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史上首位让皇帝戴绿帽子的太监

揭秘:史上首位让皇帝戴绿帽子的太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47 更新时间:2024/1/23 1:04:19

在古代的皇宫里,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太监入宫前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防伪认证,弄虚作假十分困难。但是也有极少部分身体健全的人未经“验收”,就冒充太监混进了宫里,在天子眼皮底下混吃混喝、大行违法之事。其中个别胆大者还打起了皇帝女人的主意,给皇帝戴上了绿帽子,北魏孝文帝就是历史上首位被记载的绿帽子皇帝。

网络配图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孝文帝亲政后,改鲜卑姓为汉姓,改革服饰,迁都洛阳,制作礼乐,分明姓族,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对鲜卑族落后的社会习俗进行改革。但是,孝文帝在爱情生活上颇为坎坷,与事业的辉煌根本无法相比。

孝文帝的前两位妻子分别是林氏和高氏,林氏和高氏虽然都为孝文帝生了孩子,但是孝文帝并没有明媒正娶她们,而且孝文帝也并不宠爱她们。孝文帝后来迎娶了两位皇后,分别是废皇后冯清、幽皇后冯润。废皇后冯清,是太师冯熙的女儿。太和十七年,27岁的孝文帝,虽然此时他已经是7个男孩的父亲,然而从礼法上讲,他依然是未娶妻的单身汉。太尉元丕等上表说:“长秋未建,六宫无主,请正内位。”于是冯清被立为皇后,她履行一个皇后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每逢大典,她率领后宫中的夫人、嫔妃、世妇、御女如锦簇花团般出现在典礼现场;孝文帝出征,她留守平城,为远行的丈夫在佛前祈祷。然而,她却也无法得到孝文帝的爱。

孝文帝所有的妻子中,他最情有独钟的是冯清的异母姐姐冯润。冯润14岁入宫,她风采照人,妩媚艳丽,深得皇帝宠爱。但是不久却得了慢性病,被冯太后送出宫外当了尼姑。冯润病好之后,忍受不了念佛读经的寂寞,曾经与人有私情。孝文帝自冯润出宫之后,一直忘却不了她的音容笑貌,怀念之情随着时光的流逝更加强烈。在得知冯润病愈的消息后,马上将她接回了宫中。

冯润回宫后,孝文帝对她宠爱如初。公元496年,孝文帝以皇后冯清不讲汉话为由,废为庶人,立冯润为皇后。失势的皇后冯清,避居瑶光寺为尼,青灯古佛,孤独终老。孝文帝虽然宠爱冯润,却更加重视统一大业,太和二十二年(498年),他发兵20万进攻南齐,并很顺利地攻下新野、南阳、樊城等地,之后,大军停在悬瓠一带休整。

皇上领兵在外,在后宫做主的新皇后冯润水性杨花的本性又显现出来。当时宫中有一位宦官叫高菩萨,仪表堂堂,是靠欺骗手段混进宫中的,仍是个没净身的真男子。冯氏不久便与他勾搭在一起。高菩萨很会笼络人,他手下有一批人甘心为他卖命,充当爪牙。冯氏也培植了一批私党,互相勾结,表里为奸。尽管宗室中有人知道了他们的丑事,但也无人敢管。

网络配图

但是,冯氏的丑闻最终还是被孝文帝知道了。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年少寡居的彭城公主被冯润不学无术的弟弟冯夙看中,孝文帝也答应了这门亲事。谁知公主与死去的丈夫情深意笃,不愿马上嫁人,即使嫁人,也不愿意嫁给冯夙这样的平庸之辈。冯夙准备强娶之时,无奈的公主率几个婢仆秘密出宫,赶往皇帝军中,合盘端出了皇后与高菩萨的奸情。孝文帝又惊又怒,但对妹妹的话也不全信,认为可能她在惊怒之下,捕风捉影,说了气话。但是,孝文帝的亲信宦官刘腾的密报却将孝文帝对皇后的幻想击得粉碎,孝文帝因此事急怒攻心病倒在军中。

冯皇后得知自己的丑行暴露后,忧惧之中忙与母亲常氏商讨对策。俩人求托女巫,诅咒孝文帝速死,并希图像冯太后那样,另立少主临朝称制。同时为了侦探孝文帝的情况,冯润多次派心腹到军中探望孝文帝,孝文帝为免打草惊蛇,对宫中之事佯作不知,冯润不禁心中窃喜。

公元499年,孝文帝经周密安排,突然赶回洛阳,一入宫即捕拿高菩萨等人,并且从冯皇后身上搜出一把三寸长的小匕首。到了晚上,孝文帝坐在含温室,让冯皇后坐在离自己的坐榻有两丈多远的东边屋子里,然后命令高菩萨等人坦白交待与皇后淫乱之事,高菩萨无奈,只得一一招供。审讯完高菩萨之后,孝文帝把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两人召进自己的房中,指着冯皇后对他们说:“过去她是你们的嫂子,从今开始就是两旁路人了,所以只管进来勿须回避。”接着又说:“这个荡妇想要拿刀刺杀我,我因她是文明太后家的女儿,不能废掉她,只是把她虚置在宫中,她如果有廉耻之心的话,或许能自取一死。所以,你们不要以为我还对她有什么情分。”

