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汉卿历史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

关汉卿历史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71 更新时间:2024/1/16 8:57:23

关汉卿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中国戏剧学史上最重要的剧作家。若李白代表唐诗,苏轼代表宋词,那关汉卿就是元曲的代表了。关汉卿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留下大量散曲,对中国戏剧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关于“元曲四大家”的称谓,是由周德清在元代就提出的,到了明代,这一传统说法遭到了质疑。在明代掀起了关于元曲四大家的新论争,特别是《西厢记》的历史地位的上升,直接影响到了关汉卿的历史地位。

元代的关汉卿是一个伟大的戏曲家。由于关汉卿的创作在杂剧形成和鼎盛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在中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都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因而受到后人的钦敬。不可确考的身世元代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卑下,“七匠八倡九儒十丐”的说法也早已为人们熟知,从事戏曲创作的知识分子更被目为倡优一流,因此,尽管关汉卿是那么一个了不起的大戏曲家,却连一篇传记、行状都没有留下来,因此,他的生年月和生平事迹都已不可确考,只能从一些零星的记载中了解一个大概。关汉卿,约生于十三世纪初,死于十三世纪术,号已斋(又作一斋),大都(今北京)人。

元末人郴经在《青楼集》序中说他是“金之遗民”。明人蒋一葵《山堂外记》则说“关汉卿金末为太医院尹,金亡不仕”。事实上,金、元两代均无“太医院尹”的官职,“太医院尹”可能是“太医院户”的讹误。“医护"也并非是真正的医生。对这些,令人虽然间有异说,但也都没有确切的证据。关汉卿可能生于金末,与元代另一有的副作家自朴华事相近。笼能地说他活动于十二三世纪不得。在杂剧的发展史上,关汉卿的创作活动开始得较早,时间也比较长,他并且是个多产的作家。他在元代杂剧作家中无论从剧作的数量还是质量看,都是首屈一指的。

明人致明在吊词中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录鬼等》并非过誉。而元末人周德清说“北乐府”(即杂剧)“其备则自关(汶卿)、郑(德辉)、白(朴)、马(致远)"《<中原音韵》,明人朱权说关汉卿“初为杂剧之始”(《太和正音谱》,明朱楠《元宫词》说: “初调音律是关卿”,都证明关汉卿在杂剧这一艺术形式的完备和定型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无疑是杂剧界的泰斗,所以当时大都人把他的名字作为一种荣誉,赠给年轻而有才华的作家高文秀,称之为“小汉卿”,南方杂剧作家沈和甫,也被称为“蛮子汉卿”。

关汉卿不仅谙于音律,编写了许多剧本,而且擅长歌舞,经常参加戏剧演出明人臧晋叔在《元曲选》序中说他:"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粉墨登员使他能聆听演员的意见,了解观众的心理和要求,这是他的戏剧创作取得卓越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关汉卿为人酒脱不拘,“生而侗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昂蕴游风流,为一时之冠"(见熊自得《析津志》。他写了盈常人引述的散套(南昌一枝花·不伏老)熟、捶不画、炒不爆、响珰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你钻入他锄不断、祈不下、解不开、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这套套曲在带有自嘲嘻笑的口吻中,洋溢着一种幅强粗豪的英锐之气,可以看作是关汉卿性格的自我写照。正是这种放浪不羁、坚韧顽强、热情爽朗的性格,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强烈的战斗性和理想的光辉。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性格,使他能在那个“恶言犯上”便要杀头流放的时代,坚持不懈地终生从事杂剧创作的事业。

当时,大都的许多杂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组成了许多“书会”。关汉卿与“高才博艺”的书会才人们之间,有着友好密切的往来。他与杂剧作家杨显之是一同切磋作品、斟酌文辞的“莫逆之交”。杂剧作家梁进之、费君祥是他的朋友。性格滑稽佻达的散曲作家王和卿也与他过从甚密,时常互相讥谑,十分亲呢。而名冠一时的女演员朱帘秀也与他唱和往来。他曾写了散套(南吕一枝花)赠给她,其中不仅描写了朱帘秀的端庄秀美,而且流露出自己对她的倾慕。

