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名府最后一位武状元是谁,武举人是谁

大名府最后一位武状元是谁,武举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58 更新时间:2024/3/4 8:31:59

清末的大名府曾经出现过一位武状元,一位武举人。武状元是张三甲,大名府开州户部寨人,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濮阳市户部寨。他是清朝光绪24年(1898年)的武状元,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名武状元。武举人叫做藻,魏县八里庄人。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武举。在光绪五年(1879年)期间被授武德骑尉之职,这是个正五品的官职,任兵部差官。

1、武状元张三甲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咱先说说武状元张三甲。张三甲自幼随父习武。

其祖父张增外出打短工,偶遇一武林高手,结为昆仲,跟他学得几路拳术,回家后在农闲时练拳习武,逐渐名震四方,办起了武术馆,张三甲的父亲张耀田等都是习武场上的佼佼者。张三甲自幼酷爱武术,八岁时就已学会不少武术招数。张三甲十四五岁已长成彪形大汉,有一次见邻家门前有两个数百斤重的石狮子,大叫一声猛力将石狮子举过头顶,玩耍一阵放回原地,面不改色,气不发喘。围观者无不惊骇,称之为"神力",一时名传乡里。杨师傅夸赞道:"吾弟子盈门,唯有三甲罕见也。"还称赞三甲"弓、箭、刀、石冠群"。后来,张三甲又遇恩师杜同春,深得其教诲。光绪丁酉年(1897年),张三甲参加直隶大名府乡试,中榜第三十一名,成为武举人。

光绪戊戌年(1898年)九月十八日戊辰,慈禧太后懿旨命武科举恢复旧制。张三甲和胞弟冠甲等人由其岳父杨公资助,进京参加武会试。参加会试的武举人大都是豪门富户,还得拜朝中有名望的人为师,于是三甲拜了六王(即恭亲王奕?)为师。在会试中,三甲的弓、箭、刀、石样样成绩名列榜首,中第一名会元。殿试时,十月初三阅看马步箭,初四阅看弓刀石。张三甲一进考场,只见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手提一柄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威风凛凛。他摆定架式挥起大刀,前后左右寒光闪闪,只见刀光,不见人影,如蛟龙潜水,似鲲鹏展翅,令人目不暇接,望而生畏。突然"哨啷"一声大刀落地,全场顿时愕然。这次"大刀落地"本是三甲在拉弓射箭时,右手大拇指上戴的骨扳指忘记摘掉,影响舞刀,造成一时失手。但他处变不惊,只见他一边用牙咬掉右手大拇指上拉弓时忘摘的骨扳指,一边用右脚猛力一搓,脚尖一挑,大刀顺势飞起正落手中,接着连耍数招,亮出一幅敬德钓鱼的架式。精彩的绝技,全场掌声雷动,监考官喜出望外。于是,张三甲以一甲第一名夺魁,钦点状元及第,钦命御前头等侍卫。

张三甲得中后,暗向六王请求同意,便匆忙回乡省亲。到了直隶大名府城,天黑住店,随从未经状元爷允许,便挂出了红灯,上有"状元及第"的字样。消息很快传到了大名府,府官大礼相迎,开州州官来大名迎接。张三甲回乡后,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大名府送来皇帝钦赐的"御前侍卫"滚龙金匾,开州知府送来"状元及第"金匾,父老乡亲送来了"会元"金匾。张三甲天天忙于应酬,迎来送往,回乡十几天便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多方诊治无效而死,享年22岁。

2、武举人王藻

大名府明清古城西街卧龙槐西侧路北有一座二层小楼,王藻就居住在这里,中国科举制度的谢幕人王藻就是其中一位。

大名府府八里庄(今属魏县)人。大清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武举,此后科举制度即行废除,成为“中国最后一名举人”。

2.1、辞官归里

王藻的父亲王渤然,是个靠土地起家的地主,盛时拥有土地数十顷,骡马几十匹,经济宽裕。王藻在光绪二年得中武举后,靠父亲资助在大名城内西大街购买地基建造房产搬迁新居,向朝廷标名挂号候缺待补。光绪五年(1879年),朝廷授王藻武德骑尉(正五品)之职,大名任兵部差官;王藻之父王渤然诰封昭武都尉,祖父王伟赠爵云骑尉,先祖王建基亦赠爵云骑尉,真是中举为官,光宗耀祖。但王藻在朝廷当官三年后,目睹宫廷勾心斗角尔我诈,非常厌恶,毅然决定辞去官职,回归故里。兵部主管极力劝阻,谓王藻武功高强,未及施展,若再供职几年必有重用。王藻深施一礼,委婉言道:“卑职当差三年,枕戈待旦,恪尽职守,已报朝廷知遇之恩。卑职非常感谢大人栽培,但我不是为官之才,且闲散惯了,但求自由之身,还望大人见谅。”该官员再三规劝,王藻坚辞不允。无奈之下该官员叹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你好自为之吧。”自此,王藻于光绪九年(1883年)春季,辞去兵部官职,回到了大名老家,重新住进城内西大街府邸,过起了平民生活。

