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是暴君还是仁君

秦始皇是暴君还是仁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10 更新时间:2024/1/17 16:17:49

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很多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秦始皇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秦朝也被称为暴秦,自然秦始皇所做的一切都被认为是暴政。但也有人认为,秦始皇并不是什么暴君,从各种秦律的实施来看,秦朝根本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黑暗,相反甚至称得上是仁君。那秦始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说秦始皇是暴君有什么证据呢

灭六国,焚书坑儒,严苛峻法?这些“史实”作为秦始皇是暴君的证据,无非也是道听途说而已,这已经是很多读史人的共识。

秦始皇能灭六国,恰恰说明他是雄才大略的帝王之才,你见历史上哪个开国之君是残暴之辈?

反之,那些高举反秦大旗的英雄豪杰们。陈胜,起义刚刚取得一点点小的成果,就开始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踏踏实实的过起了“皇帝”瘾。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可怜的自尊,对起义的功臣和故旧肆意杀害。葛婴有功而遭诛,邓说投诚而遇害,垄上故人因为直呼其名而被杀,杀死吴广的田藏不但不罚反而升职,最后众叛亲离的陈胜自己也被车夫杀死。

讨伐秦朝最卖力的项羽,更是一个十足的“魔王”。攻克襄城后,为了泄愤,把襄城变成了一座空城;打下城阳后,为了泄愤,杀光了所有军民;在新安,坑杀了章邯的20万降卒;在齐国、在外黄,杀死的无辜军民不计其数;攻进咸阳以后,在咸阳又展开了大屠杀,临了一把火烧了咸阳城。

宋义父子,夷秦二世及赢氏三族,诛楚怀王熊心,烧死紀信,烹杀枞公、韩生......要说残暴,项羽才是十足的暴君,他的这些暴虐行径,我们何曾在秦始皇身上看到?

至于那个取赢氏而代之的刘邦,更是血债累累,比项羽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人倨傲、臭毛病一大堆咱就不说了,屠城的事情也没少干,而刘邦更可恨的一点是,他大开了皇帝屠杀功臣的先河。韩信、彭越、琼布、贯高、陈豨......哪个不是战功赫赫,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刘邦的成皇帝宝座,但是他们死的却一个比一个惨。

就连被刘邦称为“功劳第一”的萧何,也没有避免被怀疑的命运;那个忠心耿耿、粗中有细,从一开始就跟着刘邦的樊哙,也险些做了刘邦的刀下之鬼。

刘邦屠杀功臣的力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也给后来的暴君做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可我们反过来看看,那个被他们称之为“暴君”的秦始皇,何曾杀过一个功臣?

从陈胜、吴广的一句“秦无道”,中华大地一乱就是14年,每个人都打着诛灭“暴秦”的旗号,可实际上无一不是想取而代之。

2、国家得到了什么?

一个和秦帝国几乎完全一样的帝国。刘邦所建立的大汉朝,不管是国家体制、政治制度还是国家法律,都是延续了秦始皇在短短11年里所创的样板,只不过帝国姓刘而不姓赢。

刘邦不择手段得来的江山,给天下百姓带来了什么?三分之二的人死于战乱,大秦帝国的2000万人口,到汉朝建立之时只剩下了600万。满目疮痍,百业凋零。这就是老百姓想要的吗?这就是所谓的“正义之战”吗?

事实上,秦始皇以后的407位皇帝,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说秦始皇是“暴君”。

秦始皇很多所谓的“暴行”“暴政”,其实都是秦二世和赵高一手做下的,秦始皇背了不少黑锅,如果说他错了,他错在了识人不明,不该重用赵高。如果说他错了,他还有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留下证据,证明自己的“仁政”,实际上并不是他没有留下,而是被项羽一把大火给烧光了。

刘邦、项羽这些人,出于各种目的,不断地抹黑老东家秦始皇和秦王朝。后来的朝代以汉朝为尊,也跟着抹黑,更何况几百上千年过去了能够为秦始皇洗白的证据已经找不到了。而那些历朝历代的御用文人们,要么就人云亦云,要么就有目的的跟着泼脏水,没有人敢出来为“暴君”说句公道话。

