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麦克阿瑟为何能够成为西点军校的校长?

麦克阿瑟为何能够成为西点军校的校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71 更新时间:2024/1/10 4:15:15

我们都知道,美国西点军校的土特产就是军官了。就比如说巴顿、麦克瑟、艾森豪威尔等等。他们出身西点,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宝洁CEO麦克唐纳德、可口可乐总裁罗伯特·伍德鲁夫、美国东方航空总裁法兰克波曼,也是出身西点军校。还有总统艾森豪威尔、格兰特,他们也都出自西点。这就不免让人疑惑:一个生产军官的专业军校,为总产出政商界精英?今天就来以麦克阿瑟当校长时的历史,来探讨一二。

一、西点之危

先澄清一个流传已久的谬误,麦克阿瑟并非西点最年轻的校长。

他虽然39岁就当上了西点第32任校长,但第19任校长托纳斯·鲁格,比他更年轻,38岁。

麦当西点校长最大的功劳是改革,当时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间。

1919年4月,一战结束几个月后,麦克阿瑟从欧洲战场回国,陆军参谋长佩顿·马奇叫他过去,令他出任西点军校校长。

马奇说,现在的西点已经“回到40年前”了,你必须把他重雄风。

此时的西点什么情况呢?

学制混乱

由于一战急需军官,西点那几年毕业生供不应求,军官培养也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本来的4年制不断被压缩,最后变成学习1年就毕业。

校园凌辱

本来极为严格的选拔考试也不讲究了,导致学员整体素质不高,酗酒、打架、欺凌事端不断。

麦克阿瑟上任的那年元旦,一个新学员因为无法忍受老兵的欺辱而饮弹自戕,影响巨大。

舆论

另外,战争结束后,世界迎来短暂的太平,但当时在美国,许多人都认为一战是“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再也不会发生战争了,军官不会上战场了,军校也该关门了。

这种声音在麦克阿瑟看起来可笑至极:

“我们国家有个奇怪的习惯:当战争来袭时政府拼命地增加军备,可时局一旦好转,政府便把国家安全问题抛在脑后。”

削减开支

同时,左右西点命脉的国会,也在舆论面前迷失,大幅削减军校开支。

这一切都在宣告西点——这所建校117年的美国军事学院——即将玩完。

二、认识西点

西点,美国陆军唯一一所免费学院年龄人群,提供4年制大学本科教育的,授衔前军官培训学校。

它的学员一毕业,就是穿制服的美国陆军军官。

为了培养军官的领导能力,该校一直有高年级学员当新生学员教官的传统。

这就不可避免老兵欺负新兵,校园欺凌现象频发。尤其在封闭的环境中,多少年,都无法根除这一顽疾。

老兵带新兵,好处是提升了管理能力,学会了服从,养成了坚定的执行力,但坏处是简单粗暴、无益于灵活应变,创新思维。

麦克阿瑟16年前考入该校时,也曾遭虐,身心俱损,一辈子的阴影无法忘掉。

现在在他看来,这样的领导带兵能力,不是真正的领导能力。

经历了一战,他知道实战中的将领最需要什么。

靠命令简单粗暴的惩罚,是不能激发士兵卖命冲锋的。

想让士兵真正卖命打仗,首先将领得真正会领兵,能够有效地指挥士兵,让士兵主动、高效地完成长官的意图和任务。

一战中,上战场的美国陆军中,非正规士兵远比职业军人多,如何指挥他们打仗,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

“不光需要以往军官所应该具备的军事素养,还要能够了解士兵心理需求,对国际国内事务通盘掌握,以及领导艺术更加开明。”麦说。

三、麦氏改革

基于这样的考虑,麦克阿瑟围绕提升学员领导能力主要进行了如下改革。

荣誉激励

荣誉机制西点建校就有,但麦克阿瑟把它进行了完善、制定了执行程序。

麦克阿瑟有句名言,“荣誉第一”,国家安全是职业军人的第一荣誉,而在麦氏改革中,荣誉意识被灌输到了点点滴滴。

他设置了荣誉委员会,由三四年级的老生组成,由他们负责宣传解释《荣誉准则》,编写荣誉认定、惩处的规章制度程序,成立荣誉法庭,公示违法行为。

《荣誉准则》规定到学员生活细节,要求“对待撒谎、嘲笑、逃避责任者,或通过一些小伎俩掩盖罪行,或违背公正精神的行为,绝不姑息;”

“任何有意的欺骗都不宽恕;检举身边行为与每位学员息息相关。”

荣誉能激励一个人,威慑也能让一个人听从命令。

荣誉制度的基础是“高度的诚实”,老兵惩罚欺辱新兵的传统与其相悖,它让老兵意识到,欺辱是破坏荣誉制度的,此风不可长也。

围绕荣誉机制建设,麦氏的内容很多,但目的就一个,拒绝粗暴命令,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让他主动想干,而不是被动地执行命令。

这,是一个领导管理团队的一致追求。

理解人性

或许一般人都不知道,西点学制4年,除了3年级有一次暑假之外,其他都是封闭在校的。

这样的学生,过着与世隔绝的僧侣生活。3年,多可怕。他们毕业后对社会的认知完全停留在高中阶段。

为此,麦克阿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多权利,让他们能走进社会,增加人际交往,让他们在沟通中学会为人处世,学会洞察人性、善解人意。

