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田文镜简介,是怎么死的

田文镜简介,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61 更新时间:2024/1/3 10:45:54

镜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皇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但这三位皇帝对于他来说,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康熙和乾隆对于田文镜的态度都差不多,都没有重用他,他只在雍正时期得到了很大的重用,不仅如此,雍正非常信任和宠信他,田文镜多次犯了规定,但都被雍正帝包容下来,可见雍正对他的看重。但为什么田文镜在这三朝得到的重用程度会这么不一样,三位皇帝为何对他的态度差别这么大?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田文镜为何被雍正重用

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有作为的帝,在他们的治理下,国力达到了巅峰,史称"康乾盛世"。田文镜生逢其时,在康、雍两朝为官。

康熙二十二年(1683),田文镜以监生身份被授予福建长乐县丞。以后历任山西宁乡知县、直隶易州知州、吏部员外郎、御史。康熙五十六年,任内阁侍读学士,级别不低,但是个闲差,他的仕途似乎到此为止了。

雍正继位前,就注视着田文镜等人的一举一动。雍正上台后,年过花甲的田文镜,迎来了仕途上的春天。

雍正元年(1723),田文镜受命前往华山祭告。这一年山西遭遇灾荒,年羹上书请求朝廷赈灾。当年正值吏部考评,为了不影响仕途,山西巡抚德音在回复雍正询问时说,山西没有灾害。雍正也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田文镜回京后,毫无保留地汇报了山西的情况。说"山西大灾,百姓疾苦"。查明实情后,雍正表扬他直言不讳,命他代理山西布政使(财政厅长),前往灾区赈灾。而后担任山西布政使。田文镜在基层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到任之后很快厘清了积累的公务,清除了长期存在的弊病,使山西吏治为之一新。自此雍正对他更加器重。

雍正二年(1724)正月,田文镜调任河南布政使。八月,代理河南巡抚(省长)。田文镜受雍正皇帝"知遇"之恩,报效心切。尽管他到任时已六十二岁,且身体多病,但他全然不顾。一上任,便大刀阔斧地对长期以来的陈规陋习进行整顿。十二月由代转正,任河南巡抚。田文镜雷厉风行地清查财政亏空,鼓励开辟荒田。在河南两年,他办事认真,铁面无私,弹劾罢免所属官员二十三名。雍正派遣侍郎海寿、史贻直等人到河南调查,发现田文镜弹劾的都很对。

雍正推行的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等新政,其他官员都持观望态度,田文镜却迅速落实,事无巨细均亲力亲为。在推行火耗归公时,田文镜一方面要负责清查地方亏空,一方面又要缉拿地方上的匪盗,同时还要治理黄河水患,他多次过家门而不入,吃住在衙门里,没日没夜的工作。要知道,田文镜当时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十分不容易。田文镜主政河南时,治盗极严,辖境几乎无盗贼,同时督责各州县清理亏空,开辟荒田,限期极严。田文镜实际上成了雍正改革的先锋。雍正还回复给他一条批示,以示褒奖: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2、田文镜在雍正朝做得怎么样

治河患,兴水利,历来是政府的大事,对河南来说,尤为突出。从雍正三年起,田文镜又对原来负责河工的堡夫、协助护堤的河兵进行训练和约束,并对管河官员严其职守,以保河堤安全。同年夏,遇大雨,黄河"净涨四五尺至七八尺不等,势亦汹涌",且多有"出槽漫滩"之处。田文镜"晓夜查催,不遗余力",并严格要求官员必须"率领兵夫昼夜住宿堤上,多备料物、人夫协力,加紧修防",终于使这次洪水未能成患。雍正闻讯,高度赞扬:"如此在地方忧勤不懈,何事弗克办集耶?"在田文镜的努力下,河南的治河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雍正五年(1727),田文镜上书说黄河水患严重,河堤非常不牢固。最好是征集民力进行抢修。不久田文镜就升任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由原属汉军正蓝旗,抬入正黄旗。

雍正六年,雍正褒奖田文镜为官公正廉明,特将其授为河南山东总督,这个官职是为田文镜量身定制的,不为定例。

雍正八年,田文镜兼任北河总督。这期间田文镜出现了一个严重失误:河南水灾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而他却说河南无灾情,能够如数上交钱粮。后来雍正知道实情后,即命侍郎王国栋入河南赈灾。此时正值田文镜申请休病假,雍正也给他个台阶让他回京修养。休养了一段时间后,雍正命他再次回到任上。

雍正十年,田文镜又因病休假,不久去世。

3、为何田文镜的缺点

田文镜靠着"清廉"和"勤奋"两大特点,换来了地方治理的百废俱兴,让雍正非常欣慰。雍正曾赐给田文镜"忠诚体国,公正廉明"8个字,并让全国的督抚都向田文镜学习。

田文镜也不是完人,他对待下属和同僚十分刻薄,又仗着雍正的宠信,为官骄奢。不仅不尊重下属,而一味的用官职压人。虽然业绩突出,但是做事主观意愿为主,并不能实事求是,其治下必然有冤假错案。其他官员也想抓住田文镜把柄,可他家中一贫如洗,他除了一身官服,家中都是布衣。他的妻子儿女平时连肉都吃不起。正是田文镜的这份清廉,让雍正对他十分有好感,以至于田文镜虽然也有失误,例如被直隶总督李绂弹劾,雍正也总是向着田文镜说话。雍正对他说:"朕设身处地代尔思维,即原系不肯勉励之人,当此际遇,亦不得不加勉矣。"这句话道出了雍正皇帝树立田文镜这个典型的主要原因。

