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起为什么不是战国四大名将?

吴起为什么不是战国四大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76 更新时间:2024/1/16 17:46:16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有“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这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每一个都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大将。不过除了他们之外,战国时期其实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名将的,比如吴起,吴起相对来说还更厉害,一生甚至可以说是从无败绩,而且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从军事能力上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其厉害的人物,但是为什么他并没有能够入选战国四大名将的行列呢?吴起之所以落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时间问题,吴起乃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物

我们知道,东周被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然而关于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目前则仍有争议,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1、前481年。“春秋”因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而《春秋》主要记述的便是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之间,共计二百四十二年的大事。因此,部分人认为应该将《春秋》记载的最后一年,即前481年作为春秋和战国分界线。

2、前476年。郭沫若等历史学家根据历史的断代认为,公元前476年以前是奴隶社会,而前475年以后则是封建社会,因而应该将前476年定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同时,司马迁的《史记》,也是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来记述“六国时事”的。

3、前403年。这种说法认为应该以“三家分晋”为分界线,因为“三家分晋”不仅代表了春秋霸主晋国的彻底灭亡,而且还代表了维持周王室统治的“礼乐制度”彻底崩溃,同时也标志着战国七雄的正式诞生。同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将此作为开篇之作。

除了以上三种说法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应该以孔子去世的前479年为分界线,另一种认为应该以韩、赵、魏三家攻灭晋国执政智氏的前453年为分界线。而这五种说法中,目前比较公认,也是采用最多的乃是第三种,即以“三家分晋”的前403年为分界线。

对于吴起来说,不论是以他的生卒年份(前440年至前381年),还是以他的为官年份(前412年至前381年)来说,吴起都是标准的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物。而“战国四大名将”,则全部为战国中后期人物。

2、价值观问题,吴起虽然才能出色但不符合传统价值观

就个人能力来说,吴起毫无疑问极为出色,然而吴起却太过贪恋权力,甚至为了权力不惜手段,这导致他在个人品德方面风评不佳,且并不符合传统价值观。

1、残杀乡里。吴起出身于一个富有之家,但为了在仕途上取得发展,便曾到处寻找入仕的门路,结果弄得倾家荡产,也没能得到一官半职,结果遭到了乡里人的讥讽嘲笑。吴起气愤不过,一气之下便杀了嘲笑自己的三十余人。

2、不讲孝道。吴起在孔子的弟子曹参门下学习儒术期间,虽然他的母亲去世,但他却没有返回家中奔丧守孝,导致曾申认为其不讲孝道,违背了儒家忠孝的信条,不配作儒家的门徒,于是和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

3、杀妻求官。齐宣公于前412年发兵攻打鲁国,鲁穆公便想起用弃儒学兵的吴起为将,但吴起的妻子却是齐国人,鲁穆公担心其立场。吴起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便杀死了妻子,鲁穆公于是起用吴起为将,率兵大败齐军。吴起虽然立下战功,但这种杀妻求官的做法,却令鲁穆公对其极为忌惮,于是不久便免去了吴起的官职。

4、效忠三国。吴起最初在鲁国为官,被鲁穆公免职之后便又到了魏国,在魏国为将的吴起,在魏国相国田文死后(非战国四公子之一的田文),因与公叔痤争夺相国之位失败,又转而逃至楚国为官。

要知道,“战国四大名将”这种说法出自于《千字文》,而《千字文》乃是南北朝时期,由南梁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撰而成。南北朝时期,儒家的忠孝廉礼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吴起不仅先后曾在三个国家为官,且还有不守孝道、杀妻求官这样的劣迹,显然不符合当时的价值观,未将其选入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千字文》乃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之所以将战国中后期的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选入,乃是考虑到了押韵的问题,而并不是说吴起、乐毅等人的军事才能不如以上四人。

3、如何看待战国四大名将

和“四大名著”、“四大发明”、“百大金曲”一样,所谓“战国四大将”的提法实际上只是后人对古人的美称,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有数字崇拜之嫌的排行榜。准确地讲,该榜单应该是仅限于战国后期的秦赵两国的著名军事将领。“战国四大将”分别是秦国的白起(?—公元前257年)、王翦,赵国的廉颇(前327年-前243年)、李牧(?-公元前229年)。

上榜的确是战国后期了不起的名将,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榜单也遗失了不少同时代的著名将领,比如秦国的李信(灭燕功臣)、赵国的赵奢(也是入祀武庙的名将之一)、楚国的项燕(项羽的祖父,曾击败李信)等,当然战国前期的乐毅、田单、孙膑、庞涓以及著名兵家的尉缭子也均未上榜。根据贾谊的《过秦论》,其实还有“东方六国八名将”之说,即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

所以,千万不要把“战国四大将”这个榜单,看成是战国时期的至高荣誉和无敌存在。

其实,较之“战国四大将”,还有更为高大上的榜单——"兵家四圣",它是对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四位战略家与军事家孙武、吴起、孙膑和尉缭等四人的统称,他们的军事造诣非同一般,分别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等。当然,兵圣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孙武、鬼谷子、吴起、孙膑。但无论那种说法,吴起都是榜上有名,妥妥的兵家四圣之一。

吴起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据《吴子兵法》记载,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土地千里。期间共与诸侯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

孙武号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吴起的称号是“亚圣”,这在儒家里可是专属于孟子的位置,后世把吴起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您说吴起在兵家中的地位高不高?吴起不仅在军事上造诣很深,而且也长于法家,为楚国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继商鞅后另一位改革家。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若把他这个战国前期的卫国人,列入战国后期专属秦赵两国“战国四大将”,是不是有些削足适履、强人所难,而且也是将他降级了呢?

