这个计划被人知道泄了密,于是牛云光慌慌张张的带了人逃走,但是走到半路上的时候,遇见了朱泚的家僮苏玉,被此人的一番言语说动,居然想掉头说降韦皋,结果被韦皋效仿周瑜临江会,把牛云光,苏玉这一干人等杀了个一干二净。这便是韦皋充满智慧的第一次精彩表演,这个时候的韦皋的形象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个白面书生吧,因为敌人在了解他的利害之前都是以“书生”这个词评价他的,也许这个韦皋还真是带点诸葛孔明的风采呢。

在解决掉了牛云光这一干叛军之后,又派了使者和吐蕃国联络,让局势安稳起来,这样德宗皇帝才能够还都。由于在本次事件中的活跃,韦皋被升为左金吾卫将军,迁大将军,又在贞元初,替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成为了封疆大吏,也应了那个胡僧的语言,成为了蜀地的守护者,也在蜀地这个舞台,开始了韦提督那华丽的征战生涯。

熟悉唐朝历史的都知道,唐朝的剑南西川节度使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位,蜀地的民风强悍,少数民族众多不说,南面有南诏,西面有吐蕃,天宝战争时期,唐军和南诏的战争,总共十八万精锐都覆没在这片土地上。而吐蕃更是大唐开国以来的宿敌,在这样一个腹背受敌的地方,年轻的智将韦皋开始了他的经营。

网络配图

中国历代推崇的就是斗智而不斗力,韦皋不是一个只知道打仗的莽夫,自然不会干两面作战的蠢事,他到任以后,首先就安抚当地的少数民族,然后又和南诏国同好,并且离间南诏与吐蕃的关系。于是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韦皋就可以专心对付唐朝最大的外敌-吐蕃。

贞元五年,韦皋在蜀地的第一次作战开始了,和一般人想象不一样,这一次作战是韦皋主动发起的进攻。他派遣大将王有道率两千精兵和东蛮联手,破破吐蕃于台登,杀青海大酋乞臧遮遮、腊城酋悉多杨朱及论东柴等,史书上说“虏坠死崖谷不可计,多获牛马铠装。遮遮,尚结赞之子,虏贵将悍雄者也;

既败,酋长百余行哭随之。悍将已亡,则屯栅以次降定。”算是稍稍为大唐出了一口长安被占领的恶气,韦皋因为这个功劳被升为检校吏部尚书。

中国有史以来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一直让人非常头疼,民族叛乱简直就是家常便饭,韦皋自然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刚刚安抚了蜀地的几个少数民族头目,谁知道还没过多久,其中的一个叫梦冲的旧反叛投靠了吐蕃,韦皋并没有学他的“前世”诸葛武侯那样对梦冲七擒七纵,大搞感情攻势。而是非常干脆的在琵琶川下将他斩首,另立这个部落的二头目为首领,从此蜀地少数民族纷纷震服,韦皋也从此将蜀地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贞元九年,朝廷筑盐州城,这座城就在吐蕃的眼皮底下,吐蕃当然不会看着它就这样完工,为了保证城池的安全竣工,韦皋又一次主动进攻,攻破吐蕃峨和、通鹤、定廉城,逾的博岭,包围维州,搏栖鸡,攻下羊溪等三城,还把吐蕃的定廉城一把火烧了。吐蕃的南道元帅论莽热来援救,也被击败,杀伤数千人,于是盐州城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顺利筑好。

到了贞元十三年,韦皋又光复了原来失去的巂州。此时的韦皋对于吐蕃而言,简直如同眼中钉肉中刺一般的可恨了,于是大兵压境,屡屡进攻,但是韦皋不但进攻是一把好手,防守同样稳健,吐蕃的进攻连连吃鳖。

以上的情形持续到了贞元十五年,在这一年,韦皋的分化政策取得了成效,在帝国西南形成了以韦皋为代表的大唐帝国-南诏国和吐蕃国-阿拉伯阿拔斯帝国的两大联盟集团,大小冲突不断。但是在韦皋的领导下,失败的一方总是吐蕃国。

网络配图

断续的战争在贞元十七年终于形成了一场大战,鉴于帝国西南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吐蕃,吐蕃赞普向北方发动了总攻击,进攻灵、朔二州,并且攻破了麟州,想这样来弥补吐蕃的损失。韦皋再一次主动出击,在帝国西南,他将军队分成了十路,大举向吐蕃腹地进攻,真是大胆而又华丽的作战风格,分散的军队并没有被各个击破,反而在一开始就击破了吐蕃和阿拉伯阿拔斯帝国的联军,于是“康、黑衣大食等兵及吐蕃大酋皆降,获甲二万首” 。这场大规模的战争从春天打到秋天,到了十月份韦皋已经击破吐蕃军队十六万,攻下城池七座、军镇五座。然后又向维州进攻,将吐蕃的救兵一一击破,迫使吐蕃赞普袭击帝国西北方的军队回来救援,最后在维州进行了决战。这次决战中韦皋使用了诱敌深入的计策,将十万吐蕃军队引诱进了韦皋设下的埋伏圈,结果十万敌军被歼过半,并且活捉了敌人的总指挥论莽热。

韦皋在蜀地二十一年,总共击破吐蕃军队的总数是四十八万,擒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一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和韦皋同一时代的武将几乎无人能出其右,绝对能算得上是不世出的名将。韦皋不但仗打得好,玩起政治同样一把罩,不但将蜀地治理得很好(韦皋死后,蜀人见到他的遗像都会拜祭。),而且辅佐太子登上皇位,将他的政敌驱逐。

