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寇准被贬官的原因是什么?

寇准被贬官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63 更新时间:2024/1/22 21:16:37

澶渊之盟固然值得称道,在这次战争中,宋军也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使辽朝统治者认识到宋军和中原地区的人民是不可轻侮的。从此以后,契丹就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入侵。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凖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不测之祸。寇凖对北宋王朝功重如山,真宗对寇凖十分敬重,引起妥协派官僚的嫉恨。

王钦若这个曾被寇凖斥之为“罪可斩首”的妥协派首领,对寇凖更是恨之入骨。一回到东宫,王钦若就开始对寇凖施展阴谋。在一次退朝之后,他乘机对真宗说:“陛下敬重寇凖,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宋真宗点头肯定。王钦若说:“我想不到陛下竟有这样的看法。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反而说寇凖有功。”宋真宗一愣,问他原故。王钦若说:“《春秋》书都把城下之盟当作一种耻辱。澶渊之盟实际上是城下之盟,陛下不以为耻吗?”王钦若见宋真宗不高兴,接着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从此,宋真宗对寇凖就冷淡起来。

《宋史》:准在相位,用人不以次,同列颇不悦。它日,又除官,同列因吏持例簿以进。准曰:"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也,若用例,一吏职尔。"二年,加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准颇自矜澶渊之功,虽帝亦以此待准甚厚。王钦若深嫉之。一日会朝,准先退,帝目送之,钦若因进曰:"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邪?"帝曰:"然。"钦若曰:"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帝愕然曰:"何故?"钦若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帝愀然为之不悦。钦若曰:"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寇凖做宰相,选拔人才不讲门第,喜欢进用出身贫寒而有真才的人。御史台是专门批评朝政得失的机构,每当御史台官员有缺额时,他就让平时具有批评精神的人去担任。这样一来,他就更成为王钦若等人的眼中钉。在王钦若一伙的攻击下,景德三年(1006年)二月,寇凖被免去相职,到陕州去做知州。

寇凖离开东京,在河南、陕西等地作了多年的地方官。丁谓与王钦若都是一个善于奉迎之人,为了博得宋真宗的欢心与信任,他们大搞迷信活动,以伪造所谓“天书”、编造祥异等事。粉饰太平、迷惑视听。宋真宗晚年卧病不起,越发迷信和糊涂,对于王钦若与丁谓,简直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天禧三年(1019年),形势发生了变化。丁谓主动邀请寇凖回朝再当宰相。丁谓此举别有一番用心。当时,无论从资历是从声望上讲,丁谓实在不够宰相的资格,因而他以参知政事的名义请寇凖回朝为相,以便假借寇凖的资望为自己的权势服务。这一点,局外人是清楚的。寇凖的一个门生就曾十分恳切地对寇凖说,称病不去为上策,而“再入中书”当宰相为下策。然而耿直的寇凖不听劝阻,终于在六月间赴京上任了。

丁谓对寇凖先后施展了两套阴谋。起初他一心想把寇凖拉为同党。在一次宴会上,寇凖的胡须沾了些菜汤,丁谓马上起身为寇凖擦须。寇凖不但不领情,反而十分恼火,当场训斥丁谓有失大臣之体。丁谓恼羞成怒,发誓要报复寇凖。

宋真宗得风湿病后,刘皇后参预朝政,凡事皆问丁谓。丁谓误国,寇凖、王旦向敏中等元老重臣都上奏建议应选择正大光明的大臣来辅佐太子监国。寇凖还特别指出:“丁谓、钱惟演是奸佞之人,不能辅佐少主。”其实是在反对刘皇后预政,反对丁谓专权。病中的宋真宗也意识到丁谓专权的严重局势,批准了寇凖等人的上奏。寇凖让知制诰杨亿秘密起草太子监国的诏旨,并且准备与杨亿一起辅政。

刘皇后是四川人,她娘家的人仗势犯法,宋真宗为了刘皇后的面子,下诏赦免。寇凖坚决反对,认为必须按国法处置。为这件事,刘皇后与寇凖结下怨仇。不料,寇凖与杨亿密谋由太子监国一事被杨亿的妻弟张演酒后泄漏,刘皇后先下手为强,罢寇凖为太子太傅,封为莱国公。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和丁谓有私怨的太监周怀政联络同党,企图发动政变,斩杀丁谓,复相寇凖,尊宋真宗为太上皇,拥立皇太子即位。这件事被客省使杨崇勋出卖。丁谓连夜化装乘牛车到曹利用那里商量对策。丁谓、曹利用派兵包围了周怀政的住处。周怀政被俘后自杀。丁谓想乘机干脆把寇凖置于死地,就诬告寇凖参与密谋。寇凖虽没被问成死罪,却再次罢相,被逐出京城。