2.2、诚信经商

王藻辞官归里后,不甘心父辈的地主生活,在大名城里开始了商业经营活动。

他首先选择在人流多贸易兴隆的南关二铺街口,开设了“吉诚杂货铺”,经销民众日用消费品,既方便了当地民众,又有充足的货源。

王藻把商铺的经营方针定为“诚信经营,薄利多销”,以诚信和薄利赢得了众多客户,也为自己赚取了第一笔滚动发展基金。

几年后,王藻把“吉诚杂货铺”交给弟弟王明经营,又在城内开设了一家货栈,并在老家八里庄设立了分号。货栈主要经销地方土特产、木材、竹器、建筑材料。他利用卫运河漕运,航行于南北方,经水路组织物资交流。去时带走大名土特产销往外地,来时运回东北的木材和南方的竹器,在大名县城和老家八里庄经销。由于他经营得法,经销成本低,十几年后使王藻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

王藻在商海遨游如鱼得水,一发而不可收。他看到一些小本经营者因缺乏周转资金买卖做不大,常借钱周济。后来报经官府批准,在大名城里开设了“钱庄”,同时在老家八里庄设立了分号。“钱庄”吸引有钱人存钱获取利息,并吸收股金按股分红,对需要资金者低息放贷,以互惠互利、诚信经营使“钱庄”越做越红火。

“树大招风”。王藻的经营活动方便了群众,同时也触犯了同行的利益,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攻击。在钱庄经营几年后,八里庄一带有人散步谣言,说王藻的钱庄放出的钱收不回来,存进的钱取不出来,要倒闭了。一些存钱人家和股东听信谣言,几十号人涌进八里庄钱庄分号,争相要取出自己的钱。钱庄伙计赶忙到城里告知王藻,王藻不慌不忙,叫人赶出三辆装满了铜钱的马车,来到八里庄分号,对要求取钱的人一一兑付。王藻稳坐在柜台前,向大家朗声说道:“我王藻经商讲究的是诚信二字,绝不亏待大家。谁的钱就是谁的钱,如果你们的钱取不出来,我卖房产卖土地变成钱也要给大家兑现,绝对保证大家存钱的安全。”众人看到王藻稳如泰山,又看到三辆马车装满了铜钱,顿时打消了顾虑,抢兑之风骤然平息。

2.3、武举遭劫

武举遭劫

王藻身为武举,一身武艺,却从不示人,既不为官,又不收徒,只为健体防身。他从八里庄搬到大名城内新居后,城内居民只知他家境富有,称其为“大财主”,很多人不知他是习武之人,社会面上更不知其底细。一日,王藻骑一头毛驴只身到河南走亲戚,因在亲戚家多喝了几杯酒睡到傍黑才回家。路过楚旺镇一带的村外野地时,窜出几个膀大腰圆的劫匪,要抢他的毛驴,并要他留下随身金钱。王藻见状把毛驴奉上,抖落一下衣衫说身上没钱。劫匪不信,几个人上去就脱王藻的衣服。王藻高声道:“脱衣有损斯文,尔等切勿造次!”劫匪听他说话像个书生,没把他放在眼里,其中一人抡起木棒朝王藻身上就打。王藻周身一运气,木棒像打在石头上折为两段。另一劫匪抽刀砍去,却像砍在棉花上。劫匪方知遇到了高人,弃械而逃。王藻并不追赶,拍打几下衣衫上的尘土,骑着毛驴安然无恙回到了家。

2.4、简装买马

王藻有举人功名,在朝廷当过五品官,家境又很富有,但他严于律己,从不张扬。他饮食粗茶淡饭,着装粗布破衣,与人说话谦恭礼让,没有一点“举人老爷”的架子。一天,王藻来到骡马市(现城内马厂街)在市场上转了一圈,相中了一匹马,欲买下,就与卖主商讨价钱。这个卖马人是外地人,不认得王藻,见他穿一件破棉袄,腰里系着一根草腰子(草绳),不像有钱的买主,就不屑的说:“你买得起吗?”王藻不紧不慢的说:“那得看你要多少钱了,也许我卖地卖房能买下。”骡马市的经纪人是当地人,他们可认得王藻,就走过来对卖马人说:“你看清楚了,这是大财主王举人!别说你一匹马,一群马他都买得起。”卖马人听言大吃一惊,赶忙向王藻赔礼道歉:“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老爷恕罪。”王藻淡然一笑,连忙拱手还礼:“买卖买卖,我买你卖;我想少出钱,你想多卖钱,人之常情,何罪之有?”他请经纪人从中协商议定了公道的价钱,买走了那匹马。

