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奢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他能入选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

赵奢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他能入选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4/1/17 0:13:05

赵奢是战国末期著名将领,也被后世称为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虽然赵奢是赵武灵王的儿子,但他早期只是一名征收田租的官吏。赵奢为人公正,因此避免不了会得罪人,但他还是选择秉公办事因此深的民心。而赵奢一生最出名的战役便是在阏与之战击败秦国,当时秦国国力强盛位居七雄之首,赵奢却能击破秦军立下大功。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赵奢在这场战役中的重要性,一起来看看吧。

几千年前的历史,几乎没有人能确切地说个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掌权者能开创朝代,当然也能编造史书,为了让自己的王权变得正统,被篡改的历史,总会模糊世人的双眼。

战国时期更是如此,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及楚霸王的火烧阿房宫,几乎毁坏了所有先秦时期关于百家争鸣的著作,我们所看到的这段历史,也仅仅只能从后世著作中找寻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那个年代。

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就是战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贵族统治的奴隶社会面临着分崩离析,而官僚制的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当然也可以说这个时代是布衣变将侯的黄金时期。

说到战国,我们无可避免的要说到打仗,而打仗就要有将军,这个时代诞生的兵法家数不胜数,有战无不胜的吴起,有杀人狂魔白起,有围魏救赵的孙膑,也有发明火牛阵的田单

但我们这次要说的是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的赵奢

赵奢生平打过几次仗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我们却能知道赵奢没有打过败仗,让他出名的也仅仅是因为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史称阏与之战。

那么,仅凭一战就被列为八名将之一的赵奢多厉害?他的一句话影响几千年。

不纳谏的将军也能成名将,打破强秦不败神话的赵奢是如何炼成的?

公元前269年,时间点已经接近战国末期,中原诸侯国已呈现出两极分化,强国只有秦和赵,韩、魏、楚、燕、齐已经不具备争霸中原的实力,所以统一华夏的天平就落在了秦和赵两国的身上。

就在这时候,赵惠文王用交换城池坑了秦昭襄王一把,本来交换讲究的就是对等,但是赵国接收了秦国的土地之后,就撕毁了交换协议,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再给秦国了,怒不可赦的秦昭襄王立即发兵进攻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

阏与这个地方到底有多重要,可以说,如果秦国占领了阏与,那么赵国首都邯郸将不再有西部屏障,秦国的铁蹄对于邯郸的攻势,就势不可挡了,也可以说秦国想要打邯郸,早上吃了饭,下午吃了下午茶就能到达邯郸城下。

除此之外,如果秦国占领了这块地方,那么赵国的国土将会被秦国一切为二,即使秦国占领不了赵国西部全部的土地,这些地方也都会被韩国侵蚀,赵国衰落那就成为了必然之势,赵国朝堂为此展开了一场关于救不救阏与的辩论赛。

秦国进攻阏与必须要经过韩国的地盘,赵国本来以为身为自己盟友的韩国稍微也要抵挡一下,但是韩国的表现让赵国非常失望,因为韩国已经被秦国打残了,秦国刚说借它的地盘进攻赵国阏与,韩国立即就和秦国一起出兵攻打赵国阏与。

这下赵国彻底慌了,赵惠文王立即召集权臣开会讨论,这时候赵国能说得上话的有四个人,大将廉颇,丞相蔺相如,从燕国俘虏的乐乘,以及在攻打麦丘时崭露头角的赵奢。

首先开口的是廉颇,廉颇说:阏与道远险狭,难救,紧接着蔺相如说:甚是,当弃阏与,设防武安,提防秦军,乐乘也点头赞同廉颇和蔺相如认为阏与不好救援的看法。

四个人中三人认为阏与不好救援,这让赵惠王很烦躁,毕竟事端是自己挑起的,如果为此丢了阏与之地,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心里比吃了绿头苍蝇还难受,正在这时,赵惠王看到了一言不发而又若有所思的赵奢,觉得这件事还有门,就单独召见了赵奢。

赵惠文王见到了赵奢就问道:爱卿,依你之见,阏与该不该救?

赵奢回答:大王,阏与现在不是该不该救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救,如果我们丢了阏与,我们赵国就危险了。

赵惠文王立即又问:爱卿之见,这仗该怎么打?

