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道是一个怎样的人?冯道的官场之术有何特别之处

冯道是一个怎样的人?冯道的官场之术有何特别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45 更新时间:2024/1/30 11:54:12

冯道应该是历史上效力过皇帝人数最多的一个人。冯道活动于五代十国,他先后经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总共效力过10位皇帝,堪称“官场不倒翁”。冯道出生于耕读之家,意思是既耕田务农又读书学习,所以冯道从小就养成了勤于读书的习惯,十分善于书写文章。很多人好奇冯道的官场之术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能让他在面对十位不同的帝王时,始终能够屹立不倒,那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冯道身处在五代十国这样战乱的时代,从四十五岁拜相开始,一直到七十三岁过世,都在朝廷里,为皇帝服务,套一句现代人的话,冯道是政坛的常青树,是永远不倒的。

观察冯道的一生,有下列三点可以概括,姑且称为冯道的官场术。

一、冯道的官场术

第一点:当今皇帝刚刚下台,篡位者还在城门外,冯道会不顾旧朝廷,带文武百官拥护新皇帝登基。

第二点:无论新皇帝是谁,冯道都会送一本他亲手抄写的《贞观政要》,并讲解治国、为民服务之道,有的皇帝根本不理会,但冯道不管,仍照送不误。

第三点:不管皇帝是否能受建议,不管皇帝的政策是否得宜,冯道将吾王英明挂在嘴边,这对当时的政治环境而言非常重要。

以上三点可说是冯道纵横官场三十年的葵花宝典,在当时有很多人对冯道的行径不以为然,以后的史家对他的评价也非常不好,例如宋朝司马光,评他道德如此,不足以取,明代王夫之,评冯道是藏奸的可耻之徒。更有人说五代是一个最无耻的时代,而五代最无耻的官吏就是冯道。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那是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如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像冯道这样,旧皇帝过世、下台、逃跑,便赶紧服事新皇帝,不符合儒家忠君的思想。在古代,皇帝就是头家,官是皇帝派的,就应该效忠到底,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

二、人民才是冯道的头家

冯道曾作诗说道: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但教方寸无诸恶,豺狼丛中也立身

做好事,指的是要为老百姓服务,他认为只要不做坏事,不管环境多么险恶,多么困难,在官场上立足又何妨。这种勇于面对逆境,不逃避的精神,是非常可取的。

冯道拜相之前,在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手下做事,后来父丧回家奔丧两年,返京途中得知叛军进入京城的消息,当时有人劝他应等情势明朗后再决定去向。

但冯道拒绝,他认为,既然我是以现任官员的身分请假,皇帝召我回去,我就必须回去。由此可以看出,冯道并非不忠之人,他还是谨守君臣之道的。

冯道第一次拜相是后唐明宗李嗣源,他第一次把《贞观政要》送给了李嗣源。《贞观政要》是唐太宗施政的总纪录。冯道告诉李嗣源施政的基础是廉政、爱民如己,只有国内维持和平,人民的生活才会幸福,冯道要皇帝效法唐太宗,利用自己的权力多替老百姓做事。由这件事来看,冯道非常忠于职位,因为他是宰相,必须克尽宰相的职责。

后唐末帝李从珂嫌冯道是书呆子、老头子,一上台便献《贞观政要》给他看。便派他到同州担任地方官,冯道不骂皇帝,不抱怨,能努力于地方建设,将自己的薪水拿出来,协助地方修筑河堤。

三、孟子的第一信徒

孟子有句话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种轻君重民的思想,与帝王的利益相冲突,因此几千年来孟子都不受儒家的欢迎。冯道所作所为,却隐然合乎孟子的民本思想。几千年来的宰相,也只有冯道有这种胸襟,可以说,冯道是孟子的第一信徒。

冯道以特使的身份,代表石敬瑭出使到契丹,去割让燕云十六州,被骂为卖国贼。但冯道自己的想法呢?