《资治通鉴》相关记载:

唐故剑南节度使太尉兼中书令韦皋,既生一月,其家召群僧会食。有一胡僧,貌甚陋,不召而至。韦氏家童咸怒之,以弊席坐于庭中。既食,韦氏命乳母出婴儿,请群僧祝其寿。胡僧所自升阶,谓婴儿曰,“别久无恙乎?”婴儿若有喜色。众皆异之。韦氏先君曰:“此子生才一月,吾师何故言别久耶!”胡僧曰:“此非檀越之所知也。”韦氏固问之,胡僧曰:“此子乃诸葛武侯之后身耳。武侯当东汉之季,为蜀丞相,蜀人受其赐且久。今降生于世,将为蜀门帅,且受蜀人之福。吾往岁在剑门,与此子友善。今闻降于韦氏,吾固不远而来。”韦氏异其言,因以武侯字之。后韦氏自少金吾节制剑南军,累迁太尉兼中书令,在蜀十八年,果契胡僧之语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平西王吴三桂身死后被灭族致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公元1644年3月19日的凌晨,明帝国走到了油枯灯灭的最后时刻。此时的大明皇宫里一片死寂,饥饿愤怒的农民军已经相继攻陷了外城,冲天的火光将紫禁城映照得更加金碧辉煌。崇祯皇帝听着宫外传来隐约的厮杀声,在火光的映照下踉踉跄跄地走到了煤山,结束了自己三十四岁的生命,也结束啊了一个延绵276年的庞大帝

  • 西汉战神霍去病:原来是大汉最厉害的帅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战神级别的人物,不管怎么挤干净艺术加工之后的水分(比如关羽、李广),霍去病这个人始终是中国战争史上毫无争议的战神。如果说要评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将,不管你的喜好如何。网络配图霍去病一定能够排进前三名——这小子实在是太厉害了,厉害得你以为他根本就不是地球人。他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

  •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子朱慈焕:75岁高龄仍被清朝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明洪武皇子,朱慈焕有后吗,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明亡后,崇祯的皇子们都何去何从了呢,他的最后一个儿子,在七十五岁的高龄,竟然仍然被清帝下令凌迟!网络配图崇祯十七年,燕京易主,李自成所部自南城的广安门入城,守军或降或散。崇祯皇帝只好“御驾亲征”,亲自上马持枪突围,兵力是几十个太监。谁知到了朝阳门,守将已降,闭门不纳,向北转走安定门,可太监们却砍不开

  • 谁是被三国演义丑化的帅哥?才貌双全的蒋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毕竟是历史演义,仅就其所刻画的众多人物而言,或神化(诸葛亮),或丑化(曹操),或虚构(貂蝉)。其中最该喊冤叫屈的当数江淮大才子蒋干。网络配图“群英会”中的蒋干,被描写成一个形容猥琐、几近弱智的小丑,这与蒋干的历史真面目相去甚远;而“蒋干盗书”更是捕风捉影,纯属文学虚构。《三国演义》第四十

  • 铁帽子王的的爵位真的铁吗?它在清朝是怎样的官职跟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最初的八位铁帽子王就是清朝的八旗旗主,最初的这些铁帽子王权力还是非常大的,八旗旗主的地位在清朝的地位原本就非常的高,所以铁帽子王还是非常有权力的,虽然铁帽子王都是王爷。清朝对宗室诸王的管理非常严格,即使是铁帽子王也有错必惩,动辄获咎,亲王、郡王的名号犹如铁帽子可以世袭罔替,但戴铁帽子的人可以随时

  • 说说曹操皇位之争 曹植最后是怎么败给曹丕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植和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时期,孙权刘备曹操三位大人物斗了几十年,之后就成为三位人物的儿子之间的内斗。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之中,曹操的儿子最多,据说有25个,能力也是最强,能征善战,才华横溢文人墨客也有。孙权有七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弄个鱼死网破的

  • 曹丕临死前如果把皇位传给曹植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曹丕和曹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首先这个可能性一开始就不大。但假如历史真让曹操把皇位传给了曹植,那么魏国怕是亡得更快。众所周知,在当时,曹操是十分喜爱曹植这个儿子的。曹植文才出众,在铜雀台上一篇《登台赋》让曹操对其寄予厚望,认为他定能成大器。曹植本身就疲于酒色犬马,虽

  • 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为何却走上了没落的道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嘉庆皇帝的事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经历了十二个皇帝后的清朝,有过繁华的康乾盛世和在衰败中的同治中兴。嘉庆皇帝作为清朝的第七位皇帝,承接着繁华的康乾盛世。当时的情况看,按理来说,在嘉庆皇帝统治下的清朝,或许比不上之前

  • 秦舞阳在荆轲刺秦时,他在做什么?见到嬴政后为何直发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燕国武士秦舞阳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对于什么叫作“勇敢”,从来都不是个简单的概念。《孟子》认为,勇者分为“大勇和小勇”,小勇敌一人、大勇安天下;小勇只是匹夫之勇,大勇则是为了安民护邦。鲁迅的那段话则更加直白:“勇者愤怒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趁机攻打蜀汉 司马懿究竟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备死后,继承先帝遗志的诸葛亮,共主导了六次北伐曹魏的战争。这六次战役多以蜀军粮尽无功而告终。多次征战,也让诸葛亮、司马懿发现对方是自己一生罕见的对手。在惺惺相惜的过程中,二人也有着各自的打算。司马懿的打算:只抵御诸葛亮,不歼灭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