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死后蜀汉发生叛乱 诸葛亮为什么两年后才开始平乱

刘备死后蜀汉发生叛乱 诸葛亮为什么两年后才开始平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50 更新时间:2024/1/5 4:46:08

诸葛亮平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演义》中写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三国动荡,群雄割据,各路英雄层出不穷,不论是哪位君主,身边都有能言善辩的谋士,曹操就是如此,曹操为人爽直,待下宽和,身边的谋士忠心耿耿,程昱,此人有勇有谋,数次立下不小的战功,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坐镇后方,与荀彧二人阻挡了吕布陈宫对曹操后方的偷袭,顺利的保住了所镇守的城池。但是为人比较直接,因为直言直语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后来还被人诬告想要谋反,幸而曹操深知程昱性格,反而十分宽待。三国乱世,君主的信任会让身边人更感安心,踏实做事。

三国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件事,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刘备去世之后,蜀汉的各地都动荡不安,各路人马纷纷在所在地发动叛乱,但是诸葛亮却在叛乱发生之后两年才开始发兵平叛,实在是蹊跷不已。而关于这个迟来的“平叛”,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王连

三国时期猛将层出不穷,能够留下姓名的文臣数量稀少,而君主政权建设离不开文臣的出谋划策,王连此人虽然在三国众多任务中并不是特别出众,在蜀汉政权建立以后,还是属于朝廷官员中比较能干的一个人。

王连出生于荆州南阳郡,刘璋在益州任职时,王连背井离乡来到益州,在刘璋的示意下担任梓潼的县令。而后刘备带兵从葭萌关起兵,集中兵力进攻成都,大军路过梓潼时,派出说客想要劝说王连投降,然而王连却坚决不从,不肯打开城门让刘备进去,后者感念其忠肝义胆,没有强攻。

刘璋归降刘备之后,王连这才跟着一起投降。在刘备手下,王连显示在什邡任职县令,不久之后前往广都,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地方治理成绩优异,深受百姓爱戴,政绩十分出色,于是很快就被提升为司盐校尉,负责管理蜀汉的盐铁。

不论是哪个朝代,盐铁两方面的经营权无疑都是这个朝代的经济命脉,可见刘备对王连非常信任。王连在任职期间表现依然出色,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被升官至蜀郡太守、兴业将军,还加封了平阳亭侯,他在管理盐铁的时候为蜀汉朝廷累积了大量资本。

王连此人不仅仅治事才能卓然,看人眼光还很毒辣,在他在蜀汉朝廷为官期间,为朝廷择选出了一批有才能的能人,杜祺、刘干等能臣都做过王连的手下,这些人后来政绩都非常优秀,还有几个人后来位至太守。

那么王连究竟为何要在外地叛乱频发的时候频频劝阻诸葛亮平定叛乱呢?彼时,王连担任丞相长史的职责,负责帮助诸葛亮处理各种事务,而诸葛亮在叛乱刚刚发生的时候就准备率领军队亲自前往平乱,王连在知道诸葛亮的想法之后立马劝阻,表示发生叛乱之地甚为偏僻,瘟疫横行不说,朝局不稳的情况下,诸葛亮再离开平乱,无异于将蜀国置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王连的言下之意表示,诸葛亮没有必要亲自率兵,太过危险。而朝内没有合适的人选,诸葛亮坚持亲自率兵,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王连数次言辞恳切地劝说,诸葛亮每次一想率兵,就会被劝阻回去,才使得蜀军平叛的时间一拖再拖。

但是没有立马平叛也使得蜀汉的政权进一步稳固,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经济发展也有所恢复,国力增强不少。公元225年,王连不幸生病去世,诸葛亮无人劝阻,决定亲自领兵南下,率领数万士兵前往越嶲郡,不久之后又往益州平叛,将已经盘桓此地的孟获还有雍闿的军队一网打尽,顺利在年底得胜而归。

在王连的立场上,他很清楚诸葛亮对于蜀汉的重要性,同时深知蜀汉的境况,必须休养生息才能缓过劲来。在他心中,那些叛乱的军队根本不值一提,完全可以派将领前往,不值得诸葛亮亲征。如果诸葛亮亲自前往,将会让自己置于危险境地,还会让朝廷一些别有异心之人蠢蠢欲动,到时政权不稳,内忧外患,诸葛亮会腹背受敌,十分危险。

