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林则徐为何要用海水浸泡鸦片,而不是放火烧呢?

林则徐为何要用海水浸泡鸦片,而不是放火烧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1/4 12:11:51

你真的了解林则要用海水浸泡鸦片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鸦片,在18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已经泛滥成灾,看似给一些鸦片贩子带来了利益,富裕了一些人,但是对于清朝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外国人想用鸦片来侵蚀清朝。

在当时林则徐的奏折上写道:“鸦片这种东西要是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若干年后几乎使得中原没有可以御敌的士兵,国库里也拿不出可以充作军饷的银子。”

道光皇帝深感林则徐所说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彻查此事。

林则徐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挫败了英国人义律和众多的鸦片贩子,而收缴的两万多箱鸦片成为了林则徐处理的难题。

林则徐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最后决定采用“海水浸化法”,即使现在也有人怀疑林则徐的这一做法,为什么明明可以一把火烧掉,确定非要费时费力地用海水浸泡呢?

林则徐的最初想法

林则徐到达广州之后,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那就是外国烟商的阻挠,但是在林则徐的不懈努力之下,林则徐最终收缴2万多箱鸦片,总重量更是高达237万斤。

收缴众多的鸦片,林则徐也觉得不负道光皇帝的重托,于是想要将众多的鸦片押运回京,在我看来,第一林则徐想让道光皇帝看到自己的功劳,以展示自己的成果,得到皇帝封赏;第二其实想要拉回京,让皇帝亲自核实和处理。

但是此方案被御史邓瀛否定,因为邓瀛认为广东距京城路遥远,这样做不仅劳民伤财,且沿途难免有偷漏抽换的行为出现,这样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于是就上书朝廷,建议就地销毁,而邓瀛展现出了销毁鸦片的决心,也同时保护林则徐免遭朝廷投降派的陷害。

道光皇帝认为邓瀛言之有理,于是下旨让林则徐就地销毁鸦片。

林则徐的选择

在当时传统的销毁鸦片的方法就是“烟土拌桐油焚毁法”,这种方法有着很大的弊端,我们来分析一下:

弊端一:少量的鸦片用此种办法,可以说简单、方便、快捷,但是此次收缴的鸦片数量重大,此种办法并不可行,因为焚烧的办法会使得鸦片的残渗入到土壤之中,吸食者或者鸦片贩子甚至可以掘地取土,从而可以提炼出十分之二三,显然这样的做法不合适。

弊端二:鸦片的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而这些气体中会夹杂着的鸦片的残余,这会导致空气中充满鸦片,从而影响焚烧周围人,使得周围人间接的吸食到了鸦片,从而危害更多的无辜百姓。

这样的方法,让我想起几年前印度尼西亚警察火烧大麻的行为,在印尼首都雅加达,警方需要销毁缴获的大麻,于是选择火烧,而销毁大麻的时候,印尼警察是带有防毒面具的,而当地的百姓则没有,一把火下去之后,烟雾开始弥漫大街小巷,使得当地居民开始头晕、恶心,有种飘飘然的感觉,这让不少民众开始投诉警察局。

相比之下,火烧并不是很靠谱,于是林则徐找到了鸦片的弱点,选择了第二种处理方式,那就是——“海水浸泡法”。

虎门销烟

林则徐为了能够最好的处理好这两百多万斤鸦片,可以说费尽心思。

林则徐先是让人在海边挖了两个大池子,为了防止鸦片渗漏,无论是池子底部还是四周,都做了专门的处理。

池子准备好之后,先是将鸦片掰成四瓣,然后倒入盐水中浸泡,半日之后加入石灰,这想必大家都知道,石灰粉遇见水会沸腾,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将鸦片溶解,从而销毁鸦片。

期间,为了更好、更快的销毁鸦片,在池子边上,还有士兵拿着木棍不停的搅拌,从而让鸦片快速溶解在水中。

再等到涨潮之时,潮水会将两个池子淹没,而潮水退去之时,会将销毁的鸦片水,带入大洋之中,从而无法再被二次利用。

退潮之后的池子,还需要用清水专门的清理,从而保证不留下任何的残留。

而这样的做法,令外国人也十分佩服,美国传教士裨治在《中国丛报》中就这样记录的:

