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山聚义打青州时,鲁智深杨志为何不让武松出战

三山聚义打青州时,鲁智深杨志为何不让武松出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23 更新时间:2023/12/14 20:34:50

对三山聚义打青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双鞭呼延灼被梁山击溃之后,并没回到朝廷负荆请罪,而是跑到青州投靠贪官慕容知府,想通过慕容知府的妹妹慕容贵妃走后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呼延灼算不得英雄好汉,为了保住乌纱帽,呼延灼可以跟任何人合作,为了保住性命,后来又把慕容知府出卖给了梁山。

呼延灼虽然位列梁山好汉第八名,而且位列马军五虎将之四,但是他的做派确实有点下三滥,为了讨好慕容知府,他吹着大气跟孔家兄弟的白虎山、打虎将李忠的桃花山、花和尚鲁智深的二龙山打架,并且击败李忠周通生擒了白虎山大当家孔明

在与呼延灼的战斗中,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先后出手,最后都是打了个平分秋色,于是有读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三山聚义打青州,行者武松为何不打呼延灼?武松出手会是啥结果?鲁智深杨志不让武松出手,是不是是怕他输给呼延灼?

纵观呼延灼与武松的战绩,我们发现如果武松出手,会出现两种结果,至于哪种结果的可能性更大,就有劳读者诸君见仁见智了。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呼延灼投靠慕容知府跟三山开战,纯属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但是这其中也有桃花山能惹事儿不能平事儿的因素。

桃花山小喽啰偷走了宋徽宗赵佶赐给呼延灼的踢雪乌骓宝马,慕容知府这才见缝插针地使唤呼延灼:“下官所辖地面多被草寇侵害,将军到此,可先扫清桃花山,夺取那匹御赐的马,却收服二龙山、白虎山,未为晚矣。一发剿捕了时,下官自当一力保奏,再教将军引兵复仇如何?”

慕容知府给了呼延灼两千士兵和一匹青鬃马,把呼延灼感动得磕头如捣蒜(再拜):“深谢恩相主监!若蒙如此复仇,誓当效死报德。”

呼延灼确实是“以死相报”了,不过却是用慕容知府的死,来报答宋江的“不杀之恩”。

呼延灼讲不讲义气且放在一边,咱们还是来看看他的武功:六七回合打跑小霸王周通、十回合击溃打虎将李忠,他心里给李忠的评价是“本事低微”。

本事低微的打虎将李忠背后也是有靠山的,正当呼延灼准备一鼓作气攻克桃花山的时候,李忠的靠山来了:“远望见一彪军马飞奔而来,尘头起处,当头一个胖大和尚,骑一匹白马。”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肯定发出了会心的微笑:身高八尺腰大十围的鲁智深骑乘的那匹白马,没被压成骆驼,说明它跟踢雪乌骓和照夜玉狮子马也相差不多。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鲁智深和杨志分别跟呼延灼大战四五十回合,把呼延灼打得心惊肉跳:“怎地那里走出这两个来?好生了得,不是绿林中手段。指望到此势如劈竹,便拿了这伙草寇,怎知却又逢着这般对手。我直如此命薄!”

读者诸君都知道,“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呼延灼,是如假包换的将门之子,在军营摸爬滚打多年,练就的是家传军中必杀技,可不像玉麒麟卢俊义那样比试出来的“棍棒天下无对”。

呼延灼将门之后,青面兽杨志也是,花和尚鲁智深是当年北宋第一精锐种家军悍将(深得老种经略相公器重,所以才会借调到渭州帮小种经略相公),这三个人的路数基本一样,出手就是杀招儿。他们以命相搏数十回合不分胜负,谁也没有手下留情,这说明他们的武功都在伯仲之间。

读者诸君的疑问不是没有道理的,面对气势汹汹的双鞭呼延灼,率先赶到的花和尚鲁智深冲上去了,大刀饥渴难耐的青面兽杨志也冲上去了——很奇怪鲁智深居然当先拍马赶到,看来他不但禅杖(疑似宋军制式兵器柯黎棒变形)抡得漂亮,骑术也是一流的。

鲁智深和杨志都奈何不得呼延灼,姗姗来迟的行者武松上去,结果又会如何呢?有读者给出了两种结果:其一,武松一刀把青骢马斩首,或者把呼延灼拖下马来斩杀;其二,武松久战不下,鲁智深杨志出来替换。

说武松斩掉青骢马头或者将呼延灼拖下马来干掉,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后来武松打辽国御弟大王耶律得重,是“一戒刀掠断马头,耶律得重倒撞下马来。被武松揪住头发,一刀取了首级”;面对方腊手下悍将贝应夔,武松“撇了手中戒刀,抢住他枪杆,只一拽,连人和军器拖下马来。嗝察一刀,把贝应夔剁下头来”;方腊的亲弟弟三大王方貌,也是被武松一刀砍断了马脚倒颠下来,被武松再复一刀砍了。

对付马上敌将,武松的办法就是斩马头、断马脚、抢兵器,然后把战斗拖到地面上来打——在步战中能凭拳脚刀枪打赢武松的,整部水浒传中还真找不出来。

但是在鲁智深和杨志看来,第一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他们才没有让武松出手,就是因为呼延灼的兵器很不好对付:两条水磨八棱铜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重十三斤。

有双鞭在手,武松的双戒刀无论是斩马头还是断马脚,都会被铜鞭挡住,要想夺鞭,夺左手的右手打,夺右手的左手打,武松是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

