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增身为项羽的亚父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范增身为项羽的亚父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7 更新时间:2024/1/25 5:05:5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范增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此人年近70才出山求取功名,大器晚成颇有太公之风。而他虽被项羽尊为亚父,却徒有虚名,一生未能施展其才志,屡屡遭到不公对待,谋略虽精却难为君主所用。其际遇又与明初大将徐达何其相似,都是遭到君主猜忌后,背后发疽疮而亡。出山志存高远,归去满肚子委屈。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范增的失败?主要归结于他犯的这3个错误:

一、军事上,项羽、范增战法迥异却总是捆在一起,属于资源严重冗余

《史记》记载:居剿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

纵观范增一生,最擅长的当属用兵,也就是军事方面。我们看到,他辅佐项羽过程中,提出的建议也大多是军事方面的。而且,可以确定,他的军事指挥风格与项羽大为迥异。

项羽属于战斗力超强,善于闪电突袭,战法神出鬼没,靠骑兵的速度与杀伤力,支撑其战术的顺利实施。

范增却是以奇谋诡计擅长(注意,是客观描述,而非贬意)。他的军事指挥风格应该与韩信相近,都讲究军队配置,奇兵与计谋辅助。

大多时候,项羽都是按照自己的那套打法,且常战常胜。因此,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军师,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而对于整个楚军,并不是不缺杰出的军事统帅。像龙且、钟离昧、虞子期之流,充其量只能算良将,却非统帅。如果范增能够主动请求,自带一部分军队,北上抗击韩信,来一场针锋相对的好戏,即使不能取胜韩信,也不至于让他如此顺利拿下魏、代、赵、燕、齐五国之地。这样,才是真正的王对王,帅对帅。韩信打龙且,就像砍瓜切菜一样轻松,因为龙且的级别根本不够。换作范增,韩信要头大了。二人都懂战法与计谋,孰轻孰重,都擒得清楚,即使一方略胜一筹,分胜负却难上加难。

二、对于所占土地人口,竟守旧选择分封制,结果六国贵族无一买账,得不偿失

正如上文所述,范增所擅长的应该主要是军事方面,对于钱粮赋税,国家治理,或许并不熟悉。因此,分封六国后人为王,寄希望做他们的霸主。这样做有3大危害:

1、拱手相送土地、人口等国家命脉,是将刀把递到别人手中。

先不说土地送出去,赋税钱粮能不能收回来,即使能收回来,要不要低首相求?关键时刻,刘邦与韩信之间,还会尔虞我诈,封了齐王,韩信才出兵,更何况与项羽毫无关系的六国后裔?

俗话说,把钱借出去容易,想再要回来就难了。借钱耍赖的尚且这么多,对于一国之君,真金白银,谁不动心思?

2、人心不古,想要靠盟约兑现真金白银,无异于痴人说梦

六国后裔,早已经从春秋的尊礼守制,进化到战国的狼子野心,六国早已丧失所谓的礼仪,情义。只剩一个原则:弱肉强食,利益至上。

笃信分封制,就像是准备说服狼不吃肉,狗不吃屎,谈何容易。再说,项羽、范增也没有这等精神洗脑的实力,如何开展后续说服工作?

3、军事威胁是个伪命题

或许在项羽看来,这些六国后裔都像蝼蚁一样,不堪一击。但仔细想想,即使他们是蝼蚁,你也没有精力干预他们:

①当你有足够实力时,六国后裔都很听话,无需动武

楚军实力强大,没有人会想着造反。反而,会来送上鲜花祝贺。

②当你危亡时,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人,反而可能引来落井下石

当你危难之际,这些人想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如何摆脱你的限制,然后看看,有没有对你落井下石的机会。

试想,在战场上刘、项本就胶着难解,哪有精力分心他顾?

