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为什么想立李恪为太子?最终为什么选择了李治?

李世民为什么想立李恪为太子?最终为什么选择了李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16 更新时间:2024/1/7 1:11:19

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立太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不光是在为自己选择继承人,更是为这个国家选择一个可以接替自己延续下去的力量。唐太宗李世民就面临过这样的困境,先是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晋王李治,但是在李治立为太子之后,李世民还是犹豫了,他想要改立李恪。那么,为什么李世民要这样想,最终为何还是选择了李治呢?

在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中,因为李世民曾经考虑过立为太子,而他后来被长孙无忌加害,所以引起很多人同情,在一些电视剧里,李恪的形象也都很正面。但回到当时的具体历史情景来说,李恪是不太可能被立为太子的。

李世民只是说过,李恪“英果类我”,算有一定程度的赏识,但还说不上最赏识。看看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是什么态度,对李恪是什么态度?

李承乾就不用说了,从小李世民就非常宠爱,即便后来谋反失败,群臣商量要处死,李世民还舍不得,最后才下诏废为庶人。贞观十九年,承乾在贬所病死,李世民还特地废朝,以国公礼下葬。

再来看魏王李泰。李泰以文学著称,又编纂《括地志》,书城之后,李自成各种赏赐。当时李泰已经出居长安延康坊的府邸,李世民亲临李泰宅邸的时候,下诏长安死罪免死,延康坊居民免一年租税。之后,李世民还想让李泰入宫住在武德殿,只是魏征反对,才作罢了。李泰被贬逐之后,李世民还经常提起他,并且对大臣说“我心念之不已”,说明即便他已经觉得李泰为人过于阴险,但依然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相比之下,李恪更早的记录并不多,只是在晋王李治已经被立为太子之后,李世民又反悔,想改立李恪,才说了“英果类我”的话。但在长孙无忌表示反对之后,他就马上放弃了,并没有进一步坚持。这之后,李恪就被外放到地方去了,齐州都督。没多久,因为与乳母的儿子赌博,被告发后,被撤了都督的职务,封户也被削减了三百。

参与赌博这个事儿可大可小,但这么容易就被处理,说明李恪在李世民心目中本身地位就不高,只是找个借口处理他而已。为什么呢?

本来外放李恪,就是为了保证李治的太子地位不受威胁,同时也可以避免李恪因为觊觎太子位置,被坏人利用。但外放为都督,这是有兵权的职位,李世民可能事后也意识到不太合适,将来有可能起兵叛乱,所以就找了个借口罢免了都督职位。

既然李世民并不是太看重李恪,为什么又要征求长孙无忌的意见,想立他为太子呢?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经历了李承乾和李泰争立事件之后,剩下的皇后嫡子就只有李治了,如果李治还不行,接下来就是庶子了。而庶子中,李恪不仅他妈是隋炀帝女儿,而其他也是当时还活着的李世民的庶子中最年长的,自然就轮到他了。

其实从李世民一贯的行事风格来看,他这时候试探长孙无忌的意思,并不是真心想立李恪为太子,只是试探一下长孙无忌而已。因为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关系太深了,从玄武门之变开始,长孙无忌就参与了,到后来又长期当宰相,但李世民这时候显然对他并不完全信任,是有所怀疑的。但他这样试探的结果是害了李恪,让长孙无忌对李恪提高了警惕。

高宗继位后,一开始长孙无忌主导下,将立刻又外放为梁州都督,这显然是为了安抚李恪,防止他有其它想法。因为当时高宗刚继位,最需要的是保持稳定,避免出现大的动荡。但不久之后,就借着房遗爱谋反的案子,大肆株连,顺便就一起把李恪杀了,以绝人望。

皇家的孩子就是如此,往前一步当上皇帝就可以生杀予夺,主宰别人的命运,往后一步就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成了别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第一猛将是吕布还是王双?吕布和王双交过手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到底谁才是三国第一猛将?可能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还会是吕布,毕竟很多影视作品里都喜欢把吕布打造成是三国第一的猛将。不过后来在曹魏崭露头角的王双实力也是非凡,王双身高九尺,虎背熊腰,身上还暗藏三个流星锤,这放在古代简直就像战胜一般,如果让吕布和王双之间来一场对决,最后谁能获胜呢?当然有人觉得吕布会更胜一筹