赵奢回答:阏与之地,其道远险狭,譬之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赵奢的这句话就是影响中国后世两千多年战争思想“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来源,无数兵法大家也正式基于这个战略思想,打胜了一场又一场看似不能胜利的战争。

赵王一听,觉得真有道理,立即就说,好好好,寡人就命你为大将,率军支援阏与,这就是谁出的主意,谁执行,赵奢欣然领命。

赵国的军队还没有出城,秦国的部分军队已经提前开到了武安附近,决定采取围而打援的战术,先把支援阏与的援军给打掉,那么阏与将会不攻自破,可以说,秦国看问题总是直切要害,进攻阏与是如此,提前在武安附近设防打援也是如此。

但赵奢率领的赵军,到了武安之后,就不再行进了,这下来打援的秦兵摸不到头脑了,任务也由打援变成了搞清楚赵军的意图,结果赵奢就是不动,秦军决定逼着赵军出战,打出他的意图,就在营外叫骂,赵兵很窝火,负面情绪也高涨,赵奢察觉到之后,立即下了一道命令:任何人在本次战争中,不得指手画脚,不然斩。

命令一下,很多低级士兵就对赵奢产生了怨言,心想着,救阏与是你提出来的,蔺相如提出设防武安,赵奢也是反对的,现在却又停在武安挖沟设壕的,这明摆着是按照蔺相如的建议再打啊,这时就有不怕死的一个士兵出现了。

这位士兵,见了赵奢,就说到:阵营外秦军叫骂之声已经让士兵都受不了了,将军一直不去救援阏与也不和秦军开战,这是要闹哪样,结果可想而知,这位士兵的头被挂在了营帐之外。

就这样,赵奢在武安一呆就是一个月,秦国将领实在憋不住了,就派出使者去问赵奢到底打不打,这位使者见了赵奢就说,将军,你再这样呆下去,阏与就被我秦军给吃掉了,我们将军也很想和您,过过招。

赵奢就说了:不不不,我和你们将军可不是一个级别的,走,我带你看看我们新挖的壕沟和壁垒,就知道我们在武安设防的决心了,结果这位使者还真把赵军不会增援阏与的想法告诉了秦军大将,这是不是让你想到了三国时期的蒋干呢,没错,这样看来蒋干还是有老师的,就是秦国这个不知名的使者。

赵奢估摸着秦军大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立即拔营日夜兼程奔赴阏与,当赵军到达阏与附近的时候,赵奢在许历的建议下,立即占领了军事要地北山,等到打援的秦军追着赵军赶到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赵奢立即对城外的秦军发起进攻,秦军大败,来救援秦军的后援部队,也在赵奢和许历的夹击之下,被打的找不到北,连秦国大将胡阳也差点被赵奢杀死,秦国遭遇了自商鞅变法后第一次大败。

仅凭一战就被列为八名将之一的赵奢多厉害?他的一句话影响几千年,这句话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是这个勇却不是没脑子的蛮干,而是要讲究智慧和方法的勇,赵奢的这次在这次战争中先采取麻痹敌人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不纳谏的将军也能成名将,打破强秦不败神话的赵奢是如何炼成的?强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富兵强,几乎没有打过败仗,这次赵奢大败秦军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或许这也是赵奢仅凭着阏与之战一次战争就被列为战国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最根本的原因。

话又说回来,赵奢不肯纳谏吗,当然不是,进谏的人在这次战争中出现了两个,第一个的人头被挂在了营帐外,第二个却被提升为了赵国国尉,何也?这是因为第一个扰乱了军心,第二个提出的建议能帮助赵军打赢胜仗,所以从这点来说,赵奢也具备了名将的条件。

阏与之战后,秦国看到了赵国的威胁,吞并六国的进程也被大大放缓了,但这也只是赵国的回光返照了,因为赵惠文王死后继位的赵孝成王,彻底把赵国给送进了虎狼秦国的嘴中。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春秋军事家先轸有多厉害?曾先后击败楚国和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一位名气不大但却十分有实力的军事家,他的名字叫先轸。先轸辅佐晋文公和晋襄公两位主公,这段时期也可以说是晋国的巅峰期。先轸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便是在城濮之战、崤之战先后击败强大的楚国和秦国,对阵秦国时更是全歼秦军。而先轸更是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元帅头衔后还亲自带兵出征的统领。下面就为大家

