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三桂为什么杀永历帝

吴三桂为什么杀永历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46 更新时间:2024/3/4 8:15:38

吴三桂先是叛明归清,后又起兵反清,虽然他认为自己当时的兵力胜于八旗,但最后还是失败了。从吴三桂这两次的行为来看,可以发现他在家国面前并没有坚定的立场,更多是根据利益行事。吴三桂之所以会杀永历帝,原因也在于此。所以后世自然不会对吴三桂有好的评价,而他的失败可以说早就注定好了。因为吴三桂扛起反清大旗时,根本难以服众,毕竟南明就是被他灭的。

1、吴三桂的败笔

由于吴三桂把明朝的皇帝永历帝绞死,因此,他在反清的时候,不可能打着“反清复明”这样一个旗号。为什么呢?因为明朝皇帝是你绞死的,你却又说你“反清复明”,那不是一个笑话吗?

所以最终,吴三桂当时提出的口号只有“反清”。但因为只有“反清”,那么也就意味着,吴三桂是在造反,是一个地方诸侯造中央政权的反。对于这样反叛的行为,人人得而诛之。所以清军在剿灭吴三桂的时候,非常的理直气壮。

其实,吴三桂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当时他是打着“驱逐鞑虏”这样的口号,也就是把清军当成“鞑虏”,用“华夷”的思想来引领老百姓,让老百姓投降他。但是,这个思想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为什么呢?

一方面,“华夷”的思想,在经过金国、元朝这些朝代以后,实际上已经不强烈了。连朱元璋都认可元朝,说元朝是正宗的朝代,是天命所归的朝代。那么说明,少数民族也是可以当天子的。北方的少数民族当天子,也是可以被认可的。既然北方的少数民族当天子,可以被认可。那么,满清的爱新觉罗氏当天子,也是可以被认可的。再说了,满清的爱新觉罗氏已经入关当了几十年的天子了,人们大部分已经认可了。现在却再用这个旗号,其说服力是不强的。

另一方面,吴三桂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投降了清朝,当了清朝几十年的大臣。吴三桂既然已经当了清朝几十年的大臣,他投降清朝的事情,也就如同板上钉钉。在这种时候,再提什么“驱逐鞑虏”的口号,那不是相当荒唐吗?而且,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明显是因为清朝政府想要削藩,吴三桂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才反叛清朝的。如果不是康熙皇帝削藩,吴三桂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总之,吴三桂当时一切宣传,都显得是无效的。

但是,如果当年他不绞死永历帝。那么,吴三桂后来的造反,在宣传上要好得多,有说服力得多。

2、吴三桂为何杀永历帝

那么,吴三桂当时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永历帝呢?

其实,吴三桂就是一个非常投机的人。他一直在算计自己的利益。怎样能够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怎样来。

不过,吴三桂所算计的利益,都是眼前的利益,不是长远的利益。在他的当下,怎样才能让眼前的利益最大化,他就怎样做,从来没有家国大义这样的东西。

比如在镇守山海关的时候,他通过考量,认为李自成的军队,绝对不是清军的对手。如果投降了李自成,他立刻就会成为清军的重点攻击对象,李自成不会,也没有能力帮助他。所以,他才毅然投降了清军。

当他抓到永历帝以后,他对眼前的利益,也是进行过一番考量的。吴三桂当时需要继续得到清政府的充分认可。只有清政府充分认可他,他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在西南地区拥有更大的权力。所以,尽管清政府并没有让吴三桂杀永历帝,但是吴三桂不但杀他,而且用残忍的方式,用弓弦勒死永历帝。吴三桂这样做,就是有意清朝皇帝邀功请赏,表明自己有多么忠于清朝皇室。

3、利益驱动

应该说,吴三桂的两次投机行为,目标都达到了。第一次投机行为,使得他成了清朝开国功臣,而且也让清政府放心地派吴三桂南下,追剿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第二次投机行为,使得吴三桂在西南一带获得了绝对的权力,他也得以被封为平西