但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翻开各种被加工过的史料,也很难找到秦始皇是“暴君”的铁证。

我们应该也知道,秦始皇是开中央集权的第一人,但秦始皇灭六国后,并没有将各国的贵族势力消灭掉,要么就迁到咸阳周边圈养起来,要么就任由他们在原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虽说是“一人集权”,但他的权力终究没有那么大,因为各地潜在的反动势力太多了,而且故六国的军民也都是饱含私心。

秦始皇其实是为中央集权制做了一个过渡,从刘邦开始,中央集权的程度才变得越来越高,皇帝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最终达到了一人独大,没有任何人或者是机构可以节制,可以凭借自己的好误发布诏令,甚至是随意杀人。

如果说秦始皇是“暴君”,刘彻、朱元璋、康熙、乾隆……这些所谓的“英主”个个都是暴君中的“暴君”。

3、秦始皇对待功臣的态度

秦国历代先王,一直广纳四方之客,择其能者而委以大权,不拘一格举拔人才、充分信任,可说是【夫物不产于秦,而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先后执掌国政的商鞅张仪、魏冉、范睢吕不韦、李斯等重臣,莫不是出自关东诸国,为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功名之心而来。所以君臣彼此无间,上下一心,令国势长盛不衰。

秦始皇在这方面和大秦先君一脉相承,统一天下后,对开国文武功臣也非常宽厚,对他们不吝爵赏,结为儿女亲家,更大力举拔他们子弟。

王翦王贲父子同朝、分军伐灭五国,一门两侯,荣宠终身,其孙王离亦为长城军团副将,执掌军权。而他们的子孙就是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最顶级世族,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氏”。

蒙氏祖孙三代蒙骜、蒙武、蒙恬相继为秦国大将,蒙毅亦封上卿,为国家重臣。

李信率军伐楚大败,秦始皇非但不加加罪诛戮,而是自己承担用人失察之责,后来又再次起用李信为王贲副将,从攻灭燕齐,才有世代将门、人才辈出的“陇西李氏”,后为另一最顶级世族,五姓七望之一。甚至李唐皇室,也同样自称是陇西李氏的子孙。

还有赵国王子赵嘉,在赵国灭亡后自立为代王,坚持反秦六年才被灭,始皇亦未诛戮,并让他儿子赵公辅迁居天水,负责管理西戎,子孙繁衍为“天水赵氏”,故赵姓世以"天水为望"。而赵王迁后裔被迁居涿郡,是为涿郡赵氏,后裔赵匡胤建大宋王朝。

【秦使嘉子公辅主西戎,西戎怀之,号曰赵王,世居陇西天水西县。】--《新唐书·宰相世系》

像王翦率军伐楚时求田问舍,始皇亦是心知肚明,君臣默契方有此佳话。而后世许多良将功臣,如王镇恶、高长恭、年羹等,以为也学王翦贪贿自污,便可保身家性命,岂知反而被他们君主抓住借口,枉送性命,只因为他们不曾有幸,遇到秦始皇这样豁达的皇帝。

秦始皇如此气魄,如此胸怀,不愧为千古一帝,却因为他崇尚法治,贬抑儒家,被后世腐儒们当做“暴君”模板,污蔑贬低了两千余年,这些饱学之士实在是羞也不羞?

秦始皇在政治军事上的成就,皆是能前人所不能的各种开创,令初生的华夏文明得以抵御游牧夷狄的侵袭,并不断拓展壮大,而至辉煌。

所谓古典华夏帝国,便是自秦始皇赢政起,到汉武帝刘彻为止,基本模子都已打好了。后世任他再如何雄才伟略的帝王,包括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祖朱元璋在内,也不过是在这个秦始皇开始画、汉武帝完工的圈子里折腾打转。

