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易中天算不算历史学家?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差?

易中天算不算历史学家?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33 更新时间:2024/1/16 8:57:31

有很多人都知道易中天,他因为在《百家讲坛》讲述历史而广为人知,他的讲述非常的有特点,但是他的观点却引来了不少的争议,至今依旧有非常多的对他的负面的评价,很多人甚至认为他所说的根本称不上是历史,他本人也不能算作是历史学家。不过这种事情,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赞同他?

1.如何评价易中天

当年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一股三国热潮,而在易中天之后,才有了于丹、王立群、阎崇年、鲍鹏山等等这些学者因为《百家讲坛》被大众所熟悉。

很多人批评易中天,是站在学术的角度上批判的,比如复旦的周振鹤教授认为历史上没有空城计,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属于学术上的讨论,谁对谁错都无伤大雅,而且有这种争论反而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些人非要把问题上纲上线,说易中天“居心不良”、“误导大众”、“抹黑历史”等等,个人觉得这就有点没必要了。

个人觉得易中天先生在讲历史的时候,态度算是很严谨的,他常常引用一些史学大家的观点作为自己的佐证,比如吕思勉、陈寅恪、田余庆、张作耀等等,一般人很难驳倒他的观点,或者说来效仿。客观来说,易先生的学术功底并不大,所提出的见解都很小心翼翼,而且态度也很谦虚,讲座中的第一集播出后有争议,他立马就重新录制了,“空城计”、“攻心联”等章节有争议,就删除了……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保证了整本书绝对可以让大众放心享用。

2.易中天算历史学家吗

易中天是中文系教授,从“百家讲坛”走红的学者,《品三国》一举成名,现在要写不一样的中华史,讲述“三千七百年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从女娲补天一直写到改革开放。

2013年5月,易中天决心以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用五到八年时间,创作六部共三十六卷历史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第四部《宋元》,第五部《明清》,第六部《近现代》。

2018年12月份出版了《 易中天中华史·朱明王朝》 ,原来说的五年时间看来是完不成了,不过写了一多半了,八年时间完成没有问题。

易中天自认为:“不敢说对大家有什么意义,但对我自己的意义,就是完成一个重新写一部别样的中华史。”

易中天:这当然是一部历史著作。我自己的定位,这不是一部私人史,也不是通史,而是一部轻松好读、引人入胜、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中华史诗。这是我没写过的,别人也没有写过。

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易中天的野心很大,目标自然是想超越《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等历史名著,写一部别样的中华史。易中天的别样历史其实就是自认为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自认为是别人没有写过的。其实这是易中天的自己的错觉罢了。

早在1900年,章太炎撰写《中国通史略例》时,已经认为修撰中国通史的宗旨,一是为了“知古今进化之轨”,一是为了“振励士气”。

1901年9月,梁超在《清议报》上发表《中国史叙论》,从世界史学变革的大背景上展开论题,文首指出,新旧史学特质上的差别,主要是;“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体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每叙述一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后,最后一个章节都叫《东西方世界》,讲述这一百年西方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对应的时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使人 们对当时的世界、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更体现了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

外国人写的《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自然也少不了的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所以说易中天的历史观不是创新的更不是颠覆性的,纯粹的模仿者。

中国史学历来重视“通识”和“通史”的撰著。唐朝历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史学家须兼备才、学、识三长,尤重史识。范文澜提出写通史要做到“直通”、“旁通”和“会通”。一个学者如果缺乏史识,很难称作历史学家的。

黄仁宇认为:惟有大视野才能见到大历史,整个中国的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它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总的来说,“大历史”是要求学者从宏观视野去把握历史,不拘泥于细枝末节,在世界历史的图景中去诉说特定朝代的更替演变。

易中天宣传他的现代历史观是“人类文明,共同价值,实事求是,推进共识”,建立全人类的共同文明。他的著作里大幅写了欧洲史世界史,可是给人感觉是两张皮,和中国历史没什么关系,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有学者表示,易中天36卷写到后来会很难,“易中天的知识背景没办法和范文澜那一代比”。对此,易中天坦言:“我承认,在知识背景方面,我肯定不能跟他们那一代学者相比。但是,我有我的优势啊,在思想方法,我是超过他们的啊。我有德国古典哲学系统训练的根基啊。我是受康德、黑格尔哲学训练出来的啊。这些是他们那一代史学家所没有的。”

历史学家可不是谁训练出来的,黄仁宇还是军校毕业的半路出家当了历史学家,关键在于你对历史的把握理解和与众不同的洞察力。

3.怎样看待易中天

易中天是明星学者,很受市场欢迎,图书一出版媒体就很激动,说什么是一部价值被远远低估的历史文化巨著,中国历史上首部全球视野下的中华史,一部肩负为中华寻梦使命的历史读物。易中天,他破译了中华文明的密码。

这五年来,从已经出版的《易中天中华史》来看,既没有学术的深度也缺乏历史的高度,更看不到独创性和颠覆性,倒是保持着“百家讲坛”上说书的风格,幽默风趣比较好读,很像一本历史散文集。

有人说:易中天走红是浅思维的成功,易中天现象是浮躁的标志。

安徽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丁怀超就公开表示:“直觉告诉我,易中天教授精神发生了问题,或者是我自己的精神发生了问题。与其如此疯狂地写那么多书,莫如五年写一本书。”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3年,《易中天中华史》计划五到八年写36卷,是浮躁还是疯狂呢!

