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韩愈一生有哪些成就?韩愈事迹介绍

唐朝韩愈一生有哪些成就?韩愈事迹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51 更新时间:2023/12/7 16:24:50

唐朝著名文人韩愈被认为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不过要说名气,苏轼似乎比他更出名,那今天我们就准备跟大家简单介绍下韩愈,看看他的一生是有哪些成就。韩愈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他有很多作品都对后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韩愈在文人眼中地位很高,对他的评价也是成就卓然。那韩愈为人到底如何呢?想了解的朋友就赶快来看看吧。

(一)流芳百世的《师说》

韩愈父母早逝,年仅3岁就成了孤儿,由兄嫂郑氏抚养。

韩愈自小聪慧,勤奋好学。据史载,3岁时就能识文断字,不到7岁几乎读遍了诸子百家。但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参加了4次科举考试、3次吏部考试,直到34岁时才入仕。从19岁首次参加科考算起,不是经历了“十年寒窗”、而是“十五年寒窗”的努力。时间虽然增加百分之五十,终归努力有了回报,也算可喜之事。

韩愈曾经担任国子监祭酒,按现在的级别资格套算就是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长。他这个全国教育界的领军人物,对于如何当一个称职的好老师颇有心得体会。

他写了篇流芳百世的著名议论文《师说》。

文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笔者记得,早年的语文课本中,就有他这篇著名的议论文。《师说》对于我国尊师重教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学生们要弄懂文言文中“之乎者也”的用法,细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段不可多得的示范文字,就能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携帮助后学

韩愈不仅教育理论水平高,身体力行提携帮助后学也做得不错。唐代诗人张籍,从岁数来说,要比韩愈大两岁。不过韩愈当进士考官时,他还在“屡败屡战”。韩愈不仅不轻视他,而是热心地指导、提携和推荐他,张籍和韩愈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受韩愈的影响很大。

中唐以后,强大的藩镇割据一方,用各种手段拉拢知名文人和中央官吏。有一些不得志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节度使李师道想笼络已入仕的张籍。张籍就写了一首《节妇吟》诗答之。用“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是忠于朝廷,绝不受诸侯们拉拢的态度。以后李师道兵败身死,张籍躲过了一场无妄之灾。

张籍升为水部郎中且诗名日盛后,感念韩愈当年热心提携自己,继续发扬他这种精神,将新进诗人朱庆馀的诗拿来通通吟改一遍,留下最好的26首做成册藏在袖里,遇到熟人朋友就热情推荐一番。朱庆馀后来进士及第。

韩愈最有名的故事是他与贾岛之间的“推敲”。但大多数人不知道这故事的完整版。笔者简述上篇:某年深秋的一天,假和尚贾岛骑着驴子行走在长安街上,眼观地下的片片落叶触景生诗,吟诵出了一句“落叶满长安”,却久久想不出下句。此时一队高官的仪仗队走过来,驴子一下子窜了进去,引起仪仗队混乱。

但也就在此时贾岛的灵光来了,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贾岛冲闯的是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刘栖楚的依仗队。刘栖楚可不是宽容之人,大叫一声“假和尚岂有此理!”为此贾岛不仅挨了一顿暴打,还被关了一夜。

过了不久,贾岛去拜访住在长安郊外山间的朋友李凝不遇,当晚借住其他朋友家。第二天返还长安,在大街上想起昨夜作的“僧推月下门”那句诗,总觉得于当时情景不太妥贴,于是就发生了与韩愈的“推敲”故事。这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就不赘述了。有人说贾岛在搞行为艺术,是有意为之。笔者则认为是贾岛那“诗奴”性格所致,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

韩愈是个好官儿好先生,贾岛结识他后开始走红。韩愈为他专门定作一首诗《赠贾岛》进行品牌推介: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中道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韩愈评价贾岛的才华堪做孟郊的继承者,从此贾岛和孟郊并称,声望扶摇直上。在韩愈的帮助支持下,贾岛终于金榜题名成功入仕。贾岛十分尊重和感激韩愈,韩愈被贬外放时,他写诗遥寄挂念之情。

(三)勤政为民,珍惜友情

803年关中大旱,担任监察御史的韩愈通过暗中走访,发现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而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向朝廷上报虚假信息。韩愈上报实际情况,遭谄臣诬陷,被流放到连州阳山(今广东清远境内)当县令。精于吏治的韩愈很快凭借卓越政绩调离阳山,一路升迁,先后任国子博士、考功郎中、中书舍人。

819年,时任皇帝唐宪宗下诏从法门寺将认为是释迦牟尼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加以供奉,并下旨要求迎送途中官民们都要焚香跪拜。一时之间,京城长安掀起了一阵信佛热潮。韩愈觉得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就上书加以反对,说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极为短命。唐宪宗龙颜大怒,下令将韩愈处死。全靠同情韩愈的裴度等人为其说情,韩愈才逃过一劫,但被贬为了潮州刺史,并被责令即日赴任。

韩愈来到潮州后,在短短八个月的任期内,做了不少实事。由官府出面聘请教师,兴办乡学,带领导百姓兴修水利,努力发展生产。潮州有条大江,江中有鳄鱼专吃过江之人。韩愈写了篇《祭鳄鱼文》,到江边设坛拜祭后,责令鳄鱼7天之内搬出此地。真奇怪哦,从此就不见鳄鱼的踪影了。这虽然是传奇故事,但当地现在所称的“韩江”、“韩埔”、“韩渡”等名称,据说就是韩愈当年驱逐鳄鱼到过的大江和地方。

