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开国功臣耿弇,是如何靠几十个人住北匈奴两万人的?

汉朝开国功臣耿弇,是如何靠几十个人住北匈奴两万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39 更新时间:2023/12/23 22:30:13

仅仅只有几十个人耿恭,究竟是如守住北匈奴两万人围攻一年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说“耿恭”抗击匈奴的事迹之前,先来说一下他的身世背景,他的父亲名叫“耿广”,并不是一位风云人物,不过,他的叔叔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了,那便是身为东汉朝的开国功臣,同时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的建威大将军“耿弇”。

正是因为他出身将门,所以,长大之后也选择了参军入伍,而且,他原本就是要给极具谋略之人,是一个难得的将帅之才,从永平十七年,也就是公元74年开始,他便在跟随骑都尉刘等将领收服了“车师国”之后,便担任了东汉朝廷在西域设置的“西域都护府”的“戊己校尉”一职。

就在他在“西域都护府”任职期间,他便在第二年的三月遭遇了当时一直在西域搞事情的北匈奴单于派出了“左鹿蠡王”率领着两万匈奴骑兵前去攻打东汉刚刚收服没多久的“车师国”。

虽说当时耿恭手下的仅有三百兵士,他还是第一时间便率领着仅有的人马前去救援“车师国”,而这也是他第一次率军抵御匈奴的进犯,可是,毕竟在军力方面,北匈奴占了绝对的优势,最终,耿恭便因为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北匈奴大军也成功地车师后王“安得”。

此后,为了彻底地攻占整个“车师国”,“左鹿蠡王”便继续率领大军攻打“车师国”内的另外一座重镇“金蒲城”,由于当时“金蒲城”中的兵力也极为不足,就在这个时候,耿恭便登上了城头,准备亲自与北匈奴大军交战,不过,他知道硬拼是不行的,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计策,想以此计吓退敌军。

他当时在城头之上,拿着一把弓箭对着城外的北匈奴大军喊道:“我手里的那是我汉朝的神箭,被此箭射中的人一定会发生诡异之事。”,说完这句话,他便立刻弯弓搭箭,一支箭射出之后便射中了一个匈奴兵。

此时再看那个被射中的匈奴兵,他的伤口处一下子就涌出了大量的鲜血,这跟平时被箭射中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耿恭事先在箭簇之上涂抹了大量的毒药,正因如此,整支北匈奴大军一下子就被震慑住了。

再加上,当时刚好又突降暴雨,耿恭便抓住了这个时机率领着城中的驻军从城中倾巢而出,快速地冲杀到了北匈奴大军的阵营当中,这一下子就打乱了整支北匈奴大军的进攻节奏,同时,也击杀了很多的匈奴士兵,这就更加使他们相信“东汉大军”果真是有神力的,似乎就连上天都在帮助他们,于是,他们便快速地撤军了,“金蒲城之围”也随之被解除。

到了同年的五月,为了防止北匈奴大军再次进犯,耿恭便率领着为数不多的东汉军队去了“疏勒城”驻守,之所以会选择这个地方,主要便是因为“疏勒城”恰好有一条溪流可以作为水源,毕竟,在当时的极北之地“水源”是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

而就在同年的七月,“左鹿蠡王”便再次率领着北匈奴大军造再次来进犯“车师国”,虽说有城池可以固守,但是,这一次耿恭却选择了主动出击,他从城中招募了五千人作为先锋部队直接便与城外的北匈奴大军交战。

最终,在这场硬碰硬的激战过后,东汉大军有一次取得了胜利,北匈奴的骑兵很快便被击溃并且四散而逃,虽说北匈奴有一次尝到了败绩,但是,他们并没有打算就此撤军,而是,在撤退之后封堵住了“疏勒城”的那条溪流,这样以来,耿恭以及城内的守军便失去了唯一的水源。

不得不说,这就给耿恭以及城内的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因为这一次如果北匈奴大军不再选择攻城,只是选择一直围困“疏勒城”,那么,耿恭率领的整支守军便全都会因为失去了水源而干渴致死,而且,就在水源被堵截之后,为了解决干渴,很多的东汉士兵甚至去喝了从马粪里面挤出来的汁水。

不过,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不放弃希望的人总能找到希望,正是因为水源距离“疏勒城”很近,于是,耿恭便下令让手下的将士们在城中很多的地方挖井寻找水源,为了进一步鼓舞极为低落的士气,他还亲自带领着士兵们运送从地下深处挖出来土。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经历了很多次的失望,但是,没过多久,他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他和将士们终于成功地从地底下挖出了地下水,水源的再次出现也瞬间便鼓舞了全军将士的士气。

