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语录400句,名言赏析(下)

曾国藩语录400句,名言赏析(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11 更新时间:2024/1/20 23:38:59

曾国藩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晚清时期的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一生中的经验与话语给了后人很多帮助。上期我们介绍了曾国藩语录的前200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后200句吧。

201、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202、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03、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204、思与学不可偏废。

205、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206、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207、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208、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209、人不可无缺陷。

210、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211、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12、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213、知足天地宽。

214、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21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16、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21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218、家和则福自生。

219、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220、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221、心至苦,事至盛也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222、人不可无缺陷。

223、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224、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225、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226、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227、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28、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229、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3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23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232、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3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34、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35、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236、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37、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38、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239、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24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24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42、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243、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44、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245、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246、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247、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248、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4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50、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251、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252、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53、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254、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255、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256、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257、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58、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259、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260、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61、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62、有其功,必有其效。

263、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264、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265、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266、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267、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268、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269、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270、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7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72、凡事豫则立。

273、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7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5、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76、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277、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278、人各有性,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279、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疑乎?

280、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81、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82、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83、好谈己长只是浅。

284、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285、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86、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287、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88、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289、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290、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291、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292、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293、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294、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295、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296、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297、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298、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29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300、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301、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302、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303、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304、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305、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306、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

307、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308、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09、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310、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11、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312、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313、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314、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315、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316、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

317、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8、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319、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320、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321、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322、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23、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324、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325、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326、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327、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328、学者不可不通世务。

329、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330、无好小利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31、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332、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333、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34、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335、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336、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33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338、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339、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340、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341、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342、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343、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44、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45、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346、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47、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348、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349、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350、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51、凡事豫则立。

352、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353、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354、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355、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56、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357、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358、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359、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360、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361、凡事留地,雅量能容人。

362、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363、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364、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365、小仁者,大仁之贼。

366、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367、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368、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369、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370、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学之雅。

371、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372、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373、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374、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375、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76、“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家勤则兴,人勤则健”。“侍亲以得欢为本”。

377、家和则福自生。

378、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379、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380、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381、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382、特患业之不精耳。

383、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384、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385、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386、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87、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388、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89、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390、处事宜决断。

391、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39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9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94、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395、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39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397、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398、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399、思与学不可偏废。

400、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曾国藩语录400句,名言赏析(上)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的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的砥砺自我、改变性格、拯救命运、为政掌权、用人有道、善于交际、藏露进退、以学养身等八大学问,是中国士大夫的行为楷模。今天小编给大家整个了400句名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吧。1、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

  • 晚清四大名臣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国家将亡之时必出贤良”,这句话一点都没错,每当一个朝代走向结束的时候都将会出现最后的辉煌时刻。这所谓的辉煌有很多种形式,可能是末代皇帝励精图治,企图进行改革。不过帝国早就已经病入膏盲,末代皇帝的改革,是一段注定失败的殇歌。除了皇帝,最后的辉煌也有可能是由臣子们谱写的。咱们今

  • 曾国藩家训16字原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曾国藩,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他是晚清时期的朝廷的重臣,年幼的时候就修身自立了,在成年之后就封侯拜相,同时也是湘军的创立者以及统帅。当我们后在咋仰视这一位豪杰的时候,却从他那一字一句质朴而真切告诫子孙自勉的家书中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儒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豪迈和智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曾国藩的十

  • 朱祁镇钱皇后又瞎又瘸还没有儿子,为什么还能被立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立皇后可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皇后的人选一般来说也都得是出身好,相貌好,有才有德的这种,但是未必都是皇帝喜欢的。然而明朝时期朱祁镇的钱皇后却非常不一般,朱祁镇复辟之后,将当时眼睛瞎了,腿瘸了,而且还没有儿子的钱氏立为皇后,这很显然并没有在意一切的礼教看法,究竟为何朱祁镇会这样做,钱皇后

  • 大明第一才子解缙没想到竟是如此死法,真是太可惜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只要是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或者说中国的历史稍稍有些熟悉的话,想必都听说过《永乐大典》这部举世无上的巨著吧?这一部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书,而作为这部书的总编更是被称为大明第一才子解缙,如果说以长度来衡量生命的价值的话,解缙不可能在历史上面留名。他历经朱元璋、朱

  •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实力最强?谁对中国的贡献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社会的王朝清朝的晚期,中国已经慢慢的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了。好在清朝晚期出现了一批救国图存的能臣将领,他们之中最大成就且最有能力者有四人,也就是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以及曾国藩这四位被后世评为中兴晚清的名臣。那么,这四位中兴之臣对近代中国发展的贡献到底有哪些?谁的实力更强?贡献

  • 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城,为什么就能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很多“造反”出身的皇帝,想成为皇帝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面对前朝遗民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如果古代有人想要当皇帝,自然是要攻打下所有的城池,就算不是全部,至少也要大部分,这样一来大部分归降了,剩下的小部分也不怕他们再反抗了。然而在明朝的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棣只是把南

  • 袁枚为什么叫随园老人?袁枚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袁枚是清朝中期著名诗人、散文家,有着随园老人之称。纵观袁枚一生,会发现他是一位非常重视生活情趣的人,无论走到哪都有很多诗情画意的想法。袁枚在乾隆四年中进士,但此后的仕途之路却算不上顺利,好在袁枚天性潇洒,既然官场不如意便选择辞官隐居于小仓山随园,并且招收了很多喜好诗词的弟子。袁枚60多岁时依然会时常

  • 胶鬲是谁?"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学时期,大家肯懂都学习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确实,人生就是这样的这些名人能够流芳百世不正是因为这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dq

  • "孙叔敖举于海"是什么意思,他到底干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学时期,大家都学习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词语精炼,充分的表达出了一个人若想要完成一番事业必须要经历各种磨难!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流芳百世。文章前面还用了许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