且诸葛亮应该将重心放在培养能臣上面,而不是次次都亲征,否则,朝中无人,一旦诸葛亮不在,那么蜀汉就会十分危险。事实证明王连的担忧情有可原,诸葛亮去世后不久,蜀汉便灭亡了。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如果是魏延接管大权 魏延会不会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魏延和诸葛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其实在三国的历史中,战争就好比家常便饭一般,战争所发生的频率,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三国鼎立之时。虽然相较于官渡、赤壁、夷陵三个较为大型的战役之后,大型的战争几乎没有,只不过小规模的军事冲突还是时有发生的。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我们所了解到

  • 刘备三顾茅庐如果换成曹操的话 诸葛亮会不会跟着曹操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总是相似的,因果自然,都有规律可循,诸葛亮没出山就知道曹操势力大,却选择了刘备。难道是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吗,其实即便曹操三顾茅庐,诸葛亮也不会选择跟随曹操。第一:二人的政治理念不同。诸葛亮属于儒学思想的坚定者,虽与司马懿同

  • 据历代记载可考,历史上有哪些较为著名的豫章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豫章王,为中国历史上在豫章所分封的国王或者王爵,多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朝可考者21人,历史上较著名的豫章王有晋豫章王司马炽(晋孝怀帝)、南朝宋豫章王刘子尚、南朝齐豫章王萧嶷、南朝梁豫章王萧欢、萧栋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吴孙(雨单),字(艹冏)东吴景帝孙休长子

  • 雍正在位时间只有十几年时间 雍正都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政绩,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康熙帝即位以后,不仅完成了顺治帝的一致统一了全国,而且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政治清明。在思想文化上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康熙帝虽然政绩显赫,但不骄不躁可以称得上一位历史上少有的明主。在康熙帝病逝以后。接而代之的就是。

  • 孙权长子孙登:20岁被封太子,却在33岁时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孙权长子,20岁被封太子,33岁英年早逝,此人就是孙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他生母地位卑贱,所以是正室徐夫人将他抚养长大的。孙权封吴王时就对孙登就极为重视,不仅选取优秀的士人作为他的宾友,还召集大将军的儿子们进宫为孙登讲读诗书,还一起练习骑马射猎。曹丕还曾

  • 揭秘顺治下落之谜 顺治究竟是驾崩了还是出家当和尚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顺治下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清朝入关以后,清朝的第1个皇帝就是顺治,顺治在登基时年仅6岁,但是他非常聪明并且胸怀大志,皇后又不断的教导他,她小小的年纪就能懂得治国方略,当时清军入关时,多尔衮和顺治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又是朝暮旧关帝又是

  • 让皇帝李宪,两度辞让,唐朝最聪明的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装傻的明君,唐朝最窝囊的皇帝,李隆基

    据史书记载,唐睿宗李旦共有六子,分别是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义;三子李隆基;四子李隆范;五子李隆业和刘子李隆悌。而在古代封建制度当中,皇帝的位置都是嫡长子继承的,论才华和身份,李隆基可以说,这辈子基本都和皇位无缘。那么李旦死后为什么会传位给老三李隆基,而不是他的长子李成器呢?李成器本名李成器,因避唐玄

  • 刘备临死前为什么要提拔李严 仅仅是为了制约诸葛亮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李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提拔李严不是为了制约诸葛亮,而是为了提拔蜀汉国内的东州势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为蜀汉的发展和壮大服务。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刘备在临终为何要提拔李严,以及为什么不是用他用来制约诸葛亮的缘故。刘备为何要提拔李严?在分析刘备为何要提

  • 夷陵之战对于曹丕来说是一次机会 曹操为何不联手攻打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曹丕,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刘备算是诸侯当中起步最艰难但是却又是同辈诸侯中逝世最晚的一个,他在最后虽然拥有了三分天下的土地,但是对比其他两家他还是比较弱的,再加上关羽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失败,使得蜀汉元气大损远不如前,东吴也同样遭受了

  • 康熙八岁登基在位时间长达61年 康熙都做有哪些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政绩,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一、智擒鳌拜因为顺治帝的年少有为,所以使大清国出现了祥和的景象,在顺治帝当和尚以后,他的儿子玄烨继承王位,康熙帝也就是他8岁登基改元,康少年少年时的康熙每天都要在大臣的副作下处理朝政,并且也刻苦学习,由于他聪明好学,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