  • 廉颇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他可以列入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大家在上学时应该有学过“负荆请罪”这篇课文,其中表现出了廉颇勇于认错,敢于承担的性格。实际上廉颇在战场上更加勇猛,他是赵国名将,长平之战前期就是靠廉颇的指挥多次抵御了秦国的进攻。廉颇还曾率军伐齐,并且取得大胜,有人说如果把长平之战的指挥权交给廉颇,或许

  • 吕不韦是什么样的人?为何他能从商人做到秦国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后人看吕不韦,对他的评价一直比较两极化。吕不韦一生的经历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复制,从一名商人最后竟然坐上了七雄之首秦国丞相之位,这在旁人看来根本无法想象。吕不韦扶持秦异人回到秦国继位,此后秦庄襄王便将吕不韦升为相国,但假如秦庄襄王只是为了报恩或许根本没必要这么做,吕不韦是商人只要多给他一点财路就行。

  • 辛弃疾一生有哪些成就?辛弃疾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和苏轼同名并称“苏辛”。相信大家在课本中已经学过不少辛弃疾写的词,虽然他的词没有那么浪漫但却十分豪迈。辛弃疾大部分的词都具有爱国思想,所以他的精神也影响了不少人,到了南宋中期以后,就已经形成了一股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派。南宋处境堪忧所以很多人都在辛弃疾的

  • 乐毅一生有哪些成就?乐毅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乐毅是战国后期著名军事家,也是燕国能够崛起的首席功臣。当时乐毅辅佐燕昭王,统领燕军和其他五国接连攻破齐国70余城,从而创造历史,也是古代战史中以少胜多最著名的战役之一。算是为燕国报了当年齐国伐燕之仇,不过等燕惠王上位以后,乐毅却被频频猜忌最后只能转投赵国。其实从战绩来看,乐毅也可以算作是战国时期的一

  • 韩信创建背水一战,为何后人无一能够复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初汉著名的军事家,也是西汉开国功臣,当时韩信用了一套奇特的兵法帮助他打赢了很多看似无法战胜的对手,其中“背水一战”便是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当时韩信仅仅用几万兵力来对抗敌方20万大军,因为自己的手下多数没有经历严格的训练,所以便采取了一种“不成功,便成仁&rdq

  • 桓温一生有哪些成就?桓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桓温是东晋为数不多的名将,他是东汉大臣桓荣的后代,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一生战功累累,不仅收复蜀地还多次北伐,为东晋立下显赫功劳。此后桓温独揽朝政十几年,还曾有自立的打算,只是北伐战绩多为战败,所以也难得人心。可能桓温最后是有些动机不纯,但他的功劳可是实打实的。或许还有很多小伙伴不太熟悉桓温,下面就

  • 荆轲刺秦王最后一刻荆轲有没有放水?荆轲本有机会得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荆轲刺秦王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令人深刻的故事之一,荆轲重义轻生,为了燕国甘愿冒险刺杀秦王,他也明白这个任务肯定是有去无回。不过最后荆轲刺杀失败,他没能把握住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导致自己被侍卫所杀。不过当时荆轲究竟是真的刺杀失败,还是故意放水呢?荆轲从小练习剑术,为了刺杀一事想必已经演练过上百遍,最

  • 吕后和戚夫人之争,两人注定不能和平共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曾十分宠爱戚夫人,还差点废长立幼,将戚夫人的孩子立为太子。吕后曾一度以为自己将会失去所有,但在张良的帮助下终于扳回一城,顺利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总有人说吕后对戚夫人太残忍,得势以后把戚夫人虐待的人不成人样。但她们二位注定不能和平共处,加上吕后强势的性格,一旦让她占据上风肯定不会给戚夫人好日子过

  • 杨贵妃死因成谜,杨玉环下落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据记载杨贵妃能歌善舞,而且通音律,是当时宫内著名的音乐家、舞蹈家。不过杨贵妃的下落却一直是个谜,关于她的死因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死于马嵬坡、有说死于佛堂等,这一点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如今想要弄清事情的真相或怕已经不现实了。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线索来推测出,杨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