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建德率领的起义军是如何不断壮大,并助力隋朝灭亡的?

窦建德率领的起义军是如何不断壮大,并助力隋朝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39 更新时间:2024/1/27 13:41:11

很多人都不了解窦建德,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殷侔在《窦建德碑》云:“云雷方屯,龙战伊始,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归圣人,于是玄黄之祸成,而霸图之业废矣。”

这其中的窦建德是隋朝末年河北一带农民起义的首领,他的家族历史可谓是极其优越,还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但到了他那一代却得依靠着农业生产而勉强维持着生活。成年之后他为人豪爽,重视诺言,因此被大家推选为里长。在这期间,广交天下豪杰,被家乡一带所尊重。

大业七年,在隋炀帝为了攻打高句丽政权而大力征兵的时候,窦建德也加入了军队中并担任一个小官,因亲眼目睹到了百姓和士兵们的困苦,非常的愤怒不已,因此带头抗拒朝廷。之后他便带领全家公开反抗隋朝的统治,其家人都遇害,好在他得以逃过一劫,率领军队归顺东海公,之后又先后打败宇文化及等势力,自称为夏王,建立了夏国,割据在河北地区虎视中原。

大业七年,隋炀帝大举进攻高句丽,无奈兵力不足,便开始面向社会征兵。窦建德的家乡自然也不例外,郡里面挑选那些勇敢的人当作小将,窦建德也凭借才华脱颖而出,担任一个小官员。当时山东地区发生水灾,许多百姓为了生存被迫背井离乡,同郡的人有个孙安祖,房屋财产也在洪水中被冲走了,家人都被饿死了。郡中的人看孙安祖一身本领,就将他招到了队伍中。但他却不愿意加入军队,并当着县令的面当面说不愿,县令大怒狠狠地打了他。

孙安祖一怒之下杀死县令,转而投靠窦建德,窦建德也收留了他。窦建德曾对孙安祖说:“隋文帝统治时期,天下富足,百姓安稳,曾派出百万人马征讨辽东都被高句丽所打败,今年发生水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皇帝却不体察民情还要御驾亲征,再加上常年来的征战损失的元气还没有得到恢复,在外的人都不能够回家,这样怎么能够取得胜仗呢?还不如自己建立一份功业。”孙安祖信服,跟随他身边出谋划策。不久之后,窦建德就专门召集那些逃避征兵或者没有家产的士兵,得到了几百人之后,又通过其他的方式使得其力量在不断地壮大。

五年之后,经过了多年来的发展,窦建德的力量已经逐渐强大起来,且占据一方城池,依附在高士达的领导下。后来涿州通守率领一万多人讨伐高士达,高士达自己知道智慧不如窦建德,就将军队交给窦建德掌管。窦建德也想要建立一番战功来确认自己的地位,因此自己挑选的精兵强将7000人抵御朝廷的入侵。

他假装与高士达出现了矛盾而背叛了他,再加上高士达又宣扬说窦建德逃跑,然后主动向隋朝部队靠拢。隋朝方面相信了他的话,就带领军队跟随窦建德来到了长河的边界线,正准备跟他订立盟约,然后共同攻打高士达。却没想到就在隋朝军队放松警惕的时候,窦建德突然掉过头来攻打他们,使得隋朝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涿州通守带着自己的亲信悄悄逃跑,却没想到窦建德不依不饶,命令手下一直率领军队追赶,最终斩下他的首级献给高士达,从而使得窦建德的权威更加提高。

隋朝末年时期,各地农民起义纷纷爆发,更有许多大地主阶级乘机起事,而这唐高祖李渊便是其中一位。依靠着众多能人义士的帮助,李渊于长安登基为帝。也正是在那一年,窦建德聚集了自己属下的文武官员,正好有五只大鸟降落在城中,几万只鸟儿都跟着飞过来,过了整整一天之后才走。当时的人都以为是吉兆。

果然不久之后有人主动向窦建德进献一块玉,因此属下有人建议窦建德自立为帝,称为夏王。在这之前上古郡的一些贼人便自称为漫天王,聚集了数万人马进犯幽州,却不幸中箭而死。其副将接替了其部队,却没想到在窦建德与他订立盟约的时候,突然袭击打败了他,占领了他全部的领土。之后他们带领军队进攻宇文化及,无奈之下宇文化及逃到了聊城一带,窦建德就用抛石车来投石块,最终使城池被攻陷。在进城之后,窦建德便拜见萧皇后,名正言顺地登基为帝,自立为夏王,也算是在乱世之中实现了自己的一番大业。

