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斯为什么不扶持扶苏

李斯为什么不扶持扶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42 更新时间:2024/2/4 0:40:22

从能力的角度来看,李斯的确是一个人才,但也能看出李斯的私心很重,从而失去了长远的大局观。从他决定要替代吕不韦开始,李斯便秘密谋划,一定要帮助嬴政达到他的目的,这样自己才能得到重用。后来李斯如愿以偿成为秦朝丞相,此后面对改朝换代之际,李斯再次动用私心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就是陷害扶苏,扶持胡亥。当然,扶苏也有他性格上的弱点,不然他的皇位本不该如此轻易的就丢失掉。

李斯为什么不扶持扶苏

首先,从赵高和胡亥方面来说,他们为了谋夺大权对李斯进行了威逼利诱。李斯虽然是秦朝的二把手,且对始皇帝非常忠心。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是个没有私心的人,甚至可以说他本是个有很大私心的人。

赵高就是对他的这一特点非常清楚,这才伙同胡亥对李斯进行了威逼利诱。跟他分析不这么做,他会得到多么悲惨的下场。然后再跟他分析,这么做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利益。尤其是当他们细诉了商鞅和吕不韦等权臣最后的结局有多悲惨的时候,李斯内心的波动就更大了。正因为如此,他才肯跟他们二人合作去坑扶苏。

其次,从李斯自身方面来说,他过于贪恋权势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来。前面我们说过,李斯是个有私心的人。不过,并非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私心到底是什么。其实,从李斯当时所处的地位和他手中所掌握的权势,我们就能看出,他的私心就是贪恋权势。

因为本身他得到这么大权势的过程就不轻松,他哪里会乐意在国家更换了统治者后,让自己曾经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呢?再加上当时胡亥和赵高给他来了个软硬兼施,他自然会为了自己而选择牺牲扶苏的性命。

除此之外,李斯这么做的原因,还跟他太低估赵高的智商和心机了有关。他可能以为,赵高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帮助胡亥上位,而丝毫没搞清楚,赵高其实是为了他自己罢了。再加上李斯当时在秦国的权势依然很大,且于胡亥这个新君而言,也算得上是功臣。哪里还会想到有一天,曾经亲自找他合作的两个人竟然会联起手来将他坑死呢?所以最起码从这个方面来说,李斯的结局要比被他害死的扶苏更惨一些。

扶苏性格有哪些弱点

扶苏本就是皇长子,在宗法继承制的约束下,他是最合适的接班人。与此同时,扶苏深受满朝文武爱戴,其中一个支持者就是手握30万重兵的蒙恬。可以说,只要扶苏有心登基,几乎没有任何难度。

另一方面,赵高、胡亥、李斯虽然守着秦始皇的遗体,控制着朝廷中枢,但是手里没有兵马。此时的大秦帝国主要有两大主力,一个是蒙恬的长城军团,另一个是南越军团,后者远在蛮夷之地,一时半会赶不回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长城军团。只要扶苏和蒙恬一声令下,百万大军沿着直道南下,很快就能进入关中。

可以说,此时的篡位三人组处境十分凶险,他们在和扶苏、蒙恬的对决中居于劣势。但是,扶苏有两大弱势,第一是他不知道秦始皇已死,也不知道遗诏中的内容;第二是赵高掌管皇帝印玺,李斯控制朝廷中枢,他们可以篡改遗诏。最关键的是,扶苏的政治主张和秦始皇相悖,他被发配到长城军团效力,就是因为得罪了秦始皇,扶苏可能认为父皇根本不会传位给他。

扶苏远离政治中心,同时对秦始皇身边发生的事毫不知情,这就让篡位三人组找到了突破口。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扶苏从世界上消失,篡位三人组的计划才能顺利实行。为了让扶苏不起疑心,篡位三人组决定假冒秦始皇的名义将其赐死。

虽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罪名都是莫须有,但是在当时的大背景之下,扶苏被胡亥等人抹黑成不忠不孝的罪人。扶苏本性温和善良,看到这些“罪名”后肝胆俱裂,回到大帐中就拔剑自刎,没有丝毫犹豫。由此可见,扶苏对秦始皇的畏惧到了什么地步,一份真假不明的遗诏就能要了他的命,这也体现了秦始皇在处理后事的时候有多么失败。