关汉卿一生的主要活动地点在大都。南宋灭亡之后,他曾到南宋故都杭州及扬州漫游,写了套曲歌咏杭州景物,描绘了南宋故都的繁华景象和“水秀山奇”的江南风光。他和许多名剧作家的南下,可能对后来元杂剧中心的南移起了推动的作用。大约在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关汉卿离开了人世。据《录鬼簿》记载,关汉卿一生创作了六十三个剧本,现存十八个。其中有三个剧本是否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有两个科白残缺,曲白俱全又无争论的有十三个。其中,《窦娥冤》、《拜月亭》、《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等成就较高,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宋朝画家王霭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历史上的确有王霭这个人,而且王霭与夜宴图的确也有关系,虽然现在传世的《夜宴图》不是王霭所画,但是王霭在夜宴图的背景故事中也有一席之地。传世的《韩熙载夜宴图》据说是南唐后主李煜,派顾闳中暗中监视韩熙载所画,李煜很想重用韩熙载,却闻其“放意杯酒间,竭其材,致娱乐殆百数以自污,&rdquo

  • 北宋天才画师王希孟的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王希孟(1096年-1119年),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r

  • 宋代茶学家蔡襄对茶文化有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宋代茶文化非常盛行,蔡襄就是一位精于品茗、鉴茶,嗜茶如命的茶博士。据说蔡襄挥亳作书必以茶为伴。对这样一位十分喜爱茶叶,尤其是对福建茶业有过重要贡献的朝廷命官,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古代的茶学家。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

  • 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救父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曹娥,会稽上虞人。东汉时期著名孝女。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还有说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相传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

  • 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的事迹和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贞德死后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拿破仑到现在,法国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席勒、威尔第、柴科夫斯基、吐温、萧伯纳、布莱希特都创作过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直到如今。贞德原本是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她声

  • 刘伯温为什么辅助朱元璋平定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各地战乱不断,最终朱元璋能够统一天下,多亏了身边有足智多谋的刘伯温辅佐他。刘伯温这个人物在民间中是一个会法术的奇人,但是毕竟只是传说,没有任何证据。那么刘伯温为什么辅助朱元璋平定天下?话说当年刘伯温在官场大起大落三次之后,归隐浙江老家。没过多久,朱元璋率红巾军打到处州。注重有识之士的朱元璋

  • 蔡京推行社会救济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蔡京是福建莆田人,北宋的权相,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17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他为相时,把持朝政,陷害忠良,将北宋王朝推向了末路,所以被骂为“六贼之首”!但是蔡京当政期间,将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那么蔡京为什么要推行社会救济,设立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呢?

  • 林则徐说过的名言警句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起民族英雄林则徐肯定大家都知道他,毕竟上学时期不管是书上还是老师的课上,都有听过他的故事。大家都对他历史上在民族危亡之际,敢在广东禁毒销烟、抵御外侮的壮举深表钦佩。除了这些壮举之外林则徐也说出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1838年,林则徐奉命出任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与外国鸦片贩子斗智斗

  • 虽然蔡京是个贪官奸臣,但是散文写的很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蔡京,先后四次任宰相,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虽然蔡京是个贪官奸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蔡京非常有才华,蔡京不光在政治上有突出成就,书法造诣也很高,连

  • 朱耷为什么叫八大山人的名字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为明江西弋阳荣庄王朱奠壏七世孙。生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享年八十一岁。幼负性绝慧,早事诸生业。明亡,甫弱冠,佯装喑哑。三十九岁,遯迹江西奉新山耕香院,从颖学弘敏大师学,薙发为僧,释名传綮,曾藏八大人觉经,遂自号八大山人,或谓寓&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