比如,暑假取消了夏令营和野兽营,转而让他们到正规的部队训练。

比如,他要求每个学员都要会跳舞,以增加社交能力,舞伴则是教职员工的妻女。如果自己邀请不到女舞伴,那就自己当别人的女舞伴。

还有,他规定学员可以自由支配每月一定数额的津贴,每周可以上街一次,每个暑假都可以休假2天。

还有,他要求学员每天读报了解社会。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这些未来的将领,不落时代地洞察和掌握人性,知道对方想什么,自己怎么做才能让他主动听从自己。

麦克阿瑟自己在这方面身体力行。

比如,他跟手下的副官安排命令时,会很随意地坐在他的桌子上,用非正式的方式沟通谈话,不知不觉地达成严肃的任务。

属下评价他——

“对手下,他如同家人,从不责骂,从不冷落,从不把他们视为命令的执行者,也视为感情的寄托。”

“他领导你,却不用命令的方式指挥你。”

体育改革

西点的体育在麦克阿瑟校长这里变成亮点了,他之前,西点仅有3项体育赛事,而他增加到了17项。

他要求,每个学员每年必须用6周的时间进行体育训练;每个学员,至少参加1项体育竞技。

他还组建了11个校级体育代表队,代表学校开展校际赛事,这种赛事之多令人咋舌——1年31场。

体育是个好东西,它锻炼体格,转移情绪,培养搏击挑战的意志,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最重要的,还有团队精神。

西点体育叫响陆军,享誉全国,几年后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因一时急缺领队,美国推举麦克阿瑟当了开幕式领队。

以上是麦克阿瑟当校长时,围绕提升领导力进行的深层次改革。

其实所谓领导力,就是激励下属与你一起一心一意地为目标奋斗,这一点,无论是军界还是政界、商界,都是相通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麦克阿瑟一生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麦克阿瑟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五星上将,毕业于西点军校,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对于麦克阿瑟的评价,世间是褒贬不一,并且对于他是否真的有资格成为五星上将,很多人都表示怀疑的态度。那么麦克阿瑟的一生到底有什么贡献呢?为何他会成为美国人所铭记的英雄呢?美国

  • 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是怎么一步一步把自己给作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美贸易战剑拔弩张的紧张时刻,咱们的央视6频道,六公主也是放了不少反应抗美援朝系列的电影了,再次呈现了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硬碰硬的较量的峥嵘岁月。在血火纷飞的战场上,一位美国将军的形象是十分的耀眼,这就是美国著名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或者说麦克阿瑟的职业生涯止步

  • 同为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哪个更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俩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都成为了美国的五星上将。尽管这俩人所负责的区域有所不同,但是由于俩人在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又同时来自于同一个国家,所以人们自然也免不了将两人进行一下对比。那么这两位五星上将哪个一个更伟大一些呢?艾森豪威尔生于1890年,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物。自191

  • 麦克阿瑟是怎么死的?得梅毒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964年4月5日,美国的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离开了这个世界,关于麦克阿瑟的死因,在正式与野史中有着不同的说法。那么麦克阿瑟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麦克阿瑟的那些事。一、梅毒说有人说,他是在日本当“太上皇”时,被日本的女人传染了梅毒。1、背景其背

  • 麦克阿瑟是如何成为美国将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麦克阿瑟的光环闪耀,但论起实战起来却未必技高一筹。朝鲜战争一战更是让人戳破了他“纸老虎”的真实面目。轻浮、傲慢、无能,又演技逼人,可以说是在演说家中最厉害的军人,军界中最厉害的演员。但在美国人心目中,他就是个英雄。世上从来没有无来由的荣誉,麦克阿瑟在美国军中地位为何

  • 麦克阿瑟为何会被解职?犯了什么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1945年8月15日的中午,日本无条件投降。至此以后,太平洋战争正式结束了,日本成为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作为对战败国的一种惩罚,以及防止其出现在一战结束后,德国那样的混乱政局,进而再一次将日本以及全世界拖入战争。在美国的主导下,以美军为主的战胜国,派遣了大量军队入驻日本。这些驻扎在日本的战胜国军

  • 夏姬到底多美?春秋时期夏姬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夏姬是春秋时期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不少朋友都好奇夏姬到底有多美。不过这是一位距今2600多年的人物,想得知夏姬的长相是不太可能了,不过根据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来说夏姬肯定是属于一位大美女。不过夏姬的名声不怎么好,她的一生中曾有九位男人因他而死,更有“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的

  • 征服半个欧洲的古德里安为何只是个大将?为何没有成为元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古德里安,这绝对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对于很多军事迷来说,或许喊不出几个元帅的名字,但是绝对会知道古德里安。应该说古德里安的闪电战理论与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对后世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可就这么个人,最终只是大将军衔,很多人觉得很冤,觉得他不比其他元帅差,应该是元帅军衔。那么,古德里安

  • 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古德里安,相信了解二战时的人都不会陌生,应该是相当熟悉的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闪电战之父。那么这位开创性的庄家领袖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图为国外学者寻找到古德里安一家合葬墓的照片。最上为古德里安,中间为妻子玛格丽特,最下为儿子小古德里安。小古

  • 历史上真正的令妃是怎样的?真的像电视剧里那样温柔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令妃,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绝对不会陌生了,马上就会想起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那个温文尔雅的令妃了。然而历史上真正的令妃也是这么温文尔雅的吗?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令妃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令妃的出身并不好。据记载,魏佳氏(即令妃),生于清雍正五年(1727)九月初九,比乾隆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