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青云在电影和历史上分别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庞青云在电影和历史上分别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48 更新时间:2024/3/9 22:36:00

说到庞青云这个人其实很多人知道他是电影投名状里面的人物了,感觉他也是非常的厉害的一位角色了,但是这个人大家也知道的,真的不简单的,那么他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那么在历史上他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电影中的庞青云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揭秘

庞青云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为了青云直上不惜手段。

这厮是个卑鄙小人。

第一,在遭遇伏击时撞死逃生

他的3000清军被太平军伏击,部下都死光了,他靠装死逃生。

作为一个军人,没有比逃兵和装死更耻辱的了。

更别说他还是个将军。

这说明:这人很猥琐。

第二,利用土匪重新起家

作为一个逃兵将军,本来就是名誉扫地,无法立足了。

恰好遇到了一群土匪,这就是庞青云东山再起的机会。

因为当时是战争期间,为了对付太平军,各派系的清军军阀都在网络力量。

庞青云知道,只有有了一支部队,到哪里都有人欢迎。

所以,他忽悠赵二虎和秦舞阳,说只要从军就可以改变村子的一切,让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

结果三人纳投名状,带着800土匪投了清军。

到攻陷南京时,之前800土匪几乎死光光,而庞青云甚至克扣抚恤金不发,要赵二虎擅自发。

他许诺的大家都有好日子过,根本就是扯淡的。

第三,为了自己的前程,不惜杀死部下和降兵

庞青云有个特点,他懂一些政治和说服的技巧。

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打着所谓为国为民为穷人的借口。

开始,他为了争取土匪支持,许诺战后可以抢钱抢粮抢娘们。土匪因为可以施暴而鼓舞,为了他拼命。

搞笑的是,一旦庞青云有了一定威望和名气以后,就打着所谓保护穷人的旗号,将抢娘们的部下处死。

为什么?就是标榜自己不是土匪,而是清军正规军,这样才能被朝廷信任,获得更大利益。

搞笑的是,苏州的太平军将领黄大人,为了保护手下士兵和平民不饿死,自杀让部下投降。

而打着保护穷人旗号的庞青云,为了不把军粮分给降兵,竟然将他们全部杀光。

第四,为了做两江总督,不惜杀死好兄弟

最后一幕,庞青云的真面目暴露无遗。

朝廷允许他做两江总督,条件是必须杀掉赵二虎这个很有威信的土匪头子。

赵二虎为了救庞青云,曾经2次冒着生命危险营救。庞青云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还是暗算杀死了赵二虎。

第五,勾引二嫂

明知道那个女人是赵二虎的爱妻,庞青云竟然勾引二嫂,和她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

这说明,他的人品奇差。

第六,最搞笑的是,慈禧太后比庞青云还阴险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慈禧太后利用庞青云剿灭了太平军,随后用了两江总督的空头支票让他赵二虎杀掉,导致庞青云的根本力量消失。

最后,慈禧太后干脆暗算了庞青云,将他杀了,以绝后患。

说变了,土匪们是赵二虎、秦舞阳的炮灰,赵二虎、秦舞阳是庞青云的炮灰,而庞青云是慈禧太后的炮灰。

这部电影,说的是一群炮灰的故事。

历史上的庞青云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揭秘

先要给你说一些,影片中的名字都是编剧改的,但是这些任务在当时清朝是有原形的,我找到了庞青云的原形,你看看对有什么帮助没有.

根据最多的说法:《投名状》改编自“刺马案”,因此庞青云可对应历史上的马新贻,姜午阳对应张汶祥,赵二虎则对应曹二虎。

马新贻(1821-1870)字谷山,号燕门,别号铁舫,谥号“端敏”。回族,菏泽城东北马垓村人。

他生于官宦之家,祖辈几代为清朝官吏。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先后任安徽太和、宿松、亳州、建平、合肥等知县及安徽按察使、布政使,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等职。

1853年(清咸丰三年),马新贻任合肥知县时,曾随钦差大臣袁甲三率兵镇压太平军,攻破了太平军占领的盛家桥、三河镇等据点。其后,庐州城被太平军占领,他招募骁勇进行训练,以图克复。因太平军刚到,马新贻暂避其锋芒。后乘其不备,夜间火烧太平军营,大败太平军,攻占了庐州。由于镇压太平军有“功”,升庐州知府。

