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

卢照邻

卢照邻的资料

中文名:卢照邻

别 名:卢升之,幽忧子

国 籍:中国(唐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

职 业:诗人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初唐四杰之一

代表作品:《长安古意》《十五夜观灯》《元日述怀》

卢照邻的介绍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元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因《长安古意》中的一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入狱,家人营救无果,是得罪了武则天的侄儿梁王殿下武三思。出狱后不久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有关“卢照邻”的历史故事

  • 唐朝卢照邻简介-唐朝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简介:初唐四杰之一小编今天讲一位唐朝历史人物:唐朝卢照邻,历史上评为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唐朝历史卢照邻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卢照邻,别名:卢升之,幽忧子,国籍:(唐朝)卢照邻(约636-约680),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初唐诗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

  • 卢照邻

    卢照邻(约636-约680),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人,初唐诗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

  •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卢照邻)》原文、译文及注释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月弹。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松树一作:松径)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白云端一作:在云端)

  •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原文、译文及注释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归云已落涪江外,还雁应过洛水瀍.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柳叶园花处处新,洛阳桃李应芳春。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此时离别那堪道,此日空床对芳沼。芳沼徒游比目鱼,幽径还生拔心草。流风回雪傥便娟,骥子鱼文实可怜。掷果河阳君有

  • 《益州城西张超亭观妓(一作卢照邻诗,一作王勣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落日明歌席,行云逐舞人。江南飞暮雨,梁上下轻尘。冶服看疑画,妆台望似春。高车勿遽返,长袖欲相亲。

  • "初唐四杰"中下场最惨的诗人,卢照邻为何投水自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卢照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王勃性情不定,曾经杀官奴获罪,而在27岁时便溺水身亡;骆宾王郁郁不得志,在徐敬业的反武起事后,或死于乱军之中,或亡命天涯;杨炯虽然当上了县令,却因生性残暴而为人诟病,最终也只活了四十来岁。当然,最为悲惨的,还是要算卢照邻。卢照邻

  • 卢照邻代表作品和名句(初唐四杰卢照邻十首经典唐诗)

    盘点“初唐四杰”十首经典唐诗,卢照邻只有一首入选。“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杜甫写下的《戏为六绝句》。在这首诗中,杜甫极力推崇了初唐时期四位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他们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个人全部生活在初唐时期,其实力代表了初唐时期最高文学

  • 卢照邻是怎么死的

    汗青上文性命运多舛者多多,有明珠暗投,有穷困失意,有徐病缠身,三者占其一便算是悲催了,但有一人把三者齐部拥进怀中,死去世两茫然,最初是正在尽看中自沉颖火而去世,那便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明朝张燮《幽忧子散题辞》有行:“古古文士偶贫,已有如卢降之之甚者。妇其官吏没有达,则亦已经耳,沉疴永痼,无复

  • 卢照邻的生平简介

    卢照邻(约635年-约685年),字降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古河北省涿州市)人,初唐墨客,取王勃、杨炯以及骆宾王一同被称为“初唐四杰”,做品有7卷本的《卢降之散》、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散》等存世。卢照邻出生看族,曾经为王府典签,后出任益州新皆(古四川成皆四周)尉。他善于诗歌、骈文,以歌止体为佳

  • 卢照邻所作的《咏史》,表现了对当时社会不良政治风气的揭露与批评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朝时期诗人、官员,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其工诗歌骈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卢照邻一生都无法施展自己的志向,早年还被人陷害,不幸入狱。其《释疾文》中说:“先朝好吏,予方学于孔墨;今上好法,予晚受于老

  • 唐朝才子卢照邻的一生是什么样?选择投水而死是为何?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极盛时期,被誉为“诗国”。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卢照邻写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意思就是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金花酒。看见鸿雁在天上南飞,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作者

  • 卢照邻的上半生壮志未酬,下半生又重病缠身抱残归隐

    说到卢照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卢照邻,生于初唐,彼时的诗海江湖已经颇有气象,虽未涌现出仙圣级别的顶级泰斗,但开山立宗、名噪一时的个中高手也层出不穷,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数“初唐四杰”,而卢照邻便在其中,虽没有具体的名次,可经常说起,卢位列第三。这四

  • 卢照邻真的是孙思邈的徒弟吗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自幼体强多病,却有幸寻到事先的名医孙思邈为其治病,并拜孙思邈为师,归纳了一段由医患而成师徒的传偶。果病拜名师卢照邻,字降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古河北省定兴县)人。卢照邻是一个神童,10岁时便以专教能文名谦世界,年事稍少,便任邓王府典签(背责处置文书的民员),被邓王称为“此

  • 卢照邻流落秦州,吟诵了一首好诗

    唐代诗人卢照邻和杜甫生活在不同时代,彼此之间本来毫无交集。可是由于他们都曾经来到甘肃的一个小城,从而让他们的命运中竟然出现了相同的元素。下面介绍的是卢照邻流落秦州,创作了一首佳作,杜甫也在那里经历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入秦州界初唐 卢照邻陇坂长无极,苍山望不穷。石径萦疑断,回流映似空。花开绿野雾,莺

  • 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简介 卢照邻是死于风疾的吗

    卢照邻人物生平简介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卢照邻的诗,以歌行体最为擅长,他的七古《长安古意》,与骆宾王的《帝京篇》齐名,都

  • 卢照邻简介 卢照邻是怎么死的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杨卢骆”,他虽然排名第三,在民间的声望却很高,古来生不逢时的诗人多的是,但像他这样悲剧的,还真是少有。他二十多岁时,在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七子当时封为邓王的李元裕的幕下任典签一职唐朝的典签其实也就是王爷

  •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生平 卢照邻结局 卢照邻子女 卢照邻诗作

    老天的公平,常常被平民百姓们私下里解释于某一个人生案例的得失情状。绝对的公平在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用元素符号来体现,而相对的公平,则散布于神而又玄的天道之中。譬如“初唐四杰”,叱咤文坛,纵横捭阖,然而都“人不如文”。其文才高,其人位卑;文章汪洋恣肆,人却辗

  • 卢照邻的作品长安古意赏析

    卢照邻的作品长安古意赏析卢照邻,初唐著名诗人,也是初唐四杰之一,尤其擅长诗歌和四言六言古诗。卢照邻诗歌风格多变,主张以生活为蓝本进行自由的抒情。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被世人所称赞,也被誉为中国诗坛的一次全面的革新。也对中国诗歌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意义。长安古意的问世,激起了千层浪花,意味着这首诗歌在中国诗

  • 卢照邻墓在什么地方

    卢照邻墓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初唐著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在文学造诣上与杨炯,骆宾王,王勃齐名,被世人称之为“王杨卢骆”。卢照邻现存有七卷本的《卢生之集》。有集二十余卷,又著有《幽忧子》三卷,诗作二卷。卢照邻的诗读起来荡气回肠,发人深省。卢照邻画像卢照邻小的时候很聪明,文学造诣也高于其他的孩

  • 卢照邻的诗有什么特点

    卢照邻的诗卢照邻,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初唐著名诗人,虽不及杜李有名,却也是初唐四杰之一,在文学造诣上与杨炯,骆宾王,王勃齐名,被世人称之为“王杨卢骆”。卢照邻现存有七卷本的《卢升之集》。卢照邻的诗读起来荡气回肠,颇有深意。卢照邻画像卢照邻在唐高宗永辉五年,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在这之后,卢照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