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为什么自称太史公?是自夸还是真实的?

司马迁为什么自称太史公?是自夸还是真实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44 更新时间:2024/1/16 6:56:07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很多人都非常了解了,《史记》在历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很多人对它都有非常高的评价,而在《史记》当中,结尾都会有一个“太史公曰”,这里的太史公指的就是司马迁自己了。不过这个称呼到底是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自己呢?是皇帝给他封的官职和爵位,还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自夸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因为李陵投降辩解,被震怒之下的汉武帝处以宫刑,后任中书令。颓废一段时间,之后继续发奋,或查阅古籍,或到民间寻访传说,以完成所著史籍,名为《太史公记》,被后世称为《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史书中最为出色的一部。

《史记》记载有上古传说黄帝时期,华夏文明的建立,夏商周奴隶社会,再到礼乐崩坏的先秦战国时期,而后楚汉争霸,但最后的汉武帝时期,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有确切典籍记载的史料都记载在《史记》里,并且除了具体史料的记载,还有司马迁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评价。

《史记》一书,价值极大,详细记载的西汉之前的历史,且后世正史都以其体裁书写史书。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把司马迁放到史学家极高的地位。《史记》的地位,确实不容小觑,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除了是史书之外,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其他史书不同的是,司马迁在《史记》的最后一篇为自序。

看过《史记》的人可能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司马迁会在自己对历史的评价中会写道“太史公曰”,那么为何司马迁会自称太史公呢?首先“太史”二字,毫无疑问是因为其官职“太史令”,所以冠以“太史”二字,“公”一字起初为公侯的意思,后来延伸为对他人的尊称,如“城北徐公”等,到了抗战时期,主席在演讲中还以“诸公”敬称他人。

可以看出,“公”多为对他人的敬称,那么司马迁为何自称为“太史公”呢?

2、司马迁为何自称太史公?

有一种说法,“公”并非尊称,而是楚国流传下来的一种称呼。汉朝沿袭了秦朝郡县制,称一县之长为县令或者县公。比如还没发迹的高祖皇帝刘邦,被称为泗水亭亭长,负责送壮丁去修补长城,有一次去骊山修皇陵的途中,有壮丁逃跑,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刘邦破釜沉舟,带着剩下的人斩白蛇起义,自称为赤帝之子,自此刘邦在沛县名声大噪,而后被百姓称为沛令,也称沛公。

值得注意,这里刘邦被称为“沛公”并非是尊称,而是刘邦起义后得到百姓的认可,被当作沛县县令,所以被称作“沛公”。另外,关于“公”这种说法起源于楚地,周朝天子稳不住江山,江山四分五裂,群雄割据,春秋战国之后,以楚国国界最大,所以楚国文化影响整个华夏,如“四面楚歌”。

再加上刘邦、项羽等人都是起源于楚地,对于“公”自然一直沿用,所以“公”这个说法流传至司马迁时期,司马迁以“太史公”自称完全是因为高祖皇帝的起源与“沛公”密不可分。

不过这也并非正史所记载,而是史书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然后加以推测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公”最有可能的还是表达对他人的敬称。不过按照这种说法,无论司马迁如何自傲也不该自称“太史公”,而且根据史记中司马迁评价历史和自序部分来看,司马迁也不是一个自傲的人。后世各朝各代,极富盛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等对司马迁的评价颇高。

如西汉刘向评价“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柳宗元则评价“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关于对司马迁所有评价大致可以总结为“所录皆实、所评皆公正,字字句句精雕细琢,煞费苦心”。所以如果这里“公”是对他人的尊称的话,完全不符合历史上的太史公。

3、太史公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所以这里笔者有一个观点,首先“太史”二字不用怀疑,取自汉朝官职“太史令”,这里“公”应该是司马迁为了撰写史记而用,因为司马迁用的是自己首创的“编年记传体”来撰写《史记》,里面除了对历史的叙述,还涉及到司马迁自己对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公正评价。

“太史令”这么一个官职并非专门为撰写史书而立,还有起草各种任命文书,如果在历史事件的评价写道“太史令曰”,则把“太史令”这个官职赋予了更大的意义,且后世读《史记》时,看到的都是“太史令”,那《史记》的意义就仅仅是汉朝一个太史令所记录的历史。如果以“司马迁”自称,后世读到《史记》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司马迁。

这在皇帝看来是绝不容许的,每个皇帝都想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么一来司马迁轻而易举就盖过皇帝的名头,本就已经受过宫刑的司马迁经不起再有其他罪名,唯有以“太史公”自称最为合适,即区分于各朝各代的“太史令”,又无夺天子之意。

