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纣王的父亲为何把王位传给他?为何排行第三却能得到王位?

纣王的父亲为何把王位传给他?为何排行第三却能得到王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50 更新时间:2024/1/19 9:52:34

纣王想必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了,不过很多人认知当中的纣王,还是在《封神演义》小说里面的纣王,或者说是民间传说中无恶不作,荒淫残暴的一个君主,就连“纣”这个字,千百年来也只有他一个人是这个称呼,这个字也成了他的特定称号。然而很奇怪的是,纣王在自己的兄弟当中,其实并不是老大,他只是排行老三,在他前面还有两个哥哥,如果按照我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来看,纣王也是没有太大的可能继承王位的,更何况他是人们口中的暴君,那为什么他的父亲还要把王位传给他?难道也和杨广一样,父亲在世的时候表现的很乖,等到自己继承王位,就本性暴露了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纣王简介

帝辛(约前1105年-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世称“纣”、“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推定为三十年(前1075年-前1046年)。

帝辛是帝乙少子,继位后,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后世就此存在争议。

2.为何纣王得到王位

商朝是中国历史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有确切考证的第一个朝代。商朝的国祚长达500余年,共30代君主,最后两代君主是帝乙和帝辛两父子,帝辛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纣王。

帝乙和帝辛不是姓名,而是祭祀时候所用的名字,历代商王都有个祭祀名字。商朝王室姓氏是“子”,而帝乙名字是“羡”,叫“子羡”,帝辛名字是“受”,叫“子受”。至于纣王,是灭掉商朝的周朝给他上的谥号,即“商纣王”。

纣王在后世都是昏庸残暴的代名词,但是都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也许真实的纣王不是这样,是周朝故意抹黑纣王,至少纣王能文能武,才能出众,并非一无是处这点是肯定的。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帝乙有一个王后和一个妃嫔,一共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子、次子子衍、四子纣王是王后所出,三子子期是妃嫔所出。

尽管帝乙是商朝倒数第二个君主,但帝乙还是有点作为,虽然此时商朝衰落,但是成功抵御周边部落的入侵,且国内政局稳定,商朝百姓安居乐业,而他的几个儿子都继承其父的优良作风,能文能武,才能出众,尤其是长子子启,丝毫不逊色于纣王。

无论如何,帝乙貌似都应该把王位传给长子子启,而不是幼子纣王,但是商朝晚期的一个奇葩规定,导致帝乙一定要传位给纣王。

商朝王位继承法规定,如果后宫女子在做王后前生了儿子,这些儿子都算是庶生,即使幸运做了王后,做王后前生的儿子仍然是庶生,但是做王后期间生了儿子,这些儿子就是嫡生,嫡生比起庶生有绝对王位继承权。

子启、子衍、纣王三兄弟的生母,她没做王后之前生了子启和子衍,而被帝乙封为王后之后才生了纣王,正因如此,纣王就有比两位哥哥更绝对的王位继承权。据说,纣王刚刚出生的时候,帝乙非常高兴,因为他得到了嫡子,立刻就封纣王为王太子。

公元前1076年,帝乙因病去世,纣王以王太子身份继承王位,成为商朝第30代君主,也是末代君主。

纣王在位前期是相当勤政的,在军事上的成就最高,也许是后期有点居功自傲、大兴土木,这才导致自己被周朝灭国,不得不说相当可惜。但是,纣王绝不是后世所说的那样荒淫残暴,后世是时候要为纣王平反了。

3.纣王真的是暴君吗

《尚书·牧誓》记载了周武王对帝辛的指控,包括听信妇人的话而对祖宗的祭祀不问、轻视并遗弃同祖的兄弟不用而只重用四方重罪逃亡的人、对百姓暴虐无道等。而随着时间推移,文献中记载的纣王的罪行越来越丰富、具体。这些罪行,引起后世部分学者的质疑与反驳。

想象附会说

有观点认为,帝辛的罪行中有很多想象、附会的因素,并且是逐渐累积而成的。

先秦时,子贡已怀疑帝辛的罪行中有一部分是由于他作为失败者而被强加的。孟子尽管批判纣王为“一夫”,但认为帝辛在位时尚有贤人辅佐和善治遗风,因此仍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统治。朱熹注《孟子》,也称帝辛时仍有善政。(见“人物评价”)

宋人罗泌在《路史》中比较了史书中桀纣二君的事迹,认为其中的重合部分存在附会的因素;又梳理各类文献,认为存在增衍、夸大的情况。他最后说:“故凡言桀纣之事者,吾不敢尽信也。”

在近现代,古史辨派创始人顾颉刚撰有《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文中列举纣的罪行,其中出于《尚书》六项,战国增加二十项,西汉增二十一项,东晋增十三项。流传下来的纣恶事实上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愈近,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有学者根据帝辛时的甲骨文资料,认为“纣时的制作、田猎、征伐、祭祀,莫不整齐严肃”,或许是英明之主,而最终的败亡则可能与争战过度及本人衰老有关。郭沫若也说:“武王克殷实侥幸,万恶朝宗集纣躯。”并呼吁道:“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