此后,他便再次登上了城头,并且下令让将士们把一桶桶的水泼到城下去,泼给一直在城外期盼着耿恭以及他手下的将士们会因为水源断绝而出城投降的“左鹿蠡王”以及整支北匈奴大军,而当那些匈奴兵看到东汉的将士们竟然还能获得水源,便又一次觉得他们是获得了神的护佑,于是便只好再次下令撤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明朝其他的亲王为何没有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朝廷大军讨伐之时,大明其他的亲王都在干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所谓的造反,指的是发生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的“靖难战争”。参战双方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和第三孙建文皇帝朱

  • 孙权背刺关羽后,对东吴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既然孙权背刺关羽是错误的决定,为何东吴没受影响?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219年,关羽率领大部分荆州将士一路北上,就此围攻了襄樊两城。虽然曹操立即派出了于禁督七路大军增援樊城,但在关羽水淹七军下,于禁不得不投降关羽,一时间,关羽的声势威震华夏,蜀汉北伐的形势一片

  • 晋朝将领刘琨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晋朝将领刘琨是什么出身,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原本繁华的中原大地,如今却是烽火狼烟不止,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这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代西晋王朝南迁,建立东晋政权,朝廷无论是文臣武将,都跟着南渡。但是有一位将军却选择留下来作战,坚守领土,他就是刘琨刘琨是北方世家

  • 如果宋襄公继位,泓水惨败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宋襄公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宋襄公是宋国国君宋桓公的嫡子,年纪轻轻便被立为了太子,但他却不是长子。他还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庶兄目夷。在他还没有即位之时,不知是处于沽名钓誉的炒作,还是真心实意地认识到自己不如兄长目夷。在宋桓公病危之时,上演了一场推位让国的苦

  •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为何会有那么多人记恨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秦朝末年军阀并起,刘邦和项羽是其中最为强大的两人,最后韩信凭借着出色的指挥水平在垓下一举击败项羽,成就兵线之名。正如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写道韩信自己说“臣多多而益善耳”,体现了韩信用兵的精妙。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漫长的历史也诞生了许多

  • 刘备统一三国后,他会选择除掉哪两位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刘备真的统一三国,选择除掉两位功臣,会选择除掉哪两位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诸侯各占一方,但是赤壁之战,曹操栽了跟头,之后在没有办法一口气吃掉孙权和刘备。到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天下变为三家格局,北有曹操、江南孙权、益州刘备,很多人受到《三

  • 韩世忠将金兀术封锁在黄天荡,后来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金兀术率十万金军,进犯南宋,一路烧杀抢掠,追击宋高宗赵构,搜山检海捉赵构,赵构一路狼狈南逃,为了躲避金军,一直跑到了海上,不上陆地了,赵构觉得,在海上比在陆地上安全,毕竟,金军不习水战,就这样,金军一路掠夺,见捉不到赵构了,于是,这才决定退军回北方。然而,金兀术乐极生悲,他觉得一路取胜,又抢夺了那么

  • 金兀术一生打了哪些胜仗?他的克星是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金兀术本名完颜宗弼,他是金国名将,也是进犯南宋的主战派,铁腕人物,金兀术力主伐宋,当然也有资本,他勇猛善战,打仗很厉害,进攻南宋,一路每战必胜,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但是,金兀术一遇到岳飞,就彻底栽了,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输得很惨,因为,岳飞是他的克星。先看金兀术打了哪些胜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

  • 盘点刘备手下的三个叛徒,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在三国三巨头里,最讲仁义,曹操虽然是英雄,但是有过屠城,孙权晚年昏庸,逼死儿子,逼死陆逊,而刘备却没有这些缺点,对诸葛亮推心置腹,也非常信任自己手下的将领和谋士,善待百姓,提起刘皇叔,仁义布于天下,就连到袁绍那里去投靠,袁绍四世三公,地位显赫,居然出城二百里迎接,可见,刘备的名声很好。然而,就是

  • 李克用和朱温是死对头,李克用最后啥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晋王李克用是后唐太祖,他开始是唐末五代时的军阀,字翼圣,本来姓朱邪,是沙陀族,神武川新城人,后来被唐朝皇帝赐姓李, 李克用有个外号叫“李鸦儿”,他因为一只眼睛瞎了,又号“独眼龙”,李克用骁勇善战,尤其善于骑射,他早年随父出征,经常冲锋陷阵,冲在最前面,在军中被称之为“飞虎子”,非常了得。有一次,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