吴三桂最后的反清,显然也是一种投机行为。他认为自己的实力,足够与清政府抗衡。自己只要反清,最终必然会取代清朝,一统天下。所以,他才会举起反清大旗,做出叛乱行为。

只不过他这次的投机,明显是一个失误。而他之所以会失误,其实全都是前两次投机造成的。如果没有之前在山海关的叛变,如果没有绞死永历帝这样的事情。那么,最终他在道义和舆论上,就会占很大的优势,就会有更多的人追随他,站在他身后支持他。那样的话,他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可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用在吴三桂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华筝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射雕英雄传》中,并没有很明确的告诉读者华筝最后结局如何,只是说她到自己哥哥拖雷那里生活,此后便没了下文。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来推测下华筝的结局,或许最终是以悲剧收场。华筝虽然不是主角,但依旧是给很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和郭靖之间的感情令人动容。只可惜两人有缘无分,郭靖爱的是黄蓉,再加上因

  • 失去官员的把柄,刁光斗为什么不提前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刁光斗这个人物应该给很多网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论智谋刁光斗不输宋慈,只可惜他没把自己一生本领用在正道上。很多人不理解,刁光斗最后为何选择等死,而不提前逃走?其实,当刁光斗决定把他手上有关朝廷命官的把柄上交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最后活不了,只是他没想到皇帝会一把火把这些证据烧了。刁光斗的反应并不意

  • 罗艺真实历史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很多朋友都是通过《隋唐演义》,了解到罗艺这个人物。演义中,罗艺骁勇善战,后来隋朝将幽州封给罗艺,罗艺便在幽州割据。他的儿子罗成是虚构出来的人物,而秦琼成了他的侄子。历史上,罗艺与李建成结交,但最后称帝的是李世民,罗艺担心自己的处境,于是决定发动叛乱,最后兵败被杀。想了解罗艺真实历史的话,那就不要

  • 最公认的千古一帝有谁,历史上只有这三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的说法最早出自明朝,是思想家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网上有关千古一帝的讨论很多,认为能得到这种称号的皇帝有好几位,但比较公认的目前来看只有三位,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还有唐太宗。这三位皇帝都做出过卓越贡献,开创盛世。当然,人无完人,皇帝也是人,他们虽然被称为千古一帝,但也不能说明各方面都很完美,只

  • 商鞅为什么被处死,结局难以避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虽然帮秦孝公完成改革,使得秦国走向盛强,但他被杀的结局似乎难以避免。对于商鞅来说,他能顺利推行变法,是因为有秦孝公替他撑腰,扫除一切障碍。等秦孝公病逝后,秦惠文王原本就对商鞅有所顾忌,加上还有一众旧贵族早就想拿商鞅开刀,就算他出逃,也难以改变最终结局。除非商鞅走在秦孝公前面,这样或许还能换一个善

  • 商朝伊尹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伊尹,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非常的陌生。伊尹是商朝初年的人物,他不仅仅是商朝三朝的元老,同时还协助了商汤灭了夏,可谓是商朝的开国功臣了。在商朝时期的完整文字记载当中就有专门针对伊尹的历史讲述,可见伊尹对于商朝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伊尹。战国时期的史书《竹书纪年》记载:

  • 古代四大才女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相比古代四大才女,可能各位更熟悉古代四大美女。其实四大才女也很美,而且还有才,所以也是让无数后人感到向往,心生敬仰之情。这四大才女按年代分别是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和李清照,在历史上都是十分有名的人物,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她们的事迹。如果不太了解的话,可以趁此机会看看关于她们的生平故事,说不

  • 张学良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张学良整整活了一个世纪零四个月,很多网友对他长寿的秘诀感到好奇。一般人眼里,肯定认为长寿需要有好的生活习惯,不能有不良嗜好,饮食方面也要多加克制,不过张学良似乎并不是这样,他年轻时染上过毒瘾,后来是在友人的劝解下开始戒毒。其实想要长寿,有好的习惯只是原因之一,自身的心态也非常重要,或许心态才是最主要

  • 郭嘉的身世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历史上他的评价这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三国里面的谋士,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了,但是除了诸葛亮还有很多非常厉害的谋士,比如说郭嘉,他可是被誉为三国第一鬼才。而且是非常受大家喜欢的一位。那么关于郭嘉的身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郭嘉的身世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

  • 历史有哪些虚构但是名声显赫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很多历史人物,在我们所熟知的,听歌的历史人物里,大部分都是存在的,不过还有一部分是为了著作虚构出来的角色,而且还有很多都是非常受大家喜欢的虚构角色。那么今天小编就专门针对这些虚构的有名历史人物来跟大家盘点一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1、查无此人第一位:貂蝉。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