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宋简宗是宋朝唯一不被承认的皇帝?

为何宋简宗是宋朝唯一不被承认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3/12/10 14:11:30

要说宋朝皇帝都有哪些人,很多人都能说出很多,但是如果说历史上还有一个宋简宗,恐怕很多人都对他一点也不熟悉,不仅是不熟悉,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都没听过。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他是宋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历史抹去的皇帝。我们知道,皇帝的存在对于古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如果是他想要抹去别人的痕迹,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史书却抹去了一个皇帝的历史,这不仅很难,还让人感到很奇怪,这个皇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是做了些什么事情,为什么竟然会引得发生这样的结果呢?宋简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既然史书上没有他,为何现在人还会知道他的存在呢?

1.宋简宗简介

赵旉(1127年7月23日—1129年7月28日),又名赵敷,是宋高宗赵构的独生子,母亲为潘贤妃,宋高宗对他格外疼爱。赵旉出生后不久就被赵构封为检校少保、集庆军节度使,封魏国公。

建炎三年发生了苗刘兵变,苗傅和刘正彦软禁宋高宗,之后扶持其当皇帝。宰相张浚闻知后出兵勤王平乱,重新扶持宋高宗登基,他则被恢复为太子。赵旉后因宫女保姆疏忽,受惊吓而死,年仅3岁。宋高宗知道后大哭三日,追封其为“元懿太子”。建炎元年六月辛未日(1127年7月23日),赵旉生于南京(今河南商丘),九月十二己亥日(10月19日)宋高宗封他为检校少保、集庆军节度使、魏国公。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宋高宗畏敌如虎一路南逃,从南京(今河南商丘)一直逃到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患从统制苗傅、威州刺史刘正彦因对赵构纵容宠臣御营都统制、枢密使王渊和内侍省押班宦官康履等人横征暴敛不满,再加上王渊居然用战船运送自己的私财导致数万宋兵无船过江被金兵歼灭这种重大过错的愤恨,于是发动政变,逼迫赵构退位当太上皇,史称“苗刘兵变”。隆祐太后(元祐皇后)为稳定局势,传旨让赵旉即位,改年号为明受,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宰相张浚闻知后召集各地将领勤王平乱,重新扶持赵构登基。赵旉退位,隆祐太后还政,赵旉从即位到退位共计26日。

叛乱被平息后,赵构继续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诉自已逃到南方后,“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要求金朝统治者“见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进军。对战争却不作任何有力的部署。同年五月,宋高宗携赵旉离开杭州,北上建康(南京)。七月,赵旉在建康生了疟疾,在建康行宫治病期间,一个宫女走路不小心绊到了地上的炉子,发出巨响,可怜这个只有3岁的幼儿竟被活活吓死。

2.宋简宗算不算宋朝皇帝

宋高宗和潘贤妃伤心的死去活来,哭了整整3天,将宫女和保姆一并处死,追封赵旉为“元懿太子”,葬于宋简宗陵。

更糟的是赵构的苦日子还没结束。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舟山),漂泊海上,逃到温州。直到金兵在建炎四年(1130年)夏撤离江南后,赵构才又经绍兴府(今浙江绍兴)去了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后将临安府定为南宋的行在。

之后宋高宗再未生下一男半女,皇位传给过继的儿子宋孝宗

赵旉虽然名义上做了天子,但他在位时间太短,又没举行登基仪式,还是傀儡,所以不被认为是宋朝皇帝。

3.为何史书上不承认宋简宗

一个没有断奶的娃娃当了皇帝,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赵构退位之后,朝廷重臣看着苗傅和刘正彦的专权,自然心里十分不爽,于是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人共同起兵“勤王”。苗刘两人抵抗不住,赵构得以复位,之后宋简宗退位,政权又重新回到了赵构手里,不过复位后的赵构依然没有任何上进心,他奉行的政策还是向金人一味的求和,我们熟知的岳飞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抛开宋高宗赵构我们暂且不讲,单说他的儿子宋简宗,宋简宗从继位到退位仅仅只维持了26天,一个3岁不到的娃娃,当了26天的皇帝,当然这还不是最让人难受的。

我们已经说赵旉是赵构的独子,而赵构死后,赵旉是唯一的接班人,不过命运又给赵旉开了一个玩笑,这次玩笑比较大,因为它直接要了赵旉的命。

事情是这样的:赵构东逃西窜的过程中,是一直带着自己的宝贝儿子的,可是奈何赵旉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在去建康的途中,赵旉在途中发生了疟疾。而在建康行宫治病的过程中,照顾赵旉的一位宫女,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绊倒了地上的炉子,发出了巨响,结果年仅3岁的赵旉,竟然被活活给吓死了。