是以,秦始皇才是中国国家版图的真正奠基人,真正的中华民族之父。比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尧舜禹汤,更名副其实得多。他之于华夏文明的重大贡献,堪为我辈后世子孙所永久铭记。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王迁在位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赵王迁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最后一位赵王,他就是赵偃和倡后之子。赵偃、倡后、郭开,这三人可以说是赵国最终的“掘墓人”,赵偃在位时,可以说已经把赵国基本上送入坟墓了,赵王迁继位之后,也没做什么好事,赵国也走完了最后一程。那赵王迁在位时间有多长呢?赵王迁又是怎么当上这最后一任赵王的呢

  • 嬴政为何迎回太后,恨赵姬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原本因为赵姬和嫪毐私通,还生了两个孩子,嫪毐甚至还想要杀了嬴政自己当秦王,因此嬴政对嫪毐下手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放过他,但是对赵姬,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嬴政将她迁至雍城,再也不愿见她,此举如果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似乎也不算是不合情理,但嬴政毕竟是秦王,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天下,那他最后为什么还是将赵姬迎

  • 秦朝大将章邯前期那么厉害,为何后来不堪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章邯可以说是秦朝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而且也是一位很厉害的人物,章邯可以说是秦王朝的最后一位名将,也是秦朝的军事支柱,但章邯的经历却让人无法理解。原本的章邯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评价,但到了最后,章邯却越来越弱,甚至可以说是不堪一击,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章邯变成了这样的呢?今天就让

  • 水利专家郑国最后下场,郑国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韩国为了消耗秦国国力,想出一招“疲秦之计”,便是让郑国到秦国修建水利。按照韩国的想法,此举会让秦国拿出大量人力和财力在工程上,其余六国便有一刻的喘息机会。所以按理来说,郑国到秦国并不是真心为秦国发展,只是最后的结果出乎了韩国的意料。六国的确获得了一时的安稳,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

  • 王翦为何比李牧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王翦和李牧,都是战国末期的名将,一个是秦国名将,一个是赵国名将,既然是名将,很多人当然更在意他们的战绩了,而如果要做比对,自然也是要对比两人的战绩如何了。但毕竟两人的际遇不同,所处的阵营不同,因此他们各自行为处事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如果从各方面来看的话,究竟王翦和李牧谁要更厉害一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

  • 嬴政为何不重用韩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韩非的思想对于嬴政来说,是非常欣赏的,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之后,对于他更是敬佩,也非常希望能够见到韩非,但尽管嬴政得偿所愿,最终韩非却并没有得到重用,甚至最后还被秦始皇赐死,而历史上韩非死后,嬴政赦免的消息才传来,但是为时已晚。但嬴政既然很欣赏韩非的才华,为什么却是这样对待韩非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阴阳师晴明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晴雅集》的上映,很多朋友也是对日本的阴阳师感到好奇,影片中的男主晴明其实出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小说。可能有人看过这部小说,或者日本版的《阴阳师》,他们都为同一人。据悉,晴明在历史上是有原型人物存在,并非完全虚构。阴阳师原本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职业,其实阴阳师是由中国传入日本,在古代主要是以观测风水

  • 黄欢笑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一场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大战蔓延了大半个地球,这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之一,中国的士兵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让整个世界都为之动容。在这场战争期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还算是非常不错的。在战争期间,美国也派出一部分空军援助中国,其中就有著名的美国飞虎

  • 秦始皇叫嬴政还是赵政,古代是怎么称呼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了,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建立的秦朝虽然没有传承下来,但他的功业,秦朝的很多制度等,却可以说是传承了千秋万代。而关于秦始皇的名字,很多人都会称呼他为嬴政,但当时的姓和氏还是分开的,后来才合在一起,因此嬴政应该还有另一个称呼叫赵政,那究竟在当时,秦始皇到底是叫嬴政还是赵政呢

  • 吕不韦为何不让嬴政亲政,是否真的想取而代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嬴异人死后,嬴政虽然登基成为了秦王,但当时大权却是掌握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的,赵姬无心朝政,因此大事都是吕不韦说了算的。而等到嬴政成年,可以亲政的年纪的时候,吕不韦却并没有放权,这才有了后来的各种乱局。但吕不韦为何不愿让嬴政亲政?是担心他不够稳重,当不好秦王,还是真的想要取而代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