“我们已经反复检查销毁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项任务更加忠实的了。”

可以看出,林则徐的销烟办法确实十分的高明,虽然这样复杂的销烟工程耗时23天之久,但却销毁了毒害国民身心的鸦片,这让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不但维护了国家的利益,还维护了国民的身体健康,让广大民众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而林则徐也被尊为“民族英雄”,他的事迹一直流传至今,虽然虎门销烟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但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禁烟决心的开始,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徐庶是否有真才实学?他与卧龙凤雏相比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徐庶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是一个大乱世,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厉害的谋士、武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诸葛亮、庞统,二人有卧龙凤雏之称。“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刘备得了两个可是还是没能统一天下。熟读《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刘备起义后的第一个谋士是

  • 咸丰死后慈禧就开始守寡 慈禧又是怎么解决需求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晚上,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当我们谈到清朝的时候,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可能是孝庄太后,康雍乾盛世,还有可能就是慈禧太后了。孝庄太后辅佐年幼的康熙帝登上帝位,虽然不得丈夫的喜爱,但是也是一代女强人。不得不说这个康雍乾盛世为清朝后几代的确创下了挥霍的资本,为他们创造出了较为和平

  • 萧绰统治期间,她是如何带领辽朝走向强盛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萧绰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辽太后萧绰,辽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在她干涉朝政期间,辽朝的发展一度进入最为鼎盛的时期。她本身也出自一个贵族世家,是朝中重臣萧思温的女儿。在耶律贤继承皇位之后,她从众多女子中脱颖而出,被选为贵妃,之后又凭借着突出的德行

  • 韩信从小就穷困潦倒,他的军事本领是跟谁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韩信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对于想要更进一步的人来说,物质基础都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只有填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做需要花费精神的事情。然而这些对于兵仙韩信来说就有些不太合适了,韩信自小穷困潦倒,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成长为一代名将,他本身就

  • 朱棣亲征漠北,最后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在举兵“靖难之役”后,攻进南京击败建文帝,自己当上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当朱棣即位时,漠北草原的蒙古已经分裂为鞑靼[dá dá]和瓦剌[wǎ là]两大势力,并且彼此水火不容,互相斗的厉害。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朱棣称帝后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国内的建设上,因此,他最初也是企图

  • 平原君赵胜,真的是徒有战国四公子名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平原君赵胜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西汉初年,书生贾谊在总结秦朝历史教训时写道:“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出自《过秦论》)上述“战国四公子”,都是各国的肱股,他们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成为战国

  • 陈平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跟随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平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陈平,西汉时期的丞相,更是刘邦开创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虽然陈平是刘邦非常重要的谋士,为刘邦成功夺取天下出过不少力,但是陈平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人品评价却不是很好,有一些有关陈平的事情,都在告诉人们,他尽管能力非凡,却不是什么好人。那么

  • 作为一国弃子的朱祁镇,是如何实现复辟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朱祁镇是如何复辟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土木堡倾国之战中打败明军的也先,为何没有杀掉朱祁镇呢1449年,明英宗听信大太监王振之议,集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北元,被因粮草不济被也先于怀来城外的土木堡围杀,王振身死,而大军精锐尽丧、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在内66

  • 三国有很多老将,除了黄忠你还知道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三国时代,本是荆州牧刘表部下的中郎将黄忠,后来在归降于刘备后,焕发出第二春,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在小说《三国演义》里,经过罗贯中先生的极力渲染,尤其是在刘备攻下汉中称“汉中王”后,将黄忠封为“五虎上将”之一,黄忠的名字更是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实际上

  • 李白最长的一首诗,其中有两句非常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在青少年时代就“通诗书,观百家”,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早期抱有雄心大志的他想建功立业,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贯穿着他的行动;当后来在政治上遭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