易中天是个历史文化的普及者,还不能算是历史学家。《易中天中华史》野心很大,想要独辟蹊径颠覆创新超越《二十四史》,超越司马迁等前辈,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易中天中华史》根本就撑不住《二十四史》的分量,更不要说是超越了,普及读物而已,能不能在史学著作里站住站不住都是问题。

易中天算不上严格历史学家,他的“中华史”只能叫“胡批乱侃史”

易中天说自己“我不是专家型的学者,我只是一个探路的人,是一个趟地雷的人,随时都有可能牺牲 ”。

易中天潇洒调侃“人生能有几回‘二’?何不潇洒‘二’一回”。

总之,易中天算不上严格的历史学家,他的“中华史”只能叫“胡批乱侃史”。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游侠郭解是一个怎样的人?郭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郭解是西汉时期的一名游侠,不过早年的他,可做了不少坏事。郭解虽为人仗义,但也纵容了很多犯法之事,不少人都死在郭解手上。等到郭解慢慢成熟后,他开始审视自己早年的行为,并且做出改变,希望能够刷去犯下的罪过。后来郭解行侠仗义的想法变的越来越强烈。可能听说过郭解的朋友很多,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很少,郭解究竟是个

  • 张作霖的7个拜把子兄弟都有谁?他们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东北王张作霖,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他的名声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非常深的地位。不过今天小编要讲的不是他,而是张作霖的七个拜把子兄弟。张作霖被炸死了,那么另外七个人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当时的日本人进入东北之后想要请他出山,可他一直在坚决拒绝,一直在他84岁的时

  • 南朝齐皇帝萧宝卷的宠妃潘玉儿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潘玉儿,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皇帝萧宝卷的宠妃,柔若无骨,体肤通透,有着倾国倾城的长相,将萧宝卷是迷的死去活来的。然而,由于长得太美,皇帝和将军都千方百计想得到她,以至于她心性愈发高傲,做了一件事,竟被人给活活勒死了。在南朝齐年间,皇帝萧宝卷好色成性,拥有三千佳丽却并不满足,通过别人的引荐,第一

  • 杜月笙作为黑帮老大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敬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杜月笙,可能年轻一带的人有很多不清楚的,但是老一代人的人绝对是没有不知道的。杜月笙可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上,无人不知这个名字。当年的上海可以说是全国最繁荣的地方了,不过处处都充满着阶级色彩。杜月笙当年与黄金荣、张啸林是上海滩的三大巨头,是民国时上海滩的标志性人物,三人皆出入黑白两道,绑

  • 陈公博是如何成为汉奸的?后人如今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陈公博,相信很多人机会联想起汪精卫了,两个臭味相同的叛国贼、汉奸。但不得不说陈公博很有才,1892年出生,广东南海人,祖籍是福建省上杭市。出生于官臣世家,本应是大家族的继承人,父亲也是清末时期的提督。国民成立值周,陈公博考取了广州法政学院,后来又考入了北大哲学系,可谓是板上钉钉的学霸。一、初出茅

  • 宋育仁进攻日本的计划是怎样的?为何最后又落空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也是让我国人最耻辱的一个王朝。虽说清朝曾有过万邦来贺的盛世景象,但是由于中后期的闭关锁国,导致这个庞大的帝国错过了方言看世界的机会,最终是被世界列强国给轰开了国门。在列强的眼中,大清国就是东方的一块肥肉,在这些众多列强之中,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最为沉重的就是日本了

  • 乾隆皇帝那么风流,为何能够成为长寿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皇帝是我国封建王朝时期最高的统治者,历来被众人所觊觎。为了这皇位,随时可以掀起兵变,甚至可以杀父杀兄来夺取皇位。自从秦朝诞生的首位皇帝以来,中国历史上有史料可考证的皇帝拥有494位。但是在皇帝当中,比较长寿的却是凤毛麟角。据统计,中国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39岁,而中国古人的寿命却可以达到57

  • 拿破仑的靴子能卖多少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拿破仑的升高有多少?虽然说很多人都无法说出个具体数组,但是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拿破仑是个小个子。甚至还有说法认为,拿破仑之所以钟爱高跟鞋,其原因就是为了掩盖住自己身高上的不足,把高跟鞋当成增高垫使用了。但事实上,“小个子拿破仑”是个彻头彻尾的误会,是数学不好的英国人计算错误

  • 远嫁到塞外的王昭君生活过得幸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再婚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但是在古代,很多女性是无法接受的。当然了,这不单单只是封建思想的束缚,还要看嫁人的对象是谁了。王昭君作为四大美女之一,相比较其他三位结局无疑是幸福的。西施沉溺于江中,貂蝉生死不明,杨玉环死于心爱之人(唐玄宗)面前,只有貂蝉嫁到塞外,成为匈奴单于王后(宁胡阏氏

  • 李斯到底为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李斯,相信大家对这个人不会很陌生了,我国历史上秦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左相,位高权重。在秦始皇逝世之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了遗诏,迫使秦始皇长子扶苏被逼自杀,立少子胡亥为秦二世,成为秦朝的统治者。秦王朝丞相李斯,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几十万叛军突然出现在咸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