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关系有多好?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关系有多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18 更新时间:2024/2/9 18:42:13

怎样才算的上是朋友?其实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心中都有对朋友的定义。庄子曾今说过:“君子之交淡如水”。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而亚里士多德则说:“挚友就如异体同心一般。”真正的朋友是以心相交,真诚相待,互相认可,互相欣赏。真朋友是相濡以沫,是肝胆相照,风雨同舟,朋友会分享你的喜悦,也能为你挡风雨,分忧愁。

在古代,有很多感人至深的友情故事,如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之交、祢衡孔融的忘年之交、左伯桃与羊角哀的舍命之交等。在这些关于友情故事中,触动最大的是刘禹锡柳宗元的生死情谊,感人肺腑,可以说是完美的诠释了“朋友”二字。

从相识到相知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他俩都出生于官宦世家,相比而言,柳宗元的家世更好,柳氏是河东望族,柳宗元的母亲来自于范阳卢氏,也是豪门望族。

公元793年,朝廷举行了一场科举考试,恰好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榜的进士会举行庆贺活动,亦会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还会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这些活动促使了刘禹锡和柳宗元的相识,并且对彼此有了初步的了解。

进士及第后,两人各奔前程,这一别就是十年。公元803年,缘分让他们俩同在御史台为官共事,相处的时间长了,了解也更深了,发现彼此有着共同的理想,想要革除宦官专权与藩镇割据的旧弊,进行改革。共同的追求让他俩的友谊更加深厚,正如葛洪所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患难与共,守望相助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这位帝王颇具雄心,要进行大胆的革新,而一贯主张改革的刘禹锡和柳宗元受到了重用,大展身手。但是这场革新运动不到半年,便惨淡收场,唐顺宗退位,改革派都被贬官,刘禹锡贬去了朗州,而柳宗元贬了去永州。

在唐代,朗州和永州的条件十分的艰苦。可这一贬就是整整十年,期间两人常常互通书信,互相点评对方的诗文,在患难中彼此鼓励,相互扶持。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峰,写出了不少千古闻名的佳作,如刘禹锡的《秋词》、柳宗元的《江雪》。

公元815年,唐宪宗下诏召刘禹锡和柳宗元回京,他们的人生似乎迎来了转机,看到了希望,两人都十分的激动。柳宗元在北归途中经汨罗江时,写下了这首《汨罗遇风》,诗中写道:“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足见其内心的欣喜,准备一展抱负。

可是回到长安不久,因为刘禹锡在长安玄都观赏桃花时,即兴写的一首诗,惹怒了权贵,他们双双又被贬,只是这次贬去的地方更远,条件更苦。柳宗元贬为柳州刺史,而刘禹锡贬为播州刺史。

当时的播州十分的穷苦,条件异常的艰苦。柳宗元向朝廷提出了“以柳易播”,愿意以柳州刺史之职来换刘禹锡的播州刺史之职。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这样写道: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在柳宗元诸人帮助下,唐宪宗格外开恩,将刘禹锡从播州改任连州。

刘禹锡和柳宗元一同南下,远赴他乡任职,因为他俩有很长一段的路途相同,结伴而行,诗酒相依,互赠诗文,他们之间的情谊比亲兄弟还深。到了衡阳,两人要分别了,各奔东西,临别之际,柳宗元在《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中写道:“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而刘禹锡在答诗《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中写道:“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谁也没有料到衡阳这一别,两人此生再也无法相见。

柳宗元到柳州后,由于各方面条件较差,加之心情不佳,身体每况愈下。在柳州的第四个年头,柳宗元因病去世,年仅四十七岁。临死之际,柳宗元嘱咐将其所有的书稿交于刘禹锡。

当刘禹锡听到柳宗元的死讯时,号啕大哭,悲痛万分,其在《祭柳员外文》中写道:“南望桂水,哭我故人”。之后,刘禹锡倾毕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遗稿,并编纂成集。