  • 马皇后究竟有多贤惠?百姓冒雨送葬朱元璋没有续弦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皇后,能够流传于世的,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吕后武后那样,独揽大权的人,另一类就是像长孙皇后这样,贤德有才之人。今天就来讲一讲,除了长孙皇后之外,历史上另外一位同样以贤惠流芳百世的皇后,朱元璋的马皇后。马皇后的贤德到了什么地步呢,在她死后,百姓不顾还下着雨,也要坚持为她送葬,而朱元璋此后,也再

  • 李清照人物资料介绍,李清照和赵明诚情感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非常著名的女词人,被称为是“千古第一才女”,甚至有很多男诗人都受到了李清照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还是常态,所以女性想要在社会上出名就变的尤为困难,但是李清照就用自己的才华证明了自己,也为当时的女性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但是这样的李清照她的生活也

  • 姜维和赵云谁厉害?赵云真正实力有被高估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一生都没有打过败仗,但是仔细看看赵云的阅历,实际上赵云也没指挥过什么大的战役。赢的也只是一些虾兵蟹将,根据赵云的性格他更加适合单人作战,不过单人的话姜维和赵云相比谁会更厉害一些呢?其实赵云的真正实力是被高估了不少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位三国中有名的武将,可能赵云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 如果法正和庞统没死,刘备会托孤给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庞统、诸葛亮、法正,三个人都是三国时期刘备的谋士,但是由于法正和庞统两个人都死的比较早,对于后来的蜀汉和刘备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其中有一点就是在劝诫刘备上,诸葛亮无法劝阻刘备对东吴出兵,但是在他看来,法正是可以的。那么,如果刘备死的时候,法正和庞统两个人都还没死,他又会托孤给谁呢?刘备手下可以

  • 历史上法正和庞统谁更厉害?谁更有谋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法正与庞统,都是东汉末年刘备麾下的谋士,既然作为谋士,又同处于一个阵营,难免会被拉出来进行一番比较。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被认为是“得一可安天下”的奇才,然而在刘备夷陵之战战败时,诸葛亮认为,如果法正还在,定然能够阻止刘备,可见法正也是很

  • 三国历史上孔融为什么喜欢喝酒?孔融竟然是个酒鬼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酒鬼”这个词,能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人?就好像是从酒缸里面捞出来的一样,浑身散发着酒气,是时不时还要甩着酒瓶子晃两下,看看里面是不是被喝完了,反应迟钝,邋遢不堪?其实,爱喝酒也不是什么错误,只不过让人看起来不舒服罢了,就比如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小时候能让梨的孔融,竟然也是一个

  • 孔融让梨的那个哥哥是谁?他对孔融舍命相护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孔融让梨,一直都是一段历史美谈,人们在称颂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谦让的同时,也会把这件事情拿出来给自己的孩子看,学习这种谦让的精神。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小的时候孔融把大梨让给了哥哥,而他的哥哥长大以后为了保护这个弟弟,却把自己的命都送出去了。这是怎么回事?那个为了保护孔融的哥哥,又是谁呢?孔融是三国时

  • 历史上马超反叛曹操,为什么推举韩遂当盟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是东汉末年时期凉州军统领马腾之子,马腾应征入京为官之后,马超就接手了西凉军。后面马家两百多口人被马超反叛曹操害死暂且不说,马超反叛曹操是他自己的主意,也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然而作为反曹联盟,马超却推举韩遂作为盟主,而不是自己,这是为什么?马超推举韩遂当盟主,究竟有什么用意?马超无论是作为战将还

  • 司马懿为什么要穿女装?楚汉时期就有人这样做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也曾经是历史上的一位穿过女装的人物,在与诸葛亮对峙的时候,诸葛亮送了他一套女装,司马懿就这样面不改色地穿上了,这是为什么?曾经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阵营与项羽阵营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刘邦一方叫骂,然而项羽一方坚守不出。那么,发生在楚汉之间的这一场战斗,最终的胜利者又是谁呢?楚汉战争打得正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