不与北方的强国修好,国家就不得安宁,百姓就要遭殃。

万一北方的强国打下来,不只十六州,全国都会完蛋,都会陷入不确定状态,那民众的生活就会更苦,所以冯道认为我去当特使,我去割地,基本的宗旨还是希望求得和平,为民众谋福利。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祖大寿为什么要投降清朝?他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誓死不降,这是很多人眼中,一名将领应有的骨气,就算是战斗到最后一刻,也不能向敌人投降,这样的人才会被称为是一代名将。但是明清时期却有一个例外,明朝大将祖大寿,他身为明朝将领,却先后多次投降了清朝,但即便如此却从来没有人说他是奸臣,这是为什么?祖大寿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他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在明末的将

  • 程咬金早年是做什么的?正史和演义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程咬金演义中的经历和正史上的经历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不过多数人似乎更加熟悉演义中的程咬金。隋朝末年程咬金先是投靠李密,并且得到重用,是四骠骑的总领之一。在于王世充的对决中,李密最后战败,程咬金被俘,此后他转投王世充麾下,王世充知道程咬金是一位将才,待他也是很好。但一段时间以后,程咬金厌倦王世充为

  • 王莽为什么会失败?他究竟输在了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从王莽身上总能挖掘出一些有意思的话题,王莽篡汉建新,虽然只当了14年的皇帝,但他却在历史上狠狠的留下了自己的印记。王莽被有些人称为是从未来穿越的皇帝,因为他制定的一些政策非常具有前瞻性,并且影响了后世千年。不过王莽却没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最后是被刘秀推翻,新朝成了昙花一现。那王莽为什么会失败呢?他究竟

  • 陈阿娇为什么会输给卫子夫?陈阿娇失宠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是陈皇后,其实她的名字在历史上并无记载,陈阿娇只是后人给她取的名字。陈阿娇早在汉景帝时期就嫁给了刘彻,汉武帝上位一年后将陈阿娇立为皇后,对她十分宠爱。直到卫子夫的出现,陈皇后的地位开始受到威胁,汉武帝对卫子夫的热情逐渐增加,自然会冷落陈皇后。最后陈皇后彻底失宠,还落了一个&ldqu

  • 古代历朝历代末代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末代皇帝其实也不是特指溥仪,只不过因为他是最后一位末代皇帝,所以也算是最为出名的吧。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最后一位皇帝,都可以被称为是末代皇帝,那么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一共有九位末代皇帝,这些末代皇帝各自的命运都是怎样的?他们当中谁又是最幸运的那一个,结局最好呢?一起来看看吧。谈到末代皇帝,大多没

  • 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宋濂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宋濂被誉为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也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宋濂出生于贫寒之家,自幼多病,好在他勤奋好学,还因此获得“神童”称号。元顺帝曾招宋濂为翰林编修,但宋濂婉言拒绝。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宋濂才决定入仕为太子讲经。不过宋濂晚年过得并不顺利,差点是被

  • 宣昭帝苻坚是一个怎样的人?苻坚为何会输掉淝水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宣昭帝苻坚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苻坚在位前期坚持推行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策略,使得前秦国力逐渐强盛。此后再出兵顺利消灭了多个北方政权,从而顺利一统北方,和东晋形成对立之势。只不过在关键的淝水之战中,东晋以8万兵力战胜了苻坚80万前秦大军,此役也被称为是以少胜多的奇迹之战。前秦因此次战败,最终导

  • 拓跋珪是一个怎样的人?拓跋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珪被称为一代枭雄,他是北魏开国皇帝,在位一共23年。代国灭亡以后,拓跋珪和他母亲寄居匈奴独孤部落,此后拓跋珪找准机会复立代国,此后改称魏王,并且逐渐称霸中原。但拓跋珪称帝以后逐渐沉迷酒色,最后是他的儿子拓跋绍发动政变,拓跋珪不幸遇刺身亡。拓跋珪竟然是死在了自己的儿子手上,恐怕这是他始料未及的。拓

  • 晋武帝司马炎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为何不高?古人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开国皇帝,此后他发动灭吴之战,重新统一了全国。但总感觉晋武帝在一众皇帝中的存在感并不高,虽然他是开国皇帝,还实现了统一大业,但依然没什么关注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跟他们司马家上位的方式,以及此后晋朝发生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发有关,相信大家应该也知道司马氏是如何篡权曹魏的,那后

  • 才子李叔同为何39岁就遁入空门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叔同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很厉害是民国时期的才子,但是在他39岁的时候,他却遁入了空门,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其实这背后的故事还有很多的,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1918年(民国七年) 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西南大慈山虎跑定慧寺出家,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