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蜀吴三国之中 宦官专权为什么只出现在蜀汉

魏蜀吴三国之中 宦官专权为什么只出现在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69 更新时间:2024/1/6 1:58:38

对三国蜀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蜀汉在诸葛亮逝世,魏延马岱火并,让刘备带来的外来派在政治上彻底边缘化。军事只能靠姜维以诸葛亮指定继承人的名义,以继续北伐的方式稳固军权。但是朝政上外来派已经算是全军覆没,身居高位的几个都是本土派,蒋琬苦苦支撑,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诸葛亮的威信,为了不被本土派夺权,刘禅分化了相权。看魏国打进来的时候军队全是让外来派带就知道刘禅多不信任本土世家豪族了,最重要最后一支精锐还是交给了诸葛亮的儿子希望他力挽狂澜,结果可怜的刘禅身边只有一个宦官保护,不然早就被砍头献城了。宦官比本土氏族更忠心,每次都是本土氏族想着投降。

宦官的势力跟外戚其实是一起出现的,刘禅的皇权自诸葛亮托孤后基本等于无,诸葛死后,皇权出现真空,而相权维持了一段时间,再到诸葛推荐的几个接班人都相继离开,相权也出现真空了,这个时候宦官跟外戚的势力就开始占据朝野。宦官黄皓,外戚张绍,相权陈祗诸葛瞻,董阙共同把持,姜维被集火共同压制,内部斗争实际就是争夺权力的游戏。蜀亡是亡于国内差距,归咎于黄皓一人有点甩锅的嫌疑。

重用官宦,这恰恰是刘禅的聪明之处,让宦官和世族相互制衡,谁都无法对皇权构成威胁,所以三国中蜀汉的权力结构是最稳固的。像曹魏、东吴皇帝完全被世族劫持,甚至取而代之,因此曹魏,东吴走马灯似的换皇帝,皇帝完全沦为傀儡,说杀就杀,说废就废。这一点蜀汉的世族可做不到,所以刘禅能稳坐四十余年的皇帝,如果没有曹魏,刘禅完全可以继续当皇帝。

只不过当时蜀汉国力国过于弱小,后来司马昭攻蜀,说起投降蜀地世家大族是蹦得最欢的,他们被刘禅压的死死的,对他们而言,司马昭是世家大族的代表,是他们的解放者,蜀汉灭亡,非刘禅之过,他是被蜀地世族给出卖背叛了。如此刘禅面对是魏和蜀两国世族的合力,他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他不战而降可就可以理解了。想想如果魏蜀易位,蜀国实力强于魏国,那样要把刘禅拿下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宦官,朋党,宗族(包括外戚),三者因皇帝的需要而比重不同,魏国明显是朋党和宗族的矛盾,容不下宦官再插一手,吴国也是(江南大族=朋党,孙氏和旧部=宗族),蜀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宦官,而是宗族和朋党(荆州旧部和蜀地+刘璋旧部),在李严倒台后,权力出现一家独大,皇帝只有依靠宦官抵抗宗族。其实可以纵观历史都是这样,明朝因几次削藩,宗族没有权力了,朋党一家独大,所以皇帝重用宦官,最明显的就是魏忠贤,他一死朋党一家独大,直接就玩完,朝局就是制衡。

没有宦官势力的牵制也使得权臣容易篡位,曹丕打压宗室、外戚与宦官势力,也使得司马氏专权皇帝想夺权手下都没有帮手,曹芳曹髦想夺权手下都没人很容易被司马氏击败。东汉外戚权臣权势熏天势力绝不亚于司马氏,但是无法篡位就在于有强大的宦官势力,在大臣不顶用都是权臣的人的情况下皇帝一次次依靠宦官势力发动政变消灭权臣。在宦官与外戚权臣势力平衡的情况下权臣无法篡位,王朝反而维持时间比较长,曹魏没有这一势力反而在权臣揽权时没有了制横成了短命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死后蜀汉发生叛乱 诸葛亮为什么两年后才开始平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平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写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三国动荡,群雄割据,各路英雄层出不穷,不论是哪位君主,身边都有能言善辩的谋士,曹操就是如此,曹操为人爽直,待下宽和,身边的谋士忠心耿耿,程昱,此人有勇有谋,