1858年(清咸丰八年)任按察使时,舒城、六安等州县失守,陈玉成率军进攻庐州,马新贻随同清军官兵迎战,被太平军打得大败。庐州重新被太平军占据。因而被清政府革职留任。1860年(清咸丰十年),钦差大臣袁甲三保举马新贻复官。1862年(清同治元年),马新贻回家奔丧百日后,赴大营办理军务,署庐州、凤阳、颖川兵备道,随安徽巡抚唐训方巡视蒙城、亳州。1863年(清同治二年)他在蒙城战胜太平军升安徽布政使。

1868年(清同治七年)二月,任浙江、福建总督,八月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1870年(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赴署右箭道校阅操练,回署衙时遭捻军张汶祥行刺身亡。这一案件顿时轰动全国,朝廷命护督将军魁玉与漕运总督张之万会审,后又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会同新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复审,以张汶祥潜通海盗图谋报复定案,张汶祥被凌迟处死。案发后,皇帝亲赐祭文、碑文,特赠太子太保、预骑都尉兼云骑都尉世袭、谥“端敏”,敕令江宁、安庆、杭州、海塘、菏泽等地为其建造专祠。

马新贻,字谷山,山东菏泽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安徽即用知县,除建平,署合肥,以勤明称。咸丰三年,粤匪扰安徽,淮南北群盗并起,新贻常在兵间。五年,从攻庐州巢湖,新贻击败援贼,迭破贼盛家桥、三河镇、柘皋诸贼屯,寻克庐州。积功累擢知府,赐花翎,补庐州。七年,捻匪、粤匪合陷桃镇,分扰上下派河,新贻破贼舒城,记名以道员用。八年,署按察使。贼犯庐州,新贻率练勇出城迎击,贼间道入城,新贻军溃失印,下吏议,革职留任。九年,丁母忧,巡抚翁同书奏请留署。十年,钦差大臣袁甲三为奏请复官。十一年,同书复奏荐,命以道员候补。丁父忧,甲三复奏请留军。同治元年,从克庐州,败贼寿州吴山庙,加按察使衔,署布政使。苗沛霖叛,从署巡抚唐训方守蒙城,屡破贼。二年,授按察使,寻迁布政使。

三年,擢浙江巡抚。浙江新定,民困未苏,新贻至,奏蠲逋赋。四年,复奏减杭、嘉、湖、金、衢、严、处七府浮收钱漕,又请罢漕运诸无名之费,上从之,命勒石永禁。筑海宁石塘、绍兴东塘,浚三江口。岐海为盗贼窟穴,遣兵捕治,擒其魁。厚於待士,会城诸书院皆兴复,士群至肄业,新贻皆视若子弟,优以资用奖励之。严州、绍兴被水,蠲赈核实,灾不为害。台州民悍,辄群聚械斗,新贻奏:“地方官惮吏议,瞻顾消弭。请嗣后有讳匿不报者参处;仅止失察,皆宽贷,仍责令捕治。”下部议行。象山、宁海有禁界地曰南田,方数百里,环海土寇邱财青等处窟其中,遣兵捕得财青置之法,南田乃安。黄岩总兵刚安泰出海捕盗,为所戕,檄副将张其光等击杀盗五十馀。上以新贻未能豫防,下吏议。嘉兴、湖州北与苏州界,皆水乡,方乱时,民自卫置枪於船,谓之“枪船”,久之聚博行劫为民害。新贻会江苏巡抚郭柏廕督兵擒斩其渠,及悍党数十,枪船害始除。擢闽浙总督。

七年,调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奏言:“标兵虚弱,无以壮根本。请选各营兵二千五百人屯江宁,亲加训练。”编为五营,令总兵刘发督率缉捕,盗为衰止。宿迁设水、旱两关,淮关於蒋坝设分关,并为商民扰累。新贻奏:“蒋坝为安徽凤阳关辖境,淮关远隔洪泽湖,不应设为子口。当令淮关监督申明旧例,严禁需索。宿迁旱关非旧例,徵数微,请裁撤,专收水关。”从之。幅匪高归等在山东、江苏交界占民圩,行劫,新贻捕诛其渠。

九年七月,新贻赴署西偏箭道阅射,事毕步还署。甫及门,有张汶祥者突出,伪若陈状,抽刀击新贻,伤胁,次日卒。将军魁玉以闻,上震悼,赐恤,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端愍。命魁玉署总督,严鞫汶祥,词反覆屡变。给事中王书瑞奏请根究主使,命漕运总督张之万会讯。之万等以狱辞上,略言:“汶祥尝从粤匪,复通海盗。新贻抚浙江,捕杀南田海盗,其党多被戮,妻为人所略。新贻阅兵至宁波,呈诉不准,以是挟仇,无他人指使。请以大逆定罪。”复命刑部尚书郑敦谨驰往,会总督曾国籓覆讯,仍如原谳,汶祥极刑,并戮其子,上从之。

