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王杨秀清的实力怎么样?为何会被评为天国第一名将?

东王杨秀清的实力怎么样?为何会被评为天国第一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8 更新时间:2023/12/8 5:45:5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王杨秀清的实力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有人说,清朝的“康乾盛世”,其实只是一个虚假的盛世。

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乾隆统治时期,中国在世界之林中已经开始进入了落伍的大门,此时的世界正在处于产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力获得了解放。

于是,原本落后于中国的西方迅速起跑,迅速发展,一向在贸易上处于劣势的西方诸国,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欲望,英国的统治者以鸦片贸易为先导,继之以大炮军舰,用武装毒贩子的手段叩开了中国的大门。

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进程,一个田园诗般的缓慢前行的中国,几乎被外来强权撕碎,沉入了屈辱的泥潭。

而此时的清政府所面临的不仅仅只有外患,还有内忧。

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的领导下,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并且短时间内急速膨胀,到了1853年3月19日,攻破了南京,改为天京,并以此为都城。

但太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快,其亡也速,在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攻破,这也标志着天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不过在这过程中,天平天国内部却涌现出了一群极为“出色”的人,其中的代表就是天王洪秀全分封的诸王。

那么太平天国中诸王的实力如何,为何东王杨秀清被称为天国第一名将呢?

由于太平天国后期封了太多的王,我们就重点说说最初封的五王,以此做个比较,这样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也能知晓了。

如果说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那么杨秀清在率领军队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之后就成为了这个政权中的实际领导人,此时的杨秀清已经集所有的权力于一身。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最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在天平天国起义初期,就被洪秀全封为了东王,而且天平天国封的这些王中,东王地位最高,并且拥有节制其他诸王的权力。

杨秀清被封东王之后,就是天平军的统帅,而在最初清军围剿太平军的时候,杨秀清就凭借出色的指挥攻破了永安州城,解开了全国起义的序幕。

而在太平军攻打南京时,杨秀清也是首功,攻破南京之后,洪秀全等人才入驻南京,正式建都,之后杨秀清以南京为据点,开了北伐和西征,决定扫除威胁天京的江南、江北两大营,而最终杨秀清成功地拔掉了这两个大营,稳定了天平军在天京的政权。

萧朝贵的地位在天平天国中是仅次于洪秀全和杨秀清的三号人物,此人极其有智慧,在洪秀全创立上帝会时,萧朝贵就秘密组织革命力量,并且在短时间内为上帝会吸取了大量有生力量。

在金田起义后,萧朝贵协助洪秀全动员教徒,鼓舞和指挥太平军奋勇杀敌,后来洪秀全当上天王之后,萧朝贵就被封为了正军师和前军主将,肩负着军事指挥的重任。

影视中天平天国的领导人

后来在清军围剿太平军的时候,面对清军的阻拦,萧朝贵率领前军和后军密切配合,趁着清军立足未稳,发起了突袭,一举全歼阻拦的清军。

萧朝贵统率前军进行征战时,总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在抢夺关卡上发挥出了无可替代的先锋作用,而且他深得洪秀全的赏识,因此洪秀全还把妹妹洪宣骄嫁给了他。

冯云山是太平天国领导人中少有的有文化底蕴的人物,他和洪秀全儿时便是同学,后来做了教书先生,后来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冯云山就放弃了原来的身份,而投身革命之中。

不过在领军打仗方面,冯云山稍有不足,但是他却是太平天国所有官制和礼制的制定者,而太平天国向广大民众的发布的檄文也都是冯云山写出的,并且还创造了天历,这也是我国行阳历的开始,还别说,文化人就是文化人。

韦昌辉在天平天国的早期领导中,是家境最为富裕的一人,但是这却并不能让他过得好,因为他有钱无势,经常被大户欺凌,这样韦昌辉很不满,后来遇见了冯云山,两人一见相谈甚欢,于是韦昌辉散尽家财,加入了上帝会。

后来在天平天国的一系列活动中,韦昌辉也都有参与,在天平军和教徒中影响很大,以至于清朝一度把韦昌辉当成逆首,甚至在不少清军讨伐天平军中,韦昌辉的名字都在洪秀全之上。

后来在冯云山和萧朝贵牺牲之后,韦昌辉地位上升,成为了洪秀全和杨秀清的主要助手,而在建都天京之后,天京内部的日常政事和防卫都是韦昌辉主管的。

韦昌辉是东王杨秀清十分忌惮的人物,后来两人的矛盾不断升级,而东王杨秀清最终也正是死在了此人的手中,论玩心思的能力,韦昌辉也很厉害,不过在军事方面还是略逊杨秀清一点。

石达开的军事才能也很秀,也被认为是近代的军事家,他在太平天国的诸王中,名声也比较好,在永安建制时,被封为翼王,是最初的五王中地位最低的,不过飞鱼认为,他的军事能力比西王、南王等人要略胜一筹。

