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蔡京、秦桧、严嵩三大奸臣,为何都是书法名家?

蔡京、秦桧、严嵩三大奸臣,为何都是书法名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87 更新时间:2023/12/11 10:51:02

人们经常会说“字如其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写字写的很好看的话,那么做人也一定是很好的,如同君子一般,但是实际上,历史上却有三位在书法上堪称是大家的人,却是著名的奸臣,这就是蔡京、秦桧、严嵩三个人。尤其是秦桧,现如今我们使用宋体字,其实就是秦桧创造出来的,只是因为他的名声太臭,所以没有说是“秦体”而说是宋体。那么,为什么三个有名的奸臣,却是大书法家?

1.为何三人是书法大家

虽说这三位都是历史的罪人,是十恶不赦之辈,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艺术天赋极高,在书法、诗词等艺术领域均取得辉煌的成就,特别是秦桧,由于人实在是太坏了,以至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其实还是个大书法家,现在所用的宋体字貌似就是这位“爷”创造的。

都说字如其人,为何这几位的人品这么差,书法水平却如此之高?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科举制度的原因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在唐太宗李世民狂热的主张下,书法首次被扶上“国学”科目的宝座,继而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和科举制度的重要工具,科举制度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所以,在古代流传有“书法绑科举、书法绑仕途、书法绑利禄”的说法,若书法写得不好,可能官都没得做。

二、写字是官人的艺术

在古代,平民没什么文化,大字不认识几个,而要培养这些技能是比较费钱的,那些优秀法帖大多掌握在皇宫、官府、藏家的手中,只有当官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而当官的又经常用文字记录资料,能写一手好字的机会更大。可以说,书法就是古代官人写字的艺术。

三、古代比较重视文人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选官取士大多都是在文人中选择。学而优则仕,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很多有文化、书法好的人都选择去当官,能当上官的大都是文人墨士。因此,在古代有很多的大书法家、文学家都是当大官的,例如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苏轼等。

综合以上三点就不难理解蔡京、秦桧、严嵩这三位爷的书法水平为何如此之高了,因为在古代能通过科举考试的那都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再经过官场的历练,其书法水平肯定是坐飞机式的提升。再者,能当大臣的绝对是文人中的佼佼者,能成为奸臣的必定也是大臣当中的精英。因为普通人是做不了奸臣的,奸臣必定是口齿伶俐,能说会道、聪明决断、办事利索、多才多艺的厉害角色,深得当权者的青睐。

中国传统书法受儒道文化思想的影响,讲究的是艺以载道,不仅讲技法更注重人品道德。因此,即便蔡京、秦桧、严嵩等人的书法水平非常之高,但因为他们的人品太差了,是时代的败类,很多人会以收藏或者学习他们的书法为耻辱。当然,在现在的人看来,喜欢什么样的书法风格是个人的喜好,不应该掺杂其他的东西。

2.蔡京的书法成就

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有少数人认为“蔡”原指蔡京,后世以其“人品奸恶”,遂改为蔡襄。蔡京工书法,初与弟弟蔡卞学蔡襄书法,中进士官授钱塘县尉时因神宗喜爱徐浩书法,当时士大夫纷纷学之,蔡京也与被贬在钱塘的苏轼一同学习徐浩书法,后学沈传师、欧阳询,又改学“二王”,博采诸家众长,自成一体。其书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风格,为海内所崇尚。

蔡京的书法艺术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元陶家仪《书史会要》曾引当时评论者的话说;“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甚能反映蔡京当时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存世书迹有《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宫使帖》等。

3.秦桧的书法

秦桧字体尚工,书写齐整工稳,擅长篆体。陶宗仪在金陵文庙的中栏上曾见过秦桧的书法“玉兔泉”三个字,称其字“颇有可观”。秦桧的书法存世有《偈语帖》、《深心帖》等,南宋曾宏父《凤墅帖》亦收录有秦桧的墨迹。

秦桧虽是佞臣,却诗文天下,颇擅笔翰,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桧能篆,尝见金陵文庙中栏上刻其所书‘玉兔泉’三字,亦颇有可观。”有书辑入《风墅帖》。因为秦桧是千古罪人,因此他本人书法上的成就就被黯淡下去了。

4.严嵩的书法

留传至今不多的严嵩书法作品中,大体上可分为榜书、碑文、印文、卷轴四大类:

一是榜书,即“署书”、“擘窠书”,这类作品主要标题宫阙门额上,在北京最多,如原在西城区东大高殿外牌坊上的榜书“孔绥皇祚”、“太极先林”、“弘佑天民”、“先天民境”,西城区原景山大门上的“北上门”榜书,原在司法部地方法院楼上的“万邦总宪”榜书,宣武门菜市口的“西鹤年堂”榜书和门联“用收赤箭青芝品,制式灵枢玉版篇”,前门外铁柱宫许真人庙里的“忠孝”、“净明”榜书,以及前门外粮食店的“六必居”、崇文门的“至公堂”,原翰林院署大堂上的“翰林院署”等榜书,此外,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山东曲阜的“圣府”等也俱出自严嵩之手。