“二十年来万事同”,从最初的相识到相知,刘禹锡和柳宗元同甘苦,共患难,在逆境中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结下了最真挚的友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白的剑术到底有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李白,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唐朝时期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也是咱们中华民族诗歌文化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诗仙”。在李白的身上,你能看到融汇了儒家的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精神,同时也融汇了道家无为无情和逍遥精神,也有佛家的解脱和放下执着精神的影子。

  • 陆游仕途之路有多坎坷?一生可谓是五起五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肯定都学过陆游的诗。陆游生于北宋灭亡前夕,因为年少深受爱国思想教育,所以陆游长大后一直想为国效力。但陆游的仕途之路却称不上顺利,期间更是一度五起五落,令人无何奈何。宋高宗时期,陆游曾参加礼部考试,但秦桧不喜欢陆游所以最后没有结果。到了宋孝宗时期,陆游直接

  • 威廉·科佩为何能逃过战后审判?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德国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苏联瓜分了波兰。最开始进驻波兰的德国总司令是布拉斯科维茨大将。这位正统的将军,一位真正的军人反对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与屠杀。这让希特勒清楚的认识到,若是想要执行纳粹的种族大清洗政策,是绝对不能够依靠国防军的,还是希姆莱的党卫队更可靠。此后,波兰成犹太民

  • 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王阳明,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明代奇人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非但精通儒释道,而且还非常善于统兵作战,可以说王阳明是个文武双全之人。经常可以听到各种学者夸赞明代奇人王阳明有多牛有多牛,那么这个王阳明到底有多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出生的家庭就很牛王阳明的一生确实非常

  • 张之洞为什么喜欢蹲在椅子上吃饭?有哪些怪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张之洞晋升山西巡抚之后,每天凌晨一点半就起床了,然后凌晨3点钟就开始办公,7点钟的时候就接见下级官员。然而在这之前,他的作息时间却是另外一种怪癖。每天下午的2点钟开始睡觉,晚上十点钟开始起床办公。幕僚或下属有事,一般都在半夜前来谒见,否则就要等到第二天早上。那么张之洞为什么如此作息呢?因为他是个十足

  • 后人如何评价伯夷叔齐的?伯夷和叔齐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期孤竹国国君的儿子,其中伯夷是长子,叔齐是三子。当时孤竹国国君是要把位置传给三子叔齐,但叔齐此后却把君主之位让给了伯夷。他们二人之间的故事,一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甚至不少人都把伯夷和叔齐当做是圣人。他们两位究竟够不够格当圣人呢?兄弟让国在历史上的确少见,不过当时的大环境也跟和平时期

  • 乌孙公主刘细君生平简介,刘细君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历史上的和亲公主,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想到王昭君,实际上西汉还有一位著名的和亲公主,她就是乌孙公主刘细君。刘细君是真正的皇亲国戚,他是刘彻侄子刘建的女儿,后来是被汉武帝钦命为和亲公主嫁给了乌孙王猎骄靡。等乌孙王死后,刘细君又改嫁猎骄靡之孙军须靡,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实际上汉朝派出的和亲公主,基本上都

  • 董其昌是书画才子,为何晚年却成了恶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董其昌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给力的,话说他的书画造诣是真的高,而且非常的著名,但是大家也知道的,最后他的晚年却非常的凄惨,话说在晚年董其昌却成了无耻恶霸,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董其昌晚年成了恶霸?不是说出名要

  • 虞世南一介文官,为什么却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虞世南是隋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被称为唐初四大家之一,一生著有多篇作品,在书法上也有着很高的成就。而虞世南还有另一个头衔,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只是一介文臣,为什么却能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呢?可能这是不少朋友的疑问。实际上虞世南虽是文人,但行事刚烈,敢于直言劝谏,所以深的李世明的敬重。下面

  • 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演说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小编看来,人类历史上那些非常杰出的政治家或是军事家,他们往往都是一些非常出色的演说家。那么什么是演说家?所谓的演说家就是能够非常清楚的,准确无误的向大众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在听众当中获得广泛支持的人。那么在人类的历史当中,谁才是最杰出的演说家呢?实际中,不管演说家的观点是中立的还是偏激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