新贻官安徽、浙江皆得民心,治两江继曾国籓后,长於综核,镇定不扰。江宁、安庆、杭州、海塘并建专祠。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什么关系?两人实际上并不是夫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和皇后是夫妻关系,但在天庭之上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并不是夫妻,可能这也让很多人产生了误会。王母娘娘是女仙的首领,主宰阴气,配偶是男仙之首东王公。但好像东王公的出镜率并不是很高,导致大家就以为玉皇大帝跟王母娘娘是一对。如果大家了解下天庭上的体系,会发现其中有很多人物之间的关联都会出人意料,这次就为大

  • 霍去病有没有什么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一直以来也都是一个堪称战神级别的人物,尤其是在他与匈奴的对抗当中,威名远震,更是给西汉对匈奴增添了非常强大的威慑力。不过,尽管如此,霍去病毕竟还是一个人,人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霍去病也不例外。那么,这样的一代名将又有些什么样的缺点呢?在《史记》的记载当中,他有什么地方是不完美

  • 刘娥为什么没像武则天一样登基称帝?刘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刘娥被后人称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实际上刘娥权利最高的时候,已经和皇帝无异,但始终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登基称帝,主要还是因为大当时朝中大臣们都反对刘娥独揽专政,一直想把刘娥给击败。但刘娥非常聪明,利用宋真宗驾崩稳固住了自己的政权,还把权臣贬官,

  •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的称号更厉害?司马懿为什么叫冢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冤家,似乎各个方面都已经被人拿出来做过比较了。那这次就比比两人的称号,到底谁更厉害一些呢?诸葛亮的称号我们都非常熟悉,叫“卧龙”,而司马懿的称号为“冢虎”,虎啸龙吟两人也是不分伯仲。不过龙应该要比虎厉害一些吧,为什么最后的结局却是反过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要夺权?李世民和李建成权势谁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凶夺权,震惊天下。但李世明的功绩却又能被称为千古一帝,所以人们对于他大义灭亲的举动也是逐渐洗白了。当时李世民是受到了什么委屈,一定要发动玄武门之变来夺权呢?有人说是因为他的哥哥李建成并不是一位帝王之才,李世民不管是能力还是功劳都在李建成之上,所以让李建成当这个皇帝李世民不服。

  • 李自成无心争夺皇位,崇祯为什么不投降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可以说他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一直想着扭转局势改变现状,但他同样也有很多缺点,刚愎自用。官僚体系的腐朽,天灾人祸,使得明末时期爆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则算是起义的首领。不过,李自成曾经对崇祯说过,自己并无心皇位,然而崇祯还是拒绝了李自成讲和的提议,宁肯自杀亡国

  • 李承乾已经是太子为何还要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太子,意味着是将来皇位的继承人,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等到皇帝驾崩之后,太子便名正言顺地继位成为新皇。但是,这仅仅是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历史上还是有很多只做了太子,没能做成皇帝的人,比如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李承乾最初就已经是太子,但是他却想到造反,丢了太子之位。既然已经确定他是太子,为何他还要这样谋

  • 三国联刘抗曹是谁提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在其中的影响,在这一场战役之后,孙曹刘三方鼎足的局势就形成了,因此,赤壁之战是奠定三足鼎立的一场战役。不过在这之前,刘备孙权两方的结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不少波折。在孙权阵营,有人向他提出要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这与当时很多东吴大臣的想法都是相反的

  • 刘备和刘协同为汉室后裔,谁的辈分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确实有不少外号,比如有人叫他“大耳贼”,而有人叫他“刘皇叔”。皇叔,自然就是皇帝的叔父辈的人物,这样说来,刘备应当是当时汉献帝刘协的叔叔,也就是说,刘备的辈分比刘协还要大。但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刘备的辈分是否真的比刘协要高?刘

  • 诗人辛弃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辛弃疾不仅会写诗还会杀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辛弃疾,很多人或许会回想起曾经在课本上读到过的他的诗词,其中的确是豪气冲天,让人心生壮志。其实他的很多诗也都是在他出征的途中写出来的,没错,辛弃疾不仅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抗金名人。他出生的时候,当地已经沦陷为金国的附属地,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抗金决心。那么你了解过历史上真实的辛弃疾吗?你知道他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