1855年,石达开在九江等地,重创湘军,后来乘胜西征,并且攻克了武昌,后来进军江西,之后又打下安徽,江西,湖北三省大片疆土。

在之后,石达开想要从湘军围困的临江等地区解救出太平军,但是作战失利,后来就放弃了在江西拓展疆土,而转战南方各省,不过在1863年,石达开率军深入越西山,但却被清军围困,最终全军覆没,而石达开本人也被俘虏。

一个月之后,石达开英勇就义,年仅32岁,可以说他是太平天国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被后世称之为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鸿章身为清朝末年著名的“背锅侠” 李鸿章是奸臣还是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晚清有个李鸿章,清朝末年是几几年,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你真的了解李鸿章背锅侠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到李鸿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清朝末年著名的“背锅侠”,他本是一个文人,却在时代的推动下靠着军功一步一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虽然最后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由李鸿章来签订的,也直接导致了他在当时被老百姓们骂作卖国贼,不过这并不会影响

  • 比较唐玄宗和唐太宗两位帝皇的生平以及功与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贵妃唐玄宗,唐明皇唐玄宗的区别,唐高祖唐太宗和唐玄宗有什么区别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有很多,都是一些很经典的故事,对于现代人的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之道。图片来源于网络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明君,提到他就会想起魏征,这两人真是绝配,魏征能成为良相,也是多亏了李世民,唐太宗当时就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所以广开言路,大臣们就敢说,说的多了,太宗自然能从中悟出

  • 文德皇后长孙氏曾收集古妇人得失事迹编篡女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阳公主李明达死因,唐高宗是长孙皇后所生吗,明史·后妃列传翻译

    文德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也是李世民做皇帝后的皇后,在历史上素有贤德之名。他不但帮助李世民成就了霸业,在帮助他治理国家上也很重要,李世民的很多重要政策都是和她商议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长孙皇后还曾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搜集上古以来妇人得失事件,编篡成为一部叫做《女则》的书籍,一共有三十卷。在

  • 清代俞樾竟然能预言到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俞樾简介,俞樾预言诗,俞樾预言

    清代俞樾是当时非常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学者。据记载,他的祖先多务农,直至其祖父俞廷镳一代开始成为德清望族,并有谱牒。他的曾孙俞平伯是著名的文学家,是研究红学的专家,开创了“新红学”。他还有诸多有名的弟子,如章太炎、吴昌硕等,都是后期比较有影响的人物。图片来源于网络提起清代俞樾,不得不提他的“废除中医”

  • 为什么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不自己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太极不防多尔衮吗,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多尔衮放弃皇位的原因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也是孝烈武皇后第二个儿子。多尔衮16岁开始就跟着皇兄皇太极进军蒙古,初建勋功,成为白旗旗主。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并没有争夺皇帝的位置,而拥护福临即位,这是为什么?图片来源于网络多尔衮有后人吗多尔衮全名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最主要的成就就是指挥清

  • 历史上的慎郡王允禧淡泊名利钟情诗词歌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允禧是谁,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

    慎郡王允禧是康熙帝的第二十一子,原名叫胤禧,之后因为避讳雍正帝,胤改为允,允禧从小能诗善赋,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图片来源于网络慎郡王允禧在康熙五十年出生,生母是庶妃,是没有任何称号的汉族女子,其母在康熙六十一年被雍正尊为皇考贵人,允禧母亲在乾隆元年进位熙嫔。允禧从小聪慧好学,10岁开始便

  • 弘历即位实行闭关锁国为清朝走向灭亡埋下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埋下伏笔的好处,弘历在山东为啥杀巡抚,弘历为什么推翻新政

    弘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即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并且是最长寿的一位皇帝。雍正皇帝去世后,弘历即位,成为清朝新任国君,这一年弘历二十五岁。图片来源于网络在他在位的六十三年,开启了清朝社会最为繁盛的时期,即康乾盛世,弘历在历史上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康熙和雍正年间,两位皇帝在稳定清朝统

  • 曾国藩: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尴尬时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国藩活多少岁,曾国藩有没有可能称帝,曾国藩养生怎么才活六十多岁

    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之一,属半个圣人,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人,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话说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的封建文化,带有一定的迷信思想。封建文化的核心文化是儒家文化,其特点为“重视伦理,重视“术”,重视传统,重视保守”,在于保持与传承。正所谓“重道轻器,重本轻末,重义轻得

  • 优秀统帅却统治残酷:北魏皇帝拓跋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拓跋宏和拓跋焘关系,北魏皇帝拓跋焘,拓跋焘杀崔浩

    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网络配图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他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14岁被立为太子。15岁登基,改元始

  • 曹操首席智囊因何事犯了忌讳 竟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志押送生辰纲失败原因,导致周瑜疮口迸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首席智囊6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身边的重臣荀彧突然病故,成为当时的一件大事,这一年荀彧才五十岁。《三国志》认为荀彧是得病死的,说他“以忧薨”,就是在心情郁闷之下而死。这样说似乎是有迹象的,此前不久,曹操发动了东征合肥之战,他特地请天子派时任尚书令的荀彧代表朝廷到谯县来慰问。荀彧到后,曹操却留住他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