只能任由这些附庸势力独立出去,然而,被韩信一勺烩。间接为刘邦做了嫁衣。

如果将六国土地占为己有(即使一时做不到,只要有这个意识,凭项羽的实力,打败几个魏豹这样的草包,也不在话下,五国能占一半也行),建立自己的大后方,兵员,钱粮供给都得到保障,在荥阳打再长的时间,也不怕。关中、巴蜀两地,岂能与东方六国故地的资源相提并论?耗下去,刘邦哪有胜算?

担心自己才能不够,完全可以推荐贤才。只要知道做目标,永远不会缺少人才。

再者,到了楚汉相争的中后期,项羽也完全没有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懂得亡羊补牢,就应该大胆采取跟随策略,刘邦做什么,自己努力效仿,第一名效仿第二名,对第二名讲,是一种窒息式的压制。

三、最重要一点:范增不请自来,难获取主公信任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姜太公如何做:

据传,姜太公慕周文王贤名,从朝歌来到周势力内的渭水河边,整日钓鱼为生。然而,却是用直钩垂钓。旁人都不解,问其缘故,太公曰:宁可直中取,不在曲中求。后来,周文王夜梦飞熊,受到发,遂访贤于渭水河畔,请出姜子牙出山辅佐,成就周朝八百年基业。

那么,姜太公的直钩的究竟是什么?名还利?都不是。

他钓到了功臣良将梦寐以求的两样东西:信任与授权。而范增恰恰最缺这个。

先说信任:

人对容易得到的东西,大多都不懂得珍惜。不知道各位记不记得,老版《水浒传》中,河北玉麒麟卢俊义与仆人燕青。论武功,燕青的拳脚在梁山也算是前几名的好手,论忠心,几次被卢夫人与管家李固谗言陷害,也不离不弃,从牢里救出卢俊义,燕青也功不可没。

然而,一个事实是什么?前前后后,燕青就没有受到卢俊义的重视,直到自己被梁山好汉解救出来。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得来全不费不功夫,你再优秀,我也看不到,而且,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这种窘境的还有一种常见关系:夫妻、父母儿女之间。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为伴,本来是三生有幸的美好,天下有几个男人懂得珍惜。受苦受累,不但很难得到褒奖,甚至还横遭打骂。古人为什么故意将结婚这件大事,搞得特别复杂,从看八字开始,到娶回家,三番两次折腾,最终才能才成婚,这就是他们懂得,只有折腾你了,你才懂得珍惜。这是人性,极难改变的现实。

因此,作为一国之主,你想让他对你尊重,对你的良策言听计从,能够委以重任,没有信任,行吗?

再说授权:

其他,有了信任,特别是像周文王与刘备这样,一个亲自到渭水边求贤,另一位刘、关、张三兄弟多次到草庐访贤。接下来,进行重大授权,反而变得顺理成章。

一方面,自己劳心劳心得来的宝贝,自然觉得值钱;另一方面,君主主动访贤,也会通过周围的民情、风俗,还综合判断目标贤才的真实水平。大家都不是外行,有没有才学,主动访贤,更容易看清楚。就像现在,我们去面试,甚至刷抖音,起码要化化妆,底子是啥就看不清了。

说起授权,在范增眼前就有一位:大将军韩信。对于韩信,范增应该是羡慕的。因为,即使刘邦,也要尊令而行,下面部属谁敢不听?这份威严与权力,随着主公的低姿态,与生俱来。

这才是智者为主公效力的典范。

相反,我们看范增,其才个人觉得不亚于姜太公。他出的谋略大多是短、平、快,且高效,比如劝立楚怀王,成为反秦的大旗;又如,鸿门宴上,假如真的杀掉刘邦,可能真就没有对手了;包括荥阳会战,到了关键时刻,他劝本已有胜机的楚军加紧攻城。计是好计,但却是对牛弹琴。

在项羽这里的逻辑却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最后一计,项羽也没听他,反而中了陈平离间计,对范增产生猜忌,逼迫一代奇士回归故里,背上发疽疮死在归乡途中。

