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思邈是不是道士?为何他还是医生?

孙思邈是不是道士?为何他还是医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84 更新时间:2024/1/5 21:33:20

孙思邈的名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有名的医生。但是关于孙思邈的身份可不仅仅是医生那么简单。孙思邈除了医生的身份之外,他其实还是一个道士。这两个看起来毫无关系的身份为何会同时出现在孙思邈的身上呢?孙思邈是如何做到既是一个道士也是一个医生呢,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身份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孙思邈简介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与世长辞。

2.生平

据《新唐书》载,他出生于西魏,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北周元老独孤信称他为圣童。他精通百家学说,善于谈老子、庄周之道,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兼好《释典》。

孙思邈从小多病,“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周围的百姓都很贫苦,很多人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因此他18岁时立志学医,终身勤奋不辍。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十八岁之后就“志于学医”,最后终有所成。

相传,周宣帝,周静帝,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以高官厚爵与之,都被他婉拒,孙思邈曾经作过唐太宗的御医,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他称病退隐山中,唐高宗以良马赐之。卢照邻奉他为师。之后一直隐居王屋山直至辞世。

3.思想成就

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共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收集药方五千三百首。《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共有三十卷。

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详论医德规范。他特别强调医家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系统的论述了医德规范。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技术要精湛,第二是品德要高尚。《千金要方》卷首以显著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把医德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强调为人治病,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还强调以德养性、以德养身。较之汉晋医家,孙思邈对医德的论述,可以说是最全面的了。而这些基本医疗道德,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但尊古而不泥古。他将《伤寒论》的内容较完整地收集在《千金翼方》之中。在他一生行医的过程中,他十分重视妇人与儿童疾病的诊治,他认为这是关系人类繁衍的大事,故曰:“先妇人小儿……则是崇本之意也。”在针灸学方面,他不仅强调针药并用,还创设了新的穴位,创制彩色经络图,还常配合按摩、灸治。同时,他还是食疗治法的积极倡导者。他反对魏晋时期盛行的服石求长生的风气,倡导积极养生,强身长寿。

孙思邈将道家内修理论和医学、卫生学相结合,把养生学也作为医疗内容。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孙思邈还对炼丹、服食以求长生成仙的道教方术作了探索。

孙思邈同时还是著名的房中术理论家,对房中术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著作中有提到:“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一夜御十女,闭固而已,此房中之术毕矣。”。孙思邈还说:“此方之作也,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非苟欲强身力行女色以纵情,意在补益以遣疾也。此房中之微旨也。”“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

孙思邈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者。他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载硝石、硫磺和炭化皂角子混合后用火点燃后能猛烈燃烧。他发明火药是在公元682年,同年他仙逝于王屋山。

4.信仰

临终时,孙思邈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并遗有大量的医书,人尊其为“孙药王”。在陕西耀县药王山(原称五台山),有祭祀孙思邈的药王庙,并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有“二月二药王庙会”。此外在耀县还建有“真人祠”、圣母殿与祖茔碑。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妙应真人。

在保生大帝信仰中,有所谓的“保生三真人”,认为孙思邈与吴夲(tāo)、许逊在成神之后成了结拜兄弟。在厦门一带认为三神排行依序是大哥“金面”孙真人、老二“红面”吴真人、老三“黑面”许真人,但在台湾其排行则因地而异,闾山派的庙宇则是依照“妙济”许真人、“善济”孙真人、“慈济”吴真人的顺序排列。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仁宗和曹皇后感情如何?曹皇后怎么成为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宋仁宗和他第二位皇后曹皇后之间的感情如何,一直是人们比较好奇的一件事。不过从史料来看,仁宗并不怎么喜欢曹皇后,两人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孩子,期间仁宗还一度打算废掉曹皇后,要不是有百官反对可能曹氏也将被幽禁。那两人既然不相爱,为什么仁宗还要把曹氏立为皇后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并没有这么简单,真正看

  • 狄仁杰和上官婉儿是什么关系?两人之间有什么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上官婉儿是武则天身边一位非常著名的女官,她也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位才女。而狄仁杰也是武则天身边众位大臣中,深受武则天信任的一位大臣。而在有一些影视剧中,把狄仁杰和上官婉儿两人放在了一起,这种设定在历史上真的有可能吗?历史上狄仁杰和上官婉儿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故事呢?1.狄仁杰和上官婉儿真的有

  • 赵光义老婆符皇后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符皇后其实历史上叫符皇后的人还挺多的,但是每个符皇后的命运当然是不一样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这个赵光义的老婆符皇后有着什么样的一生,看看这个符皇后到底是什么样的结局吧,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 贾雨村是什么样的人?曾帮贾赦夺扇其实另有所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红楼梦》中,贾雨村虽然不是主角,但却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值得好好琢磨。从他一人身上就能看到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之处,特别是官场上的险恶。贾雨村身世平平,早年只是普通的穷书生,后来因为攀得贾府,此后不断高升。贾雨村原本也有远大的志向,但现实却不断考验他的底线,最后终是坠入深渊,成了当初自己都厌恶的

  •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作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闯王。李自成的名气可以说是非常大了。但是李自成在推翻了明朝之后,却只当了42天的皇帝。虽然说时间很短,但是李自成的这种成就还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的。但是42天也就只有一个月多的时间。李自成在这42天的时间里都在做些什么呢?李自成当皇帝的42天都是怎么度过的

  • 懿安皇后一生经历几位皇帝?七朝五尊最后被迫和“宫女”平起平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懿安皇后郭氏是升平公主次女,后来嫁给唐宪宗,等唐宪宗正式登基后,郭氏册封贵妃。郭贵妃一生颇为传奇,因为她一共历经过唐朝七代皇帝,从贵妃到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这样的经历也是少有。可能多数朋友都是通过影视剧或者小说了解到的懿安皇后,那你知道历史上的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吗?如果是其她人做到懿安皇后的位置,

  • 李世民的儿子中,为何只有李承乾的名字是三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古代人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是同一辈人用相同字数的名字。每一辈的人也有不同的字辈,用以区分这个人的辈分。但是李世民的儿子却很奇怪,李世民都儿子总共有很多。但是只有长子李承乾的名字是三个字。而其他儿子的名字都是两个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 历史上男宠最多的公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三宫六院,后宫妃子很多,然而在此之外,还有一些在古代地位和权势都比较高的女性,她们也同样拥有除了丈夫之外的很多“男宠”,比如武则天、太平公主等,都有不少男宠。但是要说历史上男宠数量最多的人,恐怕还是山阴公主了。你知道山阴公主有多少个男宠吗?山阴公主的男宠究竟

  • 北宋宰相曾布是个怎样的人?曾布和魏玩夫妻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曾布是北宋中期宰相,曾支持王安石变法,在变法期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曾布因为卷入党争,被列入宋史《奸臣传》,那历史上曾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梁启超觉得曾布很冤,严格来说他并不是奸臣,立场也算中立。我们今天准备重点跟大家讲讲曾布和她妻子魏玩之间的故事,魏玩也是宋朝非常有才华的女词人,并且还被封为

  • 爱娃为什么没有生子?希特勒没有孩子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大多数常人,从一开始出现在这个世界,直到中间戏耍一番,再到结束收场,来时静悄悄,去的时候也是静悄悄,就好像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但是我们始终还是留下了一些东西来证明我们曾经存在过,生活过。我们不是作家诗人,留不下那些传世的名篇。我们不是政治家,留不下某个具有历史性意义政绩。我们同样不是音乐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