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四大谋士排名,郭嘉只能排在末席

曹操四大谋士排名,郭嘉只能排在末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34 更新时间:2024/1/22 10:03:49

曹操爱才,为了招揽天下才子更是推行唯才是举,所以曹操身边的能人也是最多的。其实像刘备和孙权身边的谋士,根本就没必要做什么排名,因为本身就没几位。但跟随曹操的著名谋士起码不下十位,这绝对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例如大家十分熟悉的郭嘉、荀彧、荀攸等人,把他们放在任何一国都是具有王佐之才的本领。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曹操身边最厉害的四位谋士究竟是谁,赶快来看看吧。

TOP4郭嘉

有人会说,俗话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有“鬼才”之称的郭嘉为何只能屈居第五?在《三国演义》中,郭嘉第一谋士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然而,在正史中,郭嘉的表现就不足以称为第一谋士了。在《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前,郭嘉提出著名的“十胜十败”论,然而““十胜十败”论最先出自傅玄的《傅子》,在《三国志》等史书中并未记载。而荀彧提出的“四胜四败”论则出自《三国志》,而且其内容和荀彧的“四胜四败”论十分相似,荀彧提出“四胜四败”论的时间是早于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论的。因此,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论不仅有抄袭嫌疑而且真实性存疑。

《三国演义》中,郭嘉可谓“算无遗策”,在《三国志》中,郭嘉根本没有向曹操提出过任何具体的计策,只不过是对战争形势进行分析,至于预料到孙策身死,那只能说明郭嘉对人心的推测能力强,并不算是具体的谋略。《三国演义》中的“郭嘉遗计定辽东”只是罗贯中编的子虚乌有的故事,郭嘉并非《三国演义》记载的那么算无遗策。历史上,郭嘉曾经建议过曹操千里远征奔袭乌桓,然而曹操远征乌桓并不顺利,走着走着,曹操的大军居然迷路了,假如不是田畴及时出现为曹操指路,曹操大军就交代在漠北了,虽然这次远征最终以曹操的胜利结束,但是这并非郭嘉的功劳。当然,郭嘉的谋略水平在曹操集团还是能够排进前列的,史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可惜英年早逝,没有更多表现的机会。

TOP3程昱

程昱是曹操帐下重要谋士,早年参与过镇压黄巾起义。设计击败反叛朝廷的东阿县县丞王度,兖州刺史刘岱在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站队犹豫不决之际,也曾经问计于程昱,程昱在当时公孙瓒实力在袁绍之上的情况下,依然建议刘岱站队袁绍。后来,公孙瓒果然败亡,这体现了程昱出色的战略分析能力。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以后,随曹操征战四方,为之出谋划策,曹操进攻徐州之时,程昱与荀彧一同坐镇后方,他成功阻止了吕布和陈宫对曹操后方兖州的侵袭,用计保住了鄄城、范县、东阿三城,为曹操回师击退吕布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TPO2贾诩

贾诩原本可以排第一,然而他十分注重明哲保身,基本上只有主公问计之时才会回答,而且只回答一次,主公不听就不管了,在历史上,贾诩是当之无愧的“算无遗策”,他堪称三国时期最出色的军事家和战略家。贾诩原本是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曾献计李傕击退吕布夺取长安,投靠张绣以后,又献计2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夕,贾诩劝阻曹操不要进攻江东,假如曹操听从贾诩的建议,哪里来的赤壁之败呢?

T0P1荀攸

在《三国志》中,荀攸是曹操的“谋主”,演义中很大郭嘉的计策实际上都是出于荀攸之手,荀攸为人足智多谋,为曹操“画策十二”,并且全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荀攸的主要贡献有:与吕布的战争中,献计水淹下邳城,擒拿吕布;官渡之战,献计声东击西,消灭袁绍大将颜良文丑,献计让徐晃烧毁袁绍粮草,又力谏曹操接纳许攸,从而使得曹操得以奇袭乌巢。荀攸,是当之无愧的曹操第一谋士。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愈为何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生平简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韩愈是唐朝著名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实唐朝有很多厉害的文人,但韩愈的影响力恐怕是他人难以比拟的。韩愈一生经历过高潮,也有过低谷,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一生著写的作品影响了无数后人,还同苏轼、欧阳修、柳宗元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拥有这样的头衔,足以说明韩愈在写作方面是