  • 诸葛亮死后如果是魏延接管大权 魏延会不会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魏延和诸葛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其实在三国的历史中,战争就好比家常便饭一般,战争所发生的频率,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三国鼎立之时。虽然相较于官渡、赤壁、夷陵三个较为大型的战役之后,大型的战争几乎没有,只不过小规模的军事冲突还是时有发生的。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我们所了解到

  • 刘备三顾茅庐如果换成曹操的话 诸葛亮会不会跟着曹操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总是相似的,因果自然,都有规律可循,诸葛亮没出山就知道曹操势力大,却选择了刘备。难道是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吗,其实即便曹操三顾茅庐,诸葛亮也不会选择跟随曹操。第一:二人的政治理念不同。诸葛亮属于儒学思想的坚定者,虽与司马懿同

  • 据历代记载可考,历史上有哪些较为著名的豫章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豫章王,为中国历史上在豫章所分封的国王或者王爵,多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朝可考者21人,历史上较著名的豫章王有晋豫章王司马炽(晋孝怀帝)、南朝宋豫章王刘子尚、南朝齐豫章王萧嶷、南朝梁豫章王萧欢、萧栋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吴孙(雨单),字(艹冏)东吴景帝孙休长子

  • 雍正在位时间只有十几年时间 雍正都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政绩,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康熙帝即位以后,不仅完成了顺治帝的一致统一了全国,而且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政治清明。在思想文化上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康熙帝虽然政绩显赫,但不骄不躁可以称得上一位历史上少有的明主。在康熙帝病逝以后。接而代之的就是。

  • 孙权长子孙登:20岁被封太子,却在33岁时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孙权长子,20岁被封太子,33岁英年早逝,此人就是孙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他生母地位卑贱,所以是正室徐夫人将他抚养长大的。孙权封吴王时就对孙登就极为重视,不仅选取优秀的士人作为他的宾友,还召集大将军的儿子们进宫为孙登讲读诗书,还一起练习骑马射猎。曹丕还曾

  • 揭秘顺治下落之谜 顺治究竟是驾崩了还是出家当和尚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顺治下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清朝入关以后,清朝的第1个皇帝就是顺治,顺治在登基时年仅6岁,但是他非常聪明并且胸怀大志,皇后又不断的教导他,她小小的年纪就能懂得治国方略,当时清军入关时,多尔衮和顺治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又是朝暮旧关帝又是

  • 让皇帝李宪,两度辞让,唐朝最聪明的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装傻的明君,唐朝最窝囊的皇帝,李隆基

    据史书记载,唐睿宗李旦共有六子,分别是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义;三子李隆基;四子李隆范;五子李隆业和刘子李隆悌。而在古代封建制度当中,皇帝的位置都是嫡长子继承的,论才华和身份,李隆基可以说,这辈子基本都和皇位无缘。那么李旦死后为什么会传位给老三李隆基,而不是他的长子李成器呢?李成器本名李成器,因避唐玄

  • 刘备临死前为什么要提拔李严 仅仅是为了制约诸葛亮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李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提拔李严不是为了制约诸葛亮,而是为了提拔蜀汉国内的东州势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为蜀汉的发展和壮大服务。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刘备在临终为何要提拔李严,以及为什么不是用他用来制约诸葛亮的缘故。刘备为何要提拔李严?在分析刘备为何要提

  • 夷陵之战对于曹丕来说是一次机会 曹操为何不联手攻打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曹丕,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刘备算是诸侯当中起步最艰难但是却又是同辈诸侯中逝世最晚的一个,他在最后虽然拥有了三分天下的土地,但是对比其他两家他还是比较弱的,再加上关羽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失败,使得蜀汉元气大损远不如前,东吴也同样遭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