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寿亭侯是多大的官?为什么能让关羽那么珍惜?

汉寿亭侯是多大的官?为什么能让关羽那么珍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70 更新时间:2024/1/14 16:24:20

1.关羽是怎么被封汉寿亭侯的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背叛曹操,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并占领了徐州。车胄本是曹操的人,刘备不仅杀了曹操的人,还占了曹操的地盘,这自然让曹操十分生气。曹操一直认为刘备是英雄,之所以没有形成气候,就是因为没有稳定的地盘。为了防止刘备站稳脚跟,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第二年,曹操在和袁绍官渡决战前夕,抽空亲自率领大军击败了刘备,并且俘虏了关羽,并表他为偏将军。

收拾了刘备之后,曹操才放心的率军到达官渡,和袁绍隔河对峙。袁绍派名将颜良淳于琼等人,率兵十万,攻打曹操地盘白马。白马告急,曹操于是亲率大军前去驰援,并派关羽为先锋。

曹操谋士荀攸献计,先在延津佯装渡河,造成要偷袭袁军后方的假象,迷惑袁绍,这样袁绍必然要分兵前去把守。然后,再选精兵快速突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这样不仅可以一举解除白马之围,而且还可以初战告捷,鼓舞士气。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而袁绍也果然中计。直到曹军距离颜良军营十余里时,颜良才知道这一情报,他不禁大惊失色,只得仓促迎战。

关羽作为先锋,急于立功,他远远地望见了颜良的麾盖,就于乱军之中快马奔腾来到颜良面前,还没有等到他反应过来,就被一枪刺死,关羽当众割下颜良首级,袁绍军于是大败。《三国志》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关羽战场上刺杀颜良这一行为,真正做到了后世小说家笔下的“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为了表彰关羽,朝廷封他为“汉寿亭侯”。关羽也十分珍视这一封号,后来多次自我介绍时,他都会提到这一封号。

2.汉寿亭侯到底是多大的官职

其实,“汉寿亭侯”并不是官位,实际上它是一种爵位,关羽之前被封的“偏将军”才是官位。那么,关羽在自我介绍时,为什么不称呼官位,而要称呼爵位呢,官位和爵位有什么区别呢?

古代讲究职以能授,爵以功赏。官位属于行政系统,有具体的职务和对应的上下级关系,并有定期的考核,多是通过选拔人才方式来授予官位,而且官位不可世袭。爵位属于荣誉系统,没有具体的职务,一般是皇室贵族或者有做出重要贡献的大臣,才会被授予爵位。例如,刘邦在白马之盟中曾说:“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和官位不同,很多爵位是可以世袭的。而且,一般有爵位的人都会有官位,但取得官位容易,而取得爵位却很难。

西汉著名的飞将军李广,一生都没有取得侯爵(李广难封)。例如三国的张飞,虽然一直和关羽齐名,却在关羽被封汉寿亭侯二十多年后,才被封侯,而且还是刘备称帝之后才册封的。

而关羽的汉寿亭侯,却是自己在战场上通过军功得来的,而且是大汉朝廷正儿八经认证过的。所以关羽对于这个“汉寿亭侯”爵位,自然十分珍视。

刘邦曾经做过泗水亭长,官很小,因此,很多人就有疑问,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是不是这个爵位也很小呢?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为了奖励军功,秦朝在商鞅变法时,曾经设置了二十等爵: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汉朝建立后,继承了秦朝的爵位制度,并添加了王爵。汉武帝时,为了避讳其名刘彻,第二十等级爵位彻侯,改为列侯或者通侯。西汉初年,大封功臣,因为军功受封列侯者很多,那时列侯封地领域也比较大,大者有数万户,小者也有五百户。但是到了东汉时期,列侯封地逐渐变小,大者不过四县、小者可能仅有一亭。《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因此,列侯根据封地大小,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虽然,关羽的亭侯,小于乡侯和县侯,但是却属于二十等级爵位中最高者——列侯,这个爵位已经很高了。其实,三国有很多大臣,都是被封为亭侯的:魏国于禁被封为益寿亭侯,李典被封为都亭侯,荀彧被封为万岁亭侯,荀攸被封为陵树亭侯。三国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在建安元年(196年)时,也是被封为宜城亭侯,一直到219年,才进位为王爵(汉中王),做了23年时间的亭侯。