2.5、试弓伤臂

王藻一生热爱武术,青壮年时期黎明即起,闩着街门在庭院里演练刀枪棍棒和拳术,从不间断。年近古稀,体力不支,但仍能拉得动三百斤大弓。一日他闲逛来到城南高庄村,见一群青壮年在村外麦场上习武,即驻足观看。高庄习武人的一招一式、一丝不苟,引起武举的极大兴趣;特别是武场上一张精雕大弓,长约五尺,牛皮作弦,非常醒目,王藻不禁走上前来,拈弓细观,爱不释手。高庄习武人中一个后生见状,开玩笑说:“老头,这弓不错吧,拉得开就送给你。”王藻说:“我无意夺人之爱,但请问此弓需多大臂力?”其实这张弓的臂力需要四百斤,高庄习武者三、四个人合作才能拉得开,在武场只是个摆设。但那后生继续把玩笑开下去,谎称开弓需三百斤力。王藻考中武举时拉开的弓是三百五十斤,现在也能拉开三百斤大弓,就说:“我试试。”众人听言,停止了演练,围上来看热闹。王藻运足气力,拈弓扣弦,一拉才知上当,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必须竭尽全力去拉大弓。王藻用尽全身最后一息气力,终于把四百斤大弓拉开,但觉右臂一阵巨疼,知是受了内伤。在众人的一片喝彩声中,王藻用没受伤的左手把弓放下,连称:“惭愧!惭愧!”慌忙离去。回到城内找医生诊看,确定右臂骨裂。王藻叹道:“习武切不可逞强斗胜,后辈切记!”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溧阳公主为何会吃自己丈夫的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准备和大家介绍一位在历史上比较冷门的人物,大多数的朋友应该都没听说过她的名字。但她的爷爷大家应该知道,是梁朝开国皇帝萧衍。萧衍英明一世,最后却被侯景活活饿死,而这位侯景还是萧衍孙女的丈夫。这两人之间可以说有着深仇大恨,所以她最后做出了一件让人不寒而栗的事情,也足以说明她到底有多恨侯景。那这段历史

  • 刘盈是刘邦的亲生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网上一直有种声音,称刘盈的生父可能并不是刘邦,不然刘邦不可能多次作出抛弃刘盈的决定,两人根本就不像亲生父子。而且从刘盈出生的时间推断,他的确有可能不是刘邦亲身的,主要是《史记》在这个时间段内的记载并不详细。那有没有办法可以确定刘盈的身世呢?虽然刘邦抛弃过刘盈,但他也做过对刘盈好的事情。下面是对该疑问

  • 李清照喜欢赌博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李清照,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一位才艳华夏5000年的美人,是我国诗词殿堂中无法逾越的一座丰碑。李清照不仅财管千古,同时麻将水平也是非常高超的。那么这位史上第一才女到底好赌到了什么程度呢?“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巳。”

  • 郭靖是哪里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郭靖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郭靖到底是哪里人呢?这个郭靖又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也是值得讨论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下,看看具体的情况吧,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一、金庸笔下郭靖是哪里人:在金庸的笔下,郭靖这个人,并不是这个内地人,而是在这个蒙古出生的,但

  • 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吗?历史上有的没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对评书里面的一个人比较感兴趣,那就是白眉大侠徐良,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吗?在历史上真的就没有这个人吗?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那么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历史上真的没有徐良这个人,但是徐良的原型还是有借鉴一些的人,所以徐良就是艺术加

  • 汉文帝为什么没成为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继位时24岁,在当时那个年代看来,汉文帝其实已经不小了。不过他是在一众老臣的拥立下入京继位,在朝中并没有多少根基。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皇帝,最后都成了被权臣把控的傀儡,不过汉文帝却不是这样,他牢牢将皇权把握在自己手上,还开创了文景之治。所以有小伙伴询问,为什么汉文帝没有被权臣控制呢?其实这跟

  • 司马昭称帝有什么困难,竟到死都无法登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不少网友都对司马昭不称帝的原因感到好奇,连弑君这样的事都做的出来,司马昭为什么不敢自立呢?其实司马昭弑君一事,事后被包装成了曹髦弑母,所以司马昭有了一个正当的理由。但他想要称帝,还没有能让他站住脚的理由。司马昭本人肯定十分想自立,但这种事急不得,越急越有可能出问题。在这方面他得到了父亲的真传,虽然自

  • 历史上包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作为北宋时期名臣,其铁面无私、执法严明的形象广为流传,其出淤泥而不染、不附权贵的高贵品格千古流芳。但话说回来,包拯时期的北宋官场,就已经腐化严重,包拯的为官做派似乎显得不那么合群,但他却做到了正三品大员的位置,并在任上寿终正寝。而随着包拯墓的发掘,发现其头骨汞含量超标,这又为其人生结局增添了疑云

  • 盖聂是谁,历史上真的有他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侠客都是非常的帅气的。而且,每个侠客都又自己的本领。但是在历史上,关于剑术的侠客还是不在少数的,比如说荆轲和李白都是剑客。在秦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盖聂的剑客,也是非常的厉害,但是对于这个人的真实性还是有待考证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盖聂是谁其实关于盖聂这个

  • 黄帝是狄人还是羌人?其实答案全都不是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黄帝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不清楚这个黄帝到底是这个狄人还是羌人,其实也还是比较简单,比较好理解的,因为稍微的查询下历史知识就全知道了,对于这些个问题的详细情况,下面我们速度的来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既不是狄,也不是羌,而是戎。黄帝的部落属于犬戎,《山海经》说:“犬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