《宋史》: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时巡检朱能挟内侍都知周怀政诈为天书,上以问王旦。旦曰:"始不信天书者准也。今天书降,须令准上之。"准从上其书,中外皆以为非。遂拜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三年,祀南郊,进尚书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时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准请间曰:"皇太子人所属望,愿陛下思宗庙之重,传以神器,择方正大臣为羽翼。丁谓、钱惟演,佞人也,不可以辅少主。"帝然之。准密令翰林学士杨亿草表,请太子监国,且欲援亿辅政。已而谋泄,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时怀政反侧不自安,且忧得罪,乃谋杀大臣,请罢皇后预政,奉帝为太上皇,而传位太子,复相准。客省使杨崇勋等以告丁谓,谓微服夜乘犊车诣曹利用计事,明日以闻。乃诛怀政,降准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什么原因导致丁谓和寇准的关系突然破裂?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丁谓是宋真宗时期的权臣,在北宋的历史上名声并不好,被人称为奸臣,但是他才高八斗,与寇准成为了朋友。宋真宗执政晚期时丁谓却与寇准反目成仇了,什么原因导致两人关系突然破裂?两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后来,人们把“拂须”这一动作认为是拍马屁,而这个典故就与丁谓和寇准有关。宋朝读书

  • 北宋蔡襄的书法成就和书法特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蔡襄,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依仁(安)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同时他的书法造诣也是非常深厚,就连“四大家”的苏东坡也甘拜下风,那么蔡襄的书法成就有哪些,他的书法特点又有哪些呢?蔡襄的书法成就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

  • 宋真宗封禅泰山的过程和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同时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澶渊之盟签订后,宋真宗赵恒原以为这是一桩值得自豪的功业,很得意了一阵子后来还为此封禅泰山。王钦若善于察言观色、逢迎邀宠,他看出赵恒既好大喜功,又害怕战争,于是建议赵恒举行封禅大礼。赵恒同意,但又担心宰相王旦将会反对。

  • 北宋五鬼之一王钦若是忠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历经3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了许多令后人敬佩的名臣,但让人憎恨的奸臣却也不少,最著名的奸臣就属北宋五鬼,王钦若就是五鬼之一,此人亦正亦邪,有让人称赞之处,也有让人诟病之处。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北宋大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

  • 丁谓挖渠修皇宫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丁谓是北宋时期的宰相,可是一个天才型的官员,书上记载的他长得干瘦而精干,一双眼睛有点斜视,可目光炯炯。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首先不可否认他的思维深邃,文采超然,做过许多有益的事情,但也善于弄权,谋取私利,排挤同僚,所以落得“亦忠亦奸”“的名声。他的办事能力深得皇上

  • 北宋宰相丁谓的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丁谓(公元966~公元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河北。北宋宰相、奸臣。与王钦若等人并称为五鬼。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封晋国公。前后共在相位七年。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

  • 北宋第一神射手王舜臣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当喜欢历史的朋友谈及北宋,都会为繁华盛世之后的孱弱武功而叹息,也为没有能征善战的武将而遗憾。其实,这是由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的国策所导致的。但当时,也不乏热血守边的大好男儿,也不缺骁勇善战的猛将,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北宋第一神射手王舜臣。王舜臣这个名字很少人知道,可能只知道宋代有杨家将,不光是现在,就在

  • 关汉卿历史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关汉卿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中国戏剧学史上最重要的剧作家。若李白代表唐诗,苏轼代表宋词,那关汉卿就是元曲的代表了。关汉卿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留下大量散曲,对中国戏剧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关于“元曲四大家”的称谓,是由周德清在元代就提出的

  • 历史上有宋朝画家王霭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历史上的确有王霭这个人,而且王霭与夜宴图的确也有关系,虽然现在传世的《夜宴图》不是王霭所画,但是王霭在夜宴图的背景故事中也有一席之地。传世的《韩熙载夜宴图》据说是南唐后主李煜,派顾闳中暗中监视韩熙载所画,李煜很想重用韩熙载,却闻其“放意杯酒间,竭其材,致娱乐殆百数以自污,&rdquo

  • 北宋天才画师王希孟的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王希孟(1096年-1119年),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