而且《史记》最初名为《太史公记》,传到后世才改为《史记》,可以看出,司马迁只是想通过自己给后人一个完整的史书,没有其他名利之心。

所以关于司马迁自称“太史公”,笔者认为与他人尊称的“公”无关。一是因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发迹与“沛公”二字息息相关,为了表示对高祖的尊敬所以沿用“公”,而称“太史公”。

除此之外,因为撰写《史记》中涉及到大量的司马迁自己的评价,以及最后一篇的自序,以“太史令”自称,《史记》的意义就小了许多,以“司马迁”自称则显有其他意图,“太史公”一词最为中庸,也最为适合。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寿亭侯是谁封的,汉寿亭侯是官职还是爵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五年,曹操率军亲征刘备,刘备无奈投奔袁绍,但关羽是被曹操生擒。曹操一直很欣赏关羽,所以不仅没有为难关羽,更是以厚礼相待,还封他为偏将军。在和袁绍的战役中,关羽斩得颜良首级,其勇武程度袁绍手下无人可挡。经此一役,关羽立下战功,被封为汉寿亭侯。有很多朋友对“汉寿亭侯”这个头衔

  • 刘肇之后的一个皇帝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和帝刘肇,很多人对他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了,他是东汉时期的第四位皇帝,而在东汉时期,刘肇作为皇帝,也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了。那么汉和帝刘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在汉和帝之后的皇帝又是谁,汉和帝在位期间究竟又是有什么样的作为呢?刘肇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如何评价刘肇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赵括为什么突围不了,赵括到底输在了哪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于秦国,45万大军全数被歼,导致此后再也无力阻挡秦国的攻势。而身为这场战役的指挥官,赵括只留下一个“纸上谈兵”的说法,难道赵括的军事才能真的很不堪吗?其实当时赵国无论换谁来指挥,结果大概率都会失败,很多人不理解赵括兵马也不少,为什么却突围不了呢?这正是一个纸

  • 朱元璋登基后写了一首什么诗?与刘邦比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写了一首诗,而这首诗只有三句话,也是刘邦一生中唯一的一首诗,但是却千古流传,很多人也认为这首诗中的感情是非常浓重的。而经常与刘邦放在一起提及的,就是朱元璋了,而朱元璋在登基之后也写了一首诗,那你知道这首诗是什么内容吗?朱元璋所写的这首诗,与刘邦所写的诗相比,哪个要更好

  • 关羽的真名到底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问关羽姓什么,很多人都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关羽当然是姓关了。但是也有人根据一些考证和古代的资料,判断关羽其实根本不姓关,而是应该姓冯,而且本名也不叫关羽,而是叫冯贤。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从来没有听过有这种说法,那究竟这个说法是真是假,是否靠谱,关羽的真名真的叫冯贤吗?今天就

  • 黄得功是一个怎样的人,黄得功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黄得功是明朝末年名将,他从小被母亲徐氏带大,黄得功少年时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谋略。参军后,黄得功很快靠积累军功一步步成为副总兵。可以说黄得功的军事能力,在明朝是最为突出的将领之一,他曾率军击败张献忠、擒马武、杀王兴国。但明朝灭亡的局势已定,靠他一人也难以改变现状。后来黄得功在和清军的交战中战死,下

  • 乌台诗案是谁救了苏轼,曹皇后起到关键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1079年,何正臣弹劾苏轼,称苏轼上表的内容安讽朝政,还拿出了不少他的诗文举例,这便是乌台诗案。此案爆发,苏轼遭贬是免不了,但他能保住一命实际上已经非常不错了。那究竟是谁救下了苏轼呢?当时朝中有很多人替苏轼求情,包括宰相吴充、王安石等大臣,不过曹皇后的出面干预算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当我们在观

  • 世上最强刺客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刺客是一种非常热门的职业,很有市场,有很多著名的刺客都有上演过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那么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了古代史上最著名的10大刺客,能够列入本榜单的10大刺客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名气;其二是实力。不过在实际排行的时候,我们这次更侧重他们的实力表现,因此出现了“二朱三要

  • 刺客韩龙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的三国时期,魏蜀吴除了自己之间的那些相互争斗之外,同时也有这属于自己的外患需要进行应对。在蜀,有着南中之乱,这才游乐诸葛亮的南征和七擒孟获;在吴,与百越陷入长期的缠斗当中,好不容易才平息;在魏,北方更是隐忧重重,草原上的匈奴消停之后,乌桓、鲜卑、扶余等填补了空缺,稍不小心就会有游牧民族乘势而

  • 赵云的四个老婆分别是谁?历史上有几个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作为历史上很多人心目当中一个完美的人物,他的妻子自然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赵云究竟是有几个妻子呢?其实关于赵云的妻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法认为赵云一共是有四个妻子的,那这四个妻子分别究竟是谁呢?赵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妻子,他的这些妻子都是什么来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