  • 苻朗怎么死的?苻朗做人讲究最后却被冤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苻朗是前秦将领,前秦宣昭帝苻坚的侄子。苻朗从小喜欢经籍,手不释卷,一生著有苻子数十篇。苻朗为人十分讲究,他曾在宴请上不用唾壶吐痰,而是让自己的奴婢以口接唾,虽然看上去十分重口味,但的确是史书所记载。当然苻朗奇特的地方不止这一处,当时究竟到了一个极端便会无意间处处得罪人。这也导致苻朗最后被冤杀,想要了

  • 司马错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他能成为秦国三名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经历了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襄王三个时期。司马错原本是一名纵横家,还和张仪有过一番争论,他认为想要消灭楚国就必须先拿下蜀国。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率军将蜀国灭亡,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司马错又率军南下进攻楚国,最后大胜楚国。或许司马错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如白起、王翦响亮,但他的确

  • 袁绍生平简介,袁绍家族如何走向没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是胜利者所书写的功劳簿,历史是为胜利者书写的功勋章。历史是不客观的,因为成者为王侯败者为贼寇即是标准;历史是不公平的,因为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才是真相。有多少雄才大略、经天纬地的英雄一战身败名裂、沦为贼寇;又有多少酒囊饭袋、才疏德浅之辈一战飞黄腾达、功成名就。由于深受儒家思想、忠君思想的熏陶,两

  • 赢华和赢驷是什么关系?赢华简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史书对于赢华的记载相对较少,实际上他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弟弟,在当时也属于秦国一员猛将。在《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嬴华和嬴疾都是秦国宗室将领,嬴稷有勇有谋,而嬴华似乎少了一些谋略,做事比较鲁莽。不过在秦楚大战中,嬴华为了回救咸阳力战而死,也是帮助秦国解决了亡国危机。可能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赢华,下面就为大

  • 朱可夫到底有多霸气?接受德国投降时怒吼凯特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三大轴心国为首的法西斯政权所挑起的战争,最后的结果就是同盟国获得了胜利。在当年接受德国投降的是苏联以及盟军的几个国家主要代表,苏方所指派的受降人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朱可夫元帅。在这次受降仪式中,朱可夫只说了两句话,被后世人称战神不是白叫的。朱可夫是苏联著名的战略

  • 起底刘邦真实身家,平民出身却能俘获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是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但他早期的条件并没有那么不堪,而且要比周边的人宽裕不少。很多人不明白,为何刘邦总能俘获人心,这是刘邦为人的优势之一,但主要还是因为刘邦有一定的家底,所以才能招揽帮手,不然在强大的个人魅力也不管用。毕竟身在乱世,能吃饱饭才是王道。下面就为大家起底刘邦真实的身家,看看刘邦究竟是

  • 李斯被称为千古一相,为何会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是帮助秦始皇灭六国的功臣,也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有着“千古一相”之称。李斯早年入官,就曾力劝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可见李斯野心不小。当时李斯用计谋离间各国君王,顺利帮助秦国将其他六国逐一消灭,最后终于完成统一霸业。此后李斯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制度,大致奠定了此后封建专制时代的基

  • 吕布为什么会被神话?吕布真实战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三国演义》中神话了很多人物,其中诸葛亮和关羽较为明显,很多事迹都是杜撰出来的。而吕布作为三国第一武将,自然也存在被神化的部分,那吕布的真实战力究竟如何呢?演义中,通过一篇三英战吕布一下子就凸显出了吕布的强大,不过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何况对手还是关羽和张飞。但除了这点,吕布的本领

  • 古代首位六省状元,却因得罪朱棣投江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黄观是明初洪武年间人士,他被称为一代考神。因为黄观是古代首位“六省状元”,也就是说从县试到殿试他均为第一名。当时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发问殿试,黄观道出了“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的主张,深的朱元璋任何,从而获得状元身份。不过朱棣篡位以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