820年,韩愈奉旨调回京城,担任兵部侍郎。一年后镇州发生兵变,朝廷派韩愈去化解。韩愈到镇州后,召集军民讲话,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能言善辩的口才,耐心地讲述了归顺和谋反的不同结果。收效不错,没不久就兵不血刃的把叛乱平息下去了。新即位的唐穆宗十分高兴,遂将韩愈升为吏部侍郎。

柳宗元去世后,为柳宗元料理后事的刘禹锡给韩愈写信,请他为柳宗元写篇墓志铭。韩愈比柳宗元大五岁,也是知交好友,于是挥泪写就了那篇名垂千古的《柳子厚墓志铭》。文内“......不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是成语“落井下石”的由来。

韩愈是文章高手,写墓志铭的收入很丰厚。韩愈写过一篇歌颂裴度平定淮西的《平淮西碑》,唐宪宗将这文章的一块石刻赏赐给文中提到的有功之臣韩弘。韩弘大喜过望,馈赠了韩愈五百匹绢,但为柳宗元写墓志铭,韩愈却分文未取。

824年,韩愈患病,估摸是保命心切吧,听信一个方士的胡言,吃下一些丹药,竟一下子撒手人寰,享年仅57岁。悲乎哉,甚悲矣!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郃和张辽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张郃与张辽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将领,两人在历史上也可以说是战绩卓著,作为将领,他们的能力与战斗力,都是不容小觑的。而且在现如今的各种影视剧或者动漫游戏里面,他们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是很多人也很好奇,这两个人之间到底是谁要更胜一筹呢?张辽和张郃如果打起来谁能赢?很多人都认为张辽更厉害,可

  • 希特勒是奥地利人为什么能当德国元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阿道夫希特勒,这绝对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稍微了解他的朋友们都知道,奥地利的布瑙镇是希特勒的出生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奥地利原住民。但是有趣的事,这个奥地利人最终成为了德国的领袖,甚至指挥德国人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德国人怎么能允许一个外国人成为自己的领袖,并向世界发动战争

  • 霍光是好人还是坏人,真的是奸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霍光不能算是奸臣,但绝对是史上数一数二的权臣。一个人奸不奸,有时候是比较主观,难以判断的事,但是否独揽大权,把持朝政还是显而易见的。霍光对于权力的贪婪,从他刚当上辅政大臣没多久就开始显露了。有一夜宫中突然失火,他以怕有动乱为由,要求保管皇帝玉玺的官员把玉玺交给自己,被拒绝了。当然事后,霍光表扬了这位

  • 颜徵在为什么不告诉孔子他的父亲是谁,孔子如何找到父亲叔梁纥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去世,他是被自己的母亲颜徵在一手带大。不过颜徵在并没有告诉孔子他的父亲是谁,所以孔子童年时期根本不清楚生父究竟是何人。直到颜徵在去世后,孔子才从他人那里得知自己父亲的身份,然后按照当时的礼仪,将父母同葬在一起。想必小伙伴们都有个疑问,颜徵在为什么不告诉孔子他的父亲是谁呢?颜

  • 韩琦和宋仁宗什么关系,韩琦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少年时期的韩琦和赵祯相见,没想到韩琦年纪轻轻却忧国忧民,担心起了大宋的未来。可能赵祯心里不是滋味,但他能感到韩琦是一位宝贵的人才。此后韩琦获得殿试资格,仁宗看到他的名字也是会心一笑。其实了解宋朝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不认识韩琦,他是北宋一代名臣,在内政和军事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在剧中,特别凸显了韩琦和

  • 宋仁宗为什么废郭皇后,郭皇后历史结局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想必大家在看了《清平乐》后,对郭皇后也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就连刘娥都说她无才无智,不贤不顺,这已经是很重的话语了。赵祯根本就不喜欢郭皇后,但废皇后又是一件大事,当朝谏官肯定会阻止赵祯废后,所以这对于宋仁宗来说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那历史上,仁宗究竟是如何将郭皇后废掉的呢?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是仁宗立威的好

  • 兰陵王为何历史评价很高?他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兰陵王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兰陵王作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四大美男之一,他的出名却不仅仅只是靠颜值。兰陵王本名高长恭,是北齐宗室的一位名将,而说到北齐,很多人都会想到它的另一个称呼,禽兽王朝,北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出了很多暴君的王朝,几乎所有的皇帝是非常残暴的,因此才有了这样的一个称呼。但是兰陵王

  • 韩信有哪些过人之处?诸葛亮如何评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韩信,一个汉朝初年的功臣,一个东汉末年刘备手下的托孤大臣。两人同为人臣,那么诸葛亮是如何去评价韩信的呢?据了解,司马迁件数了韩信从幼年出名,一直到晚年的遭遇全部都归纳进去了,并且还表达了自己对韩信的评价。诸葛亮“隆中对”本是效法韩信“汉中对”,

  • 历史上刘娥真的杀了宋仁宗生母吗,刘娥被冤枉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得知自己的生母并不是刘娥后感到十分震惊,他还怀疑自己的母亲是被刘娥害死,因此要开棺验尸,这也是仁宗和刘娥首次面临信任危机。可能大家都有听说过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故事中刘娥心狠手辣,为了皇后之位将李宸妃的儿子换走,导致李宸妃被打入冷宫。不过狸猫换太子出自清朝小说《三侠五义》,这是由石玉昆著作的长

  • 秦孝文王只当了三天秦王,他有什么功绩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很多人都对它非常感兴趣,而说到秦朝的历史,就一定会说到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朝就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一步步发展壮大,到最后统一全国,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制度,甚至可以说是开启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而在秦朝走向统一的历史中,有很多的秦国国君,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秦孝文王。秦孝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