二是碑文,如现存于湖南永州柳宗元纪念馆的“寻愚溪谒柳子庙”一文,杭州西子湖畔岳飞墓旁的“满江红”词一首,便分别是严嵩在任国史编修和礼部左侍郎时的作品。

三是印文,一为木印正书“严嵩”,一为篆文阴刻汉白玉“严嵩私印”。

四是卷轴,严嵩生前此类作品最多,然而能保存下来的也最少,现今保存下来的“千字文”,尤属珍品,严嵩自己对此作也颇为满意,曾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七十七上“题手书千文后”,叙述自己的书法创作经历,略曰:“予昔养疴钤山,得古法书,山林日永,饱时无事,时有临池之兴,虽风雨寒暑不辍,欧阳公谓学书为静中至乐,信然。既入政途,故步都忘,偶于笥底得旧所临千文帖,率皆断简残楮无足观者,儿辈稍联属以成斯卷,因识而存之,嘉靖丙辰七月望日题。”

在严嵩的“榜书”作品中,“六必居”最具代表性,这块匾的书体,方严浑阔,笔力雄奇博大;字体丰伟而不板滞,笔势强健而不笨拙,其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极高,是榜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祁镇宠信太监差点亡国又杀了于谦,为什么庙号还是英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庙号一般来说,其实和谥号是一样,都是一种对于皇帝生前所做的事情和为人的评价,有好有坏,而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里面的朱祁镇,在历史上庙号是英宗,只是,朱祁镇生前明明是宠信太监,出征瓦剌差点导致明朝亡国,后来又杀掉了于谦,这样作为的一个皇帝,为什么死后庙号还能是英宗这样一个带有褒义的称呼呢?朱祁镇还做

  • 朱祁钰为什么直到南明才有庙号?朱祁钰是位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朱祁钰是明朝第七位皇帝,但他的地位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的尴尬。夺门之变爆发后,朱祁钰一直被软禁到死,而他也是第一位没能安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朱祁镇根本不承认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后来还是明宪宗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之位,直到南明明安宗时期,朱祁钰才有了庙号。可以说朱祁钰也比较冤,虽然他是临危受命当上大明皇帝,但

  • 曹魏大将王平为什么投降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蜀国的后期,其实有不少大将都是从魏国叛逃而来的,比如魏延、王平等等。王平的能力,在街亭之战当中已经得到了公认,诸葛亮也对他非常信任和看重,但是王平为什么要舍弃强大的魏国,而来到弱小的蜀国呢?他投降的时候,可以说是舍弃了一个更有前景的国家,却甘愿在蜀国当官,他这样选择的理由到

  • 乾隆皇帝的真实相貌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画家们画像的时候讲究的是写意不写实,若是给皇帝画画像的时候更英国要顾及到皇帝的尊严了。就是怎么威严怎么画,所以多多少少都有惨假的成分在其中。那么你知道乾隆皇帝真正的样子吗?看看这位意大利人画的乾隆皇帝就知道了。相信有很多人都想一睹乾隆的真容,因为当时国内的画家在画画的时候都会美化,所以没

  • 王敏彤的一生有多荒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1912年随着《退位诏书》的颁布,爱新觉罗的皇室地位也就宣告结束了。剩下的皇室后裔也都开始各自谋求各自的生路了。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皇室后裔中的一位,此女一辈子不结婚不工作,不谈恋爱活到90岁,身后荒凉任人评说。她便是被人称为“晚清最美格格&r

  •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死的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宰相”这一职位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过很多的宰相,而最后一位宰相,就是在洪武四大案当中被杀掉的胡惟庸,而胡惟庸一案,牵连的人数众多,达到了三万多人,而且在胡惟庸死后,朱元璋就完全取消了宰相制度,所以胡惟庸也就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了。不过,胡惟庸案当中,胡惟庸

  • 高颎为什么会被隋文帝贬为庶民?忠臣也不好当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高颎是隋朝宰相,也是一代名臣。高颎为人谦逊,文武双全,从不居功自傲,但就是这样一位忠臣,却接连被两位皇帝所厌恶。隋文帝曾将高颎贬为庶民,还免去了他的齐国公爵位。到了隋炀帝时期,高颎虽然被重新启用,但他眼看隋炀帝每日奢靡的生活,感到十分忧虑,结果最后惨遭冤杀。高颎一生竭诚尽职,立下无数功劳,却是如此下

  • 廉颇老年为何客死楚国?为何离开赵国前往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在中国人的眼里,如果一个人老了的时候,能够留在自己的家乡,最终也能在家乡死去,其实是非常圆满的一生了,可是历史上却还是会有很多这种不圆满的人生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将廉颇,他一生为赵国立下战功无数,可是到了自己老年时期,却不得不离开赵国前往魏国,最终又死在了楚国,这是为什么?廉颇为何没有办法在赵国继续

  • 柳如是为什么嫁给钱谦益?柳如是真正喜欢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柳如是是明朝著名歌妓才女,她在文学、书画领域有着不低的成就,虽然只是一介女子,却始终心系家国情怀,还有政治抱负。柳如是在当时的确和普通女性非常不同,她经常和张溥、陈子龙等名士讨论天下兴亡,这让柳如是拥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使得不少男人都为她倾心。那柳如是的感情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当然也是一段让人感慨颇多

  • 君士坦丁十一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到底是昏君还是能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若是想要对君士但丁11世做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那我们就要从拜占庭帝国后期的政治形势和他本人在位期间的事迹开始说起了。平心而论,其实当年君士但丁11世继承皇位的时候,拜占庭帝国其实已经是名存实亡的局面了。与其说他是拜占庭的皇帝,倒不如说是君士但丁堡市长来的更贴切一些。虽然在在君士坦丁堡之外,还有一些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