为了表彰田文镜的功绩,雍正皇帝赐谥号端肃,赐葬泰陵附近,在河南为他立祠,并入祀河南贤良祠。

至此,田文镜的一生也就盖棺定论了。但乾隆皇帝一上台,就批评田文镜:"河南地方,自田文镜为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以严厉相尚,而属员又复承其意旨,剥削成风,豫民重受其困。"后来又借口田文镜墓地侵占了御道,授意将其墓地夷平,只保留了两座石碑。

不管怎么说,田文镜是苦了自己,造福了一方百姓,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实他并没有那么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都在称赞他不畏权贵,遵从自己内心,坚持自己的道义的精神,但是人除了精神之外,还是要有生活基础的,很多人想象中,陶渊明可能是一个很穷的人,辞官之后自己归隐,采菊东篱下,过着自己去种地的很苦的日子。然而真实情况可能并不是如此,真正的陶渊明,或许远没有你想象的那

  • 赵合德为什么比赵飞燕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起我国古代历史中的美女,相信不少人会想到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贵妃了,这四位被称为古代四大美女。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四大美女的故事有半都是虚构的,因此发生在她们身上的很多事情都只能被视为故事,而不是历史。历史上也有很多与四大美女的美貌相媲美但是名气不如她们的人物,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ldqu

  • 卢象升和孙传庭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卢象升和孙传庭,都是明朝末期的大将,他们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有名也是非常厉害的,比如在《明史》当中,对于孙传庭的评价就是,孙传庭死,明朝才算是真正灭亡了。而同样身为明朝名将的卢象升,他和孙传庭两人,究竟谁要更厉害一些呢?有很多人认为卢象升战死但却死的很冤,这又是为什么?卢象升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说他

  • 唐宣宗装疯卖傻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唐宣宗李忱,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这是个每天装疯卖傻的皇帝,最后乱炼弹药,结果吃弹药把自己吃死了。对于这样的皇帝,多半情况下不会有什么成就的。然而唐宣宗却有着“小太宗”的称号,还是有着一番成就的。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唐宣宗。关于他去世的日期,还有《新唐书》记

  • 鼓上蚤时迁的武功有多厉害,时迁立有哪些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中,时迁绰号“鼓上骚”,因为他的身手十分敏捷,常年以盗墓为主业,所以习得一身飞檐走壁的本领。时迁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排第一百零七位,虽然知名度不算太高,但时迁立过的功劳可不小。他曾在梁山攻破大名府和曾头市的战役中立有大功,算是他的高光时刻。《后水浒》时迁也有登场,文

  • 鲁道夫赫斯为什么去英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941年,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打的热火朝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空战,不列颠之战正在英国的上空进行着。然而就在5月10日的这天晚上,一架德制Me-110式战斗机突然间坠毁在了当时英国皇家空军航空兵司令汉密尔顿公爵住宅区附近,巨大响声很快引来当地一名主管前来查看:只见一位身穿德国空军尉官制服

  • 古代四大丑女的照片,四大丑女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貂蝉、西施、杨玉环和王昭君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那与之相对应的四大丑女是谁呢?可能大部分朋友都不清楚,她们四位分别是嫫母、钟无艳、孟光和阮氏女。这四位在古代文人笔下也经常出现。很多小伙伴十分好奇四大丑女的长相,不过她们那时候并没有相机,所以真实相貌并不能记录下来。但我们可以对她们的生平进行一个了解

  • 谢晋元是被谁刺杀的?去世时有多少人来吊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941年4月24日,在上海租借突然传出一个重大消息,那就是谢晋元将军被刺杀身亡了,这一消息无疑一下子震惊了全国上下。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当年中国军队撤出上海之后,谢晋元与他的军队为何没有走呢?谢晋元将军又是被谁刺杀的呢?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谢晋元部1937年10月31日奉命撤入公共租界,

  • 谋士董昭能力如何,董昭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董昭是东汉末年,曹魏阵营非常重要的一位谋士。董昭早年任袁绍参军,与曹操相见后,决定投靠曹操成为其下参谋。此后董昭多次为曹操献上妙计,因此深得重用,实际上曹操封魏公、魏王都是董昭在背后给他出的注意,才让曹氏能够一步步蚕食掉汉室政权。等曹丕正式登基称帝后,董昭也成了魏国开国功臣之一。但后人对于董昭的评价

  • 朱淑贞是哪个朝代的人,朱淑贞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才女朱淑贞是南宋人士,她生于浙江钱塘城南的一座园林内,传闻她是朱熹的侄女。朱淑贞家境显赫,从小就有很好的学习条件,加上朱淑贞本人十分聪慧,所以她多才多艺,无论是经史、书画,还是音律、诗词,朱淑贞统统精晓。朱淑贞的《断肠词》非常有名,相信很多网友都读过,但对于朱淑贞的生平故事了解的人可能就没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