网络配图

彭城王和北海王出去后,孝文帝问冯皇后最后还有什么话要说,冯皇后跪地磕头,涕泣不已。孝文帝念在多年的夫妻情分上,让冯皇后回到后宫幽居,嫔妃们见到她还照样对她施行皇后之礼,只是命令太子不再每天早晨去向她请安。

经此剧变,孝文帝一直郁郁寡欢,孝文帝因为冯润之事,加上身体本来虚弱,一病不起,临终时下旨:“冯皇后长久以来不守妇道,乖违后德,我死之后,可以赐她自尽,以皇后之礼仪加以安葬,庶可免去冯氏家门之丑。”北海王等人以孝文帝的诏令去给冯皇后送毒药,冯皇后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不肯饮药,说道:“皇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诏令,这是诸王之辈们要谋杀我呀!”北海王无奈,只好让人把她抓住,强迫她把毒药喝下去。淫乱后宫的冯皇后就这样一命呜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历史上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宋徽宗贪图享乐,不顾百姓的死活,光在自己的豪华宫殿里修道炼丹、吟诗作画还觉不够,又开始打起美色的主意。身为一国之君,甚至玩到了风月场上。那么,历史上留下的宋徽宗和李师师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呢?趣闻小编就为您揭开这一段“往事”。徽宗皇帝沉迷于东京城的美景,也

  • 明朝太监竟敢侵犯干扰守寡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选美其实不是一件什么新鲜事,历朝历代都有从民间挑选美女的习惯,例如春秋时期的西施和汉代的王昭君都是从民间选上来的。但真正将其拔到关乎国之安危这个高度,还是明清两朝的事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贱,自从君临天下后,事必躬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除了除功臣、废宰

  • 横扫天下的秦昭王 为何被蔺相如吓得半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小学时,我们就学过《完璧归赵》的故事。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又有《廉颇蔺相如列传》。对于其中蔺相如的贡献,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蔺相如完毕归赵,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尤其是后来的渑池之会,更是让秦昭王颜面尽扫。在列传中,通过蔺相如人不无得色地提到“秦国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 徒以吾两人在而”。这是事实,也是

  •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昞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唐国公李昞也称李昺,是南北朝时期北周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妻子为独孤信之女独孤氏。李昞史书中也写作“李昺”,祖籍赵郡广阿(今河北省隆尧县),成长在代北。网络配图父亲李虎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称陇西郡公。他从小受到父亲李虎的良好教育和影响,一边学文,一边习武,练就一个好身板,练出一手好武艺。擅长使

  • 和是怎么死的 嘉庆皇帝早已恨透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和在嘉庆上台之后不久即被赐死,那么,在乾隆朝如此受宠的和究竟是因为什么呜呼哀哉了呢?真相让人有点吃惊,因为和曾经对付过嘉庆!这不是死对头嘛!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驾崩。次日,嘉庆帝命和与户部尚书福长安轮流看守殡殿,不得擅自出入,实施软禁。接着下了一道突兀的圣旨,命令着实

  • 赵云子龙"浑身是胆" 三国名将赵云真那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赵子龙,三国名将,匹马单枪闯曹营,号称“一身都是胆”的英雄。然而,常言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赵云是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强大呢?今日我们不妨再来探讨一番。先来看一下赵云的单挑记录:网络配图赵子龙真的“一身都是胆”?咱来个数据大分析赵云在整部《三国演义》中,记载单挑25次,除去其中不包括群战和用计诈

  • 三国名将张辽有何过人之处 两个帝王都感激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张辽,是《三国演义》中曹魏的第一名将,,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

  • 史上杀兄夺嫡篡位皇帝:相煎何太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一、秦二世胡亥秦二世,也称二世皇帝,姓赵氏,名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太子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谋杀了其兄扶苏后就当上了秦朝的二世皇帝。胡亥杀兄夺嫡,登上皇帝大位,却不问朝政大事,安享后宫之乐,将朝中大小政事都由赵高一人来独断专行。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他也害怕朝

  • 顺治为什么会指定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鳌拜在康熙年幼时,杀死同位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把持朝政,是个权臣,恶人的形象。那么顺治当初为什么要指定鳌拜为辅政大臣呢?鳌拜在满清打天下时期立下过汗马功劳,军功赫赫,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对满清也是衷心耿耿。网络配图崇德二年(1637),清军进攻牵制辽东的明军重要基地皮岛(今朝鲜椵岛),明军严阵以待,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那么容易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杯酒释兵权为什么那么容易,这是因为赵匡胤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干,他能够镇得住这些将领。这些将领虽然南征北战,但是都是在赵匡胤指挥下进行的,因此他们都很敬畏自己的上司。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杯酒释兵权变得很容易。杯酒释兵权是在宋朝刚建立的时候进行,在当时,国家已经没有了再需要打仗的地方,因此这些武将没有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