扶苏是一个好儿子,但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在尔我诈的权力斗争中,他表现得过于天真,竟然没想过遗诏有可能是假的。或许扶苏心里认为,秦始皇的命令无人敢违抗,秦始皇的安排无人敢不执行,秦始皇的意思无人敢曲解,这种单纯天真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愚忠愚孝,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思考问题。由此可见,即便扶苏继承皇位,他也不一定斗得过那些奸佞小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哲宗是一个好皇帝吗,为什么说宋哲宗短命最可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给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软弱,军事能力差,除了有钱,在其他各方面都不比其他朝代。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而在宋朝的皇帝当中,宋哲宗是一个很短命的皇帝,十岁继位,当了十五年皇帝,只活了二十五岁就死了,但很多人却觉得,宋哲宗却是宋朝最可惜的一个短命皇帝,这是为什么呢?宋哲宗是不是一个好皇

  • 王翦能善终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在一统六国的进程中出了不少名将,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战神”白起了。长平之战是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关键一战,白起率领秦军全歼赵军,解决了六国当中最强大的威胁。白起立有如此不世之功,但他的结局却是被秦昭襄王赐死,令人唏嘘不已。实际上,兔死狗烹的例子在古代屡见不鲜,同为战国四大

  • 芈月一生真实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芈月非常的感兴趣,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芈月和电视剧中的芈月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真实的芈月,看看他的一生是怎么样的吧,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看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1、楚国之女,襄王之母宣太后,芈姓,出生于楚国丹阳,又称为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

  • 历史上毛遂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最近热播的《大秦赋》剧情当中,出现了一个在课本上非常有名的人物,毛遂,大家都知道毛遂自荐的故事,但剧中的毛遂已经老了,毛遂自荐已经成为过去,而毛遂最后被公子偃所杀,让他不能前去秦国接回赵佾,那历史上真实情况下,毛遂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真实的毛遂到底是什么结局,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赵王

  • 嬴异人当了三年秦王,他有什么成就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嬴异人因为认了华阳夫人为母,因此华阳夫人给他改了名字为嬴子楚,而后便成为了继承人,登上了王位,成为秦王。但嬴子楚在位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之后便是最终完成统一的嬴政了。但嬴子楚即便只在位三年时间,但作为秦王他不可能是碌碌无为,那么嬴子楚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政绩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 樊於期逃到燕国也是死,为什么还要叛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樊於期原本是秦国将领,但他后来却选择投靠燕国,这令很多人不解,樊於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有人认为,是因为樊於期打了两次败仗,担心受惩罚所以叛逃,不过这种说法说服力并不足。叛逃敌国的惩罚明显会比打败仗要严重的多,樊於期此番还害得家人宗族全部被杀。关键在于,樊於期到了燕国其实同样难逃一死,他或许是

  • 大汉的平阳公主怎么死的,平阳公主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朋友知晓平阳公主,可能多半因为她是大将军卫青的妻子,不过平阳公主在嫁给卫青前还有两段婚姻。第一次平阳公主是嫁给曹寿,结果曹寿因病早逝,此后平阳公主改嫁夏侯颇。而夏侯颇却做出了对不起平阳公主的事,他和父亲的御婢通奸,事后担心被罚所以自杀。经历这两次婚姻后,平阳公主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整日郁郁寡

  • 姚贾和韩非的死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大秦赋》让很多人知道了那些在秦国统一之路上,并不是特别出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姚贾,经常出使其他国家进行游说,而且最后都不负重任,达到了目的。而姚贾和韩非的死之间也有很大的关系,那姚贾和韩非又是什么关系,姚贾为何曾经向嬴政诬陷韩非呢?姚贾为人如何,他自己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 嬴政真有嬴阴嫚这个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史书中留下来有名字的秦始皇嬴政的子女,只有四个人,分别是扶苏、胡亥、公子高和公子将闾,其他人不管是具体人数还是名字,都没有很详细准确的记载,而“嬴阴嫚”这个名字,也是在一座被发现的古墓中找到的。那嬴阴嫚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的是秦始皇的女儿吗?为何她会死的那么惨,胡亥究

  • 茅焦谏秦王的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茅焦是战国末期非常出名的谏臣,也是嬴政统治时最后一位敢于直谏的大臣。相信大家通过《大秦赋》已经了解了“茅焦谏秦王的故事”,不得不说茅焦十分有胆识,而且富有智慧,将嬴政痛骂一顿后,不仅没受惩罚,秦王还将他封为上卿,茅焦也因此名留青史。其实茅焦也是利用了嬴政的心理,下面就来讲讲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