房彦藻曾赞曰:“公逸气纵横,鹰扬河朔,引兰山之骁骑,驱易水之壮士,跨蹑燕齐,牢笼赵魏,好通戎夷,声振华夏。”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起义军,在山东,河北等地区坚持反抗隋朝的残暴统治,是推翻隋朝腐败政权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看来,虽然他比不上李渊的才华,但他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农民将领。在他的带领下河北地区得到了短暂的稳定,因此他的美名永远留在河北人民的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维身陷安史叛军,却凭一首诗脱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在20岁的时候就因才华横溢而享誉京城长安,并于次年(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及第,从而开始了仕途生涯。王维一生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歌,诸如我们所熟悉的这些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等等。王维凭借着这些诗作,在当

  • 韩信为什么会被成为兵仙 韩信都打败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朝韩信,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元勋,帮助汉高祖刘邦打了许多重要战役,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半生戎马生涯的韩信最终还是死于功高盖主,这也是因为他在政治方面不懂得收敛。韩信在后世的地位相当的高,被称为兵仙。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他都打败了谁,刘邦为何非要杀

  • 韩信如果主动交出兵权的话 韩信能够避免被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邦和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要杀韩信,并不是因为韩信手上有兵权,在韩信被贬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的时候,他就已经失去了兵权了,最终还是被杀。其实即便韩信愿意交出兵权,并且愿意做些贪腐的事情以自污,也让然避免不了被杀的命运,因为刘邦真正忌惮的不是别的,正是

  • 都是皇帝妃子,海兰珠和孝庄的受宠差距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太极宠妃海兰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皇太极非常宠爱海兰珠,已经可以说让他爱到了眼里只有这个女人的程度。那个有着雄心壮志、运筹帷幄的皇太极,就因为海兰珠的死而罢战归来,当时可是在和空明军洪承畴部对垒,可以说是国运之战。在以前,这种事情他是完全不可能会

  • 韩信当初没有领兵的经验 韩信打仗为何如此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韩信打仗,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导言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世界上许多事是捉摸不透的,打仗便是当中之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人,先前并没有上过战场打过仗,甚

  • 项羽如果夺得天下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力的巨人,性格的矮子——项羽一统天下之后的悲惨命运项羽正在扛鼎,范增走过来面无表情地说道:“大王,登基仪式已经准备好了,不日便可荣登大宝。”项羽放下鼎,擦了擦汗,笑道:“亚父辛苦了,真没想到,我项羽也会有做皇帝的一天!”范增捋了捋长

  • 水浒传中杨志给高俅送礼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杨志为什么给高俅送礼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一句话概括杨志就是个官迷儿。杨志是杨令公的后人,算是将门之后。正因为是名门之后杨志这个人就显得格外傲气,无论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还是落魄不堪的时候都一直端着个架子不肯放下,而且到处炫耀自己杨家将后人的身份,好像他祖宗的业绩跟他有多大关系一样。正

  • 高启:明代最杰出的诗人,赏析其经典作《青丘子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高启(1336—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元末隐居于吴淞青丘,故自号青丘子。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高启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他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

  • 韩信被吕雉和萧何联合“诱杀”时 手下的亲兵为何无人来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韩信,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到韩信之死,其实他是被吕雉和萧何联合“诱杀”的,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那个人,恰恰就是一个极其边缘的人物,是韩信手下一位家臣的弟弟,整件事情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在汉高祖十年,也就是公元前197年的时候,由于当时“陈豨”手中握有代国和赵国这两国

  • 燕青为什么不告诉卢俊义,李固、贾氏有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燕青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燕青是水浒里少有的全能男人。首先燕青有着好身形,体白如玉。卢俊义爱他的皮肤,就让人在他身上刺花绣。施耐庵都忍不住赞燕青的身材“却似玉亭柱上铺着阮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燕青花绣水浒第一。其次燕青读书识字、能歌善舞。梁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