另外,在武庙里,廉颇、赵奢、王翦、李牧算作是六十四名将,吴起是武庙十哲,有人说白起也在十哲之列。说的不错,但是当宋太祖赵匡胤视察武庙后,“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直接就把白起踢出了武庙。吴起在武庙中的地位也是比战国四大将整体要高出一个档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世充怎么死的?究竟是不是被李渊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熟悉隋唐历史的人,应该都对王世充这个人物并不陌生吧,王世充作为隋唐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在当时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而关于王世充,很多人都对他的死非常的好奇,表面上看是被自己的仇人独孤修德所杀,但是很多人都在怀疑这件事情,是否和李渊有一些关系。那么究竟李渊在这件事情当中,是不是

  • 为什么说关羽其实不姓关,那他真的姓冯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关云长,一直以来这个名字都是非常为人所熟知的,关二爷的名气也一直都是非常大的,不仅是财神爷,而且还是义气的象征,很多人都会拜关二爷。不过这样叫的习惯了,自然都会认为,关羽当然就是姓关的,有时候甚至会用关一个字带代替关羽。但是却为什么有人认为,其实关羽本身就不姓关,而他其实是有别的姓,他应该是姓冯

  • 苏灵淑原型人物是谁,苏灵淑历史原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儿女行》的故事是发生在唐朝初期,所以不少网友都好奇,剧中的主要角色在历史上有没有原型人物。男主程处默的原型,其实就是程咬金的长子,可能了解他的朋友并不多,所以这次可以重点看看。还有一位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角色是李承乾的妻子苏灵淑,苏灵淑的历史原型又是谁呢?我们都知道李承乾因为谋反,最后被李世民废为

  • 傅柔原型人物是谁,傅柔历史原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又一部主打轻喜的古装剧要来了,这次的主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凯和李一桐。李一桐饰演女主傅柔,她一不小心从商人的女儿变成了女官,这一转变也是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男主程处默性格纨绔,又是位富家子弟,所以一般人很难将他搞定,但傅柔的出现是把程处默给治的死死的,还唤醒了程处默的斗志,让他从此奋发向上。因为

  • 项梁拥立了楚怀王,为什么项羽却要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秦朝末年,陈胜吴广第一个起义,之后原本六国的贵族们都开始了反对秦国统治,项梁作为楚国的代表人物,拥立了楚怀王,不过这个楚怀王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傀儡,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楚王而已。换句话说,楚怀王本身是并没有什么实权的,就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但是,这样一个对项羽来说并没有什么威胁的人,最终却还是被项羽杀

  • 霍去病对士兵并不好,为何还是有很多人追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一个将军对待自己的士兵比较好的话,应该是有很多人愿意跟着他的,但是在历史上,霍去病对自己的士兵可以说是一点都不好,甚至还总是让他们受苦,但是却有很多人都愿意跟随他追随他,这究竟是为什么?霍去病到底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士兵的,既然对他们不好,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随他?究竟历史上的霍去病是一个什

  • 历史上姚弼怎么死的,姚弼二次夺嫡终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姚弼是姚兴第三子,曾深得父亲宠信。此后姚弼在长安担当要职,并且广交人才,慢慢他的势力已经超越太子姚泓,此时姚弼已经有了夺嫡的打算。不过此后姚弼两次计划夺嫡都以失败告终,等姚兴重病后,姚弼打算背水一战,结果遭到姚泓顽强抵抗,没能突破前殿,姚兴则是决定下令赐死姚弼。那这次就准备跟各位讲讲这段历史,看看姚

  • 真实历史卫子夫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卫子夫其实大家了解的话都是这个从电视剧里面开始的了解的,但是真正历史上的卫子夫真的是这样的嘛,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的,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吧,那么真实的卫子夫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话,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历史上卫子夫真实结局历史上真实的卫子夫也是&ldq

  • 唐宣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唐宣宗李忱,这个皇帝作为唐朝皇帝之一,很显然并没有李隆基、李世民那样更有名,但是如果要说哪个皇帝的经历是最创奇的,李忱绝对是第一名,不仅是唐朝皇帝的第一名,放在整个历史当中,恐怕也没有人能够比他更创奇。那么究竟唐宣宗李忱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呢,他究竟是有一些什么样的经历,为何堪称是历史上最创传奇的皇

  • 郭女王是被曹睿赐死的吗,郭女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郭女王是汉文帝曹丕第一任皇后,曾深受曹丕宠爱。很多朋友在看了有关郭女王的故事后,都对郭女王的死因感到好奇,她究竟是不是被曹睿赐死的呢?其实历史上对于郭女王暴毙的原因也存在争议,大致是有三种说法,其中《魏略》、《汉晋春秋》认为郭女王是被曹睿逼杀。不过《廿二史札记》指出,这样的说法存在矛盾,因为曹睿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