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关文成公主在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

有关文成公主在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43 更新时间:2024/1/6 1:35:10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后,连布达拉宫也是为了迎娶文成公主建造的。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文成公主和亲是一段佳话,有关文成公主也在民间流传了不少传说故事。

一、六试婚使

7世纪,唐朝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经济文化。相传,禄东赞携带黄金5000两以及大量珠宝,率领求婚使团,前往唐都长安请婚。不料,天竺、格萨、大食、霍尔的国王也派了使者求婚,他们均希望迎娶贤惠的文成公主。唐太宗决定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谁胜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这便是历史上的“六试婚使”(又称“六难婚使”,也有“五试婚使”之说,拉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描绘这一故事的壁画)。

第一试:绫缎穿九曲明珠,即将一根柔软的绫缎穿过明珠(有说汉玉)的九曲孔眼。

第二试:辨认一百匹骒马和一百匹马驹的母子关系。

第三试:规定百名求婚使者一日内喝完一百坛酒,吃完一百只羊,还要把羊皮揉好。

第四试:交给使臣们松木一百段,分辨其根和梢。

第五试:夜晚出入皇宫不迷路(也有说是辨认京师万祥门内的门)。

第六试:辨认公主。

禄东赞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的一一破解了难题,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二、日月山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三、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别名“沙加公主庙”,位于玉树县结古镇东南25公里的贝纳沟。相传文成公主前往拉萨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长时间,受到当地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她深受感动,便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文成公主离开这里进入拉萨后,这里的藏民便依据公主的画像,在石壁上造像,以示怀念,遂又建庙。此庙已经成为藏汉团结的象征,柏沟也成为玉树地区的一大圣地。

四、绿度母像

绿度母菩萨是藏传佛教二十一度母之首,度母又称救度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相传在唐朝时,吐蕃王松赞干布派他的大臣绿东赞到大唐来求亲,带来了一尊用六公斤黄金塑造的绿度母像,作为献给唐朝皇帝的见面礼。

当大唐的皇帝见到这尊面带微笑、婀娜多姿、头略微侧倾的绿度母坐像时,顿时眼前一亮,心生欢喜。立刻下旨将这尊殊胜而美妙的绿度母菩萨供奉在当时最大的皇家寺院唐开元寺里。

和亲的文成公主出嫁前,请求大唐的皇帝,要将开元寺里供奉的镇国之宝佛祖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一起请入吐蕃。唐太宗虽然心中万分不舍,可一想到文成公主和亲的历史使命是加强民族团结与和谐,便答应了公主的请求。

文成公主请走了佛祖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等身像的莲花座却留了下来,作为留给内地人民以及子孙后代的福气和福报,永久地留在了开元寺里。后来唐太宗到开元寺去拜佛,当他看到那个空着的莲花座时,心想在这个莲花座上再来供奉一尊什么佛像好呢?这时绿度母菩萨显灵开口讲话了,她说:“皇上不必供奉其他的佛像了,就由我来替代释迦牟尼佛教化和普度长安的众生吧!”从此这尊自愿普度长安众生的绿度母的声名传遍了神州大地。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郑成功的父亲叫啥,是海盗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郑成功明末抗清名将,名族英雄,1662年,郑成功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击败荷兰殖民者军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抗击外来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土完整,鼓舞了众多人民,对后世中国人影响深远。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郑成功有个海盗父亲呢?郑成功出生于日本,其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中国人,六岁前郑成功跟随母亲居住

  • 历史上第一个反神学说的人王充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步入21世纪,科技发展尤为迅速,生活也越来越智能,人们也越来越相信科学。除了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人迷信。说道迷信在几千年前的汉朝尤为流行,到了东汉全国上下更加盛行“谶纬之学”,但除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充,如果要问我谁是历史上第一个反神学说的人,那个就是

  • 孟母是指谁的母亲?孟母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为“亚圣”。当然孟子的成就离不开孟母的教育,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大家也都知道“孟母三迁”故事,其实孟母不仅是一个重教育、善教育的母亲,她更是一个明白是非、深明大义的婆婆。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女儿郦邑公主刘绶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西汉,能娶公主的最低身份也只能是侯爵,而在东汉,对驸马倒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但是公主们所嫁之人也都是当朝显贵。郦邑公主刘绶是光武帝刘秀的五女儿,她年龄最小,最受宠爱,夫家又是天下最得宠的家族阴氏。假如阴丽华是她的生母,那简直就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了。也因如此五公主染上了“公主病”

  • 诸葛亮祖先西汉时期的诸葛丰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话我们都知道是描写诸葛亮的,诸葛亮这一生的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实上不仅诸葛亮如此,整个诸葛家族都是如此。从秦朝到晋朝的几百年间,诸葛家族都为权势斗争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今天要聊的就是诸葛亮的祖先西汉时期的诸葛丰。西汉诸葛丰简介诸葛丰

  • 爱新觉罗·良弼的死对清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的辉煌时刻现在我们都能在电视剧里见到,而清朝的腐败更多是在历史记载中,说道清朝的灭亡,那不能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爱新觉罗·良弼,其人生在晚清,长在晚清,名或不显,却是那时清朝廷一员不容忽视的大将。他死前,曾说"我死,大清遂亡"。结果确实10天后清朝灭亡了。那为什么良弼一死清朝就灭亡

  • 爱新觉罗·良弼的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良弼(1877年-1912年1月29日),清末大臣、宗社党首领,是道光年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的大学士伊里布之孙。良弼早年曾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回国后,入练兵处,旋充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升司长。禁卫军成立,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以知兵自诩,他参与清廷革改军制

  • 荷兰画家梵高的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1888年

  • 汉明帝刘庄的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明帝刘庄是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亲是光烈皇后阴丽华,他父亲汉光武帝刘秀,不仅是东汉开国皇帝,而且创立了光武中兴。如此辉煌的成就交给他,他又有哪些治国措施呢?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五月四日,刘庄生于常山郡元氏县,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刘庄少时聪悟,十岁时

  • 东海恭王刘彊的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东海恭王刘彊,东汉开国太子,光武帝刘秀长子,母为废后郭圣通。建武二年(26年)册立为皇太子。建武十七年(41年)生母被废,他审时度势,于两年后主动辞让太子之位,封为东海王。永平元年(公元58年)去世,享年三十四,谥号为恭。东海恭王刘彊也是汉朝第一个被废除太子之位而活下来的,开创了废太子还能活着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