赵构听闻这则消息,哭得死去活来,毕竟是自己的独子,虽然在大臣的拥立下他还抢了自己的位子,不过赵构对此并不在意,因为自己的皇位本来就是给他准备的。没曾想,却发生了这种意外,怒不可赦的赵构处死了照顾赵旉的宫女和保姆,并且追封赵旉为“元懿太子”,葬于宋简宗陵。

所以对于宋简宗是宋朝唯一一位不被承认的皇帝,我们也有了结论,首先是因为赵旉继位之时年纪太小,其次是赵旉当皇帝的时间太短,最后是赵旉退位之后没多久就夭折了。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我们就可以得出,宋简宗赵旉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极低,虽然被记载在了史书中,但是不被史学家承认亦在情理之中。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成功后,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张柬之如果不熟悉历史的人估计也不太能知道的这个人,小编就不太知道的,但是其实这个人是真的厉害,就是这个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而且成功了推翻了这个武则天,那么小编就想知道这个张柬之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了呢?这个也还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张柬之能够成为历史名相,

  • 真实的萧太后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萧太后这个人物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吧。萧太后是辽朝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改革家。在萧太后执政的带领下,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在很多人眼中,萧太后在辽朝的历史上就是一个非常厉害著名的人物。但同时她对于当时的汉族来说也是一个很强大的敌人。萧太后时期辽朝的军队多次击败宋朝军队,并且在

  • 清朝道光皇帝有多愚昧?他的一句话道破了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到了清朝的道光皇帝接手国家的时候,此时的清朝已经是进入到了粉饰太平的局面了。西方欧洲那边的革新运动已经是在轰轰烈烈的展开。西班牙与荷兰人的侵略并没有让当时的人有所反应,整个朝廷更是处在自高自大的自以为"天朝上国",唯我独尊,闭关锁国。殊不知他们从未见过的"番夷"之人,早就强过他们不知道多少倍了。"天

  • 朱泚最后怎么死的,唐朝将领朱泚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朱泚是唐朝中期将领,他曾自立为帝,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成为了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据说朱泚从军时武艺并不出众,但为人大方,经常把自己得到的奖赏分给其他士兵,因此得到拥护。后来泾原兵变爆发,长安被朱泚大军攻陷,唐德宗无奈逃到奉天。此役对于唐朝皇帝的威严来说,无疑是会心一击,导致后面的皇帝不在轻易相信将军,

  • 赵宗实为何拒绝当太子?为什么不愿意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们看来,古人为了争夺皇位,可以说是闹得兄弟相残,父子相残,这都是很正常的,皇位对于他们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在皇家生长的皇子们,也不可能拥有普通人家的兄友弟恭,每一天都要琢磨着,如何争夺皇位,或者如何隐藏自己,污名化自己,才能保住自己的命。然而历史上多的是为了皇位前仆后继的人,却也总有一些皇

  • 宋仁宗时期有哪几位宰相?他们分别都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古代的皇帝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绝对不仅仅只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他的身边也有很多能臣,他们都在帮助皇帝一起好好的治理国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北宋时期宋仁宗身边那些非常有能力的宰相们。可能很多人以为,一个皇帝身边的宰相也不会有很多个,毕竟宰相的职权那么大,所以宰相的数量也不会很多。但是实际

  • 李世民幼子李明的真实身世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一生有很多儿子,而经常被人们提起来的,也就是李承乾、李泰、李治等等这几个儿子,因为他们都曾经和皇位有着很大的关系,而除了这些人之外,李世民的幼子,在历史上可以说也算是一个身世奇特的人物了。李世民的幼子名为李明,他的母亲不是别人,正是李元吉的妻子。我们知道,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身死,

  • 博斯拉格中校是如何阵亡的?与刺杀希特勒的七·二零事件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博斯拉格男爵,全名叫做格奥格·冯·博斯拉格,出生于德国的军事贵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纳粹德国的国防军上校。1944年7月20日,他与自己的弟弟菲利普·冯·博斯拉格少校一起参与了刺杀希特勒的阴谋。而正是这件事与他最后的阵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战争英雄冯·博斯拉格,19

  • 斯大林为何要枪决苏联大将巴普洛夫?其中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没多久,苏联大将巴普洛夫也是在这个时候一鼓作气的把苏联的西方面军和自己都给葬送了。这位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备受斯大林信任和器重的苏联大将就此从人生巅峰瞬间跌入到了悬崖。无数的苏军将士们愤怒的指责他指挥不力甚至通敌卖国,最终这位倒霉的将军在一个月后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成为了

  • 苏联装甲大将瓦图丁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道瓦图丁大将,可以说这是苏联历史上最杰出,也是左右前途的一位军事家之一了,同时也是二战期间领德军感到无比头疼的一位苏联大将。作为铁木辛哥元帅的得意门将,瓦图丁拥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大胆的战略设想,甚至拥有比朱可夫元帅更强大的冲击力,然而瓦图丁大将的军旅生涯是不幸的,在即将把法西斯德军赶出苏联之前,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