总结:这里当然有项羽的刚愎自用,但最重要的还是君臣二人之间,缺了一道重要手续:聘请出山!结果注定是一场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安禄山能带动手下的唐军反叛,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安禄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于安禄山造反,近代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有这么一段话:安禄山的势力,是唐室用中国财富豢养成的胡兵团。此种胡兵团,只朘吸了唐室的膏血,并没有受到唐室的教育。他们一旦羽翼成长,自然要扑到唐室的内地来。但实际上,安史之乱的叛军,是由各个民族

  • 秦朝名将章邯,为什么会选择归顺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朝名将章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起兵反秦,自号“楚王”,随之,山东各地纷纷响应,赵歇自封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一时之间,诸侯并起,几十万大军逼近函谷关时,强秦有社稷倾覆的危险。就在此时,章邯横空出世,主动请缨率领骊

  • 韩信“问路斩樵”是怎么回事 韩信真的做有这件事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问路斩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韩信在项羽军中混了几年,天天充当站岗的大头兵。某一天,张良突然潜入项羽大营,给韩信指了条明路:去投汉王吧。韩信一拍脑袋,是啊,干嘛一棵树上吊死?项羽这副不开化的死脑袋,碰上个厉害角色就完蛋。刘邦实力虽远不如项羽,当个鸡头总比凤

  • 关羽在徐州失守后投降曹操,那刘备是什么态度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198年,刘备与曹操一同出征,一同攻打占据下邳的吕布,在经历了数月的围攻后,吕布麾下的将士见没有获胜的可能,于是纷纷投降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也只能出城投降,随后被曹操诛杀。在此之后,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等人随曹操一同回

  • 张良和韩信都是汉初三杰之一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良和韩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这两人的出身不一样。张良的祖父和父亲曾是五位韩国君主的相国。韩国灭亡时,张良家里还有三百奴仆。韩信是平民出身,连吃喝都顾不上,靠别人施舍过日子,只能去别人家里混吃混喝。张良年轻时连秦始皇都敢刺杀。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

  • 汉朝谋士郦食其有何本事,和刘邦对骂,刘邦还将他视为座上宾?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郦食其有何本事?面见刘邦,与其对骂,刘邦却将他奉为座上宾,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一位极其具有传奇色彩和个人魅力的古代封建帝王。刘邦能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异军突起,最后傲视群雄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人善用,所以刘邦首先能臣悍将虽多,但都在

  • 如何评价彭玉麟?他为什么坚持辞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彭玉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011861年,45岁的彭玉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当时,他正率领湘军水师在武汉与太平军作战。一道升官谕旨急速送到前线,皇帝要他出任安徽巡抚。这是天大的好事,帝国无数官僚苦熬一生,均远未抵达这个位置。要知道,整个晚清70年,封疆大吏

  • 林则徐为何要用海水浸泡鸦片,而不是放火烧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林则徐为何要用海水浸泡鸦片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鸦片,在18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已经泛滥成灾,看似给一些鸦片贩子带来了利益,富裕了一些人,但是对于清朝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外国人想用鸦片来侵蚀清朝。在当时林则徐的奏折上写道:“鸦片这种东西要是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若

  • 徐庶是否有真才实学?他与卧龙凤雏相比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徐庶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是一个大乱世,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厉害的谋士、武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诸葛亮、庞统,二人有卧龙凤雏之称。“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刘备得了两个可是还是没能统一天下。熟读《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刘备起义后的第一个谋士是

  • 咸丰死后慈禧就开始守寡 慈禧又是怎么解决需求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晚上,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当我们谈到清朝的时候,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可能是孝庄太后,康雍乾盛世,还有可能就是慈禧太后了。孝庄太后辅佐年幼的康熙帝登上帝位,虽然不得丈夫的喜爱,但是也是一代女强人。不得不说这个康雍乾盛世为清朝后几代的确创下了挥霍的资本,为他们创造出了较为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