武松步战,呼延灼乘马冲击是很占便宜的,所以相持时间长了,武松就是铁打的金刚也会感觉到累,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着了呼延灼的道儿。

鲁智深杨志都是枪林箭雨中打拼出来的,当然不会让武松涉险——武功也有相生相克,武松的双戒刀和空手入白刃功夫,在呼延灼的双鞭面前,威力大打折扣,还不如让鲁智深杨志上去,来个军营必杀技大比拼。

都说高手在民间,但是抗倭名将俞大猷可以作证:真正的高手在军营,无论是“浑元形意太极门(伸腿派)掌门人”还是“雷公太极创始人(取首尾二字简称雷人)”、“掌风能击倒人的最强太极推手(芳女士)”,都可能被特种兵一招儿格杀,什么“粘衣十八跌”、“五连鞭”、“雀不飞”,都会被打的魄散魂飞。

马、魏、闫三人的“武功”当然不能跟武松相比,但是人品很差的双鞭呼延灼的武功却绝对不差,他能跟鲁智深、杨志、林冲、花荣孙立打成平手,并能轻松击败李忠周通生擒孔明,面对这样的高手,武松还有几成胜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东王杨秀清的实力怎么样?为何会被评为天国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秀清被杀过程,杨秀清为什么是天父,假如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救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王杨秀清的实力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人说,清朝的“康乾盛世”,其实只是一个虚假的盛世。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乾隆统治时期,中国在世界之林中已经开始进入了落伍的大门,此时的世界正在处于产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力获得了解放。于是,原本落后

  • 李鸿章身为清朝末年著名的“背锅侠” 李鸿章是奸臣还是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晚清有个李鸿章,清朝末年是几几年,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你真的了解李鸿章背锅侠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到李鸿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清朝末年著名的“背锅侠”,他本是一个文人,却在时代的推动下靠着军功一步一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虽然最后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由李鸿章来签订的,也直接导致了他在当时被老百姓们骂作卖国贼,不过这并不会影响

  • 比较唐玄宗和唐太宗两位帝皇的生平以及功与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贵妃唐玄宗,唐明皇唐玄宗的区别,唐高祖唐太宗和唐玄宗有什么区别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有很多,都是一些很经典的故事,对于现代人的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之道。图片来源于网络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明君,提到他就会想起魏征,这两人真是绝配,魏征能成为良相,也是多亏了李世民,唐太宗当时就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所以广开言路,大臣们就敢说,说的多了,太宗自然能从中悟出

  • 文德皇后长孙氏曾收集古妇人得失事迹编篡女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阳公主李明达死因,唐高宗是长孙皇后所生吗,明史·后妃列传翻译

    文德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也是李世民做皇帝后的皇后,在历史上素有贤德之名。他不但帮助李世民成就了霸业,在帮助他治理国家上也很重要,李世民的很多重要政策都是和她商议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长孙皇后还曾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搜集上古以来妇人得失事件,编篡成为一部叫做《女则》的书籍,一共有三十卷。在

  • 清代俞樾竟然能预言到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俞樾简介,俞樾预言诗,俞樾预言

    清代俞樾是当时非常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学者。据记载,他的祖先多务农,直至其祖父俞廷镳一代开始成为德清望族,并有谱牒。他的曾孙俞平伯是著名的文学家,是研究红学的专家,开创了“新红学”。他还有诸多有名的弟子,如章太炎、吴昌硕等,都是后期比较有影响的人物。图片来源于网络提起清代俞樾,不得不提他的“废除中医”

  • 为什么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不自己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太极不防多尔衮吗,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多尔衮放弃皇位的原因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也是孝烈武皇后第二个儿子。多尔衮16岁开始就跟着皇兄皇太极进军蒙古,初建勋功,成为白旗旗主。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并没有争夺皇帝的位置,而拥护福临即位,这是为什么?图片来源于网络多尔衮有后人吗多尔衮全名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最主要的成就就是指挥清

  • 历史上的慎郡王允禧淡泊名利钟情诗词歌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允禧是谁,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

    慎郡王允禧是康熙帝的第二十一子,原名叫胤禧,之后因为避讳雍正帝,胤改为允,允禧从小能诗善赋,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图片来源于网络慎郡王允禧在康熙五十年出生,生母是庶妃,是没有任何称号的汉族女子,其母在康熙六十一年被雍正尊为皇考贵人,允禧母亲在乾隆元年进位熙嫔。允禧从小聪慧好学,10岁开始便

  • 弘历即位实行闭关锁国为清朝走向灭亡埋下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埋下伏笔的好处,弘历在山东为啥杀巡抚,弘历为什么推翻新政

    弘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即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并且是最长寿的一位皇帝。雍正皇帝去世后,弘历即位,成为清朝新任国君,这一年弘历二十五岁。图片来源于网络在他在位的六十三年,开启了清朝社会最为繁盛的时期,即康乾盛世,弘历在历史上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康熙和雍正年间,两位皇帝在稳定清朝统

  • 曾国藩: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尴尬时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国藩活多少岁,曾国藩有没有可能称帝,曾国藩养生怎么才活六十多岁

    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之一,属半个圣人,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人,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话说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的封建文化,带有一定的迷信思想。封建文化的核心文化是儒家文化,其特点为“重视伦理,重视“术”,重视传统,重视保守”,在于保持与传承。正所谓“重道轻器,重本轻末,重义轻得

  • 优秀统帅却统治残酷:北魏皇帝拓跋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拓跋宏和拓跋焘关系,北魏皇帝拓跋焘,拓跋焘杀崔浩

    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网络配图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他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14岁被立为太子。15岁登基,改元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