文化差异论

有论者认为,对帝辛的某些罪行可以做不同于传统的理解,例如:所谓帝辛爱酗酒,无非殷人本好酒,而帝辛酒量或许特别大些;所谓听信妇言,亦是人们少见多怪,商朝女性本就活跃,不乏武丁时代妇好那样的巾帼英杰。商、周的文化存在差异。后世不仅沿用周政权的说法看待帝辛,而且还沿用周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商文化下帝辛的举动,这也成为对帝辛负面评价虚增的原因。

总体可信论

不过,也有学者主张传统史学叙事的基本面并没有错。例如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在分析《诗经·大雅》中的《荡》这首诗时评论道:“这种出于敌国诗人之口的诗歌,虽然不免有其夸大夫真之处,但结合商来历史来看,似非全系诽谤之词。”还有观点认为,帝辛虽非一无是处,但确实称得上“暴君”。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机是什么?为何最终畏罪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起蔡伦,很多人都会因为他改进了造纸术而对他有很大的好感,毕竟造纸术的改进,可以说是推动了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而且不仅是我国,甚至对于世界历史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蔡伦为什么要改进造纸术呢?难道只是因为他觉得当时的造纸术很不好,所以要改进吗?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

  • 小明王为什么不肯及早让位朱元璋,非要等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会觉得在《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的历史原型,应该就是小明王韩林儿,虽然两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但是大体上也还是有类似的。而历史上的这个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朝末年大宋红巾军领袖,他的父亲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倒也是有点“子承父业”的意思了。而韩林儿后来因为被刘

  • 孙之獬为什么提出剃发易服,孙之獬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朝初期,对全国实行的《剃发令》最早是由一位汉人提出,他就是孙之獬。孙之獬是明朝进士,后来跟随魏忠贤一党,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舒服服。等崇祯皇帝除掉魏忠贤后,孙之獬虽免去一死,但被朝廷革职为民。后来清军入关,孙之獬为了讨好他们,主动剃发易服,此举遭到了汉臣的鄙视。结果他便主动提出推

  • 朱元璋为何会善待陈友谅之子陈理?不怕他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很多人看来,朱元璋就是一个会残杀功臣的皇帝,历史上朱元璋曾经杀掉了太多曾经跟随自己的有功之臣,不仅如此,明初四大案当中死掉的人数以万计,这其中牵连的人必然存在很多没有犯事却被连坐的人。如此心狠手辣的皇帝,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真的不多见,朱元璋算是唯一的一个了。然而,凡事总有例外,比如陈友谅的儿子陈理,

  • 滕王李元婴为什么能躲过李世民和武则天的杀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元婴,可能很多人对他还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说滕王,很多人应该就是明白了,这里所说的滕王,就是曾经在课本里面学到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中所说的滕王了。滕王李元婴是李渊的第二十二个儿子,李世民的弟弟,算起来还得是李治的长辈,虽然年龄上面还比李治小一岁,但是辈分还是摆在那里的。但是我们知道,

  • 林徽因的孙子孙女为何都改了姓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林徽因和梁思成我们都知道,是我国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们不仅在当时,即便是现代,也依然是很有名,也很有影响力的人物。而民间也一直都流传着很多关于林徽因故事,虽然说很多人关心的都是她的情感生活,但是她的学术成就却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为什么林徽因的孙子和孙女后来都改了姓?他们都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后

  • 历史上最真实的太监汪直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成化3年,汪直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城,此时的汪直还是幼童,在午门以战俘的身份参加了盛大的“献俘”仪式。藤峡瑶民起义被朝廷血腥镇压后,作为“叛民”后代的他,也成为了明军的战利品被送入北京。多年之后汪直回忆起当年的那些事情,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他只知道那

  • 司马懿为何不许子孙为自己扫墓?后来发现这才是老谋深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很多人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他作为三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可以说不仅是影响了当时的格局,也影响了后世非常深远。而司马懿当时所做出来的很多选择,可能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似乎让人很不理解,但是如果以现在的角度来看的话,就会发现,他可真的称得上是老谋深算了。比如,司马懿曾经要求自己的子孙不要为自

  • 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是同一家族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这三个人,想必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了。他们都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各自也有自己不同的称号,而三个人合起来则被人们称作“三钱”,算是一个很特别的组合了。但是除了他们为祖国做出的很多贡献之外,很多人也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感到非常的好奇了。正是因为他们都姓钱,而且

  • 溥仪的弟媳是谁?为什么有好几个情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很多人都非常了解了,而与溥仪相关的很多人物,也都让人非常好奇。溥仪有一个弟弟名为溥杰,而与溥杰有关的,是他的第一任非常有名的妻子,即溥仪的弟媳。之所以她很出名,是因为民间一直都流传着很多关于说她非常轻浮,恃宠骄横,淫荡等等,因此很多人才对她感到很好奇,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