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翦挂帅领兵 为何“贪得无厌”讨要封赏?

王翦挂帅领兵 为何“贪得无厌”讨要封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27 更新时间:2023/12/14 21:00:31

翦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在秦王嬴政打算出兵灭楚时,已是老将的王翦一口咬定非60万大军不可。

网络配图

这几乎是当时秦国兵力的总和。另一位年轻将军李信则表示,灭楚只需20万兵马。嬴政听后,非常欣赏李信,当即命他率兵攻打楚国。王翦因建议未被采纳而告老还乡。

不料,李信被楚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归。嬴政大怒,这才想起王翦,便亲自前去请他出山。王翦答应率兵出征,但提出了新的条件——除了60万兵马外,还要赏赐他大片良田、屋宅。

网络配图

“作为大王的部下,我虽立过赫赫战功,却没有资格封侯,所以要趁大王用得着我的时候,多为子孙讨取赏赐以置家业呀。”嬴政笑了,满口答应。

数日后,王翦出征楚国。一路上,他先后5次派人回京向嬴政讨要赏赐土地和房产。嬴政一一答应下来,心想:“王翦这老贼还真贪,不过只要他能打胜仗,就满足他吧。”王翦领到了赏赐,这才全力出战,历经两年终于消灭了楚国。

网络配图

事后,有同僚问王翦:“您都这把年纪了,还讨要那么多东西干啥?它们只能损坏您的名声呀!”王翦笑了:“这60万兵马可是秦国的全部军队,大王能放心让我率兵出征吗?我只有多讨些赏赐,且讨来的这些土地和房产都在秦国,这样才能消除大王的疑虑啊!”同僚恍然大悟,原来王翦是有意增加秦王控制自己的砝码,以消除对他拥兵叛乱的怀疑。王翦多次“讨赏”的做法虽不值得借鉴,但他为了顾全大局,巧妙地将自己受制于人以安定人心,却不失为智慧的谋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末名臣曾国藩一生多病却能高寿 揭其养生治心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英年早逝的养生专家,晚清名臣100人,曾国藩的一生经历

    一生多病的曾国藩,历尽惊涛骇浪,终于在同治十一年(1872)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62岁。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国藩的养生治心之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的今天,他的养生治心之道有哪

  •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秦始皇统一后五次“巡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五次巡游的目的,秦始皇统一了哪些方面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形式,其显著特征是皇帝和中央监察机关定期或临时派遣官员巡视地方,以达到监察百官、察举非法、反腐肃贪和惩奸除恶等作用。巡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芽于“三皇五帝”时代,确立于秦汉,完备于隋唐宋,成熟和强化于元明清时期,历代相沿。在形式上,有皇帝亲

  • 康熙厉行节约:毡毯用30年妃嫔不坐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本着厉行节约原则,雍正对年妃的感情,康熙的妃子们

    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七年秋,他斥责皇太子胤礽时又说:“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此言虽有炫耀之意,但不能否认,他在努力为臣工做出节俭的榜样。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召集

  • 乾隆惊讶:10两银子一枚鸡蛋,我都不敢多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的银子现在值多少钱,张廷玉和乾隆的矛盾,乾隆时期十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历史和现实反复启示我们,“坏人”是坏的制度惯出来的,“好人”是好的制度制约、引导出来的。与其寄希望于发现“好人”,不如多花功夫在建立健全制度上。从皇帝“伙食费”看古代治理贪腐皇帝这份“工作”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滋味,风险高、工作量大且不说,光是后勤部门报花账这事,就很难对付。比如,自己的伙食开销到

  • 曾国藩家书背后的委屈:咸丰骂他虚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家书值得看吗,曾国藩家书内容,看曾国藩家书有什么用

    曾国藩家书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写给家人看的。然而,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时代,作为一代重臣的他,其身负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还有一方军政局面,因此,对老曾家书的解读也会往上延伸,例如有观点认为他的家书是写给咸丰皇帝看的,以表明自己的姿态。然而,笔者认为,老曾的家书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缓解压力的,正如夜行人

  • 嘉庆生母孝仪纯皇后:有名无权的空架子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金佳氏淑嘉皇贵妃,嘉庆跪拜端慧皇太子,孝仪皇后出土照片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乾隆的妃嫔,乾隆去世后,她以贵妃的身份随葬,后被追封为皇后。虽然在乾隆心中,她或许不是最受宠最重要的那个女人,但毋庸置疑的是,作为嘉庆的母亲,在当时的后宫中,魏佳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画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本是汉族人,以宫女的身份进入皇宫,凭借着秀美的容貌和善良的品

  • 乾隆皇帝为何如此宠信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又有谁知道,和珅并非一当官就贪,他也曾有过“辉煌”的反腐经历。他是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19岁时,他袭世职,成为皇宫侍卫,并且只用了7年时间,他就登上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和珅为人机敏,善于言辞,“遇事机牙肆应,尤善揣人主喜怒”,巧

  • 揭秘乾隆立储之谜:为何选才具平庸的嘉庆接班?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的身世到底是怎么样的,乾隆陪葬品有哪些,为什么嘉庆毫无作为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五代君主,1796~1820年间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此前,清朝经过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皇帝。颙琰本名永琰,是乾隆皇帝第十五子。永琰母亲魏佳氏的地位不高,自己的排行又很靠后,因此,永琰继承皇位的优势本来并不突出。而且,在永琰出生的时候,父亲乾隆皇帝已

  • 乾隆皇帝南巡趣事:乾隆发动群众智斗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并没有搞好舆论宣传,天真地与民间学着抬杠,愣是把自己闹成了夹心饼干。还被百姓们要求做亲子鉴定,真是咎由自取啊!但是到了他儿子乾隆,就深刻吸取了教训,乾隆猛抓思想建设,成就斐然。乾隆这一生热爱文学古诗,他写诗无数,总计41800首!啥概念,按照乾隆活到64岁的话,差不多一天要写两

  • 曾国藩巧解家乡琐事:安抚家人别得罪乡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曾国藩是什么家什么家什么家,曾国藩的家训,曾国藩老家哪里的

    皇帝都有三门子穷亲戚,更何况从湖南山冲里走出来并逐渐在皇城根下站稳了脚跟的曾国藩!曾哥老家荷叶塘的穷亲戚一大把,家人也基本待在山冲里,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剪不断,当然也没法剪,因为剪了就是不孝。道光二十四年,是曾国藩在官场上的上升期,他却在家书里记述了一些自己和家乡的小龃龉。那么,他是如何化解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