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元帝是一个怎样的人?汉元帝刘奭简介

汉元帝是一个怎样的人?汉元帝刘奭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12 更新时间:2024/1/29 23:03:15

汉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他在汉朝皇帝中的存在感并不算很高,不少人都认为西汉是从刘奭时期开始走向衰落的。其实刘奭多才多艺,精通史书,在位前期实行了不少仁政。但刘奭却也陷入到了宠信宦官的怪圈中,导致皇权逐渐被侵蚀,最后朝内出现动荡,西汉政权开始走衰。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汉元帝刘奭,他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起来了解下刘奭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吧。

“仁政”一直是皇权社会努力提倡的一种政治图景。古代皇权社会有一个最好的政治版图,就是“舜之道”。“尧舜之道”也就是实施“仁政”“德政”。如果哪个皇帝致力于实施“仁政”,他肯定会在历史上留下很好的名声,受到千古颂扬。

可是,汉元帝刘奭是汉朝最积极地提倡“仁政”的皇帝,他为什么却并没有受到颂扬,反而被历史评价为“昏君”呢?

刘奭努力想实施“仁政”的思想,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的。当时他的父亲汉宣帝在位的时候,对大臣们非常严厉。有些大臣仅仅犯了一点小错,汉宣帝就用严厉的手段处罚大臣。当时作为太子的刘奭看不下去了,提醒他父亲:“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就是说,他认为他父亲刑罚太过严厉,应该重用儒生。刘奭说“用儒生”,意思是应该实施儒家“仁政”“德政”的那一套。

而刘奭在当了皇帝以后,也是按照这一种“仁政”的思想来实施统治的。他大量重用儒生,对大臣也很宽容,对老百姓更是提倡休养生息。可是他的统治却相当失败,他所在的时期,成为西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他在位时期产生的混乱图景,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此后再也没有复兴过。

那么,汉元帝实施“仁政”,实施“王道”,为什么还会造成乱世呢?

关于这个问题。当时他在劝他父亲汉宣帝实施“仁政”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严厉批评他了。他父亲说,你懂什么,咱们汉家制度,就是“王道”和“霸道”的结合。周朝初年的那种“德政”,是不适合当下政治的,那些儒生都迂腐不堪,他们的话怎么能信?

不仅批评刘奭,他还叹气说:“乱我家者,太子也!”

不幸他父亲的话一语中的,果然刘奭成为汉家祸乱的肇始。

汉宣帝在这里,已经指出了刘奭将来可能犯的错误,就是一味地施行“王道”,一味地搞“仁政”,是没办法确保统治的。

那么,汉元帝按照王朝社会提倡的那样实施“仁政”,为什么却不能确保统治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把汉元帝当皇帝以后的一些所作所为,了解一下。

汉宣帝去世前,按照汉朝皇帝传统的做法,给汉元帝配备了三个辅政大臣: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汉元帝上台后,迅速按照他的理解,由他的师傅萧望之组阁,招罗一帮儒生,进行改革。但是,由于人事变动,招致“首辅”史高不满。于是史高联合宦官弘恭、石显等人陷害萧望之。

萧望之为了让改革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多次劝谏汉元帝不要宠幸宦官,要把权力还给朝廷。但是,汉元帝却认为,宦官无家无室,他们没有私心杂念,因此是值得信任的人。当萧望之多次劝谏无效,又被宦官多次构陷后,灰心丧气的他,毅然自杀。

萧望之是汉元帝的师傅,汉元帝对他很尊敬,也是自己改革的希望。自杀后,汉元帝很伤心。他斥责弘恭、石显等人手段太过毒辣。不过,他也就是斥责了他们一下,让他们“免冠谢”,并没有严厉处置他们。

接着,汉元帝一如既往重用宦官。由于汉元帝太过仁慈,因此,当时整个朝廷形成宦官、外戚、儒生三股势力。这三股势力再也没有考虑国计民生,而是互相构陷,互相倾轧。大家轮番上阵,在朝廷上作威作福。唯一没有权力的,就是汉元帝本人。

以上就是汉元帝实施“仁政”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纯粹的“仁政”之所以在王朝社会行不通,是因为王朝社会本身就是一种集权社会。这种集权的核心,就是要保证皇帝拥有独一无二的权力。除了皇帝以外,任何大臣拥有这些权力都不行。而且朝廷里面实行民主,大家讨论着做事情也不行。

