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91 更新时间:2024/1/31 5:04:23

说到武则天,大家肯定都非常的赞赏,毕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而且在位的时候还做了很多非常厉害的事情。对于这些关于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毕竟当上皇帝之后还改立了武周,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那么对于武则天来说,她所做的这些历史功绩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有那些

政治上:打击门阀。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文化上:发展科举,重用寒门。

武则天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在洛城殿对贡士亲发策问,遣“存抚使”十人巡抚诸道,推举人材,一年后共举荐一百余人,武则天不问出身,全部加以接见,量才任用,或为试凤阁(中书省)舍人、给事中,或为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试官制度自此始,时人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推侍御史,腕脱校书郎”之语。武则天虽以官位收买人心,但对不称职的人亦会加以罢黜;明察善断,故当时的人亦乐于为武则天效力。

经济上:轻徭薄赋。

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军事上:稳定边疆。

在军事上,由于武则天称帝前后杀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宿将名帅,更由于均田制的逐渐瓦解,使得府兵减少,国家防御力量较弱,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对外战争频频失利。安北都护府、漠南、漠北在高宗死时仍然被唐朝统治,而武则天时期滥杀程务挺、弃用王方翼等名将更使后突厥扩张占据漠南、漠北。武则天几乎将太宗、高宗辛苦经营的安北、安西全部放弃了不过随着统治的稳定又逐渐挽回了颓势。

2、武则天的历史评价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

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

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白,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诗仙,这个称号已经在我们脑海里根深蒂固了。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李白会被称之为诗仙,难道就是因为诗写的好?可是古代诗写的好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称李白是诗仙呢?所以这个称号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好奇的事情,李白被称诗仙的由来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

  • 李白为什么当不了大官,他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李白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写了不知道多少震惊中外的诗词,但是就是这样,为什么却当不了官呢?这种有才之人难道不应该被皇帝所青睐吗?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很多朋友都会非常的好奇,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个大家说道说道,看看这个礼拜到底是因为什么当不了大官的。1、李白为什么当不了大官李白(

  • 李白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白,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毕竟他可是中国古代的诗仙,他在古代诗词文化可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然也不会被后人称之为“诗仙”。但是说到唐宋八大家,竟然李白不在里面,作为一代诗仙,为什么他竟然没能成为“唐宋八大家”呢?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些疑问

  • 吕端是哪个朝代的人,为何说他大事不糊涂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吕端是北宋初年宰相,他聪明好学,早期是以父亲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等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吕端担任太常丞,此后深得重用。可以说在宋太宗传位宋真宗的过程中,吕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真宗继位初期能够稳定局面,也是因为有吕端在背后帮忙。吕端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但有人却说吕端是个糊涂人,这到底是为何呢?其实

  • 袁崇焕到底是哪里人?他的墓在现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袁崇焕到底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很多人非常想知道袁崇焕到底是广西人还是东莞人,还有袁崇焕墓的具体位置,所以这个袁崇焕到底是哪里人,墓又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大家一起来分析。袁崇焕到底是哪里人争议很大,其实也很好理解了,因为按史料说话就好了。袁崇焕祖籍在

  • 侬智高是哪里人?他的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侬智高这个人,这个人也非常的厉害,话说这个人在北宋时期也非常的出名,那么这个人到底是哪里人呢?还有这个侬智高的墓又在哪里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了,看看具体的内容吧。1、侬智高是哪里人侬智高是安德州人,安德州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广西靖西县安德镇,所以这个侬

  • 公孙贺和卫青是亲戚吗,他为什么不愿当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公孙贺是汉武帝时期名臣。早年,刘彻被立为太子时,公孙贺为太子舍人,等刘彻称帝,公孙贺也跟着升职。公孙贺在汉景帝时期就多次立下战功,因此深得重用,此后汉武帝与匈奴开战,公孙贺曾带兵日夜兼程,奔走六七百里,在夜间赶到匈奴右贤王大营,与卫青、李蔡等将领汇合,杀了匈奴右贤王一个措手不及。那今天就来简单讲讲公

  • 萧绰和慈禧经历介绍,两人竟有不少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一般人很少会把萧绰和慈禧联系到一起,两人相隔近900年。不过仔细研究她们的一生,其实能发现不少相同之处,只是萧绰和慈禧的结局完全不同,就影响力来说,慈禧也会更大一些。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和大家讲讲有关萧绰和慈禧的故事,从小时候开始了解,一直到她们各自的人生巅峰,看看这中间究竟经历了什么。文章内容

  • 陈祗权力有多大,朝中地位一度超过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没看过三国的朋友,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位陈祗。虽然陈祗名气不大,但他在蜀汉算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大臣,其权利鼎盛期,甚至超过了大将军姜维。董允去世后,陈祗接任侍中,此后他和黄皓互为表里,使得黄皓有了干预政事的机会。当然,也不能说陈祗就是一个奸臣,他曾支持姜维北伐,为此还和谯周展开激辩。当时刘禅十分看重陈祗,

  • 孝文帝为什么废太子,元恂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元恂是孝文帝嫡长子,而他之所以会被废,是因为他违抗父亲,孝文帝担心元恂今后会成为祸患,因此将他的太子身份废黜。变成平民的元恂被安置在了河阳,此后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元恂也是对自己的行为十分后悔,他开始整日念读佛经,顶礼膜拜,能看出他有悔改之意。但孝文帝最后还是下令赐死元恂,这究竟是为何呢?下面就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