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胜绩那么少为何还是武圣?

关羽胜绩那么少为何还是武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60 更新时间:2024/1/5 1:44:43

关羽,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为“武圣”,在很多人的心中是一个能够与文圣孔子比肩的人物。只是,孔子之所以是圣人,不仅因为他博学多才,更是因为他的思想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文和武还是有所差别,要被称为武圣,至少功绩上面得拿得出手吧?可是我们翻一翻关羽的战绩,拿得出手的胜绩也就那么两次,这样的关羽到底是为什么还会被称为是“武圣”呢?

在《三国演义》里面,关羽一定是一个骄傲得有资本的人,只不过在小说里面,关羽就算不说战功赫赫,但是作为一个“万人敌”的武将还是颇有资格的,他有很多拿得出手的事件,诸如“斩颜良文丑”“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等等,所以关羽骄傲,虎女不嫁犬子,直接拒绝了东吴老大孙权。

但是小说怎么写都无所谓,史书可就不行了,那是把这一时期的事情记录在案的资料,不可以像小说一样天马行空,但在史书上,关羽再怎么骄傲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这不是没有什么战果嘛,为什么还是一副整个天下我最厉害的样子呢?

史书的记载中,关羽一生也就只赢过两次。第一次是斩杀颜良,曹操派刘岱、王忠打刘备,却被刘备打败,曹操于是亲自出征准备教训一下刘备,结果就是刘备战败投奔袁绍,关羽战败投降曹操。关羽第一次的战绩就在这里,袁绍派出几员大将进攻东郡太守,曹操前往救援,关羽张辽为前锋,而关羽正是因为看见了颜良的麾盖,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杀了颜良。

这么一说来,颜良还是死于自己太过显眼,如果没有坐得那么豪华,兴许就是另一种结局也说不定。

第二次,就是著名的水淹七军了。这一场战役发生在关羽的主阵地樊城。樊城的守将曹仁因为抵挡不住关羽的进攻,干脆坚守不出,并且急忙找曹操请求支援,曹操一边让曹仁必须坚持下去,另一面派出于禁庞德前往支援。但是他们哪里抵得过经常在这一块地区征战的关羽,关羽对这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了如指掌,当看到曹军驻扎在低洼地区的时候,就像张郃看到马谡驻扎在山上一样兴奋。

他命令建造大船,集结水军,等待最好的时机。果然,八月份的时候,阴雨一连下了十多天,导致汉水暴涨,沿着汉江故道河床低洼地带流出,再加上多个地区山洪暴发,最终使得于禁等七军皆被大水淹没。无处可避的于禁庞德只好上堤避水,这个时候关羽就出场了,曹军被水军的船围困起来,箭如雨下,死伤落水者非常之多,终于全军覆没。于禁无奈投降,庞德誓死不投降,被关羽斩杀。

这样的战绩,单独说起来可能确实还行,可是在三国,那可是个名将辈出的年代,而关羽只有这么两件事情拿得出手,水平在整个三国算是平庸,却是后世人心中的“武圣”,这又是为何呢?

其一,关羽本身的忠义。因为讲义气,他一直追随刘备,即便曹操待他不薄,最终还是回到刘备的身边。其二,统治者的需要,统治者需要的是忠君爱国的臣民,但是民心也不是那么好得的,为了安抚民心,会在民间选一些有代表力的人物进行宣传,关羽就是其中之一。

正是因此,很多朝代都对关羽进行了追封,比如北宋时期“崇宁真君”,明朝时期“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最后清朝时期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尊为“武圣”,与孔子齐名。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是伪君子吗?他的仁义是不是装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的形象,长久以来一直都是一种以“仁义”为主要特点的,他对待自己的部下、对待百姓,都是如此,但是很多事情做出来又偏偏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让人认为他应该是一个伪君子,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也有人赞成这一看法,并且还拿出了很多实际例子来说明。有人赞成自然有人反对,既然如此,

  • 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是谁?鲁肃曾经预言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三分天下”的构想,应该是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时候,他对刘备日后的大业所做的规划,这也就是很出名的《隆中对》的来历。只是,这不过是在《三国演义》中的说法,而在正史《三国志》当中,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构想的人却并不

  • 大权在握的司马昭为什么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是一句流传度很广的话,说这句话的人,就是三国时期被司马昭夺去大权,形同傀儡的曹髦。虽然曹髦当过皇帝,但是在他死后却被褫夺皇帝封号,因此其在位期间的年号均为高贵乡公某年,提到他的时候也不会说“某某帝”,而只是说“高贵乡公”。野心一旦

  • 李世民恨魏征吗?为何要拆掉魏征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时期的名臣魏征,一项是以直言进谏而闻名,在李世民面前直言不讳,有什么说什么,看起来是一点也不给皇帝面子。李世民对于魏征的谏言也都接受,由此可见李世民的确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不过,在魏征死后,李世民却将自己亲手给他立的墓碑给砸了。但是没过多久,李世民又跑过去把墓碑重新立了起来。李世民到底是因为什么事

  • 刘备为什么更信任法正?法正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一直到三国时期,一直都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历史时期,三位雄主当中,可以说只有刘备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他虽然名义上有贵族的身份,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贵族。帮助刘备走到后来的人中,谋士法正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即便是说刘备对于法正的信任,比之对于诸葛亮的信任还要更高,看起来也是没有问题的。法正,法

  • 西汉相国曹参什么都没做,为何还是一代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参这个人物,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顶多只知道他是跟随刘邦开创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仅此而已。其实,西汉第一任相国是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第二任就是这位没什么名气的曹参。的确,曹参的所作所为怎么也没有办法让他名声大振,因为他在当相国的期间,什么也没做,整日饮酒玩乐,然而他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够被后世称

  • 历史上有哪些疑似穿越的人?除了王莽你还知道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穿越”一般只会出现在小说当中,是一种虚幻的小说题材,凭借着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很多在现实当中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小说里面都是存在的。不过在历史上,还真的出现过几个被人们怀疑为现代人的“穿越”事件,有这些疑似穿越者的存在,西汉与东汉之间建立新朝的

  • 杜预和杜甫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杜预,是西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同时还是灭吴统一之战的统帅之一。杜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人,古代有文庙和武庙,文庙是为了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武庙是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的场所,历史上很多人都被称作是“文武双全”,然而如果以死后能够进入文庙和武庙来判断,那么历史上只有

  • 夏侯惇为什么是曹魏第一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了解历史上的夏侯惇之前,《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有关夏侯惇的故事,拔矢啖睛。夏侯惇为了援救刘备,与吕布手下的高顺交战,不料被对方一个名叫曹性的将领一箭射中左眼,夏侯惇赶忙把箭拔出来,谁知道力气太大,眼珠子都被拔了出来,他大呼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将眼珠子放进嘴里吃掉,之

  • 毒士贾诩这个人应该怎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谋士是非常多的,这些人很多都有些外号,诸如卧龙、冢虎,就分别指蜀汉诸葛亮和他的死对头曹魏司马懿。这些外号可以说十分精准地概括了他们的特点,然而有一个人的外号听起来,就比他们的更添阴险狡诈的意思,那就是“毒士”贾诩。单单一个“毒”字,就足够让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