而在蜀汉景耀三年(260年),关羽又被追谥为“壮缪侯”。这时,距离他去世已经40年了。

3.“壮缪侯”和“汉寿亭侯”有什么区别

国人向来讲究盖棺定论,一个人去世之后,要对其一生功绩进行评价。而“壮缪”这两个字便是蜀汉政权对关羽的评价。一般认为,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也就是说,蜀汉官方认为,关羽在领军方面很有能力,因为他曾经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威震华夏。但是关羽的能力最后却没有发挥出来,有些名不符实,这是因为关羽最后败走麦城,丢失荆州,给蜀汉带来非常重大的损失。这个谥号整体来说,评价比较客观中肯。

虽然蜀汉官方认为,关羽名不副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关羽是以荆州一州之力,败于曹魏和孙吴两国联手之下的,可以说虽败犹荣了。而“汉寿亭侯”这一封号,也是对他武功方面最好的证明。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南宋词人张孝祥是个怎样的人?张孝祥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朝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张孝祥年少成名,23岁参加廷试高中状元。步入仕途的张孝祥立场坚定,站在了主战派一方,并且上书为岳飞鸣冤,因此得罪秦桧。初出茅庐的张孝祥并没有被权势压倒,哪怕后来遭受诬告,含冤入狱,也没有一丝悔意。后人对于张孝祥在文学上的成就有着很高的评价,其实官场

  • 炸死张作霖的日本兵是谁?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东宫铁男,说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会觉着非常的陌生,但是只要说起这个日本兵所做的事情,那是肯定是无人不知的。当年炸死东北王张作霖的日本兵就正式东宫铁男。那么东宫铁男的一生是怎样的呢?东宫铁男的结局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军国主义思想中成长1892年8月27日,东宫铁男生于日本群马县,父亲

  • 大川周明为何被称之为日本法西斯之父?未杀一人为何罪行最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工作也随之提上了日程。在东京审判期间,总共拟定了28名甲级战犯,这里面几乎个个都是臭名昭著的刽子手。就比如说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等等。不过在这28名甲级战犯当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他一人没杀,却罪

  • 武则天建造了一个密室,为什么每晚都要进去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密室这种建筑,在很多影视剧中可能很多人已经见过很多了,也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但是更吸引人的是,究竟是谁建造了自己的密室,里面又是些什么东西呢?据说,武则天曾经就为自己建造过一间密室,而且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进去一趟,没有人知道她会在里面做什么。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想入非非,或许是去找男宠吗?但是,武则天

  •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贬低诸葛亮?和易中天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很多人都知道,易中天也有很多人都比较了解,或许也有很多人听过易中天讲解三国故事吧。不过,易中天的很多观点其实让很多人还是并不太能赞同的。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贬低诸葛亮,与之前将诸葛亮视为神明的态度是大大不同的,而现如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诸葛亮的态度会变成这样呢

  • 历史上竹林七贤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世人为何认可这七位名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有名的七位名士,他们经常一起结伴游玩于竹林之下,感情可称为是莫逆之交。可能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当时一众文人所羡慕的,可以放任不羁的游玩饮宴,不受各种束缚。不过对于竹林七贤带起的各种习俗也存在一些贬义的看法,但当时大多数人都是认可这七位名士的,那竹林七贤究竟有何厉害之处,能让他们受各方

  • 陈圆圆的真实历史,揭秘陈圆圆感情秘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鹿鼎记》中,陈圆圆是吴三桂的小妾,但和李自成生下阿珂。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出现过陈圆圆这个角色,她的经历也各自不同,那历史上真正的陈圆圆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陈圆圆是“秦淮八艳”之一,她的确当过吴三桂的妾,后来李自成攻入京城,陈圆圆被刘宗敏看上,导致吴三桂大怒,将清军带入关

  • 司马懿为何熬死三代人才造反?他到底在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觉得,司马懿老谋深算,心机深不可测,他推翻了曹魏的统治,自从他之后,曹魏名义上还是姓曹,但是实际上已经完全由司马家掌控了。不过,司马懿这一隐忍,真的可以说是极其能忍的了,他熬死了三代人,曹操、曹丕和曹叡,最终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机会,一举毁掉了曹魏江山。不过,为什么司马懿之前一直都没有动手,直到

  • 龚自珍爱国如家,为何他的儿子龚橙却成了汉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龚自珍是清朝著名文人,也是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一生爱国如家,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坚持进行改革,是一位颇受后人尊敬的人物。但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在很多人眼里却成了一位汉奸,他曾引导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其行为使他遗臭万年,不过龚橙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实际上,这是冤枉龚橙了,他当年为了生计的确有投靠英国人,但他

  • 甘罗十二岁当了宰相后真的被秦始皇杀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甘罗简介甘罗(约公元前256年—?),战国末期下蔡(今颍上县甘罗乡)人。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之孙,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自幼聪明过人,小小年纪便拜入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任其少庶子。甘罗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计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甘罗因功得到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赐任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