皇帝要实现极权,必须要“恩威并施”。通过所谓的“恩威并施”,让大臣们怕你同时又感激你,这样,皇帝的权力才能够集中。

这一点,可以说汉宣帝是看得最清楚的。当然了,不只是汉宣帝,汉武帝、汉高祖这些都看得很清楚,只不过他们不说,汉宣帝把这话说出来罢了。

其他皇帝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仁政”,宣扬的也是“仁政”。就算他们实际上实施的是“暴政”,他们依然会说自己实施的是“仁政”。这就是古代王朝社会里集权皇帝的做法。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坚是一个怎样的人?孙坚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孙坚是东汉末年著名将领,也是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据说孙坚是孙武后人,所以在军事当面的天赋尤为显著。孙坚在参与讨伐董卓的战役中,就已经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当其他诸侯都在相互试探不愿使出全力时,孙坚一马当先将董卓军队打的节节败退,最后只能被迫迁都。或许还有不少朋友不太了解孙坚这个人,所以这次就为大

  • 我国历史上最惨的皇后是谁?被6个王爷侮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君权神授的思想是相当严重的,皇帝就是天子,能够成为皇帝的女人的人,作为母仪天下的女人,是当时那个封建时期女子们的终极梦想。然而在荣登皇后这个宝座之后真的便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吗?其实也不尽然,皇后并不是保证女子们一生幸福的护身符。在史料中就有一位“命

  • 哥舒翰是一个怎样的人?哥舒翰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哥舒翰是唐朝名将,也是位非常厉害的军事家。从他名字就能看出哥舒翰并非汉族,他是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人,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哥舒翰深的王忠嗣信任,他曾多次率军击破吐蕃,并且在石堡城之战中俘虏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李白就曾写过一首诗赞扬哥舒翰,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哥舒翰这个人物,以及

  • 李陵为什么要投靠匈奴不再回汉?李陵有没有背叛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陵是西汉时期一名比较附有争议的将领,他是李广长孙,曾奉命讨伐匈奴,但因为寡不敌众最后兵败投降。此后汉武帝听信李陵为匈奴练兵一事,而李陵又一直下落不明,汉武帝信以为真于是将李陵家人诛其三族,导致李陵和汉朝彻底决裂。此后李陵成为匈奴将领,还跟李广利打过一仗。汉昭帝上位后,曾派人去劝回李陵,但李陵根本不

  •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传位异姓养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后周太祖郭威是后周王朝的建立者,传闻郭威身材魁梧,勇猛过人。早年郭威辅佐后汉,但后汉隐帝刘承祐不想被郭威所干扰控制,就打算派人除掉他。得知消息后的郭威决定起兵反抗,最终推翻了后汉,次年便建立了后周。郭威称帝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帮助国内提振经济。不过郭威临终前只能立遗诏将皇位传给养子柴荣,因为他

  • 伊朗末代国王的皇后都有谁?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伊朗的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就是巴列维王朝,建立于1925年,灭亡于1979年。在这短短的54年统治时间里,这个王朝经历了两代国王,末代国王就是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通常被称之为巴列维国王。巴列维国王对于伊朗还是有很多贡献的,自从二战结束以后,伊朗在巴列维国王的领导下从落后的封建主义社会转变成为了

  • 英国最传奇的女王是谁?一生未婚,活到了45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女性的地位普片不是很高,所以女性当皇帝的情况只有武则天这一个例外了。可能有人会说还有慈禧,但是要知道,慈禧只是掌握了最高权利,并不是皇帝。但是这种事情对于英国人来说那就是家常便饭了,英国历史上女王可不少,而且还把英国治理的非常不错,并没有因此而衰落。特别是有一位女王,在位期间使得英国成

  • 古代著名白袍将军都有谁?三大白袍将军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历史上真正被称为“白袍将军”的人,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著名将军陈庆之。陈庆之早年跟随萧衍,并且深厚信任,后来出任武威将军,在战场上立下无数战功。因为陈庆之和他的部下都穿白袍,所以后人就给他取了“白袍将军”这样一个称号。不过历史上除了陈庆之,还有其

  • 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六朝三杰”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的六朝三杰指的是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这三位便是东晋的顾恺之、南朝的宋陆探微、南朝的梁张僧繇。张僧繇是南朝梁时人。他对绘画有着自己独特的创造能力,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陆探微是南宋时人,有名于时,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才女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的魏晋时期,国家的政权更替的非常频繁,思想也非常的自由开放,在文化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学、思想、艺术、书法等等各个方面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人们对人物的评价有道德风范转向了人物的外貌,进而发展出了人物精神的气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有才貌双全、蕙质兰心的才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魏晋三大